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释迦牟尼佛叫一声,“诸善男子”:各位善男子!
“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如来观众生的根基,来给众生说法。如来看见众生欢喜小乘法的,就说小乘法;欢喜大乘法,就说大乘法。所以对欢喜小法,德薄垢重者;德薄就是没有道德,垢重就是业障太重。这个德行薄的人,你对他说佛法,他不会相信的;业障重的人,你给他讲佛法,他也不会相信的。必须要善根深厚,你给他讲佛法,他才能相信。
“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为给这一般根基浅、善根也薄的人,说这种的方便法门;说我在少年的时候,就出家修道(佛在十九岁出家),之后,我就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无上正等正觉了。
“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可是,要是论我真正成佛以来,一直到现在,时间很久远,已经超过像前边我所说的──把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的三千大千世界都磨成微尘,经过东方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放下一尘,再过五百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土,再放下一粒微尘,把所有的微尘都放完了;现在把这所有有微尘的,没有放尘的这一些国土,都把它再磨成微尘,每一粒尘,就算一个大劫。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到现在,就有这么长远的时间;若斯,就是像前边所说的那样。
“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但是就用这个方便的法门来教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都改邪归正,改恶向善,回小向大,来发菩提心。所以才作前边这样的说法,就是“年少出家,然后成道,说法教化众生”。
“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诸善男子”:你们各位善男子!
“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如来所说的这一切经典,这种种的方法,这种种的法门,都是用来度脱众生的。因为众生有八万四千种的尘劳,所以佛才说出八万四千法门;每一种法门,是对治众生的尘劳。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头痛的人,就给治头痛的药;脚痛的人,就要治脚痛;全身痛,就用治全身的药来治。这叫对治,对症来给下药。佛说法也是这样,对贪心重的众生,就说“不净观”,说你不要贪,贪是最不清净的。对多瞋的众生,就说“慈悲观”;对愚痴的众生,就说“因缘观”。总而言之,用种种的方法,来对治众生种种的毛病。
“或说己身,或说他身”:佛教化众生,或者以自己来作为榜样,对着众生来说法;己身,也就是自己的事。或者说他人、其他诸佛的事。
“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者示现自己的身,来以身作则,给众生作为榜样,作模范;或者示现他身,给人作榜样,作模范。
“或示己事,或示他事”:或者讲一讲自己本生本事的因缘;或者讲一讲其他诸佛、菩萨、声闻、罗汉的本生本事的因缘,讲这种种的事项来给众生作模范。
“诸所言说,皆实不虚”:所说的,都是实实在在,没有一点虚假。
“所以者何?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非实非虚,非如非异,不如三界见于三界,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
“所以者何”:是什么原因呢?
“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如来的知见,是如实的知见,也就是合理的知见、真实的知见;如来以真实的知见,照见三界之相。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
“无有生死,若退若出,亦无在世及灭度者”:在佛的本身来讲,没有生、也没有死,也没有退、也没有出。退,就是退到三界里边来;出,就是超出三界。没有一个在世,也没有一个灭度。没有在世,就是没有生;没有灭度,就是没有死。
“非实、非虚”:不是像一般凡夫,见这三界是实有的。凡夫见着什么都是真的,见着假的,也认为是真的。二乘观一切诸法是空相,见三界如空花;就什么都是空的,这是二乘的见解。所以二乘就“入虚”,凡夫就“入实”。那么在佛的份上,也没有实、也没有虚;好像在太虚空里头,包罗万有,而不碍虚空。虚空也不碍万有,万有也不碍虚空;也就是“真空不碍妙有,妙有不碍真空”,互不相碍。不像一般三界的众生,见着有三界可出;不是这样子,如来是与虚空为一体!
