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而犹引彼末伽黎等,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前匿王答佛发白面皱,逮将不久,如何见比充盛之时。故佛按其言云:汝今自己伤感,发白面皱,其面必定皱于童年;但汝今时观此恒河之见,与昔童年所观恒河之见。是否亦有童耄之分?王言:不也,世尊。意谓观河之见,并无童耄之别。佛言以下,正显见性不灭,因面有皱,始知其变,因其有变,知有生灭。故佛以皱及不皱,以定其变与非变。进而以变及非变,以定其生灭与不生灭。面属色法,有形相可见,故知其时刻在变。见属心法,既无形相,何来有皱。见精指第八识之识精,性指元明之性。此识精元明之见性,既未曾皱,当然未变。有变化之色法,固受生灭;而此不变之见性,元本不生不灭,云何于汝身中,同受生死。而犹引彼以下是责迷,末伽黎,译云不见道,外道六师之一,以断灭为宗,故曰都言此身,死后全灭。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家,踊跃欢喜,得未曾有!
子三领悟
匿王闻佛开示,见性不灭,因而信解,悟知此身,死后不致断灭。舍此生后,再趣他生,顿除心中所疑。故欢喜踊跃,得未曾有。海公认为,经文应在舍生趣生之后,加见性不灭四字,如是悟知此身,死后舍生趣生,是俗谛理;自此知因识果,努力向善,不堕恶道;悟知见性不灭,是悟真谛理。从今精进修行,菩提可期,不沦外道邪见,始不自负负人。否则,既负自己所请,云何发挥,证知此心,不生灭地?亦负佛所许,我今示汝,不生灭性;更负佛所开示,彼不变者,元无生灭。
阿难即从座起,礼佛合掌,长跪白佛:世尊!若此见闻,必不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愿兴慈悲,洗我尘垢。
癸四约垂手显见性无灭分二。子初疑问
初三句是经家叙仪。次二句是阿难重牒佛语,以为问端。云何等三句,是怪佛前文所责不当。最后二句是请示。因阿难闻佛上科开示,彼不变者,元无生灭。遂起疑端,彼意以为,性有生灭,始可遗失,今此见性既无生灭,云何世尊,名我等辈,遗失真性颠倒行事?也许我等二障所缠,致不明所以,但愿我佛,兴慈悲云,降甘露雨,洗涤我等烦恼尘垢。
即时如来,垂金色臂,轮手下指,示阿难言:汝今见我,母陀罗手,为正为倒?阿难言: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不知,谁正谁倒。佛告阿难:若世间人,以此为倒,即世间人,将何为正?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告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
子二示答分二。丑初顺世立喻
母陀罗,译云宝印。佛说法时,手常结印,表与所说之法相应。今因见性不失之义难明,遂以臂之正倒,其手不失,以显心之正倒见性不失。故于阿难疑请之时,即垂金色臂,以千辐轮手,下指于地,而问阿难:汝见我手,为正为倒?阿难因多番所计,均为佛所破,今见佛垂手而问,一时未明佛意,为免再次被呵起见,乃借世人意见而答曰:世间众生,以此为倒,而我阿难,则不知何者是正,何者是倒?佛顺其所答复追问之,若世人以佛垂手,名之为倒,则世人以何为正?阿难答言:如来竖臂,以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佛即竖臂,上指于空,对阿难言:若此颠倒,首尾相换,诸世间人,一倍瞻视。海公认为,颠倒二字,应作倒正;因问答中,皆曰倒正。首尾二字,应作上下,因有眼耳口鼻之处曰首,无则属尾;又居前为首,殿后曰尾。手无此义,故无首尾之分,竖手垂手,不过上下相换而已。世人以垂手为倒,佛手未减;世人以竖手为正,佛手未增;看法虽二,臂不曾失。故曰诸世间人,一倍瞻视。又手原无倒正,世人以为手有倒正,已然是迷;若更执上指为正,下垂为倒,岂非更加倍迷。佛手喻见性,佛手倒正,不曾增减,以例见性,迷悟都无得失。虽然,但见性随染缘,而成九界生死,不失似失;随净缘成佛界涅槃,非得似得。故佛说汝等遗失真性,颠倒行事,有何不可?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
丑二正以法合分二。寅初直举法合
佛之清净法身有二:一谓自性清净法身,即众生本具之常住真心,性净明体。如本经云:则知汝心,本妙明净。性觉妙明,本觉明妙。性觉真空,性空真觉。皆指此清净法身。二谓离垢清净法身。是诸佛以般若力,断惑证真,所显之真如妙性。今云:如来清净法身,正属后者。汝身,指阿难父母所生之色身,今以阿难父母所生之色身,合如来垂手之倒,以佛清净法身,合竖手之正。手有正倒,而臂不失。以喻生佛本具之清净法身,迷之不失,悟之不得。虽然,但因佛背尘合觉,熔妄纯真;众生背觉合尘,迷真逐妄。故二者比较,类通发明,则如来之身名正遍知;汝等之身号性颠倒。正知是实智,遍知是权智。前者是如如理,后者名如如智。权实不二,理智互融,名一切种智。法身是体,正遍知是用。法身是大般涅槃;正遍知是无上菩提。菩提涅槃,体用不二,名正遍知。众生于无常、苦、空之身,妄计常乐我净,由颠倒业,感颠倒之身,故号性颠倒。
随汝谛观,汝身佛身,称颠倒者,名字何处,号为颠倒?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颠倒所在。
寅二敕令谛观
手之倒正易知,身之颠倒难明;今佛敕其于身中谛观,何处名为颠倒。意欲其求颠倒不可得,即可豁然大悟;顿入如来,正遍知海。奈阿难等迷来已久,未悟佛旨,唯有瞪瞢瞻佛。双目直视曰瞪,昏闷不解曰瞢;瞻仰于佛,目睛不瞬,乃待教于佛。因彼等不知身心,颠倒所在。实则颠倒之由生,皆因迷执;身固无颠倒之相,而心亦不因迷而成真颠倒,心中何来颠倒所在?
佛兴慈悲,哀愍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寅三备明倒因分二。卯初示无倒性
