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菩萨十八重戒之盗三宝物 内容: 《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夷),受持戒已,受招提僧卧具、床座得失意罪《集颂》:三宝财物不与取,以力劫夺窣堵波。 他人转献僧中物,物者田地屋宇等。 饮食、车乘皆属之,他方转献受未受。 取虽微少盗业成,意念盗取非狂乱。 非自所有离本处,自盗、自做或教他。 盗彼不觉强力取,佛、法、僧有三他胜。 不与取,就是在财物的主人没同意或不知觉的情况下而把他的财物取来,据为己有。 就是偷盗。 三宝财物不与取,就是偷盗三宝物。 以强力劫夺的窣堵波(佛塔等),也是盗僧物,只是佛塔等大型的僧众之物,多是强力的形式夺取的,包括他人亲自捐献或带别人转献给僧众的财物,比如: 田地、屋宇等、饮食、车乘等物,无论僧众接受或尚未接受,只要是供养人已经发心供养僧众之物,都属三宝物,即使盗取很微少的部分,也犯此戒。 条件是:1、心存盗取的意念而非是无意错取或神志不清等癫狂状态下的不予而取。 2、非自己所有的财物,使其离开本处,即犯盗戒。 3、自己盗、诱导、教唆、逼迫其他人做,同罪。 4、在彼不觉的情况下盗取,在对方知觉时强取,乃至骗取,借债不还等都为盗取。 5、盗取佛、法、僧物,随一一种,即为犯一条根本戒。 盗三宝共物,即犯三次根本戒。 三宝物又称为常住物,为何盗取三宝物罪过很重,现摘录以前讲过的《大悲咒的功德和妙用》的部分章节以作补充:若诸众生侵损常住饮食财物。 千佛出世不通忏悔。 纵忏亦不除灭。 今诵大悲神咒即得除灭。 若侵损食用常住饮食财物。 要对十方师忏谢然始除灭。 今诵大悲陀罗尼时。 十方师即来为作证明。 一切罪障悉皆消灭。 一切十恶五逆。 谤人谤法破斋破戒。 破塔坏寺偷僧祇物污净梵行。 如是等一切恶业重罪悉皆灭尽。 先解释名词。 侵损,侵和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侵是侵占、霸占、欺骗、偷盗等等。 损,是损毁、损害。 比方说恶意的打碎东西,焚烧寺院,拆墙,拆寺,破坏佛教的经像,这些统统都是侵损。 常住。 一说到常住物,大家都知道,是寺院的东西。 常住应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一、常住常住物;二、十方常住物;三、现前常住物; 四、十方现前常住物。 这个常住常住物是什么呢? 比如说寺院的大雄宝殿,寺院的僧人住的房子,或者属于寺院的土地,这些,你只能去用,不能去分,更不能当做自己的东西去买卖。 僧人也没有这个权力。 你只是用,用的谁的? 用的十方如来的。 那是佛的家产。 僧人有寺院住,感激佛陀,感激护法菩萨们,给提供了这么个修行和安住的道场。 不能把这个地方,当作自己的东西。 这是常住常住物。 第二是十方常住物。 什么意思呢? 在这举一个例子,打比方说,供养僧人的饭,僧人吃的饭,是大家凑的,大家供养的,它来自于十方,它的特性:体通十方,唯局本处。 什么含义呢? 寺院的米面油盐,所有一切吃的用的,它是所有僧人的,不仅仅是这个寺院僧人的,而是所有僧人的。 哪怕在美国、台湾有出家人,那么我们这个寺院的吃的,也有人家的一份儿。 就是突然间他现前了,突然间他来了,你马上得给人家一份儿。 有人家一部分,有人家这一份儿,叫体通十方。 唯局本处,是说仅仅是我们现前人在用。 并不是我们每一次吃饭,都要给台湾的法师留出一份来,不是。 但是我们每次吃饭都要念供,都要上课。 在吃饭之前要打板,突然之间来了个外籍的或外地的僧人,坐下,马上给他一份。 因为这个饭本来就有他的一份,这叫体通十方。 唯局本处。 我们在某一个寺院开饭,那么,限于某一个寺院的僧众,谁赶到了谁吃。 就是这个含义。 寺院里为什么打板? 打板是过堂,我们吃饭是二时临斋嘛,吃饭也是上课。 要给人家诵经,回向,要出食,要供养,要打板。 打板就是让来挂单的僧人,或是让能到这里来吃饭的僧人,来吃饭。 要来,打板了,集众了。 这是第一。 第二,就是让看不到的有缘众生,来吃。 是在相对固定的时间。 佛陀过去,曾降伏过很多的护法,其中有一个护法叫大鹏金翅鸟,有一个护法叫罗刹鬼子母,我们在早上中午吃饭的时候,出食有一部分是他们的,这是佛陀许下的诺言。 像大鹏金翅鸟,它天生吃龙,大鹏金翅鸟很大很大,它最爱吃海里的龙,它吃龙就像吃面条一样。 因为那个大鹏金翅鸟很大。 南阎浮提只容一足,只能容下它一只脚,一只爪子。 那个大鹏金翅鸟经上是这样讲的。 当它想吃龙的时候,两翅一扇,那个东海啊,南海啊,水就向四下里分,龙就现前了。 它就飞下去把龙吃掉了。 龙王就急了,于是龙王就求到佛了,说:你救救我的家族吧。 