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念佛决定愿往生
诸上善人:光阴真是快得很呀!我们的念佛七已经打了四天,在这定期七天之中,已经过去一大半!诸位的功夫,究竟用得如何?是需要各人自己反省一下的。若是上根利智的人,念佛一日,即能得到一心不乱。但上根利智的人,大概很少,中下根机的人,总是占多数。我们既然尚未证得「一心不乱」,即可自知根机不太深厚,然而正因为我们的根机浅薄,才需要急起直追,努力精进!才需要时时反省,见贤思齐!果能如是,方克有济。否则,时光不住,再过三天,佛七就圆满了,结果一无所得,岂不太可惜这七天的宝贵光阴吗?切不可把光阴看得太轻,古德云:「一寸时光,一寸命光!」真是警策人的忠言实语。光阴即是我们的生命,过了一天光阴,即减少一天生命。若是悠悠泛泛,不肯真实用功,须知空过了七天光阴,即是牺牲了七天生命,那真是太对不起自己了!明乎此义,才能不放过时光,念一点钟有一点钟的进益,念一日有一日的功夫。我们虽然不是上根人,但只要肯用功,一定功不唐捐,终会证得一心不乱的。
诸位的信心,已很坚固;诸位的行门,已很精进。但是在净土法门之中,还有一个最要紧的条件,就是必须愿力恳切,所以今天讲话的题目是:「念佛决定愿往生」,再分三段来讲:
第一、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蕅益大师说:「得生与否,端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我们在这两句话中,就可以知道,西方得生或不得生,但看有没有信愿。换句话说,只要有信有愿,无论念佛多少,西方一定得生,足见信愿二字,是何等重要了!所以,昨天对诸位讲「念佛切勿起疑念」,就是讲的信字。今天讲「念佛决定愿往生」,就是讲的愿字。如果但有信心,没有愿力,亦是不能往生,所以愿力很重要!
比方说:你们在自己家里,听见朋友说:灵山寺的大殿是如何的巍峨,讲堂是如何的高广,佛像是如何的庄严,僧众是如何的修行,现在打念佛七,参加的人是如何的众多,每天讲经说法是如何的玄妙。你们听了之后,信是信了,可是你们愿不愿去灵山寺呢?如果愿意去,那信才有用处。如果不愿去,就是没有愿力,纵然相信,也是白信。有信而无愿,终究去不了,那信有何用处呢?所以信固然要紧,而愿更要紧!
再举个例: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儒家的圣人。但是孔子何以会成圣人呢?这答案在《论语》中,孔子自述其修学成就之阶段,颇为简明。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我们在这一段书中,可以知道,孔子之所以成为儒家圣人,是由于他一生精进修学,方能成就的。但是我们不可忽略了「志于学」这三个字。因为他能立志以求圣人之学,才有以后几十年的修行,方能达到圣人之地位。然而我们何以知道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志于圣人之学呢?这在孔子的一生所言所行,皆是圣人之作为,固然可以证明;而在《论语》中,另有「言志」一章,尤足以证明。有一天,颜渊和子路,侍立在孔子旁边,孔子说:「盍各言尔志?」子路说:「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说:「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接着请问孔子:「愿闻子之志?」孔子即发表其志向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直以安信抚天下人为己任,非人间圣人而何?在《论语》中,更有两句话可以证明:有一次,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若为救人救世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君子;若为升官发财而求学,将来一定做小人。同是一样读书人,而其结果,有云泥之分,可见「立志」最要紧!
再举一例:我在小学读书的时候,修身教科书中有一课,我到现在还能背出来:「两小儿,同贤愚。及长大,各一途,一为人中杰,一为车前夫。」这两个小孩子,既然天资相同,又受同等的教育,何以长大成人之后,竟有天壤之别呢?因为此一小孩立志高大,所以终成人中杰;彼一小孩没有志向,所以竟堕落为车夫了,可见「立志」最要紧。
世法中所谓「立志」,即是佛法中所谓「发愿」。能否成为一个人中杰,但看是否曾立人中杰之志?能否成为一个世间圣人,但看是否曾立世间圣人之志?同样的道理,我们能否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但看我们是否曾发生西之愿?有愿,决定能生西方;无愿,决定不能生西方,这是没有丝毫犹豫之余地的!
