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众生缘深 唯有弥陀
我们这样学下来,只要各位来听,保证跟阿弥陀佛的关系越来越亲近,感情越来越浓厚,肯定喜欢念佛!请往下看:
若论缘份,则十方诸佛、诸菩萨中,
唯有阿弥陀佛与众生之缘最深、最亲、最近。
佛法是讲缘分的。有人讲:“我跟地藏菩萨缘深,我跟谁谁缘深……”岂不知,十方诸佛、诸菩萨当中,只有阿弥陀佛跟众生的缘最深、最亲、最近。为什么这样讲呢?引用一段经文:
《大悲经》言:
娑婆世界,诸众生等,烦恼厚重,专行恶业。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摒弃,以重业故。
《大悲经》是这样说的:我们娑婆世界众生,烦恼很厚重,有烦恼就一定会造恶,而且专门造恶,他不专念弥陀啦 ──不要听了这样的话不高兴,这是佛讲的,我们没有自知之明,佛告诉我们,像这样的众生,其它佛的净土都不能容纳、不能接受,你想到别的净土啊,开除你了,为什么?恶业太重了!“一千四佛”代表我们娑婆世界过去所有佛,是所有佛所放弃、舍离,是他方诸佛所摒绝、抛弃,为什么?因为我们的罪业太深重了。
各位想一想,我们还往哪里去呀?我们的罪业太深重了,连大悲诸佛都救不了!所以,只有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叫“超世悲愿”,过去诸佛所放舍的众生,弥陀要救;他方诸佛世界所摒弃的众生,阿弥陀佛说:“我要建立一个极乐净土,能容纳你们,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个才叫“超世悲愿”。
只有弥陀一佛为我发愿,为我建造极乐国,为我放出无量光明,摄取我,不舍弃我,让我往生,还不一心一意靠倒阿弥陀佛?
悲哉!我等娑婆众生,烦恼厚重,诸佛所不能救,何况菩萨!
唯有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愿行弘深,
主动为我等愚恶众生发起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愿。
太悲惨了!我们娑婆众生,诸佛都不能救,何况菩萨!只有佛中之王阿弥陀佛发出不可思议的超世悲愿,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修行,主动为我们愚恶众生发起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的深重誓愿。
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看见我们娑婆的苦恼众生,常没常流转,十方诸佛都欲救不能,摇头叹息,摆手离开了,业障太重了!“被诸佛所摒弃,被十方净土所不容受”。法藏菩萨发大悲心,说:“我要发出超世悲愿,诸佛救不了的,我主动来救!”
像娑婆世界这样的众生,如果提一点条件,能救得了吗?救不了啊!所以,“绝无条件、平等救度”,用他的六字名号。
这就是我们专修念佛的根本来源。你不专念佛?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了这样的誓愿,别的佛没有这样的誓愿、没有这样的能力、没有这样的光明啊!
其愿言:
十方众生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你看看,我们罪业太深重,十方诸佛救度我们很难,难怪他们都放弃了,而阿弥陀佛救度我们这么容易!“乃至十念,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这么一比较,阿弥陀佛才有资格称为诸佛之王、光中极尊啊!所以说“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机法一体
下面这几句,我们要慢慢来思惟:
若不能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即不能成正觉;
若能够使我等往生,阿弥陀佛才能够成正觉。
如果不能使我们娑婆世界烦恼厚重的造业凡夫往生净土,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嘛!反过来讲呢,如果能够使我们往生,阿弥陀佛才能够成正觉。对不对?他有这个力量让我们往生,他才能成正觉。
阿弥陀佛的正觉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的往生依阿弥陀佛是否成正觉而定。
阿弥陀佛能不能成正觉,前提条件是依我们能不能往生而定,能够达到这一点,他才有资格成正觉,不能达到这一点,他就没有资格成正觉。
我们的往生依什么而定呢?不是依我们的修行而定,是依阿弥陀佛是否成正觉而定,这个叫机法一体。阿弥陀佛如果没成正觉,我们不能往生,他能够成正觉,我们就能往生!
