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印经造像之功德利益 内容: 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 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 以是之故,凡能发心,对于佛经佛像,或刻或写,或雕或塑,或装金,或绘画。 如是种种印造等法,或竭尽己心,独力营办;或自力不足,广劝众人;或将他人之已印造者,为之流通,为之供养;或见他人之方印造者,为之赞助,为之欢喜。 其人功德,皆至广至大,不可以寻常算数计。 何以故? 佛力无边,善拔诸苦。 众生无量,闻法为难。 今作此印造功德者,开通法桥,宏扬大化,遍施宝筏,普济有缘。 其心量之广大,实不可思议。 故其功德之广大,亦复不可思议也。 敬本诸经所说,略举十大利益。 一、从前所作种种罪过,轻者立即消灭,重者亦得转轻。 贪瞋痴,为造孽种子。 身口意,为作恶机关。 清夜自检,此生所犯者已多不可计。 若合多生所犯者言之,所造罪业,多于寒地之冰山,能勿骇惧? 虽然,罪性本空,苟一动赎罪心机,誓愿流通圣经、庄严佛像。 罪恶冰山,一遇慧日,有不消灭于无形者乎。 二、常得吉神拥护。 一切瘟疫、水火、寇盗、刀兵、牢狱之灾,悉皆不受。 人间种种恶报,无往而非多生恶业所感。 一念之善,力可回天。 修行善业,而从最方便易行之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上做去,其感动吉神,而蒙护卫,此中实有相互获益之关系。 盖神道、天道,自佛法言之,均为夙业所驱,未脱长劫轮转之苦因。 所以如来说法,常有无数天神,恭敬拥护。 阿难集经,四大天王,为之捧案。 印造经像,为诸天龙神,非常欢喜之事。 以此功德,而感吉神,常为拥护。 终此报身,离诸灾厄,宜也,非幸也。 三、夙生怨对,咸蒙法益,而得解脱,永免寻仇报复之苦。 人间一切争持、嫉妒、诈欺、诬陷、掠夺、残杀等种种构怨行为,莫不起因于自私自利之一念。 佛法以破除我执,为救苦雪难第一工程。 印造经像,普益人间,为不可思议之法施功德,所及至广。 法雨一滴,熄灭多生怨对之瞋火而有余。 化仇而为恩,转祸而为福。 其权何尝不操之自我也。 四、夜叉恶鬼,不能侵犯。 毒蛇饿虎,不能为害。 悭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 瞋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征兆。 结怨多生,寻仇百劫。 恶缘未熟,任尔逍遥。 时会已来,凭谁解救。 鬼魅相侵,虎蛇见逼。 孽由自作,事非偶然。 修士惕之,印造经像,预行忏罪。 于是纵有恶缘,悉皆消释。 倘临险地,胥化坦途矣。 五、心得安慰,日无险事,夜无恶梦。 颜色光泽,气力充盛,所作吉利。 尘世多众,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 吾人一生,十之七八,在惊忧、疑闷、懊怨、痛苦中。 盖为我计者,我以外各各皆立于敌对之地位。 孤与众抗,危孰甚焉。 况乎欲心难餍,有如深谷。 无事自扰,不风亦波。 此所以形为罪薮,身为苦本也。 佛法善灭诸苦本。 彼印造经像者,或以亲沾法味而开明,或则暗受加被而通利。 诸障雪消,心安神怡。 润及色身,有断然者。 六、至心奉法,虽无希求,自然衣食丰足、家庭和睦、福寿绵长。 至人行事,所见独真。 事机一至,急起直追做去。 无顾虑,无希求,发心至真切,用力至肫挚,自然成就至超卓。 印造经像之事,以如是肫切恳挚、至诚格天、至心奉法之人为之,虽不计功德,而所得功德,实无限量。 即仅就其人所得一部分之世间福言之,自然一一具足,而无少欠缺。 苟或有人,心存希望,而始行善,发心不真切,结果即微薄,可决言焉。 虽然,一念之善,一文之细,皆不虚弃,皆有无量胜果。 譬之粒谷播于肥地,一传化百,五传而后得百万兆。 作宏法功德者,乌可无此大计、无此决心哉! 七、所言所行,人天欢喜。 任到何方,常为多众倾诚爱戴、恭敬礼拜。 夙生存嫉妒心,造诽谤语,扬人恶事,暴人短处,称快一时者。 