兹再引经证明:《佛说阿弥陀经》,乃净土三经之一,亦即我们每天必诵的功课。以信愿行为一经之要旨,亦即所谓往生西方的三资粮。蕅益大师即以此三资粮把《阿弥陀经》的「正宗分」分为三大科:第一、「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经文由「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起,至「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止。我们看这一段「劝信」的经文中,却没有明显地说出一个「信」字,只是把「劝信」的意思,含在文义之内而已。第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经文:「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我们看这一段「劝愿」的经文中,不但明显地说出两个「愿」字,而且词意恳切,足见佛的本意,在指示我们要注意「发愿」。所以蕅益大师在「科文」上,亦冠以「特劝」二字。第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经文自「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起,至「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止。我们看这一段「劝行」的经文中,佛的结词仍然是劝愿,可见「发愿」的重要性。不但此也,即在「流通分」中,到了经文的结尾处,世尊仍然再三地劝我们发愿,经文说:「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我们再看看这一段经文:凡是能发愿的人,于无上菩提皆能得到不退转。何以能得到不退转呢?是因为已发愿的已生彼国,今发愿的今生彼国,当发愿的当生彼国之故。须知只有阿弥陀佛国土,才有不退转的利益,在娑婆世界修行,是难得不退转的。然而如何方能生到彼佛国土呢?经文上不是说得很明白吗?已发愿者已生,今发愿者今生,当发愿者当生,但有发愿,无不生者。这「发愿」二字是何等的重要啊!
总之,往生西方全凭愿力;若无愿力,则西方是生不去的。
第二、愿不恳切行不真诚:我们既知发愿很要紧,发愿的心一定要恳切,念佛才能念得好。倘若是随随便便发的愿,则念佛的行门也就不会真诚了。愿既不恳切,行又不真诚,所以现在打念佛七,得不到一心不乱的功夫,将来临命终时,要想「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恐怕很难了!
因为净土门中,发愿最重要,所以过去诸大祖师,作了很多发愿文。在念佛七中用的发愿文,和平常用的不一样;在大回向时,跪念:「弟子众等,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轮回六道,苦不可言。今遇知识,得闻弥陀名号,本愿功德。一心称念,求愿往生。愿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弟子众等,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观音势至,诸菩萨众,彼世界中,清净庄严,光明妙相等。令我了了,得见阿弥陀佛。」起立,绕念弥陀、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各圣号后,再跪念:「愿我临终无障碍,阿弥陀佛远相迎;观音甘露洒吾头,势至金台安我足。一剎那中离五浊,屈伸臂顷到莲池;莲华开后见慈尊,亲听法音可了了。闻已即悟无生忍,不违安养入娑婆;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我愿如斯佛自知,毕竟当来得成就。」在《佛七仪规》文中,有几句注语,说是:「此文古今大有灵验!或有于正发愿时,见诸瑞相。或于睡梦之中,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感应事繁,不能具述。惟励意行之者,方信不虚矣!」我们于正发愿时,何以未得见诸瑞相?乃至于睡梦之中,亦未得见阿弥陀佛放大光明呢?这就是因为在发愿之时,未能恳切地观想弥陀,恩德无量,酸心痛骨,自悲障重之故。当我们念发愿文时,只是口里念念,心中毫不恳切,像小孩子背书一样,不知书里的意义。不能随文作观,发愿文成为具文,如何能起作用?如何能生力量?既不能励意行之,所以也就得不到感应了。
以愿引行,以行填愿,愿有引导之力,有恳切之愿,方能引出真诚之行。我们发愿既是随随便便,我们念佛自然也就悠悠泛泛了,如何能念得成功呢?
第三、有行无愿终不往生:前面是说,没有恳切之愿,一定不会有真诚之行。这里是说,纵令有真诚之行,没有愿力,一定不能往生。
有人说:「能往生不能往生我不管,我只管念我的阿弥陀佛好了!」如果是这样,决定不能往生。前面说过,愿是具有引导之力的,不但现在能引导真诚之行门,而且将来能引导至于西方。今既无引导之愿力,虽有实行,终无法出三界至极乐。果真是只知念佛不知发愿,则这个人对于净土法门亦没有信心。「信愿」是「慧行」,「念佛」是「行行」。「慧行」等于眼目,「行行」等于腿足,必须足目相资,方能生西。今有行无愿,等于有足无目,太危险了!
有人说:「阿弥陀佛乃万德洪名,我只多多念佛,自有无量功德。即使不能生西,仍有我的功德在,有什么危险?」念佛有功德是不错的,但你既不知发愿生西,即是没有智慧,有行无慧,把念佛的功德都变成来生的痴福了!第二生在享受痴福之时,必然依福造业,第三生一定堕落三涂,非危险而何?
诸上善人!我们的念佛七已经过了四天,各位皆应省察一下自己的功夫,如果这句佛号尚未念得纯熟,即应恳切发愿以引导之。
话说多了「打闲岔」,各位恳切发愿,好好念佛吧!