佛因阿难等不知颠倒所在,而瞻仰待教。故兴慈悲,拔其不知之苦,与其正知之乐。海潮普遍而不失时,如佛音圆满,正应阿难等待发之时而发。诸善男子,实概括四众弟子。我常说言以下是佛自引昔日言教,以显万法唯心之理。色以质碍为义,共有十一:谓内之五根及外之六尘,为八识之相分;心指八种识心,属于见分。诸缘,即能生色心二法之缘,亦即能生色法之亲因缘,增上缘;以及能生心法之亲因缘、增上缘、所缘缘、等无间缘等四种。心所使,又名五十一心所法。为八种心王之所使,共分六位:一、遍行五,即作意、触、受、想、思遍于八种心王。二、别境五:谓欲、胜解、念、定、慧。三、善法十一:谓信、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四、根本烦恼六:谓贪、嗔、痴、慢、疑、邪见。五、随烦恼二十:即忿、恨、恼、覆、诳、谄、憍、害、嫉、悭、无惭、无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散乱、不正知。此二十种烦恼,是随根本烦恼而起,谓之随烦恼。六不定法四:即寻、伺、掉举、睡眠等。
诸所缘法:即二十四不相应行。谓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依、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此二十四法,不与心法相应,因非能缘之心故;亦不与色法相应,以无质碍,非所缘境故;更不与真如相应,因是生灭法故。古颂:色法十一心法八,五十一个心所法,二十四个不相应,六个无为成百法。六无为指: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受想灭,真如等无为法。此百法括尽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地藏经讲义》【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业力很大,大到什么程度?下面举三桩事情。“须弥”这是大山,业力能够移山倒海,山大海深,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我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高的位子,得到很大的财富,不是用正当手段,所得到的都是命里有的,不仅命里有,还打了折扣。譬如你命里的地位是部长,一打折扣呢?一打折扣你就变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1、世间人为什么会有“爱别离”?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破坏别人的家庭,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2、古时候,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破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4
佛在经论里面告诉我们,世间人的福报,财富是修「财布施」得来的,你布施得愈多,你得的财富就愈多。今天我们看到这个世界上,有许多商业巨子、大企业家,他们拥有很大的财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3
讲题:佛学讲座一89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士林公民会馆日期:98 年7 月25 日大致说来,我们众生养成的习惯是因为我们有散乱心,我们都是追求种种执着,有些贪财、有些贪色、有些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佛学讲座91:烦恼像婴儿心地法门:「烦恼就像婴儿一样,有人照顾就越长越大。」我们的烦恼也是这样子。我们的烦恼就是因为我们的妄念,当妄念来的时候,你不懂得去掌控的话,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讲题:佛学讲座94 —本来面目主讲:普献法师地点:元光寺日期:2009年9 月6 日各位大德,大家早安,阿弥陀佛。各位从台北、彰化远道而来,狮头山以最好的空气、最好的气温来欢迎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2
苦乐等相,实在讲六道里头统统都有。地狱里头有乐吗?有,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提婆达多堕阿鼻地狱,他在阿鼻地狱里所享受的跟忉利天没有两样。他确实是在地狱,但是他在地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2
出自净土法门法师《华严经讲记》第一次大战距离第二次大战二十年了,二次大战到今天半个多世纪了,第三次世界大战没爆发,什么原因?得力于现在的高科技的信息,彼此之间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现代人不好度,你要是以善心、真心去对待他,他马上就怀疑你有什么企图?你有什么用心?立刻就提防。你能怪他吗?不能。为什么?今天整个社会一切众生都失掉信心,不但对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09
1 现代的社会,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这是普遍的现象。为什么会不和?你要讲原因,那是宿世的因缘。 2 家庭不和谐,别人的离间、挑拨,这只是缘。因是什么?因是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1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感官当中的宇宙,一秒钟放多少张?一千二百八十兆。2二十四张就把我们欺骗了,现在是一千二百八十兆,我们完全不知道是假的,完全不知道性是清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7