这个鸟是天敌,这个吃法,不长时间,我们就绝种了,那怎么办? 释迦佛就把自己的袈纱拿了一些:回去,你把你每一条龙的后背上,都拴上一缕,分开,一缕一缕的。 据说你要是现在真看到龙的话,它后背上有一条红线。 那就是佛陀的恩赐,实际是袈纱的线缕。 在袈纱的加持下,那个大鹏金翅鸟想吃龙了,一扇,水就向两边跑,也看到龙宫了,就找不到龙在哪里。 找不到了。 但大鹏金翅鸟它这个果报,也非常大,它有很大的神通。 它知道佛陀在保护龙族。 没办法了,它也去找佛陀去了。 它说:佛陀啊,你是不是把那个龙都给保护起来了? 佛陀就说了:杀生是罪业啊,是堕落之因啊。 大鹏金翅鸟就说了:佛陀啊,你讲的这个道理我懂,但是呢,我就吃那玩意儿,我不吃别的。 你说我不吃它我吃啥? 我不就饿死了吗? 你不能救了它,让我死啊。 这时佛陀就给它讲轮回的痛苦。 讲这个缠缚,讲这个嗔恨,讲这个恶业,讲这个果报,讲了以后呢,这个大鹏金翅鸟明白了,但我还要吃饭啊。 要不这样吧,我让我的弟子,吃饭的时候,给你搞一份饮食。 你到我弟子那里去吃。 所以后来寺院的佛弟子,在早上和中午吃饭的时候,都要出食,有大鹏金翅鸟的一份,通过咒力的加持,大鹏金翅鸟吃起来比龙肉香,就是说它变化成一种甘露。 从那以后呢,大鹏金翅鸟就发愿护持佛教。 所以它也是佛教的一位护法。 还有一个是鬼子母,这鬼子母自己生了很多很多孩子。 但是呢,鬼子母天生就爱吃小孩儿。 她吃谁的小孩儿呢? 不吃自己的,吃人家的。 所以很多信众就开始求佛了。 佛施展神通力,把鬼子母最小的一个孩子,给她藏起来了。 这个罗刹鬼子母,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哎呀痛哭流涕啊,痛不欲生。 找佛了:佛啊,求你帮帮忙吧,你给我找找我的小孩儿吧,我可不能活了。 佛就说了:你有好多好多孩子,五百多个孩子啊,丢一个,没事的。 可不行,孩子是娘身上的肉啊。 然后佛就说了:你有五百个孩子,丢一个都不行,人家一个孩子的,两个孩子的,你抓来就吃。 人家痛苦不痛苦。 这鬼子母一听:哟,这是佛给藏起来了,然后就跪下忏悔,问佛:我怎么办? 佛就给她讲道理,让她断了杀生这个恶业,同样,我们在出食的时候,也有罗刹鬼子母的一份儿。 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要打板,一打板,所有有缘的都来,假如说你不打板先吃了,原则上是一种盗取。 就是这个含义。 三、是现前常住物。 这样讲的:此物唯施此处现前僧。 所以它叫现前常住物。 就是现前僧有,那么不在场的人,可能就没有了。 还有一种它叫现前常住物。 哪一种呢? 打比方说,有一个居士啊,到寺院去发心,就问了:师父,你这个寺院有多少僧人? ,这个师父说:我们这个寺院啊,常住的就十个僧人。 那好了,一人一件棉袄。 发心,过冬,一人一件棉袄。 他就是发心给这些人的。 没发心给另外的僧人,所以这叫现前常住物。 第四条就是十方现前常住物。 这个十方现前常住物,我举一个例子你们大家就容易理解了。 比方说,我死了。 我死了啊。 我的东西留下来了,留给谁呢? 是留给僧人。 是每一个僧人都应该有份儿。 但是呢,是当时在场的僧人去分。 因为我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十方的。 知道了吧,和刚才那个第二条不一样。 第二条那个僧人那个吃的,那个穿的,是体通十方,唯局本处。 比方说,有一个居士,扛了一袋子大米,给这个寺院,那么这个大米是谁买的呢? 是这个信众买的。 这个信众个人的东西,供到寺院里。 如果,我死了,留下遗物,也是应该寺院来分,但是本来我这个东西是十方的。 和那袋子米不一样,那袋子米是个人的。 所以说刚才那个叫十方常住物,我这个叫十方现前常住物。 十方现前常住物,就是当时在场的僧人在分。 可是呢,它这个特点也是体通十方,唯局本处。 所以常住物,大体上分这么四种。 我们要知道,任何的寺院里的东西,僧人的东西,它都属于常住物,僧物。 如果是我们侵吞了,欺骗了,霸占了,或者是损毁了,统统要照价赔偿,并且是极力的忏悔。 如果你是恶业现前,故意去做,那么这个业障有多重呢? 后边说了:千佛出世不通忏悔,纵忏亦不除灭这个业障就这么重,果报就这么厉害。 这个不通忏悔是什么意思呢? 你从现在开始忏悔,一直忏悔到一千尊佛都出世了,你还没有忏悔清净。 就这么重的恶业。 发布时间:2021-09-24 13:32:3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3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1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