这个地方很关键,好好听!这是阿弥陀佛本愿的核心。
如今,弥陀既已成正觉,我等亦当得往生。
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正觉了,我们怎么不能往生呢?当然就能够往生了!不然的话,他不能成正觉呀!
好像翻来覆去地讲,就讲一个道理:阿弥陀佛成了佛,我们才能往生,我们能够往生,他才能成佛;如果我们不能往生,他就没有资格成佛。现在他成佛了,那就说明我们能够往生。他说“十方众生”,没有说哪一个人。
亦即阿弥陀佛将他的成佛与我等十方众生的往生结合一体,同时发誓;
阿弥陀佛要成佛,他不是独自成佛,他有一个前提:和我们众生的往生结合在一块儿而发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往生是佛的事
我们的往生,在弥陀的誓愿里面已经包含了。往生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虑的,你考虑不算数,我考虑也不算数,是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他考虑的,他说:“如果不能让你往生,我就不成佛!”所以,众生的往生,是法藏菩萨的任务。
听得懂吗?不是你我的任务啊!你不要把这个任务自己来承担,你承担得起吗?
法藏菩萨说:“这个任务我不完成、众生的往生我不成就,我就不成佛!”现在,他成佛了,他的任务完成了。所以,往生这件事情,我们根本不用操心,我们只管念佛,往生的事由阿弥陀佛来操办,念佛的事由我们来操办,“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念佛是众生的事,“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佛不会帮你念;往生是佛的事,你不能帮佛的忙。对不对?那么,结果我们念佛的时候,在心中想:“我这样能往生、那样不能往生吧!”种种筹量计度,在心中打算盘,这都是自力。往生是佛力所赐,佛的名号赐予我们往生,在名号当中、在佛的大愿修行当中就有了。我们应该怎么样?舍自力、取佛力,专念名号,决定往生。
就好像坐船一样,坐船者,我所做也;过海者,船所做也。你只管坐船,怎么过海,不用你操心。拿乘船过海来比喻念佛往生,是很贴切的。
那我们念佛,还担心往生不往生吗?不用担心了。
往生功德在此
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即是完成我等众生的往生功德,
若有一众生往生功德没有完成,阿弥陀佛即不能成佛。
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成就了他的正觉,同时也成就了我们十方众生的往生功德,十方众生往生功德不成就,他就不能成佛,是不是?是!那我们往生的功德就成就了。你往生不是要靠功德吗?功德从哪里来呀?对呀,从佛号里来,你往生的功德有啦,各位呀!在名号里,看得见、说得出来呀!你靠你修的,你说你功德在哪里?拿我看看!而念佛功德,我们说得出来、拿得出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就是往生的保证,这就是保证书,怎么不往生?不往生就怪了,没那回事啊,佛都成佛了,还不往生啊!所以,各位呀,往生的功德在此!不在别处,但在六字名号!专修,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怎样得到往生功德
我们怎么样得到六字名号的功德呢?如果说让你得到很困难,十年八年都得不到,那就没意义了。阿弥陀佛说: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口称“南无阿弥陀佛”,一声、十声、一辈子,当下得无上功德,这是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里边亲口所讲。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揽入识心,一切功德归你所有,就这样简单!
就好像大富长者给你布施,打一张支票,你接著,就是你的。我们接到名号,来称念,就叫“乘佛愿力”,就能得尽佛的无上功德。
无上功德都得到了,还不能往生啊?
