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解行并进,求生净土! 内容: 淤泥生:净土从入门到专修,第一天修学的人与五十年修学的人,上根利智与下根愚诚,上品的普贤菩萨与下品的罪业凡夫,全是系念祈求,求生净土,别无夹杂。 上根的利智,下根的不疑,那么菩萨的修证,以及罪业凡夫的惭愧反省心。 我们学不过来,内心傲慢充满邪见,对净土就是怀疑与不屑。 极乐世界真有吗? 真有阿弥陀佛吗? “我不能往生”这些负面的想法,时常翻涌心头。 无论是信前信后,疑多信少,这些统统没有关系,只要重复功课,祈求净土。 如小孩求母亲,这个行持,我们当下每个人皆能做得到。 简单说,一万名号,读几部经,礼百拜佛。 功课做完就佛前回向,求弥陀临终来接引。 若是生活忙碌,每天早中晚十声,读几句经文,礼拜三下,功课虽少,但日日坚持。 乃至念个一二句,即随时随地,夹缝中挤时间,去求生净土,如此一生才不空过。 净土是个实践的修学,绝不是说脱离实行,等我彻底了解相信了,然后再来求生净土。 那是佛学概念,空中楼阁。 实践出真知,年年月月地重复,祈求弥陀临终接引。 弥陀愿力加持福慧增上,有些言外真实意与微妙意,慢慢地自然心领神会。 仰信,闻信,证信。 具足一个,净土就成就了。 什么是证信,圣道的修行者,如麒麟般稀有,智慧心力非常,一接触净土不久证得三昧,亲见净土弥陀了。 如贤护菩萨修念佛三昧,亲见阿弥陀,于是问弥陀,怎么样才能往生呢? 弥陀说,称我名号,莫有休息。 什么是仰信,如老奶奶佛前放两个苹果,弥陀救苦救难,祈求保佑全家平平安安。 即乡下老太婆老阿公宗教式的仰信,一辈子愚诚无疑,此是与生俱来的善性。 这类菩萨不需要文字辅助,更不需要什么中介人的教理指导。 只是长年念念不舍,求生净土,在临终时往生,亲见净土弥陀了。 什么是闻信,专指我们这类狐疑之人,疑西方是否有净土,弥陀真实存在吗? 或担忧自己不能往生,或恐惧自己没有那样这样,便不能往生。 此则需要文字道理作为方便,甚至是一些瑞相梦境,从这些辅助载体当中,去亲身体验,明了佛心佛智,拓宽心量,断除疑惑。 体会佛悲佛慈,放下小我,归命信靠。 故,我们一方面是事上,重复功课,求生净土。 另一方面理上,选择同自己有缘的善知识,通过文字教理去了解净土弥陀的救生慈悲,增长自己“能往生”的往生信心,启信发愿。 即不会出现执理废事,或执事废理了,以及各种邪见偏差。 以前的时候,还没有智能手机,出门要问路,要看地图。 走一段路,停下来看看地图,路子没有错又有了信心,再走一段路。 走着走着,问问善心人,方向正确又有了信心,再走一段路。 越走越自信,最后看见目的地了,此时无所谓信与疑了,直奔终点站。 发布时间:2022-05-27 18:11:11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23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