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鱼篮观音的来历_南无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内容: 元朝时,浙江吴兴有个名叫觉岸的僧人,写了一部名叫《释氏稽古略》的书,其中记载了马郎妇(又称鱼篮观音)的传说。 在唐朝的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突然出现了一个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 当地的少年见了,都争着想娶为妻子。 于是少女就向所有的求婚者提出要求:如果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我就嫁给他。 到了第二天清晨,能背诵普门品经的人竟有二十人之多。 少女说我一个女子怎么能许配二十个人哪。 于是少女又给这二十个少年每人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谁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就嫁给谁。 到了第三天清晨,又有十位少年能通顺地背诵金刚经。 于是少女又给这十位少年每人一部七卷本的《法华经》(又名《妙法莲华经》),说如果有人能在三日内熟诵出七卷《法华经》,我就嫁给他。 到了三日期限,只有一位姓马的少年能熟背《法华经》,于是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就答应嫁给这位马郎。 按照当时的风俗,举办了隆重的婚礼。 当把这对新婚夫妇送进洞房时,提篮卖鱼的这位少女说自己身体感到有些不舒服,请马郎暂时出洞房,让她休息片刻。 可是,未等参加婚礼的客人散去,这位卖鱼的少女竟死去了,而且眼看着少女的尸体就腐烂了。 于是只好立即将少女埋葬了。 把少女埋葬后的不几天,就来了一位手持锡杖的老和尚,要求见马郎新娶的媳妇。 马郎告诉老和尚说媳妇病故已葬埋。 老和尚要求去看马郎媳妇的坟。 等到把老和尚带到马郎媳妇的坟前时,老和尚用手中的锡杖很快就把坟拨开了,等到把棺材打开,根本没有少女的尸体,棺内只有一块用黄金制成的锁子骨。 老和尚用锡杖把黄金锁子骨挑起来给围观的群众看,并当场向群众传播佛法说:你们陕西这个地方的习俗一直是喜欢骑马、射箭,这是好斗的表现,这说明你们还不知道世上还有最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佛、佛法和僧侣,这是真理的化身。 你们如果不明真理,就会犯下罪障,产生种种恶报。 这位嫁给马郎的卖鱼妇,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用这种方法来教化、启迪众生明白真理,普济众生。 这正体现了菩萨的慈悲威德。 老和尚说完这番话之后,就腾空飞去了。 从此以后,陕西这个地方信仰佛教的人就一天比一天的多起来了。 《释氏稽古略》记载马郎妇,观世音也。 元和十二年。 菩萨大慈悲力欲化陕右。 示现为美女子。 乃之其所。 人见其姿貌风韵欲求为配。 女曰。 我亦欲有归。 但一夕能诵普门品者事之。 黎明彻诵者二十辈。 女曰。 女子一身岂能配众。 可诵金刚经。 至旦通者犹十数人。 女复不然。 其请更授以法华经七卷。 约三日通至期。 独马氏子能通经。 女令具礼成姻。 马氏迎之。 女曰。 适体中不佳。 俟少安相见。 客未散而女死。 乃即坏烂葬之。 数日有老僧。 仗锡谒马氏。 问女所由。 马氏引之葬所。 僧以锡拨之。 尸已化唯黄金锁子之骨存焉。 僧锡挑骨谓众曰。 此圣者。 悯汝等障重故垂方便化汝耳。 宜善思因免堕苦海。 语已飞空而去。 自此陕右奉佛者众。 泉州粲和尚赞曰。 丰姿窈窕鬓欹斜。 赚杀郎君念法华。 一把骨头挑去后。 不知明月落谁家(观世音菩萨感应传)。 《佛祖统纪·卷四十一》马郎妇者出陕右。 初是此地俗习骑射蔑闻三宝之名。 忽一少妇至。 谓人曰。 有人一夕通普门品者则吾妇之。 明旦诵彻者二十辈。 复授以般若经。 旦通犹十人。 乃更授法华经。 约三日通彻。 独马氏子得通。 乃具礼迎之。 妇至以疾求止他房。 客未散而妇死。 须臾坏烂遂葬之。 数日有紫衣老僧至葬所。 以锡拨其尸。 挑金锁骨谓众曰。 此普贤圣者。 闵汝辈障重故垂方便。 即陵空而去篮观音像赞宋濂鱼篮观音像赞序曰:“予按观音感应传,唐元和十二年,陕右金沙滩上,有一美艳女子,挈篮鬻鱼,人竞欲室之。 女曰:妾能授经。 一夕能诵普品者,事焉。 黎明能者二十。 女辞曰:一身岂堪配众夫耶? 请易金刚经。 如前期。 能者复居其半。 女又辞,请易法华经,期以三日。 唯马氏子能。 女令具礼成婚。 入门,女即死。 死即麋烂立尽。 遽瘗之。 他日有僧同马氏子,启冢观之。 唯黄金锁子骨存焉。 僧曰:此观音示现,以化汝耳。 言讫,飞而去。 自是陕西多诵经者。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一切以佛陀说法为准) 发布时间:2022-09-21 09:36:25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18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5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