耳目开明
佛的功德是真实的,凡夫的功德是虚假的。你抱著你那虚假的功德,看不起佛号的功德,是有眼无珠,佛在经中说是“无耳人、无眼人”,你没有耳朵、没有眼睛,为什么?听不到佛的救度,看不见佛的名号。
在《无量寿经》里边,弥勒菩萨听到释迦牟尼佛讲到无量寿佛的名号,他就很高兴,在释迦牟尼佛的面前就表态说:我今天得到世尊的亲自开导,“不敢有疑”。“听了佛给我讲了无量寿佛的名号,耳目开明,心中就不敢怀疑了。”
连弥勒菩萨都说“耳目开明”,说明他在闻到阿弥陀佛名号之前耳目不开明啊,弥勒菩萨是等觉菩萨,测佛的智慧还两眼一片漆黑,闻到佛的名号,耳目开明,耳朵听到了佛的召唤,“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眼睛看到了佛的救度,“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那么,今天我们在这个佛堂里边,要耳目开明,不然的话,叫做“无眼人、无耳人”。
释尊在《舍利弗所问经》中讲:西方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易往易取,很容易往生,但是无量众生犹如江水后浪推前浪,跑去六道轮回去了,为什么?不信佛的本愿,不专念弥陀名号,这个人就是无眼人、无耳人。
所谓学佛法能开悟,净土宗的开悟,就在这个地方,“耳目开明”嘛。
真正进入净土门
或有人说:“你的功德完成了,因为你是出家人;我的功德还没完成,要我自己修……”没那回事!阿弥陀佛是为十方众生完成往生功德的,十方众生一个不漏!任何众生的功德都已完成,就在六字名号当中。能了解这一点,你才会真正的“宝此一行,不换题目”,怎么可能再去修别的法门呢?不可能的事情啊。
有的人学净土,好像一开始很虔诚,很用功,很专心,两年三年,他就换法门了,学密宗了,灌顶了,加持了,又去参禅了,学教了,根本不了解净土门,没有进入。真正进入净土门,只有万川归大海,绝对不会换题目。
阿弥陀佛与我一体
故知:阿弥陀佛与我一体,
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
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
如芦苇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
阿弥陀佛怎么与我一体呢?就在六字名号中与我一体。六字名号一方面是佛的正觉,一方面是我等的生命,是我等的往生,一体呀!阿弥陀佛离开了我们的往生,他不能成佛;我们离开了阿弥陀佛,只有六道轮转,这个叫一体不离。
离开了我,你能过日子;离开了你,我能过日子;那就不叫一体了。
缺了我们十方众生的往生,阿弥陀佛就站不住,就倒掉了;缺了阿弥陀佛的正觉,我们凡夫更不用说,怎么往生啊?所以,这就叫一体不离。
或有人讲:“阿弥陀佛成佛了,是他的事,我的往生还要自己慢慢修,慢慢积累净土资粮。”── 不了解净土宗的真实义!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哪一尊佛有这样发愿的,说“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没有!所以,阿弥陀佛称为“佛中之王”。因为阿弥陀佛对我们一心的召唤,所以我们今天一心归命。妈妈对儿女不慈爱,儿女会依靠妈妈吗?妈妈心心念念照顾儿女,儿女才对妈妈一心仰靠。阿弥陀佛兆载永劫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呼唤我们,把他正觉的生命和我们的往生结为一体,所以,我们今天才一心归命阿弥陀佛。
不是我们虔诚,是阿弥陀佛慈悲。有人说:“我很信佛,我对佛很虔诚,可是,我这么虔诚,阿弥陀佛也没给我现光、现花让我看看……”言下之意,多少有点怪罪阿弥陀佛,这就是凡夫,没有看到佛了。凡夫念佛的心是假的,佛念凡夫的心是真的,就像孩子忆念妈妈赶不上妈妈忆念孩子。
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如共命鸟,两命一体,互相依存。
“南无阿弥陀佛”称为“机法一体”,“机”指众生,“法”指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里面,有佛的生命,有我们的生命,不能分开的,叫“机法一体”。我们的生命,仰仗佛的正觉去往生;佛的生命,成就我们的往生而成正觉,所以叫机法一体,不能分开。
你怎么会离开“南无阿弥陀佛”呢?六字名号之外没有佛,没有我们的往生,一切都没有了。就像共命鸟,两头一身,这个死了,那个也死了。我们和阿弥陀佛是互相依存的。
谤佛的嫌疑
阿弥陀佛的誓愿说:“你称念我的名号,如果不往生,我不成佛!”好了,我们念了佛了,如果他的光明不能摄取不舍,我们落到地狱里去了,他的誓愿就虚假了,怎么能成得了佛啊?所以,本愿的缘故,念佛一定摄取不舍。
也因为本愿里讲的“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机法一体的关系,所以,我们念佛必然往生。这乃是佛的本愿成就、名号的保证,不是我们在这里讲大话,“我念佛一定往生!”是佛给我们壮了胆,背后有靠山,就敢讲这个话。
莲友之间常会有这样的对话:
“某某人哪,你修行很好啊,每天念三万、五万,那你往生差不多吧!”