如来也不是“非如、非异”:非如,不是一个;非异,不是两个。没有一、也没有异。
“不如三界,见于三界”:不像这三界所有的众生,见到这三界,有个三界;在佛的份上来讲,没有生死,也没有三界。
“如斯之事,如来明见,无有错谬”:像这样的事情,只有如来才能明见;如来才是真正的一个觉悟者,知道这一切的法,没有错谬。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种种欲、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故;欲令生诸善根,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
“以诸众生有种种性”:因为所有的一切众生,各有各性。众生,是众缘和合而生;所谓“众生”,不是单单人算众生,所有一切有生命的,这都叫众生。我们人,就有人性;不单有人性,又有佛性、菩萨性、声闻性、缘觉性。这人里边,分出有圣人的性、凡夫的性,又有智慧的性、愚痴的性。
有的人说:“我是第一!”什么第一?愚痴第一。有的人就说:“我也是第一!”什么第一?聪明第一。有的人又想:“一个聪明第一,一个愚痴第一,我做也不聪明、也不愚痴的第一!”各有第一,都不愿意做第二。男人就说:“男人是第一!”女人就说:“Ladyfirst!(女士第一!)”这都是执着!这是众生各有各性。再要说多一点,狗就有狗性,猫就有猫性,老鼠就愿意钻窟窿。
你看!所以今天我叫你们找那个报纸,找一找以前有几个愿意做畜生的人;这个愿意做鹿,那个就愿意做鹰、做猫、做狗。果某说:“喔!看那个相片,他们愿意做什么的,果然就像那种畜生的样子!”这是我在西方,听见这特别的新闻,人居然就愿意做畜生!在中国也有的,有人会变蛇的;这个人太毒了,毒得太厉害,他就会变蛇。那么这种种的性,是不定性,没有一定的。你愿意做蚊虫也可以的,一天到晚去喝人的血;你愿意做鹰,一天到晚去吃其他畜生的肉。这是众生有种种的性,各有各性。
“种种欲”:种种的欲。每一个人有他自己的欲望,有的人就有领袖欲,有的人就有做官的欲,愿意去做官去,有的人就有愿意做学者的欲。有的人又有一种愿意修行的欲,愿意学佛法的欲;这个欲是可以的,你不要把它没有了。好像你们现在想来听佛法,这都有听佛法的欲。有的人愿意到饭馆子去吃一点中国的好菜,这叫饮食欲;有的人愿意喝一点酒,这叫饮酒欲。甚至于这一些个迷迷糊糊的人,就有愿意吃毒药的欲;为什么愿意吃毒药呢?他迷迷糊糊地说这是不错的;一吃,就觉得“无我无人观自在,非空非色见如来”了!这都是一种欲!你看!有这种种的欲。
“种种行”:就是你愿意做这个,我就愿意做那个。你愿意学佛法,他说那很笨!那个人去学音乐,你这学佛法的人就说:“那个人一点定力都没有!”学音乐的人,给耳朵找一个好听的东西,这叫纵耳朵的欲;去看电影的人,又给自己眼睛找一个欲。
“种种忆想分别故”:种种的回忆、想像,又种种分别,因为这种的缘故。
“欲令生诸善根”:佛想令这一切种种欲、种种性、种种行、种种忆想分别的众生,生诸善根。这善根怎么生法?就要“做善”来生嘛!你做善,就生善根;做恶,就生恶根。什么是做善?你不做土匪,这就是做善;做土匪的人:“啊!不做土匪了!这我以后不去打劫人了!”这就是善了,你做善功德。善,就是帮助人,对人有好处,对人有利益,不是对自己有好处、对自己有利益。要对其他人有利益、利益其他的人,这叫善根。
“以若干因缘、譬喻、言辞,种种说法,所作佛事,未曾暂废”:以这种种的因缘、种种的譬喻、种种的言辞、种种的说法;所做的佛事,从久远以来到现在,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个月,都在作佛事,未曾在很短的时间停止过。
恭录自《妙法莲华经》如来寿量品浅释
作者:前尘几个真实的邪淫果报:劝诫众生切勿邪淫 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本人今年而立,学佛已有一段时间,自从戒除邪淫后(意淫、手淫),倍感身心清爽,有一种自豪感,觉得自
邪淫果报时间:2025-03-13
世间人有这样的习惯,不属于自己的,始终不愿意帮助,只要是属于自己,绝对不能伤害,即使人已经死了,也要尽量去饶益。现在菜市场里卖的肉比较多,如果人人像大乘佛教所讲的那样,
清净的本源时间:2025-03-13
惟宽禅师有一次被一位学僧问道:狗有没有佛性?有。惟宽禅师答。你有没有佛性?我没有。为什么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你没有?因为我不是你所说的众生。你不是众生,是佛吗?也不是。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12
这两位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宣化上人) 这两位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的化身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在一百个和尚里边一定有一个真正修道的人,在一千个和尚里边一定有一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3-09
有一学僧道念,出家数十年,到处参访,皆未能开悟,一日,请示石楼禅师道:未识自己的本性,乞禅师方便指示。石楼:石楼无嘴巴。道念:学僧至诚,洗耳恭听。石楼:你听了什么?道念:学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3
隋唐时,有个叫睦仁茜的人,他有一位鬼朋友名叫成景。这位鬼朋友官拜长史,在鬼界地位也不低。睦仁茜有个学生,名叫文本。他教文本读书已有一段时间,双方渐渐建立了感情,
佛教知识时间:2025-02-27
562.问:父母应该怎样鼓励孩子修行呢?是让他们在年纪小的时候就开始修行,或是要等他们到相当年龄再修行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要是做得好,小孩子也跟着学;你要是做得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6
