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南无释迦牟尼佛-六牙白象的因缘 内容: 我们最熟悉的六牙白象,是南无普贤菩萨的坐骑。 而南无释迦牟尼佛从兜率天宫降生人间时,就是乘坐六牙白象而入摩耶夫人母胎中的。 白象通体白色,表清净无染;性善柔,有大势,表菩萨所具大慈大悲,法力广大,勇猛入苦海救度众生。 据《杂宝藏经》载,南无释迦牟尼佛过去世曾为一头六牙白象,率领诸多象众在林中生活。 白象王有两名妻子,一名贤,另一名善贤。 一日白象王偶然获得一株莲花,本想送给贤,但善贤见了就抢了过去自己戴上。 贤见了心生嫉妒,认为象王爱善贤而不爱自己。 当时山里有座佛塔,贤常采花供养,于时就去塔前祈祷,“我生为人,不忘宿世,并要拔下这白象的牙。 ”后贤转世在毗提醯王家为公主,长大后嫁与梵摩达王为王后,仍不忘宿怨。 便求对其宠爱有加的梵摩达王,用六牙白象的象牙给她做一个象牙床,说要不然自己就活不成了。 梵摩达王便诏告全国猎人,谁能将象牙献上就赏赐黄金百两。 有个猎人就穿上袈裟伪装成修行者,携带毒箭前往六牙白象所在的森林。 善贤发现猎人的到来就告诉了象王,象王问,来者穿著什么衣服? 回答是袈裟。 六牙白象便说,“身披袈裟的人,是出家修行的人,不会伤害我们的。 ”于是未作防备。 猎人便乘机接近,向六牙白象射去毒箭,却并未射中。 善贤见状大怒,想除掉这个猎人,对象王说,“你不是说,身披袈裟的人不会伤害我们吗? ”象王叹道,“过错不在袈裟,而在于人的贪嗔痴所生烦恼! ”同时劝慰妻子,不要伤害猎人。 因担心群象报复猎人,便让象群远远离开。 然后才问猎人,“你为什么要杀我呢? ”猎人回答:“国王梵摩达需要你的六只牙。 有谁能够把你的牙献到王宫里,就会得到一百两黄金的赏赐! ”六牙白象就说,“那你就把我的牙取去吧。 ”而猎人见象王如此慈悲,便不敢动手,言道,“若我动手取牙,必遭手烂堕落之报! ”六牙白象就走到一棵巨大的树旁边,把牙插到树根下面折了下来,用鼻子卷起这六只象牙,放到猎人面前,说:“你把它们拿去吧。 “然后发愿:” 愿我将来,拔一切众生三毒之牙! ”猎人把象牙献给国王梵摩达,并陈述了他得到象牙的经过。 王后听了,非常懊悔,心生惭愧:“我为什么要取贤圣净戒之牙呢? ”此后,她一心修行,积累功德,发愿在象王成佛时,出家修行,证果成道。 附: 杂宝藏经  第二卷六牙白象缘第十昔舍卫国。 有一大长者。 生一女子。 自识宿命。 初生能语。 而作是言。 不善所作。 不孝所作。 无惭所作。 恶害所作。 背恩所作。 作此语已。 默然而止。 此女生时。 有大福德。 即为立字。 名之为贤。 渐渐长大。 极敬袈裟。 以恭敬袈裟因缘。 出家作比丘尼。 不到佛边。 精勤修习。 即得罗汉。 悔不至佛边。 便往佛所。 向佛忏悔。 佛言。 我于彼时。 已受忏悔。 诸比丘。 疑怪问佛。 此贤比丘尼。 何以故从出家以来不见佛。 今日得见佛忏悔。 有何因缘。 佛即为说因缘。 昔日有六牙白象。 多诸群众。 此白象有二妇。 一名贤。 二名善贤。 林中游行。 偶值莲花。 意欲与贤。 善贤夺去。 贤见夺华。 生嫉妒心。 彼象爱于善贤。 而不爱我。 时彼山中有佛塔。 贤常采花供养。 即发愿言。 我生人中。 自识宿命。 并拔此白象牙取。 即上山头。 自扑而死。 寻生毗提醯王家作女。 自知宿命。 年既长大。 与梵摩达王为妇。 念其宿怨。 语梵摩达言。 与我象牙作床者我能活耳。 若不尔者。 我不能活。 梵摩达王。 即募猎者。 若有能得象牙来者。 当与百两金。 即时猎师。 诈被袈袈。 挟弓毒箭。 往至象所。 时象妇善贤。 见猎师已。 即语象王。 彼有人来。 象王问言。 着何衣服。 答言。 身着袈裟。 象王言。 袈裟中必当有善无有恶也。 猎师于是遂便得近。 以毒箭射。 善贤语其夫。 汝言。 袈裟中有善无恶。 云何如此。 答言。 非袈裟过。 乃是心中烦恼过也。 善贤即欲害彼猎师。 象王种种慰喻说法。 不听令害。 又复畏五百群象必杀此猎师。 藏着歧间。 五百群象。 皆遣远去。 问猎师言。 汝须何物。 而射于我。 答言。 我无所须。 梵摩达王。 募索汝牙。 故来欲取。 象言疾取。 答言。 不敢自取。 如是慈悲。 覆育于我。 我若自手取。 手当烂堕。 白象即时。 向大树所。 自拔牙出。 以鼻绞捉。 发愿而与。 以牙布施。 愿我将来。 拔一切众生三毒之牙。 猎师取牙。 便与梵摩达王。 尔时夫人。 得此牙已。 便生悔心。 而作是言。 我今云何取此贤胜净戒之牙。 大修功德。 而发誓言。 愿使彼将来得成佛时。 于彼法中。 出家学道。 得阿罗汉。 汝等当知。 尔时白象者。 我身是也。 尔时猎师者。 提婆达多是也。 尔时贤者。 今比丘尼是也。 尔时善贤者。 耶输陀罗比丘尼是也。 发布时间:2022-06-20 05:21:03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2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