“岂敢岂敢,我的修行还差得远,往生还没有把握。”
讲这个话,有谤佛的嫌疑。这话如果给天主教、基督教的人听到了,大牙都笑掉了,“你们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有什么不可思议?一天念三万五万还不能到净土,有啥了不起的?我们上帝就很慈悲,我们很容易就到天堂去了。”
背在肩膀上
《大经》中叙述阿弥陀佛的悲愿而言: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庶类”就是指十方众生;“不请之友”就是我们还没邀请,阿弥陀佛主动为我们发愿;“荷负”就是肩挑背驮,阿弥陀佛把众生背在肩膀上。
我想起一则基督教的故事,很有启发意义。说是有一个基督徒,死后上升天国,在天国向下面观看,看见他一生走过的足迹,他发现无论他走到任何地方,都有两双脚印。上帝跟他说:“另外一双脚印是我的,我随时陪伴著你。”基督徒很高兴,继续往前看,他突然发现某一时期只有一双脚印,他一想:哦,那一段时间是我最苦恼的时候。他就对上帝埋怨道:“上帝呀,我最痛苦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好像抛弃了我,你看,只有一双脚印了!”上帝跟他怎么说呢?“我的孩子,那一双脚印是我的,那个时候,我已经把你背在肩膀上了。”
如果我们依此来比照的话,阿弥陀佛“荷负群生,为之重担”,总是把我们背负起来,并不是说我烦恼重了、罪业深了,佛反而把我们抛弃了。
临终关怀
有的莲友担心说:“我这样念佛,不知道临终四大分离的时候,也不清净,也没正念,这个时候,不知道佛来不来?”
在《阿弥陀经》里边,佛告诉我们:“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众生临终的时候,是升沉的关键,也是最痛苦、无奈、绝望的时候,这个时候,阿弥陀佛的大悲本愿、大慈摄受的力量就更加显得不可或缺,而阿弥陀佛必然在这个时候和菩萨大众现其人前。越是在烦恼深重的时候、越是在病苦的时候、越是在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当然越加关心了!所谓“患难见真情”,如果是真心的朋友,越是在困难的时候,他就会越关心你、照顾你。阿弥陀佛照顾我们,平常用光明摄取不舍,怎么可能临终的时候舍我们而去呢?大家尽管放心!
众生的儿子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阿弥陀佛对待我们,就像纯孝之子侍奉父母,“纯孝”,至诚之孝,他把自己当成众生的儿子,这就是大菩提心。又说把我们众生看作自己本身一样。
我们设想一下,我们在座的各位,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去了,你一看,你的父母还在这个世界造罪,还在受苦受累,你父母也在念佛,你又有救度他们的力量,你能不救他们吗?你是不是会说“虽然你是我的父母,但是因为你们念佛没有清净,即使能救你,我也不救你”── 这是不可能的。
阿弥陀佛有救度我们的力量,把我们看作他的父母,谁忍心自己的父母掉到地狱里去呀?
没有弥陀的救度,我们是步步接近地狱。阿弥陀佛当然不忍心了,所以,“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又把众生看作自己本人一样,“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这要怎么理解呢?佛有无量悲智,和我们感同身受,如果我们自己担心:“哦,我怕这样不能往生,如果有什么办法使得我往生决定,那就好了。”这种想法,正是弥陀所要解决的,这才说“视若自己”,我们所担心的,正是弥陀所要解决的,而且是已经解决的。
救世法王
心或不堪常行施 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 不成救世之法王
这是法藏菩萨的愿心,说:如果我的心不堪常行布施、不能济度十方罪深业重的众生、不能使他们免除轮回之苦、不能使世间一切贫苦众生得到安乐的话,那我就不成为救度世间的法王。
阿弥陀佛是“救世之法王”,有人说:“讲得好像阿弥陀佛跟救世主一样……”确实,经文就这么说的。
因缘法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不是说用一种神奇的、莫名其妙的方式。佛的救度是通过他的愿心、通过他的名号,所以,佛法永远是站在因缘法的角度。阿弥陀佛发大誓愿摄受众生,这是我们往生的根本保证。但是,凡夫如果不念佛、不愿往生,也不能往生啊!所以,我们念佛、愿往生,自然获得往生,这是佛教的因缘法。
急迫的心情
轮回诸趣众生类 速生我刹受安乐
“在六道当中轮转的众生,速速让他们往生我的安乐净土!”