肃恭斋法——饭前三念五观不要不知道为什么吃饭?为什么穿衣?为什么睡觉?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出家人用饭前有三念,首先用调羹吃三口汤,每一口作一念观想:第一念是“愿断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比丘尼恒持法师讲于2015年9月16日编按:以下段落,摘自2015年9月16日恒持法师和鲍果勒居士合教的“修行的原理”课程。当晚的主题是净土法门,持法师讲解了藕益大师(1599-16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观机逗教,因人说法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悭者为赞施 毁禁者赞戒多瞋为赞忍 好懈赞精进若是遇到悭贪不舍的众生,为他讲解布施的功德,赞叹布施的利益。布施从表面看来,是直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这两件事,对于修行有很大的障碍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离贪行净施 舍慢持净戒不瞋常忍辱 不懈恒精进离开贪心,行清净的布施,不要有企图心,我现在修行布施法门,将来能得到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如何超度祖先【引言】我们祭拜祖先时,必须观想自己,引领来受供的祖先及冤亲债主一起拜佛、诵经、念咒,并加以施食甘露水及法食,这样超度祖先或冤亲债主的功德最大,我们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舍利弗啊!讲是这样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如果没有善根,没有福德的人,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4
世间上的痛苦和快乐都是由于自己的业力所造成,尤其痛苦的根本就是贪嗔痴等三毒烦恼,如龙猛菩萨所说:贪嗔痴及彼,所生业不善;不善感诸苦,恶趣亦如是。那么远离烦恼所招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4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普贤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与恒沙如来为法王子,十方如来教其弟子菩萨根者,修普贤行,从我立名。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4
“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地,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这是第一个渐次,除其助因。这“五辛”,就是助着造业的一个因,所以要先把它除去。“阿难!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4
听法,不是说天天听法,对我就一定有什么利益,我就开什么智慧了,不是这样!真正信佛、信法的人,不希望得到什么利益、什么好处;你若想得到好处,得到利益,这还是有贪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4
此则略说持戒之相。戒是正顺解脱之本。故名波罗提木叉。因依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这是说戒能生长一切的功德。出家修道的人,想要立功立德,怎样去立呢?就是持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学。怎么叫“勤修戒定慧”呢?你首先要皈依三宝,之后又要受五戒;不是受了五戒就算了,还要照着这个去实行。怎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从无量劫以来,生生世世,死死生生,不知改头换脸了多少次,我们自己丝毫做不了主,被业力牵着跑。我们是谁呢?就是本有佛性。业障是谁呢?就是我们的伙计。伙计是一起开有限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佛”是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他所说的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为教主,其国土庄严。娑婆世界,怎么叫娑婆呢?“娑婆”是印度话,翻译成中文就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我们学佛法的人,听见《法华经》有这种妙处,畜生听经闻法,都可以去做人;饿鬼在地狱里,听经闻法,可以生到天上去。因为有这种利益,所以有的人就会依照经上的方法,念诵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云何十因?阿难!一者、淫习交接,发于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于中发动;如人以手自相摩触,暖相现前。二习相然,故有铁床、铜柱诸事。是故十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节身时食”:节身,对自己这个身体,一定要很小心,天天要做点运动,不要叫它那么懒,懒骨头似的。或者打打太极拳啊,或者做点健身运动啊,不要接近这么多女人啊!这都叫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第八识──阿赖耶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本识就是指第八识,这第八识去后来先,所以有句偈颂说: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前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翁。浩浩是大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学佛的人为什么要“戒烟”?抽烟这个问题比喝酒还厉害宣化上人慈悲开示:好像有一个人到外面抽香烟。回来我问他:“你抽了几支香烟?”“我没有抽啊!”“有人看见你抽了嘛!他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2