殁后沉沦百劫,惨苦万状,备受一切恶报。 一旦出生人间,因缘恶劣。 任至何地,动遭厌恶。 任作何事,都无结果。 而宏扬佛法之人,善因夙植。 存报恩之心,充利群之念。 或净三业,作写经画像功德;或舍多金,作印经造像功德。 所得胜福,不可称量。 现在一切受大众欢敬之人,原从夙生宏法功德中来。 往后一切令大众欢敬之人,实从现今宏法功德中出。 植荆得刺,栽莲得藕。 一一后果,胥由自艺也。 八、愚者转智,病者转健,困者转亨。 为妇女者,报谢之日,捷转男身。 夙生吝于教导,以及肆口谤法,肆意毁谤有德之人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蠢愚无知报。 夙生为贪口腹,恣杀牲禽,以及曾为渔夫、屠夫、猎户、庖丁,与曾操制造凶器、火器、毒药等权,助成他人凶杀之业者,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恶疾残废报。 夙生贪欲无厌,止知剥人以肥己,悭吝鄙啬,不肯周急而解囊者。 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贫穷困厄报。 夙生知见狭劣,心存谄曲;巧言令色,掩饰行欺;逐境攀援,容量浅窄;因循怠惰,倚赖性成;烦恼垢重,怨愤易发;妒忌心深,情欲炽盛者。 沉沦重罪毕受后,还得多生女身报。 惟有佛法,善解诸缚。 苦海无边,回头即岸。 罪山万仞,息念便空。 是以虔作流布佛经、庄严佛像之无上功德者。 过去积罪,自然逐渐铲除。 未来胜福,稳教圆满成就。 九、永离恶道,受生善道。 相貌端正,天资超越,福禄殊胜。 一切含灵,舍身受身,往返六道,如车转轮。 千生万劫,常在梦境。 作善不已,罪毕斯升。 骄纵忘本,种堕落因。 作恶多端,福削寿倾。 百千万倍,恶报堪惊。 地狱饿鬼,以及畜生。 堕三恶道,万劫沉沦。 难得易失,如此人身。 作十善业,修五戒行。 生人天道,夙福非轻。 诸佛如来,悲悯同深。 广为说法,首重摄心。 正念无作,离垢超尘。 是故印造经像,上契佛心。 仅此微愿,已种福因。 自是厥后,做再来人。 诸福圆具,出类超群。 十、能为一切众生,种植善根。 以众生心,作大福田,获无量胜果。 所生之处,常得见佛闻法。 直至三慧宏开,六通亲证,速得成佛。 佛世有一城人众,难于摄化。 佛言此辈人众,与目连有缘。 因遣目连往,全城人众,果皆倾心向化。 诸弟子问佛因缘。 佛言目连往劫,曾为樵夫。 一日入山伐木,惊起无数乱蜂。 其势汹汹,欲来相犯。 目连戒勿行凶,且慰之曰:汝等皆有佛性。 他年我若成道,当来度汝等。 今此城人众,乃当日群蜂之后身也。 因目连曾发一普度之念,故与有缘。 种因于多劫之前,一旦机缘成熟,而收此不可思议之胜果。 由此观之,吾人生生所经过之时代,在在所接触之万类,一一皆与我有缘。 一一众生至灵妙之心地,皆可作为自他兼利之无上福田。 我既于一一众生心田中,散播福德种子。 一一众生,皆与我有大缘。 一一众生心田中,所结无量大数之福果。 虽谓此无量大数生生不已之福果,即为播因者道果成熟时期之妙庄严品,亦无不可。 且吾人能先行洁治自己之心田,接受十方三世诸佛如来之无上法宝,作为脱胎换骨、转凡成圣之种子。 吾身即与十方三世诸佛如来,有大因缘。 诸佛愿海胜功德,一一摄于我心中。 我愿与佛无差别,诸佛慈愿互相摄。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无边胜福,即缔造于此日印造经像、宏法利生之一真心中矣。 普愿现在未来一切有缘,善觅福田,善结胜缘。 印造经像者之所得功德,已略如上述。 但何时何处,足以适用此种植福之举,特为研究,以便力行。 今谨约述如次:一、免灾天灾人祸,无代蔑有。 灾分大小,胥由一切众生别业、同业,感召而至。 灾字从水从火,示其来势猛烈,有一发而不易收拾之概。 灾殃之种别,若刀兵,若瘟疫,若饥馑,若牢狱。 若洪水为患,田庐淹没。 若大地震裂,城邑为陷。 此外如毁灭一切所有之风灾、火灾,以及其他猝不及防之一切悲惨之结果,皆得以灾祸之名目括之。 触目而惊心,思患而预防。 讲求避免之方,不可一日缓。 今为饶益一切有情故,特别开此免灾方便门。 