“速”字体现出阿弥陀佛救度众生是何等急迫!哪里还能等得及呀?“众生在六道轮转当中苦恼无比,让他们快速到我的净土来,享受清净法喜法乐,因为这些众生是我的父母、是我的亲友、是我自己”──因为这样的心情,要快速救度我们。
所以,阿弥陀佛这尊佛不同于一般的佛,我们看到的佛像都是坐著的,阿弥陀佛的像是站著的,宝手常垂。在《观经四帖疏》里边,善导大师说:佛德尊高,不能像一般人一样举动随便;阿弥陀佛度众生,为什么不坐著,而是站著呢?代表什么含义?因为众生时时造罪,六贼相随,八苦相烧,万事不如意,但是又不明了佛法的道理,因惑造业,造业受苦,致使“三恶火坑,临临欲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火坑就在我们脚下。阿弥陀佛很慈悲,大悲不忍,这个时候,如果不马上把我们救起来,看著看著就要堕到地狱,所以,阿弥陀佛“立撮即行”,站在那个地方,抓住我们,就让我们到净土去,来不及坐下来等待。这就是善导大师解释阿弥陀佛之所以站著,他的悲心所在。可见得佛心是多么慈悲!
比如说奶奶带小孙子上街,大街上车那么多,如果奶奶坐在旁边,二郎腿翘著,小孙子在街上跑,她放心吗?她还不如站著,跟在后面,一有情况,马上保护。
阿弥陀佛不能坐在那里等待,而是要直接把我们救度出去。所以,看到佛像,要知道佛的慈悲。而且佛像一只脚往前伸,一只手往下垂,这就是弯腰提携救拔的姿势 ── 不是我们去央求弥陀,是弥陀弯腰下来拯拔我们。
唯有弥陀一佛
常运慈心拔有情 度尽阿鼻苦众生
阿弥陀佛要度尽的是哪种众生呢?是阿鼻地狱的众生。阿鼻地狱是最深、最重的地狱,这样的众生都要度起来,何况还没有堕入阿鼻地狱的众生呢?就更要度了,他不能等待你堕落下去之后才救度。
为众开法藏 广施功德宝
为广大众生打开佛法的宝藏,将佛法的功德布施给我们。“功德宝”就是六字名号,把六字名号这功德法宝布施给所有众生。
消除三垢冥 广济众厄难
“三垢”就是贪嗔痴,有贪嗔痴,就有三恶道,阿弥陀佛的修行、他的誓愿的功德,要把这些消除掉,使众生脱离轮回的厄难。
闭塞诸恶道 通达善趣门
阿弥陀佛用誓愿的力量,把恶道关闭。一个人到临终的时候,六道轮回就现前了,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可是,我们虽然造了三途六道的业因,但是却不受三途六道的恶果,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闭塞诸恶道”,把恶道的门都堵住了,怎么堵住了?阿弥陀佛站在那个地方,分身无数,挡住不让你过去,然后将通往极乐净土的门打开,我们就从这条道路到净土去。
这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阿弥陀佛“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清白之法”,清净、洁白之法,没有染污。我们众生所造的业都是黑业;阿弥陀佛是清白之法,也就是六字名号。阿弥陀佛将无上功德惠施给我们,利益我们,让我们功德成就。我们没有功德,阿弥陀佛用他的功德让我们功德成就。他怎么让我们功德成就呢?他修成“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回施给我等。所以,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则“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已经成就了!不要等我们慢慢修。阿弥陀佛修成这六个字,是经过“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的修行,是以菩萨的清净愿心,发起广大无边愿行,成就六字名号功德。以我们染污的心,修到什么时候,能修到六字名号功德?所以,我们领受阿弥陀佛为我们成就的六字名号功德。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我发誓要成佛,我成佛,要普行这个伟大的誓愿,我的誓愿是什么?要让一切恐惧、苦恼的众生,得到彻底的安乐。
阿弥陀佛成佛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把我们看作是他的父母,把我们看作是主人一样,把我们看作是布施的对象,“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常运慈心拔友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一切恐惧,为作大安”……他成佛的目的都在这里。阿弥陀佛成佛,不是为了他自己成佛,是为我们的往生而成佛,第十八愿讲:“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心心念念是为了我等愚恶众生,我们最大的恐惧,就是怕不能往生,“修行没有力量怎么办哪?临终没有正念怎么办哪?……”这等等的恐惧,阿弥陀佛早就知道,“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丝毫不用担心。
故知:阿弥陀佛不但将我们看成他自己,甚至将我们看成他的父母,为我们承担旷劫以来所负业债。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不把娑婆世界的业债还清,想得解脱,不可能。现在,阿弥陀佛为我们偿还,我们就清清净净到净土去。阿弥陀佛怎么为我们偿还呢?
他为我们开法藏,使我们成就功德,
现世脱离贫苦,免除厄难,一切恐惧,转为大安;
未来往生安乐净土,永离六道轮回。
如是悲愿,诸佛虽多,唯有弥陀一佛而已。
虽然有十方无量佛,各发不可思议誓愿,但是只有弥陀一佛才有这样的悲愿。
故诸佛菩萨中,唯有弥陀与众生缘份最深、最亲、最近。