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节选自《大悲心陀罗尼经浅释》 宣化上人【诵持此陀罗尼者。当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亿恒河沙诸佛所爱惜故。】“诵持此陀罗尼者”:能诵持〈大悲咒〉的人,“当知其人即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说是普门品时”:在释迦牟尼佛宣说《法华经》,讲到〈普门品〉的时候,“众中八万四千众生”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恼,第二不要发脾气,第三不要欺压旁人。问:我们人人都想要消灾而不知道怎么样消法?人人都想要延寿而不知道怎么样延法?你想要消灾,第一要不生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三者广修供养”:广是广大,修就是要去行,广大去修行这个供养。供养有很多种,有以身供养,有以心供养,有以身心来供养。什么是以身供养?好像出家的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日日诵持〈楞严咒〉这就是住持正法的一部分宣化上人慈悲开示:此咒名为尊胜,是在佛顶上化佛所说,以此尊胜咒之咒心来教化大千世界,教化世间一切的众生。五方即东西南北中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0
《答念佛600问》191、如何理解因果是治理天下和度脱众生之大权?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每谓现生所享受苦乐吉凶者为命,岂不知乃自己前生所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佛教不相信定命论,但是相信因果论。因果是可以改变的,过去已造的因加上现在的因,可以改变它的结果。但是佛说:定业不可转,重业不可救。所谓定业,是造了极大的恶业,如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幸福快乐之因叫善,烦恼痛苦之因叫恶,珍爱生命是幸福快乐之因。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生命都是最珍贵的。我们天天在外奔波,就是为了养好自已这条命。一旦生命垂危,财富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1
摘自道源法师讲述的《念佛与十大愿王》称赞如来,能除恶口障\。能得无碍辩才\。除恶口障,是自利\之益。得无碍辩才,是利他\之益。先说自利之益:我们凡夫,为甚么要在三界之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这部剧戏骨云集,颜值超高,因档期被观众忽略,至今无人知晓这部剧戏骨云集,颜值超高,因档期被观众忽略,至今无人知晓要说到陪伴我们青春的古装剧,那小编不得不提到至今
悟性时光时间:2025-02-06
壬二、略明因人灭恶生善功德因人指的是菩萨,菩萨受持楞严咒有什么好处呢?灭恶生善。假设我们今天不受持楞严咒又有什么过失?癸一、明不持之失【汝等有学未尽轮回,发心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5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十四章 请问善大宣化上人沙门问佛。何者为善。何者最大。佛言,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第十四章是说明善,没有什麽能比得过真正的修行,这是最善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阿弥陀佛以其大慈悲、大愿力,如吸铁石似的,将十方所有一切众生都摄取到其净土国内,若一众生未被摄受,阿弥陀佛亦不愿成佛。念佛法门是三根普被,利钝兼收。凡是称佛名者,皆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楞严咒之效用如何?开智慧。想要佛法兴,先学《楞严经》,要跟阎王斗,先持楞严咒。千万不要听人胡说,谓念楞严咒一定要持斋,或早上念,晚上不能念;此地早上,美国是晚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见闻利益品浅释 第十二卷尔时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所谓白毫相光。大白毫相光。瑞毫相光。大瑞毫相光。玉毫相光。大玉毫相光。紫毫相光。大紫毫相光。青毫相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0
「如是我闻」,阿难以四事问佛,前面已讲了二种,现在讲第三种。第三种是依四念处而住。四念处就是身处、受处、心处、法处。第一要观身不净。我们所有的人,对自己的身体看得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阿弥陀经浅释(中)◎一九六九年宣化上人讲述于美国加州三藩市佛教讲堂贰.述译传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 是个时候,是指在姚兴的时候。姚秦,和苻秦、嬴秦不同,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金刚波罗蜜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能净业障分第十六复次。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姚秦是个时候。姚秦、苻秦、嬴秦不同。嬴秦是秦始皇时代,苻秦是苻坚时,姚秦是姚兴时。在苻秦时,钦天监对符坚说:「现在应有位智慧人到中国来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佛说四十二章经 第三十四章 处中得道宣化上人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鸣矣。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9
六祖弥遮迦尊者尊者,中印土人。初学仙法,因五祖至彼国,尊者瞻礼,曰:「昔与师同生梵天,我遇仙人授我仙法,师逢佛子修习禅那。自此,报分殊途,已经六劫。」祖曰:「支离累劫,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