标题:白光长老生前教诲:钱太多了对出家人不好 内容: 核心提示:2016年10月26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13时5分,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佛学院原副教务长、普陀山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副主席白光长老,世缘既尽,舍却尘芳,在天津药王古寺本寮安祥示寂,世寿91岁,戒龄65夏。 长老圆寂后,佛教四众弟子纷纷缅怀长老一生行仪。 白光长老生前开示如下:【一】居士:什么是禅? 白光长老:外境不着,内心不生。 居士:在家的居士怎么修行? 白光长老:你只要依据佛法的经教去修,就对了世间的书讲了也是白讲。 居士:白光长老你有没有想过到学生各地去走走? 白光长老:一动不如一静,动即是苦,苦必有因。 居士:现在许多出家人太安逸了,修行很散漫,有没有外部的力量可以改变? 白光长老:有啊,除非政府的力量,不依靠政府不行过去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制定了许多严格的制度,出家人出家首先要试经,考察你对经论、佛法的理解今后,看来还要回到试经。 白光长老:钱太多了,对出家人不好钱多了容易去做坏事。 居士:金刚经说一切法都是佛法。 白光长老:一切法都是佛法要看你怎么理解。 佛法在世间不是世间法。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觉察到名利的真实性,不为名利所转,就是佛法。 被名利所转就是世间法。 【二】某位年轻的法师写了一部著作,洋洋洒洒,厚厚一本。 他应用世间的学问比附佛法,还豪言壮志地说道:我们要努力,让佛法在心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 白老看了他的著作直摇头,说:写个什么啊! 真正的法,必定是直指要害,直接让人受用的。 佛法,难道是看谁的文字堆积的多、材料牵扯的广、更符合世间的学问,就更为正法吗? 六祖看的经不多,就《金刚经》等几部,留下来的著作也不多,就一部《坛经》,但六祖以后多少禅师,没有一个敢说《坛经》一个不字。 【三】白光长老生于1926年,少年时,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他曾在四川大学历史系攻读甲骨文。 随后,他往南岳游玩,偶遇一位老和尚,因缘时至,留住三宿,遂于狮子岩出家,并于云门寺等地参学,亲近虚云老和尚,后至终南山闭关九年。 反右的时候,白老因提了五十三条意见,被定为政治犯,劳动改造共十四年,前七年在一个大石场打石头,后七年在陕北一个农场种田、放牛。 文革结束,平反后,安排工作,白老当了六年的工人。 1980年,中国佛学院组建,精调全国的老和尚教书。 因净慧法师(二老同戒)的推荐,白老回北京佛学院教学,并任教务长达十六年。 1996年白老因住持教务、劳累过度而脑溢血,出院后,离开北京,隐居普陀山。 有位年轻人问白老:如果让您重新选择的话,您是愿意颠沛流离呢,还是愿意舒舒服服呢? 白老答:颠沛流离能学到东西,知道人生很苦、很难。 沉默之后又说:你没有颠沛,也没有流离。 人要心胸开阔,没有忧愁,像天地一样什么东西都容的下。 心态很重要,人的主观意识很重要。 发布时间:2021-08-26 15:15:11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3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