所以,诸佛菩萨中,跟我们最有缘分的,就是阿弥陀佛。这也是我们“一向专念”的来源。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之后,我们怎么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老实念佛啊!是不是?但我们往往就老实不了。这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大安法师:不可以极端之心念佛和求佛接引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问:弘法要影响我念佛,念佛号的任务完不成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弘法是修福,念佛是修慧;学佛要福慧双修,缺一不可。同时,必须明白,利人即是利己。印祖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念佛人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净土经典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并在上面写你的名字。我们信愿持名,不仅在庄严我们娑婆世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造新罪念佛能往生否问: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认知到凡夫众生都是烦恼重重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九分时间念佛一分时间看经居士: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法师:首先读诵大乘经典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随佛往生等,古往今来的事例,不胜枚举。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这确实不可思议。从不可思议层面来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智海法师答:当然念佛有多种法门。我们最好不要因为自己根基排斥其他法门。如果知道人身危脆,知道自己业障,只要能够对净土发生信愿,和我们从三藏十二部经典学习,也是一样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欲言护国息灾,先要知国如何护,灾如何息。我谓欲达此目的,有二种办法,一是临时,二是平时。如能平时茹素念佛,以求护国息灾,诚有无限之功德。即临时虔敬而求护息,亦
素食资讯时间:2025-03-13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努力,希望大家都有得力之处。打佛七是勇猛精进,克期求证,和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1985年第三期第五天本来不应该多讲话,应该教大家尽量多念佛,因为佛七眼看就要圆满,不过,今天加香,不得不提醒各位。今天晚上开始加香,希望大家要捍劳忍苦,尽量念佛。所谓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这位同修问一个问题,他说:“您说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只要参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原理,不必求什么。可是念佛可以消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间的一切,还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净土持名一门,收机最广。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就是持念佛名。尽虚空遍法界,不出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翻译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横遍十方,无量寿就是竖穷三际。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5
念佛号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使我们的障碍和苦厄得到消减,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而且通过听念佛号还可以帮助我们消减业
学佛感应时间:2025-03-05
“能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合眼就忘了吗?!”大师震威一喝,说:“这样念佛,念一万年也没用!从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05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是位非常厉害的高僧大德,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可以多多的看一看印光大师的佛法讲解,这样我们是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有很多的好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决定愿往生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和挫折时得到快速的克服并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邪魔外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0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广尚北道尚州市龙兴寺内,有一只相当虔诚的猫咪,它几乎每天都会坐在佛堂前拜佛,并眼神专注地看着佛像,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每天念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若是每天时间足够的话,就是每天都念诵六七个小时的佛法,这样我们每天念诵是有大功德的。下面我们就来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蕅益祖师五十六岁,这一年卧病灵峰,整个夏天,大病发作两次。发病当头,即使是酷暑三伏天,身子冷到要裹上几条棉被。分分秒秒的痛烈,跟在地狱里上刀山一般。平常人一夜到天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