所以我们了解这个之后,我们怎么去修学净土一法呢?实际上就不需要向外去寻求啦!你建立这样坚定的信念之后,剩下来的就是老实念佛啊!是不是?但我们往往就老实不了。这个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大安法师:不可以极端之心念佛和求佛接引我们念佛一定要有一种平实的心,不能去走极端。我们对十天百万佛号闭关,只要求斋戒清净,守八关斋戒,过午不食,但不能不吃。不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居士:一个人有信愿行三资粮,不管佛号念的多与少、功夫浅与深,都能往生。可是有人说只有不生病才能往生。如果是横死,比如车祸、落水、喝药都不能往生,请法师开示。法师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他平时有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不妨碍往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认为的所谓痴呆,都是属于心意识的范围,或者反应迟钝,或者认不出人,或者思维紊乱,或者语言有障碍等等,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3
问:弘法要影响我念佛,念佛号的任务完不成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弘法是修福,念佛是修慧;学佛要福慧双修,缺一不可。同时,必须明白,利人即是利己。印祖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念佛人观音势至为其胜友净土经典说,我们在娑婆世界至心念佛,极乐世界七宝池中就有一朵莲华长出来,并在上面写你的名字。我们信愿持名,不仅在庄严我们娑婆世界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造新罪念佛能往生否问: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大安法师答:首先我们要认知到凡夫众生都是烦恼重重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大安法师:九分时间念佛一分时间看经居士:上品上生应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修净土法门者,应如何受持读诵大乘经典?请问受持读诵和一心称名的关系?法师:首先读诵大乘经典的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2
问 题(你的方法比较慢我的比较快)1.曾外祖母以及外公往生后,转世到什么境界?曾外祖母治疗病人的功德,对她有什么帮助?2.为什么母亲从小就被卖掉而当她人的干女儿?什么
梦中梦因果问答时间:2025-03-22
一生行持精严临终瑞应往生——记比丘尼通愿法师通愿法师(1913—1991),俗姓翟,祖籍山东,其父曾任国会议员、监运使、奉天省省长等职,母亲卒业于师范学校曾任小学校长。后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1
誓愿求往生不贪福报临终呈瑞相启迪后人——记胞姊张毓如往生事迹释昌臻余俗家世居成都,祖辈乐善好施,信奉佛法,我们自幼均受熏陶。胞姊第毓如居士(1915——1996),法名果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1
念佛对我们身体的健康、智慧的开发乃至临命终时,心不贪恋,意不颠倒,随佛往生等,古往今来的事例,不胜枚举。然如何解释这些现象呢?这确实不可思议。从不可思议层面来说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21
智海法师答:当然念佛有多种法门。我们最好不要因为自己根基排斥其他法门。如果知道人身危脆,知道自己业障,只要能够对净土发生信愿,和我们从三藏十二部经典学习,也是一样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在纯空法师书法展开幕式上的讲话明海2004 年 12 月 4 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文学艺术界的朋友、各位居士:大家吉祥!这次书画展我们已筹备了很长时间,今天终于顺利开展。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4
欲言护国息灾,先要知国如何护,灾如何息。我谓欲达此目的,有二种办法,一是临时,二是平时。如能平时茹素念佛,以求护国息灾,诚有无限之功德。即临时虔敬而求护息,亦
素食资讯时间:2025-03-13
高僧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七日内白发转黑 彻悟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二代祖师,他生活的年代离我们也比较近,公元1741——1810年。他所住持的寺院在北京红螺山资福寺。在那个时代
金玉良言时间:2025-03-10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努力,希望大家都有得力之处。打佛七是勇猛精进,克期求证,和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1985年第三期第五天本来不应该多讲话,应该教大家尽量多念佛,因为佛七眼看就要圆满,不过,今天加香,不得不提醒各位。今天晚上开始加香,希望大家要捍劳忍苦,尽量念佛。所谓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向着一个地方掘下去,一定见水。如果东掘掘,西掘掘,处处有始无终,永不见水。所以,修念佛法门,贵在一心专注,一句佛号念到底,不换题目。有一些人贪心太重,看见人参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这位同修问一个问题,他说:“您说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只要参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原理,不必求什么。可是念佛可以消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间的一切,还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佛七讲话 第五集七十八年第二期第一天 发之于心还之于心经上说,有两种念佛,一种是观想念佛,一种是持名念佛。净土宗初到中国的时候,多修观想。善导和尚以后,就修持名念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5
净土持名一门,收机最广。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就是持念佛名。尽虚空遍法界,不出一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翻译无量光无量寿。无量光就是横遍十方,无量寿就是竖穷三际。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5
22. 马夏生居士往生纪实公公马夏生,浙江省温岭市钓滨乡高岩村人,生于一九三三年六月初二,于二○一○年农历八月二十二日下午安详往生,享年七十七岁。公公平生是不信佛,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3-05
念佛号能够让我们在工作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使我们的障碍和苦厄得到消减,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而且通过听念佛号还可以帮助我们消减业
学佛感应时间:2025-03-05
“能紫柏大师问僧海州:“你念佛常有间断吗?”“合眼睡时便忘了。”海州回答说。“合眼就忘了吗?!”大师震威一喝,说:“这样念佛,念一万年也没用!从今以后,直须睡梦中念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05
高级佛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孙春兰同志重要讲话精神9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孙春兰同志亲切接见高级佛学院建院30周年纪念大会的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中
