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经知识_是否具足五明说明什么问题? 内容: 至于五明大德,更不易混淆视听了。 因为有五条明确而严格的规定,这五条规定,哪一明都必须超出常人同行者达到的造诣,就是说,每一明都要超出常人的同行者,比如说工巧明,要看你雕塑的艺术胜过当今艺术家没有? 你是画书画的,就必须要胜过世间画书画的;你修建房子,那么你随便修出的房子要高雅,胜过普通设计师的,这才称得上高工巧明,还不是专门去学呵,不准专门,学来的五明不算真五明,是自我从般若智慧发出来的才是真的五明,真知实相五明。 比如医方明,绝对要超过世间名医的本事,要你超过世间名医的本事,不是普通医生的本事;工巧明必须超过世间工艺高手的水平,那么假使我们跟世间的画家啊、雕塑家啊、高级工程师等的技术水平平等无二的话,只能说是你在这一行中具备了技巧,但是绝不能安上“妙谙”二字,你跟他们平等都不行,只能说具备了这方面的技巧了,何况你懂都不懂,还谈五明? 为什么密法里口口声声要证五明? 这说明什么呢? 难道这是佛法吗? 同学们听明白了,要知道一点,凡是大德或圣者都是阿罗汉或者是菩萨转世来的,或者是今生修成了菩萨的。 你们想一想,如果是一个菩萨,难道还不如凡人的聪明吗? 如果凡人都比他行,比他聪明,比他有能力,他还能称得上开了智慧的吗? 开智慧难道没有表现的具体实际的成果吗? 只是口头说空话,连凡人专家的本事都不如吗? 如果他什么都不懂,只会讲空洞戏说,无论他的地位是大师、大活佛,都说明此人并非圣智慧的大德。 而五明其实并不限于医病、工艺、辩才文字、因明逻辑、内证功夫,五明是包罗万象的,凡是世间一切有为之相所表现好的一面即是明,不好的就叫做暗。 所以五明之师,广义无边,而不是只限于大五明小五明,那是密法中个别祖师人物取大海滴水之观念啊。 所以五明具足是最说明问题的,不具足也说明问题啊,同学们你们要好好想这个问题啊,含义甚深,耐人寻味啊。 本文摘自南无羌佛说法《藉心经说真谛》P478, 完整法义详见《藉心经说真谛》。 发布时间:2022-05-13 04:17:3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24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