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宗萨仁波切的“幸运观”:追寻灵性上的幸运 内容:     依据佛法,任何能让我们到达真理的东西,都是幸运。 宗萨仁波切的弘法讲法,总是让人听(看)了很解脱。 这源于他没有法执和我执而证悟实相。 密宗上师总是把解脱视作修行的终极受用,这点我十分认同。 懂得不等于理解,理解不等于开悟,开悟不等于证悟,证悟不等于解脱。 解脱才是我们修行人需要的。 宗萨仁波切有个讲座,被翻译整理出来的文字,给取的题目叫《幸运确实能被创造出来》。 读了他的“幸运观”,马上思想就很解脱。 他认为,幸运是可以被创造的,同时承认幸运也由因缘而来。 这是一种证悟者对人世间事物的超然反应,不是浅层次的自我安慰或者阿Q精神。 在宗萨仁波切看来:“幸运有两种,物质上的幸运和灵性上的幸运。 归根到底,幸运是什么,取决于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学会用物质来衡量很多事情。 我们所受的教育从我们的文化和传统中来,更重要的是,从我们的积习中来。 而我们的积习,源自我们的不安全感。 ”用价值观来判断幸运的好坏,这是修行人需要掌握的,当我们的价值观达到最高值时,几乎任何情况发生时,都会有一种幸运的解脱感。 “幸运与否,归根到底,关乎我们看重的是什么。 作为佛教徒,我们追寻的是灵性上的幸运。 ”    宗萨仁波切讲述的一些例子很有说服力:“譬如说早上你错过了一辆巴士,这可以视为是不幸的。 然而它也可以被视为是幸运的。 因为谁知道呢? 也许这辆巴士会路遇车祸,而没有登上这辆巴士让你幸免于难。 ”“假如永远不会死去,我们便会失去了解真相的兴趣。 这么说来,永远不死的人,何其不幸。 对于期望灵性修行的我们来说,老和死的存在是我们最好的礼物。 它们是无价的。 因为它们无时不提醒我们生命的真相。 ”“有一位修行人曾经对佛陀说,这一世的家人和朋友,就如同在同一家旅店住宿的旅客。 短暂的相聚之后,是长久的很多世的分离。 这是多么地令人悲哀啊。 佛陀说,这是财富,非常宝贵的财富啊。 对于我们的存在而产生的悲哀是了不起的财富啊,它让我们产生出离心。 让我们想出离轮回的苦。 ”    佛法关注灵性的品质。 能够有灵性的幸运是非常重要的。 站在灵性的角度看待人生和生活,我们就容易获得解脱和快乐。 这需要训练我们的思维,一如禅家训练的参禅功夫。 宗萨仁波切说:“当你追逐幸运的同时,通往不幸的门被打开了。 真正的幸运是知足。 ”他说:“佛陀从来不追寻好运,一如我们凡夫从不追寻厄运。 ”他说:“我们的祈愿也可以是物质层面的,长寿,健康,财富等等。 祈愿的同时,可以发愿将我们的物质上的幸运为灵性幸运所用。 比如祈愿长寿的同时,我们发愿长寿是为了更好地灵性修行。 ”他告诫我们:“佛法说,没有人是不幸运的。 幸运和福德与生俱来。 它一直都在那儿,只是需要被发现。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质。 没有人的幸运比别人更多或者更少,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 ”    我十分受益宗萨仁波切这几段开示:“修行不是让我们得到我们所没有的,而是为了让我们实现,发掘出我们自性拥有的。 自性的完全实现,便是开悟。 这便是佛法的道路和其他道路的不同之处。 每一个人都有具足佛性。 我们要做的只是发掘它。 开悟便是终极的幸运和福德。 而对这一点的理解和信任,便是所有幸运的基础。 ”他没有忘记提示我们,自信是实现幸运的导引。 他说:“幸运和自信相辅相成。 越自信的人越幸运。 同样的,越幸运的人越自信。 ”“自信源自对真相的认识。 除去我们的与生俱来的佛性之外,我们对于其他的任何参照物(美丽,聪明,权利等等)都没有全然的把握。 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建立在诸如劳力士手表等等之上的自信都是无法长久的。 ”“我们唯一有把握的是我们自身的佛性。 没有人可以把它拿走或者摧毁。 即便是在最世俗的层面上,我们也是幸运的。 我们经历生命中的波谷和波峰,好的,不好的,甚或是悲惨的时光。 但是只要我们恒时坚信我们自身的佛性,我们便会幸运。 或许所有我们祈愿的都塌陷了。 但是只要我们有那种‘那又怎么样,我还有我的佛性’的态度,那么,我们便是幸运的。 ”    在宗萨仁波切的“幸运方法论”上,有无数多的方法可以让我们增长幸运,去除障碍。 一个内心清净的人是一个自信的人。 自信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因为一切都在正确的轨道上。 在我们甚至不觉察的时候,一切就都在正确轨道上,这不是幸运又是什么呢? 如果你把这个幸运回向给所有的众生,那么你就拥有菩提心。 菩提心就是真正的所谓幸运。 有很多的方法可以积累福报和幸运,宗萨仁波切认为,通常的最重要的方法有两个。 第一是“持戒”。 持守戒律就是我们装载福报的容器。 并不是说我们要遵守佛法里的每一个戒律,但是有些戒律是不可缺少的。 比如,如果我们持了不杀生的戒律,那么任何时候,我们都在积累福德。 持戒要量力而行。 不杀生。 不偷盗。 不妄语。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决定在某一段时间内守某些戒律。 第二是“自律”。 假如没有自律,我们的心会像一个被宠坏的孩子。 我们不珍惜和感恩顺境。 而处于逆境时,我们失去镇定。 逆境时失去镇定,会给我们带来违缘。 自律也得是在你能力所达的范围,不要做过了。 上面两个是通常的积累福报和幸运的方法。 宗萨仁波切还介绍了“不寻常的积累福德的方法”:第一个是“大乘”。 皈依三宝(或皈依四宝)之后,我们做的任何善事,都让我们通往智慧。 如果有菩提心相伴,那么便是大乘的方法了。 当我们怀着菩提心给一个乞丐食物,同时了知给予的一方,接受的一方,和给予这件事本身的本质都是虚幻的,并且我们把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的时候,这就是大乘的方法。 去商店买请一尊佛像回家,发愿佛陀会由此在我们家里显现;在佛像面前诵读经文,都能积累福德;在佛像面前忏悔,给佛像供灯,供花,并把功德回向给所有众生。 所有这些,都是大乘佛教积累福德的方法。 在这之上,我们可以修大乘的六度。 唯有通过反复关修,我们才能调柔内心。 修心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个不寻常的方法是“金刚乘”。 所有前面讲过的大乘的方法之外,金刚乘还有它独特的地方。 这是一个智慧的修行。 金刚乘的修行如同在竹筒里的蛇,只有两种出路,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 它是佛陀的教言,佛陀的智慧。 其中有些方法非常的不同寻常,有些甚至会让我们觉得匪夷所思。 首先,我们要清净业障。 一个背负很多债务的人,是无法称其为幸运的。 仅仅是这一生,我们就背负很多债。 我们需要清净这些东西。 金刚乘里有很多清净这些业障的方法。 做这些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有皈依三宝的坚定的心念,誓发菩提心。 (2013/11/16) 发布时间:2023-01-11 21:20:58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3:1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85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