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0 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
育王端裕禅师悟道因缘庆元府(今浙江龙泉县)育王山佛智端裕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吴越王之后裔。其六世祖因守会稽,故而在那里定居下来。端裕禅师幼时聪颖,眉目渊秀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15
-
陈兵答:性是否妨碍禅定?
性是否妨碍禅定?答:按照佛法,如果你要进入四禅八定,肯定是妨碍的。因为进入四禅八定的前提就是要严守比丘戒。比丘戒,具足戒的第一条就是不淫,甚至在梦里也不淫。在密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印光大师: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
世间愚人,不知因果。见为善而得祸,便谓善不可为。见作恶而得福,便谓恶不可戒。不知祸福之来,有近有远,迟早不定。近则人俱得见,远则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4
-
339 大慈慧洪禅师悟道因缘
大慈慧洪禅师悟道因缘庆元(今浙江龙泉)大慈芝岩慧洪禅师,径山如琰禅师之法嗣,俗姓朱,越州新昌人。慧洪禅师的母亲生他的时候,曾梦见前石佛高禅师进入卧室,醒来之后,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12
-
347 元叟行端禅师悟道因缘
元叟行端禅师悟道因缘临安径山元叟行端禅师,径山藏叟善珍禅师之法嗣,俗姓何,台州临海人。祖上世代以儒为业。其母王氏(亦说陈氏),书香出身,博通五经,于南宋理宗皇帝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12
-
366 愚庵智及禅师悟道因缘
愚庵智及禅师悟道因缘杭州径山愚庵以中智及禅师,径山元叟行端禅师之法嗣,俗姓顾,苏州吴县人。智及禅师自幼于穹窿海云院出家,落发受戒后,有一段时间专听贤首宗的法师讲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11
-
374 淀山德异禅师悟道因缘
澱山德异禅师悟道因缘松江(今江苏淞江)澱(dian)山德异禅师,福州皖山正凝禅师之法嗣,俗姓卢,高安(今江西境内)人。德异禅师出家受戒后不久,即开始游方参学。后来到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10
-
376 玉山师体禅师悟道因缘
玉山师体禅师悟道因缘太原玉山师体禅师,磁州(今河北磁县)大明僧宝禅师之法嗣。出家后,一度游方,后投大明僧宝禅师座下,为侍者。一日,师体禅师偶然来到出生台(丛林中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10
-
161 龙牙居遁禅师悟道因缘
龙牙居遁禅师悟道因缘潭州(治所在今湖南长沙)龙牙山居遁证空禅师,洞山良价禅师之法嗣,俗姓廓,抚州(今江西抚州)人。十四岁于吉州满田寺出家,后往嵩岳受戒。从此以后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08
-
148 华严道隆禅师悟道因缘
华严道隆禅师悟道因缘东京华严道隆禅师,广慧元琏禅师之法嗣。初参襄州石门慧彻和尚(属曹洞宗),道隆禅师便问:“古者道,但得随处安闲,自然合他古辙。虽有此语,疑心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06
-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讲,主要看他有没有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有了这些就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6
-
129 兴化存奖禅师悟道因缘
兴化存奖禅师悟道因缘魏府(今河北境内)兴化存奖禅师,临济义玄禅师之法嗣,俗姓孔,蓟县人,于三河县出家,大中五年(851),在卢龙军节度使张公允伸所置的戒坛上受具足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03
-
434 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
笑岩德宝禅师悟道因缘北京柳巷月心笑岩德宝禅师,随州龙泉无闻绝学正聪禅师之法嗣,俗姓吴,大明武帝正德七年(1512),出生于金台锦衣望族。但是,德宝禅师早年不幸,父母
禅宗祖师时间:2025-10-02
-
110 清凉文益禅师悟道因缘
清凉文益禅师悟道因缘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罗汉桂琛禅师之法嗣,俗姓鲁,余杭(今浙江杭州)人。七岁时从新定智通院全伟禅师落发出家,二十岁于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绍兴)开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29
-
451 汉月法藏禅师悟道因缘
汉月法藏禅师悟道因缘苏州三峰汉月法藏禅师,密云圆悟禅师之法嗣,俗姓苏,号于密,江苏无锡人。法藏禅师七岁时就乡校读书,一天,湖水暴涨,家人到处找他,不见踪影,以为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29
-
李炳南:植物是否有情?