这位同修问一个问题,他说:“您说因果不空、不昧因果,只要参透‘祸福无门,惟人自召’的原理,不必求什么。可是念佛可以消罪,‘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世间的一切,还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因果 (950126早餐开示)般若与净土,都特别强调因缘果报-如是因,如是果,如是缘,如是报。所以我们起心动念,要是能想到将来的果报,心自然就会收敛,自然就会平静了。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6
《金刚经》后半部讲‘诸法皆空,因果不空’。‘诸法皆空’就是世出世间一切法,皆是虚妄不实的;‘因果’也是诸法,也是虚妄的,但是它‘不空’。为什么性宗说‘因果不空’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讲到业障,通常讲三大类:烦恼障、业障、报障。2 佛门里面常讲,“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这个三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3 既然有三障,为什么我们单单说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今天制造假药的人很多,这些人要负什么因果?这些人决定堕阿鼻地狱。阿鼻地狱出来之后,如果有一天到人道,他生生世世得重病,无药可治,他所遇到的全是假药。2 因为他以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1 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再来,他提醒我们,现阶段佛法教育,重点应该在因果教育,为什么?伦理道德败坏了,佛法乃至于儒、道的圣贤教诲,都已经堕落到谷底。2 如何来挽救劫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5
请问佛前清水是否要天天换?用玻璃盖住如法吗?答:要天天换干净的。水是最重要的供养具,它表清净心、平等心,在《无量寿经》的经题,「清净平等觉」,心地清净、平等就会
净土法门时间:2025-03-04
赞叹受持《妙法莲华经》的法师,其功德比赞佛还大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若于一劫中 常怀不善心作色而骂佛 获无量重罪其有读诵持 是法华经者须臾加恶言 其罪复过彼有人求佛道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 〈十〉南亭法师若在厄难,当愿众生,随意自在,所行无碍。十一愿。“厄难”,范围甚广,诸如王难、盗贼难、水火难、毒蛇猛兽难、山行迷路难。如果我们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二)逐妄执:吾人内之身心,外之器界,无不唯心所现,如空花水月,本无实体。众生迷而不知,随逐妄想,执我执法;如阿难七番妄执,计心在内、在外、在中间,乃至推穷寻逐,名之为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十七)南亭法师见无忧林,当愿众生,永离贪爱,不生忧怖。行脚僧见到“无忧林”。无忧,草名。草多则以林名之。人处无忧林,可以忘忧。而出家人“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净行品〉讲义〈九〉南亭法师妻子集会,当愿众生,怨亲平等,永离贪著。第三愿由父母说到妻、子。“妻”是妻室,“子”是子女。《中庸》上说:“宜尔室家,乐尔妻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0
华严经 净行品 讲义 第二卷南亭法师此文殊师利菩萨赞美智首菩萨提出来的问题,其利益之广大、深远,非可言喻。善哉,赞美之辞。饶益、安隐,皆利益之相也。哀愍世间,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六)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六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二)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二尔时阿难,及诸大众,闻佛示诲,身心泰然。念无始来,失却本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九)本生:是说及佛与弟子等,本因地中,曾生何处,作何佛事。如须菩提云:我旷劫来,心得无碍。自忆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舍利弗亦云:我旷劫来,心见清净。如是受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五)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五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来虽说第二义门。今观世间解结之人,若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第四)海仁老法师主讲受业弟子释文珠笔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在大众中,即从座起,褊袒右肩,右膝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9
