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教佛学:什么是戒律?戒律有什么意义? 内容: 谈到佛教的戒律,对于崇尚自由的现代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很可笑,很古板,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让做,不能做的做了,是犯戒;让做的没有做,也是犯戒,为什么还有人去寺庙求戒? 这不是限制自己的自由,自寻烦恼吗? 所以很多人觉得,我只要心中有佛,肯于学佛就行了,关于受持戒律,那还是算了吧,免得活受罪。 其实这都是误解了佛法,不了解戒律的真正意义。 什么是戒律? 戒律是戒和律的并称。 戒是指防非止恶的戒法;律是指生活上的规律。 一、戒的意义,是保护众生,让众生获得自在解脱。 很多人一提到“戒”,就觉得好多事情都不能做了,是对自己的一种限制,一种束缚。 其实错了,正好相反,“戒”是为了保护我们,让我们获得自在解脱。 这就好比我们社会上的法律、校规、交通规则一样,看起来是越是,其实是保护。 如果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交通事故发生,大家的安全就可以得到保障;如果大家都能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就不会动乱,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就可以得到保障。 同样,世尊制定戒律,也是为了保护大家,获得真正的解脱。 比如“不饮酒戒”,只要持戒,就不会因酒误事,不会有酒后乱性的事情发生,不会担心警察查酒驾,也不用担心酒精肝、酒精中毒这些事情。 这一条戒律,就帮助我们获得一定的解脱,未来免受这么多痛苦的束缚。 二、律的意义,是帮助我们,消除修行路上的各种障碍。 一提到“律”,很多人可能就会想到法律,很严厉,很让人紧张,其实没有必要。 这里的“律”,指的是合理的规则规律。 什么是合理? 就是一定要和真理相应,和佛性相应,和宇宙的因果规律相应,不是个人想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的。 古人讲“顺天者昌,逆天者亡”,顺天,就是顺应自然规律;逆天,就是违逆自然规律。 你顺着自然规律做人做事,就会繁荣昌盛;你违逆自然规律做人做事,就会自取灭亡。 比如到了严寒的冬天,就应该穿厚一点,但你年轻,你不服气,偏要穿得很薄,身体就会落下毛病,老了就会受关节炎的苦。 所以佛教中的这个“律”也是一样,只要我们能够遵守这个“律”,顺应规律,修行路上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障碍,少走很多弯路。 佛教讲的“戒定慧”三学,我们遵照戒律,不该做的,就不去做;不该想的,就不去想;这样才能把心安定下来,这就是禅定。 我们的心一定下来,就好像静止的水面一样,就有了映照的功能,看事情就会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否则的话,我们的心就会胡思乱想,妄念纷飞,就好像水面起了波浪,浑浊不堪,就失去映照的功能了,遇到事情就看不清楚,惊慌失措,感情用事,不知如何是好了。 发布时间:2021-11-13 19:21:2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3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2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