问:植物是否有情?含羞草有知觉,捕蝇草能引诱昆虫消食,似与动物无异,若属有情,则食素与食荤是舍牛食羊远庖厨之意?(何博元)答:含羞捕蝇等草,非有情也。情指心之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8
-
95 玄沙师备禅师悟道因缘
玄沙师备禅师悟道因缘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雪峰义存禅师之法嗣,俗姓谢,福建人。少年时,喜好钓鱼,每天泛一小舟于南台江上,跟江上的渔者相游戏。唐咸通初年(860),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26
-
471 湛然圆澄禅师悟道因缘
圆澄禅师,号湛然,别号散木,大觉方念禅师之法嗣,俗姓夏,会稽人,生于大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1)。圆澄禅师天资颖悟,善于言辩,大目昂鼻,哆唇露齿,颇有异相。圆澄禅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25
-
南怀瑾:大禅师真有那么神?你走三步就能看出是否修行人?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喜戒禅师: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
慈心无限--《慈经》的开示喜戒禅师 著 释自咏 译培育正直、善顺、温和、生活简单、善护诸根等特质,同时祈愿所有的众生快乐安详,没有痛苦,如母护子,发展无限的慈心,将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43 临济义玄禅师悟道因缘
临济义玄禅师悟道因缘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义玄禅师,黄檗希运禅师之法嗣,俗姓邢,曹州(治所在今山东荷泽)南华人。临济禅师“幼而颖异,长以孝闻”;有出尘志。出家受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19
-
隆波田禅师:果报:当下的天堂与涅槃 The Fruit : Heaven And Nibbana In The Present
1-3-3. THE FRUIT : HEAVEN AND NIBBANA IN THE PRESENT果报:当下的天堂与涅槃When talking about fruits and results, we tend to think about heaven and Nibbana. We t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恶行既已造成后,其业力不能够影响生命。在佛教的道德观里,是否存在一种“公平”的概念
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有时谈论业力的公平性,不过业力的运作形式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公平性并不对应。以下稍作解释。业是动机[意志]。每一时刻体验的业力由三部分构成: 旧业的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你发现修持中的禅定那部分使生活的其余部分更糟(例如更不耐烦、发怒),是否停一段时间比较
坦尼沙罗尊者答:把你的禅定方式拿来仔细审视一下是有益的,既要检查你带入禅定的动机(是否是为了逃避日常现实?),也要检查你的具体修法。有些禅定修法,如果你没有适当的指导,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 怖畏的本质是什么? 是否有明智的怖畏? 怖畏是否总是关乎未来? 如果处在当下,是否会有怖畏?
坦尼沙罗尊者答:怖畏有三种成分: 对危险的辨知,对面临该危险的虚弱感的辨知,以及逃脱的欲望。有些怖畏是明智的,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未脱老、病 、死,为将来不受苦迫的准备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坦尼沙罗尊者答:您对于如何促进西方人接受上座部佛教有何看法? 在《破碎的佛陀》一文中,您是否有所共见?
坦尼沙罗尊者答:有两点必须牢记在心:(1)上座部佛教不是一件我们试图贩卖的商品。这是一套修练心智、达到灭苦的体系。这个传统曆经多少个世纪传了下来,是因为它行之有效。如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达摩难陀长老:佛陀是不是神的化身
佛陀是不是神的化身佛陀从来未曾宣称过他是神的化身,或是神的使者。佛陀是一个普通人,他透过自己的觉悟而证得正自觉大智慧,没有人可以宣称他是佛陀的导师。经过他自己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6
-
22 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因缘
马祖道一禅师悟道因缘江西马祖道一禅师,南岳怀让禅师之法嗣,俗姓马,汉州会邡县(今四川什邡县)人。容貌奇异,牛行虎视,引舌过鼻,足下有二轮文。少年时,即游步恬旷,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15
-
38 古灵神赞禅师点化其本师开悟之因缘
福州古灵神赞禅师,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姓氏不详,出家后从本州大中寺受业,后行脚参礼百丈禅师,得以开悟见性。开悟后即回大中寺,欲点化其本师,以报剃度之恩。刚返回之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
法增比丘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净业行人如何勘验自己是否深信切愿
在临命终时由两种力量决定,一个是业力,一个是心力,业力大就是随业流转;但心力更大,心能造业,心能转业。所以讲旷劫殊勋,就无量劫以来,那种最大的功勋在此一举,就是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1
-
18 荷泽神会禅师悟道因缘
荷泽神会禅师悟道因缘西京荷泽神会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俗姓高。自幼学习五经,后读老庄,深受启发。自从读《后汉书》得知有佛教一事,开始对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10
-
12 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
洪州法达禅师悟道因缘法达禅师,六祖慧能大师之法嗣,洪州丰城人,七岁出家,一直持诵《法华经》,受具足戒之后,即前往曹溪礼拜六祖。法达禅师自认为一直持诵《法华经》,
禅宗祖师时间:2025-09-10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他(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是否有大块及不同颜色的舍利子?
