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审慎内省一己动机 对治我执根本大敌 内容:   我们要思惟利益遍满虚空的无量无边如母众生,为了要使这一切众生脱离三界轮回的苦海,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安乐佛果,我要听闻正法,并依之如法实修。 在做任何实修之初,一定要发起如此广大的菩提心。 一般而言,我们从无始以来到现在都是自私自利的。 如想出离轮回证得解脱果位,我们一定要将此自私自利的坚固习性加以扭转、摧毁。 通常只要我们有机会念一句“嗡嘛尼呗美吽”,或做些实修的时候,心里总是想到我能发财、得到快乐、离开三恶道或轮回。 除了这些想法之外,想到要利益遍满虚空如父母有情的情形是少之又少! 稍微做了一些闭关或善行,所希望的就是广大的名声,希望听到很多人称赞说:“你看,某某某是一做事非常棒的人,非常好的实修者! ”大家心里想的都是这些。 如果用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来做实修的话,无论是何种实修,这种修法都会变得没有力量。 因此,我们要随时随地消灭一己自私自利的串习。 如果纯然利他的菩提心能任运生起的话,那是极为殊胜的。 对大多数人而言,要在内心中任运生起菩提心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了解生起菩提心的要诀之后,不断地练习如法熏修,最后是一定可以生起菩提心的。 在此世界中有各种动物譬如鸟类,牠们在经过训练后竟也能够说人类的语言。 我们身而为人,能够讲说思维,且较一般动物聪颖,如果肯学习的话,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最主要的就是心里面不要经常想着“我”,为了个人算计,这样子的我执是最糟糕的。 在我们经教的学习中有提到,三界轮回之中,最大的怨敌莫过于“我执”了! 有了这个“我”的想法之后,接下来对名利、财富等等的欲求都会产生。 如果如法来观察、观照的话,心里所存的这个“我”的影像,是从本以来根本不存在的。 仔细想想--譬如说,生气的时候心里有“我”的概念;烦恼的时候心里有“我”的概念;生病的时候马上想到是“我”生病了;口干舌燥的时候,想到说是“我”的口舌干燥;“我”感到很清凉;“我”感到很痛苦,这一切过程之中都有“我”这个概念的存在。 但是如果我们善于观察的话,仔细想想,这个我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在头顶上? 在头颅里面? 还是在头发里面? 在嘴巴里面? 这个我是不是在头以上? 是否是整个的头? 是不是在手里面? 或在肚子里面? 这个膝盖,脚是我吗? 这个五脏六肺是不是我? 如果仔细观察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会发现这些都不是我。 譬如说头如果是我的话,把头分割到最后,变成微细的元素。 在其中无法找到所谓的“我”。 如果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是我的话,身体是由许多部分组成,那不就变成有很多个“我”? 如果放轻松慢慢来想一想的话,所谓的“我”根本是不存在的。 虽然它自性不存在,但是我们还是会执着有一个“我”的这种想法。 世间上所有事物的本质都是空的,它们并没有实体的自存自性。 因此,利他的菩提心在自己的内心中要恒常思维修习,终身依止。 世俗之中的一切事物,其中包括钱财、名声、亲眷、朋友、权势、地位等,这一切都是执着于“我”与“我所”而产生出来的,执着这些东西的后果便是没有边际的轮回。 了解这个道理之后,上等的行者会全神贯注在教法的实修上。 如果无法做到这种程度的话,最起码对世俗之事,一定要减少贪恋和执着。 凡人努力营求、累积钱财之后,对上没有供养佛法僧三宝,对下没有布施贫穷乞丐,中间对自己也没有好好地享乐。 在往生时,一毛钱也带不走。 然而,由于愚昩与烦恼,在累积财富的当中会造作许多恶业,这些恶业却如影随形般恒常跟着我们,且在因缘成熟时,会让我们亲尝苦果。 因此,我们要了解世俗营求的过患,而舍世俗心勤修正法。 在正行专注与无所缘取的阶段,也就是自己在做实修的时候,不要让各种妄念掌控我们的心。 经常是嘴巴上念诵经文或咒语,但是心里头各种的妄想、念头像雪花般纷飞,心猿意马。 因此不管在什么时候,要经常以正念正知来观察自己的内心,好好的使它坚固、稳定下来。 发布时间:2023-12-30 17:20:30 更新时间:2024-02-05 18:02:17 来源:学佛网手机版 链接:https://www.xuefo.net.cn/9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