后面这一句很重要,明白之后就不至於发生误会,没有得一心以为得一心。得一心是什么样子,至少要了解一些。「七日不乱后,更无趋惑造业之事」,这才叫真正得一心。打佛七,
净土法门时间:2025-02-02
念弥陀憨山大师但观一句弥陀佛 念念心中常不断若能念念最分明 即与弥陀亲见面只想净土在目前 日用头头无久缺佛土全收一句中 便是往生异方便只在了了分明时 不可更起差别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鬼见念佛人,是什么样子?鬼见念佛人有三个反应:一敬,二怕,三退让。 第一,很恭敬。一看念佛人,合掌,马上像卫兵一样,站着,看你过去,合掌恭敬。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讲
为人处世时间:2025-01-31
睡眠占我们一生三分之一的时间如果我们能在睡眠中也修行那么我们的修行时间将大大增加并且我们真正做到了不间断念佛往生大事可成如何睡觉?睡觉前跪于床尾,三叩首,和掌称
地藏菩萨平台时间:2025-01-25
讲起孝道,有的人一听到这样讲,就想:“我要回家孝顺我的父母。”可是,到了家里,见着父母,又忘了孝。为什么忘了?就因为我们没有明白什么是真正孝顺父母。真正孝顺父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说阿弥陀经》提到:“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佛。”这一位阿弥陀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之中的最第一,所以才说:“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1
居士:法师,您讲《净土资粮》时,总是提到“六字洪名”,好像印光大师也提到最好“六字洪名”。我想知道净土宗祖师和您是怎么念的?我每天早晚课百余声六字,其他时间都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9
问:冤亲债主与土地十方有什么区别?念多少声(六字)弥陀佛号,再可以念四个字弥陀佛号?大安法师答:现在很多人害怕冤亲债主。实际上你在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就不要怕冤亲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大安法师 这两者并无冲突,印祖在这里这个开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往生只要信愿真切感通佛力,一定能够往生。你如果总是怀疑,哎呀怕我功夫不够啊,我功夫没有成片啊,我没有得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7
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跟我们讲了种种的法,搞得我们眼花缭乱啊。我修这个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1-16
对于这样的法门,凡夫根本不要来思惟,你怎么思惟呀?阿弥陀佛的大愿经过五劫思惟,你怎么去思惟?所以,我们就老老实实念「南无阿弥陀佛」,真为生死考虑,你就念 「南无阿弥陀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阿弥陀佛对我们是一心一意,而我们对阿弥陀佛是三心二意,这像话吗?这说明感情不深啊,这就是疏。真的跟阿弥陀佛全心全意,必然会走到哪里都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自然而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我们的往生,在弥陀的誓愿里面已经包含了。往生这件事情,不是你我考虑的,你考虑不算数,我考虑也不算数,是阿弥陀佛作为法藏菩萨的时候,祂考虑的,祂说:「如果不能让你往生,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5
现在正是冬季,我想起在东北冬天转入春天时候的场景,东北的冬天非常冷,我在吉林待过。冰结得多厚呢?有一米以上。冰面上跑坦克是毫无问题的,走人就更不用说了。到了冬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用难行道来解释,那是不合理的。往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为标准。传承不同,解释不同,得到的效果也不同。我们之所以学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
所以,「决定往生,不可有疑。莫厌妄念多,应叹信心浅。故以深信心,常称弥陀名」(我们刚好倒过来了)。大师了解我们心,他说:你不要讨厌你的妄念多,你讨厌也没有办法,它从生下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