问:是否有大块及不同颜色的舍利子?帕奥禅师答:舍利子的大小有三种,即大小如一粒绿豆、半粒米或一粒芥子。颜色也有三种,即象牙色、珍珠色及金色。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是用什么方法?
问:在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里,都有着人类可以跟动物互相沟通的情况,例如禅师所讲的商人与驴子的故事。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请问是用什么方法?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帕奥禅师答是否有特殊用意?
问:禅修营期间,大家专心学习「解脱道」,何以禅师开示「菩萨道」?请问是否有特殊用意?帕奥禅师答:因为有北传的法师建议我讲菩萨道,而且我也有心讲解南传教法中所教导的菩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考虑求受比丘戒者的年龄时,是否应将出生前住胎的时间包括在内?
问 :考虑求受比丘戒者的年龄时,是否应将出生前住胎的时间包括在内?帕奥禅师答 :是的,通常是九个月或十个月。返回帕奥禅师问答专题更多帕奥禅师佛学内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帕奥禅师答:如果有人不知情而从假冒的比丘那里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贼
问 :如果有人不知情而从假冒的比丘那里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贼住」的人?帕奥禅师答 :根据南传三藏,此人不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但是如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念西法师:以享乐的心求生西方极乐是否不能往生?
认为只是以求享乐的心不能往生,必须有对整个轮回生起彻底如量的出离心。因此如果还起一丝贪心,就怀疑自己不能往生。有些人以为:以求享乐的心是不能往生的,必须要对整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五祖东山法演禅师语录 卷下
法演禅师语录卷下黄梅东山演和尚语录门人惟庆编师在海会受请。拈香示众云。八十翁翁辊绣毬。遂付维那宣疏毕。升座云。三处住持只这滋味。这回冤家难为回避。白莲峰鼻孔。海
五祖东山法演禅师语录时间:2025-09-01
-
圣空法师:诵楞严咒前,是否要先学《楞严经》?
问:诵楞严咒前,是否要先学《楞严经》?圣空法师:要不要?不要。先诵楞严咒,后学《楞严经》,这是佛教的。你要去看《楞严经》,才知道这个道理。为什么要先诵楞严咒?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曹洞宗创始人——本寂禅师
唐代中国佛教禅宗大盛,“南宗禅”创始人——六祖慧能大师之下,分传南岳、青原两大支系,厥后一花五叶,衍成“五家七派”;曹洞宗即五家中的一家。此宗唐咸通初年由良价禅师在
曹洞宗时间:2025-08-31
-
恒传法师:不知是不是拜的不如法,生活过的很不顺心,望您能百忙中替弟子解忧
问:有缘拜读您的信箱,看了您回答各地居士的信,不知能否也替我解开谜团?弟子信佛已经很久了,但是去年才皈依,不知是不是拜的不如法,生活过的很不顺心,望您能百忙中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17
-
本源法师:商人受持菩萨戒,生意是否会比以前更好?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如果做生意的人受持菩萨戒,生意是否会比以前更好呢?很多人对戒律有误解,觉得戒律是束缚我们的身心和自由。其实,菩萨的戒律是一种圆满的抱负,一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6
-
宣化上人:人流浪生死不知是苦实在可怜
九法界的众生,都在颠倒,只有佛得到究竟觉,没有一切的颠倒。 什么是颠倒?就是以苦为乐,以是为非,以无常为有常。又可以说,心思不定,乱转念头,见义不为,见利而为。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3
-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
问:净业行人信愿持名求生极乐,但病苦缠身,临命终时是否也要受四大分离之苦?答:信愿称名的净业行人,求往生的过程也免不了有种种的情形。或者他的业力比较薄一点,身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