金玉良言时间:2025-02-22
印光大师为什么强调“十念记数”?这种“十念记数法”就是针对意根来施设的。给意根派个任务,让它记数。在念一句名号的时候,心里记一,念一句名号,心里记二,你一边听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20
印光大师是位非常厉害的高僧大德,我们平时学习佛法的时候是可以多多的看一看印光大师的佛法讲解,这样我们是可以避免少走一些弯路,而且这对我们今后的修行是有很多的好处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8
原文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①,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7
居士:如果我们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先要做个善人,比如落实《弟子规》、《感应篇》,然后念佛才能得效果显著?请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对于念佛往生这一点来看,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6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2-15
伍、八识规矩颂讲话《八识规矩颂》为玄奘大师所造。“圆”必依“规”,“方”必依“矩”,此造物的法则。玄奘大师欲在“八识”之下,分配“心所”的多寡,以及“性”、“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玖、因明入正理论讲话大前提——凡主张断欲者,都是会灭种族,小前提——佛教是主张断欲,断 案——故佛教是会灭种族。这是对于“民族主义”相冲突。大前提——凡主张戒杀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3
44、念佛度冤李家村有位农妇,每天早晚两次往田间送饭,总看见有个年轻的女子忽左忽右地跟随着她。问和她一路送饭的农妇们,大家都说没看见。这位农妇为此心生恐惧,整天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13
叁、唯识三十颂讲话《唯识三十论》之本颂系世亲菩萨最后所作,惜自未释论。迨后由陈那菩萨等先后作释,共有十家,而以护法菩萨的正义,玄奘法师为之传译。后由窥基法师所请,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浮躁和喧嚣中得到平静,使我们在修行时更加的快速和专注,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和忧愁,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明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2
民国时代有一位青楼女子,刚一过了十五岁,她忽然觉悟要洁身自爱,皈依佛法,专心净土法门。所以,她就摒弃铅华,在上海虹口,租了一间房子,奉养母亲。自己则诚心念佛,朝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12
摘自道源法师讲述的《念佛与十大愿王》称赞如来,能除恶口障\。能得无碍辩才\。除恶口障,是自利\之益。得无碍辩才,是利他\之益。先说自利之益:我们凡夫,为甚么要在三界之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念佛结期应求证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古德云:「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光阴快得很,转眼之际,念佛七已经过了六天,真是无常迅速啊!生死事大这道理,只有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四、念佛与忏悔业障诸上善人慈悲!道源再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的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中的第三大愿「广修供养」,今天接着讲第四大愿「忏悔业障」。诸位留心听着!下面分三段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六、以一心不乱,为净心归宿昨天说:「以种种苦行,为修道助缘。」修行用功,尤其是念佛求生西方,更要把自己的身见看破、放下。因为我们是凡夫,往往执着身体为我,用种种方法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0
念佛能够让我们在遭遇任何困境和挫折时得到快速的克服并冷静的思考,也能够为我们排除心中的杂念,使我们的内心更加清净和安定,而且通过念佛还可以帮助我们远离一切邪魔外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10
修净土法门,必须切实用功,应该死心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要把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的心,转换过来念佛。比如作贼的人,只有把贼心死下去,才能一心作正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二、二力相应定生极乐诸上善人慈悲:道源讲几句话打打闲岔。昨天讲到大势至菩萨从超日月光佛,学念佛三昧。今天讲题是:二力相应定生极乐。分三段讲:㈠专凭自力悟修甚难念佛法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善导大师有一段文字,是净土梦修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若是有菩萨善于修持,此方法十分方便:一般在晚上临睡觉前合掌念念佛,感觉到身体疲惫不支了,就合掌吉祥卧,念一念那几句话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8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虔诚猫咪 每天吃斋念佛(图) 韩国广尚北道尚州市龙兴寺内,有一只相当虔诚的猫咪,它几乎每天都会坐在佛堂前拜佛,并眼神专注地看着佛像,有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2-04
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深信力行为要耳。佛云:若人但念弥陀佛,是名无上深妙禅。天台云: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云栖云:一句阿弥陀佛,该罗八教,圆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智随法师开示原文:从《灵峰宗论》看蕅益大师对行持的标准,与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有相通的地方。下面是三段相关的法语。第一段:“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身不替,便决定横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每天念佛的好处是非常多的,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一定要认真恭敬。我们若是每天时间足够的话,就是每天都念诵六七个小时的佛法,这样我们每天念诵是有大功德的。下面我们就来
学佛感应时间:2025-02-03
念佛法门 不可思议蕅益大师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间方便:布施、爱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间方便:苦、空、无常、无我、不净、数息、因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