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你可知,佛最想看你这样做...... 内容: 寂天菩萨曾说一心为众生着想的人,早已成佛得到了究竟的智慧和解脱而处处为自己打算的人却还在无明和痛苦中流转 若是要消业积福既要靠众生,也要靠佛若是要发菩提心、修菩萨道既要靠佛,也要靠众生佛和众生都起到了一样的作用都成了殊胜的所缘,完全是等同的既然如此,你为什么敬佛不敬众生呢? 很多人都是敬佛不敬众,不顾家里身边的可怜众生,“他烦恼就烦恼,他痛苦就痛苦,我不管了……”觉得佛有功德,一个人恭敬佛去了。 这是没有道理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其实,你留在家里伺候家人,让他高高兴兴,这才是既敬众又敬佛,佛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这个情景,这样做才是对佛最大的恭敬。 你拜佛、供佛、恭敬佛,不就是为了让佛高兴,让佛满意吗? 不恼害众生、饶益众生这是佛最大的愿望,也是佛最希望看到的情景。 如果你自私贪婪地去拜佛供佛,佛不一定生欢喜心,也不一定满意。 大家应该明白什么是修行,什么叫学佛? 也许又有人有这样的疑惑:众生和佛能同等吗? 佛有无伪的慈悲心、广大的智慧,样样功德都是圆满的,你怎么敢说众生和佛同等呢? 我没有说众生的智慧、慈悲和佛同等,这些怎么能跟佛同等呢? 众生没有无伪的慈悲、广大的智慧和圆满的功德啊! 这里并不是从自心功德的角度安立为同等的,而是从依靠二者成就佛果这一点而安立平等的。 众生和佛都一样是我们学佛修行的殊胜所依和对境,是我们解脱成佛的助缘,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从这个角度而言,众生和佛都是同等的,都值得我们感恩和恭敬。 所以既要感恩佛,也要感恩众生;既要恭敬佛,也要恭敬众生。 金刚兄弟之间也可以称为“家人”。 在学佛的过程中,道友师兄就像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一样亲近。 因为在过去世中曾经在佛前一起发誓成佛,所以今生成为同一个教法中的同门道友。 《华严经》云:若令善知识欢喜,则能获得一切佛菩提。 弟子们和睦相处、相互恭敬如法依止,为了上师的弘法利生事业,同心同愿,利益众生、护持上师,就是令上师最大的欢喜,如此最终一定能获得上师相续中所有的功德。 如果在金刚兄弟之间挑拨是非,造成彼此之间矛盾,从密宗的角度来讲,会有破坏密宗大僧团的严重过患;如果金刚兄弟之间生嗔而吵架、打架、打骂,则违反金刚密乘十四条根本大戒中第三条:“对金刚兄弟起怨诤”。 而且也间接损害了根本上师。 金刚兄弟之间一定要团结,搞小圈子、拉帮结派等行为是都不好的,团结不好的话,上师的事业和寿命都会受影响,佛菩萨度化众生的利益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犯了应立即虔诚忏悔! 学佛者首先要具备什么? 学佛人什么时候都不应该吵吵闹闹的,我们应当把释迦牟尼佛讲的一切教法做为自己的所学。 通过学修佛法,把我们的内心变得比以前更清净、更快乐,家庭和社会关系非常融洽,相互间亲如兄弟,不存有排斥之心,不为利益而争斗。 以前很大的傲慢、自私、执着、排斥、贪、嗔、痴等无明烦恼有所减轻。 如果这样,我们学佛法就学对了。 不然,说是往生极乐世界或某个佛国,可能净土是去不成了,倒是很有可能下地狱! 学佛者首先要具备什么? 需要具备的就是心胸宽阔,能够容纳一切,这才是大智大勇,才是真正的学佛者。 要是心胸狭窄,连周围的人或事都容纳不下,搞这个帮那个派,这个传承,那个传承,能算是有智慧的人吗? 我们学法的目的是要找到一个脱离自身苦恼的正确修行方法。 因此,在佛法的修行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希求脱离苦恼的方法放在第一位。 --- 夏坝仁波切 发布时间:2021-11-10 19:19:4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3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2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