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鬼月”,您了解多少? 内容: 农历七月将至,在民间,农历七月常被称为“鬼月”,但是在佛教中却是孝亲报恩、祈福修善的“吉祥月”“报恩月”“孝亲月”。 七月是吉祥月长久以来,中国的七月一直被认为是鬼月, 仿佛“鬼影幢幢”,是不吉祥的月份,是一个“诸事不宜”的月份。 但在佛教里,七月十五日是“佛欢喜日”。 所谓“佛欢喜日”,源自于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中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 经过三个月的时间,到了七月十五日这天,也就是安居结束之日,所有僧众聚在一处,自我检讨身、口、意三业,并一一把自己的修行体悟向佛陀报告,这一天叫做“僧自恣日”,又因众僧修行精进修行,诸佛欢喜,而称“佛欢喜日”。 七月被称为鬼月,是与两位大菩萨--被称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及“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地藏菩萨有关系。 “犍连救母”的故事与佛教的盂兰盆会目犍连是释迦摩尼佛十大弟子之一,被称为“神通第一”。 他在得道后想报答母恩,运用神通看到母亲堕落在“饿鬼道”,饿鬼道是六道中,下三途,佛经中说饿鬼道的众生,咽如针眼,而腹大如牛,这样的众生始终处于饥饿状态,因为饮食难以下咽,所以很是痛苦。 目犍连看到母亲受罪十分不忍,运用神通给母亲送去一钵美食,当他母亲右手去抓美食的时候,美食就变成了“火碳”,目犍连看到这种情况,十分痛苦,以自己的大神通之力尚且不能让母亲享受美食,不能尽孝心,不能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而母亲在饿鬼道中还要受“倒悬之苦”所以就去问佛陀,救母亲于“水火”。 于是有了七月十五的盂兰盆法会。 地藏菩萨与七月的渊源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 他与七月什么关系呢? 因为他在农历七月三十得道,成就菩萨果位。 地藏菩萨发的大愿就是救拔地狱以及堕落其他恶道的众生。 释迦摩尼佛临灭度时,看到这么多众生未曾悟道,还在苦海中沉浮,特意将此等众生,教给地藏菩萨去度。 为什么要交给地藏菩萨呢? 就是因为地藏菩萨的愿力宏深,佛陀的嘱托都汇集在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面,这部经亦是释迦摩尼佛的「托孤付嘱经」。 佛说此经是在天上为报母恩所说,又可以说是「佛门孝经」。 又因为地藏菩萨在因地中,多次为救母难,发大誓愿:「度尽众生,方证菩提。」以此功德愿力,令多生父母离苦得乐,转凡为圣,说《地藏经》是佛门孝经,一点不差。 地藏菩萨以大神力,时时处处,度化众生,离三途苦,得人天乐;在人天道上,方能修行悟道,《地藏经》又被称为「人天因果经」。 地藏菩萨昔日所发之愿,从愿起行,由行得力;得神力时,就能度尽一切众生——已成佛、当成佛、未成佛。 地藏菩萨之愿,真实不虚,因此称为地藏菩萨的本愿。 一心诵持《地藏菩萨本愿经》消灾除障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 普愿罪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 发布时间:2023-09-02 22:53:16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2:22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98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