以上总明相妄。或问:九界之相,可谓虚妄;佛界妙相,全由修得,云何亦名虚妄。佛顶文句云:对迷说悟,对染说净;其体虽真,其名则妄。譬如演若达多,忽悟本头,非从外得;头虽是实,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7
是故当知,舌味为缘,生舌识界,三处都无。则舌与味,及舌界三,本非因缘,非自然性。此明缘生性空,即假即中,以是舌识,非根自生,非他尘生,非空非共生之故,当知根尘识三处都无实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见觉指眼识,舍利弗,虽然生生世世心见清净,于世出世间,种种变化一见即通,获无障碍,但未得圆明。今再见佛闻法,顿断思惑,识精得以圆明,不但成阿罗汉,且具足总持,知根,决疑,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佛告阿难:今汝所言,见在汝前,是义非实。若实汝前,汝实见者,则此见精,既有方所,非无指示。且今与汝,坐只陀林,遍观林渠,及与殿堂,上至日月,前对恒河,汝今于我师子座前,举手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壬二破斥汝言二句是佛按情执。世间虚空是依报,水陆飞行是正报;依正二报,所有物象,名为一切。为在为无,应是为有为无。佛告阿难,汝言分别觉知之心,俱无所在,一切无著,名之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6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此佛嘱阿难,转教末世初心修学三摩提者,亦即修习耳门圆通者,必须先断淫心,不但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我以妙明,不灭不生,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不动道场,遍十方界,身含十方,无尽虚空;于一毛端,现宝王刹,坐微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佛问圆通以下,是结答。我以观察风力无依,是了妄,悟菩提心,入三摩地,是证真。菩萨由定慧力,妄尽真现,从此得入三摩地。契合十方诸佛,所传妙觉明心。如前文佛告文殊:十方如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汝观世间解结之人,不见所结,云何知解?不闻虚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无形相,无结解故。癸二正示审详分二。子初立喻初三句喻妄,后五句喻真。世间解结之人,喻修菩提欲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阿难及诸众,闻佛示诲,疑惑销除,心悟实相,身意轻安,得未曾有。重复悲泪!顶礼佛足,长跪合掌,而白佛言:无上大悲,清净宝王,善开我心,能以如是种种因缘,方便提奖,引诸沉冥,出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如是乃至有二义,一菩萨行门甚多,何止六度。法华经云: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华严经云:一切法门无尽海。又云:我所修行无有量,获得无量诸功德;安住无量诸行中,了达一初神通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5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成爱见魔,失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未证言证;为求世间尊胜第一。谓前人言,我今已得须陀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4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土法门法师《金刚般若研习报告》这几天报纸上你们看到有很多贪污的,非法得到许许多多钱财的,这都犯法。有人来问我,他们得到的这些钱,将来在因果上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9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不但世间,出世间统统离不开因果定律。世间为什么乱?世间为什么这么苦?如果诸位很冷静的去观察,一定可以找到它真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南无阿弥陀佛!摘自净空老法师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编号:03-05-01这次我从新加坡回来,新加坡有个同修告诉我,他是个做生意的人,他说现在生意很难做,伙计不听话。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8
宗镜录卷第二夫诸佛境寂。众生界空。有何因缘而兴教迹。答。一实谛中。虽无起尽。方便门内。有大因缘。故法华经偈云。诸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以万法常无性。无不性空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6
你想想看,银河对齐这个事情,科学家知道,束手无策,佛法知道有办法改变它,为什么?整个宇宙是我们自己心现识变的,我要想改正它一点毛病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吗?我能创造
因果报应时间: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