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舍弃悭吝 内容: 一位大财主名叫提婆,为人刻薄、爱财如命,不但多方聚敛,就是说一件极小的公益都不肯去做。 家中虽藏有80000余两黄金,日常生活却过得和穷人一样,人们对他非常的讨厌。 他一死,没有子孙继承,依照法律,财产全归国有,这下子人心大快,也不免议论纷纷。 波斯王深感疑惑,就去请教佛陀:佛陀! 像提婆这样悭吝的人,为什么今生会这么富有呢? 佛陀微笑道:大王! 这是业报,是有前因的。 提婆在过去世中曾供养过一位辟支佛,种了不少善根,所以得到了多生多世的福报,今生的富贵是他最后一次的余福了。 波斯王又追问道:他今生虽未行善事,但也未造恶业,在他生死相续的来生,能不能也像今生一样的大富呢? 佛陀摇摇头说:不可能了! 他的余福已经享尽,而今生又没有布施种福,来生绝对不可能再享受福报了。 《因果经》有一首偈这样说道:富贵贫穷各有由,夙缘分是莫强求。 未曾下得春时种,坐守荒田望有秋。 其实,人世间的事,无论好坏、善恶、得失、有无,都有其因果关系,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脱离因果法则的。 同样是人,为什么有人贫富,有人贵贱呢? 这是因为有的人好吃懒做,悭吝不舍,整日游手好闲,不事生产,自然坐吃山空;有的人辛勤劳作,乐善好施,懂得广结善缘,自然生财有道。 在佛门里称布施为种福田,只要有播种,必然会有结果,但是何时才能收成,就有待因缘成熟了。 悭贪之人应该知道喜舍结缘乃是发财顺利之因,不播种,怎有收成? 而且布施应在不自苦、不自恼的情形下为之,否则就是不净之施,不是真心惠人! 总之,能舍才能得啊! 有一位大富翁平常待人非常悭吝,不肯行善,所谓拔一毛以利天下,我不为也! 可好景不常,有一天,他不小心失足落到了水里,随着河水顺势往下游漂去,他惊慌不已,声嘶力竭地大喊:救命啊! 救命啊! 附近的人赶紧来到岸边,准备救人。 可是大家一看到是他,很多人就站在岸上袖手旁观了,这是因为他平常待人实在太吝啬了,不肯结人缘。 看到这种情形,富翁的心更慌了,立即高喊着:只要有人把我救上岸,就给他500两银子作为回报。 有人听了心动,马上就奋不顾身地跳下水,安全地把富翁救上了岸。 谁知大富翁出乐反乐,坚决不肯付出500两银子,最后只拿出50两银子给那人,所以救他上岸的那个人很生气地说:这个大富翁一落水就要命,上岸就要钱,真是死要钱。 这样,岸上的人们一致决定,倘若这位富翁以后再遭逢厄难,就再也不要救他了。 因此,我们为人处世要多结善缘,绝不能像这位大富翁一样的吝啬,出乐反乐。 所谓助人者人恒助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纵使有一天遭逢厄难,相信你不求别人帮助,别人也会乐意主动为你服务的。 佛经上说:富饶当施惠,悭贪后受厄、未成佛道,先结人缘,所以我们平常就应该广结善缘,给人方便,必能带给自己更大的方便。 因为惟有在完成他人之中,才能完成自己。 舍,而后得。 这是人生的大道理,需要用一生去体验,去参悟! 人生中,许多时候需要人们首先伸出自己的手,这样就会比别人多获取友谊,多享受幸福。 舍弃悭吝,在给予中获得快乐与满足。 发布时间:2022-03-13 10:24:52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2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