无论山居、水居、平壤居,所有种种因境而生之特异灾厄。 以及刀兵、寇盗、疫疠、火患、牢狱。 与多生怨对,寻仇报复之一切祸灾。 或为父母师长,及诸眷属,与诸戚友,祈祷免祸。 或为并世而生之一切众生,发大慈悲心,代为祈祷免祸。 或为过现未来四生六道中一切众生,发大菩提心,代为祈祷免祸。 其最实际最有效之胜举,当以流通佛经、庄严佛像,为第一美举。 是何为者? 以十方三世诸佛,悯念众生故。 三界灾厄,惟佛威神力善能消除故。 矢诚宏法之人,与诸佛慈悲救拔之深心宏愿,默相感通故。 二、祈求动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涛。 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 水相如此,心境亦然。 不变随缘,真如当体成生灭。 随缘不变,生灭当体即真如。 一迷则梦想颠倒,触处障碍。 一悟则究竟涅盘,当下清凉。 不动道场中,本来一切具足,又何欠缺驰求之有? 今为多众劝进故,特别开此祈求方便门。 凡为自己,及六亲眷属之忧年寿短促者求延寿,为子嗣艰难者求诞育,以迄疾病之求速愈,家宅之求平安,怨仇之求解释,营业之求顺遂,一切作为之求如意(但有伤道德之行为及职业,与佛道不相应故,均在屏除之例),求国内平和,求世界平和,求现在未来一切法界众生回心向善、离诸魔难,以至一切闻法之人,求增长智慧,求证念佛三昧,求临终时无诸苦厄,心不颠倒,往生极乐。 皆宜作此写经印经造像画像功德。 至诚祈祷,终能一一满其所愿。 三、忏悔省庵法师《劝发菩提心文》有云:我释迦如来,最初发心,为我等故,行菩萨道。 经无量劫,备受诸苦。 我造业时,佛则哀怜,方便教化。 而我愚痴,不知信受。 我堕地狱,佛复悲痛,欲代我苦。 而我业重,不能救拔。 我生人道,佛以方便,令种善根。 世世生生,随逐于我,心无暂舍。 佛初出世,我尚沉沦。 今得人身,佛已灭度。 何罪而竟生末法? 何障而不见金身? 抚躬自问,能不惶悚无地? 今为消除罪障故,特别开此忏悔方便门。 修持戒行,为末世众生,度脱生死苦海,最重要、最切用之一方法。 欲修戒行,当向律藏诸法典参求。 在家弟子,宜读《十善业道经》、《在家律要广集》、《优婆塞戒经》、《菩萨戒本经笺要》、《梵网经合注》。 出家戒律不备录。 夫然后了知一切过咎所在。 对于自己前此曾作诸不善事,深自追悔,而欲以忏悔开灭罪之门、辟自新之路者。 当以流通佛经、庄严佛像,为最有效。 作此功德时,至诚忏悔,以赎前愆。 前此所作诸不善业,可以立即消灭。 若代为他人忏悔者,亦适用此方法。 四、荐拔树欲静而风不息,子能养而亲不在。 此普天下为子女者,对于父母养育之恩,酬报无从,而抱无限之悲痛者也。 然而吾父吾母,躯体虽殁,尚有不与躯体俱殁者在。 是何物? 曰灵性是。 此灵性者,舍身受身,被夙业所驱,重处偏堕,自难作主。 循环往复,三途六趣。 从劫至劫,了无出期。 吁嗟乎! 三界火宅,岂得留恋。 善哉莲池大师有云: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 是以善报亲恩者,当虔修出世法。 使我今生之生身父母,仗我不可思议之愿力,脱离生死苦海,为第一要图。 并使我百劫千生之生身父母,现尚滞留于六道中受苦无量者,咸得仗我不可思议之愿力,方便脱离生死苦海,为第一要图。 以念多生父母深恩故,作彻底酬报想。 以念多生父母沉沦六道故,视六道众生皆父母,作六道众生未度尽时,誓不成佛想。 无论先觉后觉,人人皆有一亲恩未报之大事因缘在。 今求浅近易行故,特别开此荐拔方便门。 凡值父母丧亡,或亡后七七记念、一周年记念,以至数周年、无数周年记念。 或死期,或诞辰,或冥寿,作诸记念。 皆宜举行印造经像之殊胜功德。 其祖父母,及外祖父母,与其他一切平辈、幼辈,亦宜作此功德,以资冥福。 若亲戚朋友丧亡之时,亦宜以此类宏法功德,代却一切无益之礼数。 其所获功德,至无限量。 发布时间:2021-09-29 16:55:19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35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