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宣化上人:楞严咒该怎么持诵?
楞严咒是最长的咒,又叫「灵文」因它太灵太妙,妙不可言,谁念谁就有感应,谁持诵谁就得到金刚藏菩萨的护持。所以你修这咒必须要诚意正心,修身,格物,何谓「格物」?即格
宣化上人时间:2025-04-22
-
邵伟华书:认清修行目的,才能舍身忘我
邵伟华书:认清修行目的,才能舍身忘我 由于我们党的各级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改革开放后,都很重视宗教事业。我国的宗教事业不仅得到飞速发展,而且宗教的团体和谐稳定。从我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16
-
黄念祖:出离心是修行的根本
黄念祖:出离心是修行的根本常说:高明容易解脱难。要能透脱人世间种种缠缚(妻儿子女、功名富贵、生活享受)谈谈容易,做到很难。甚至有的出家人,虽然摆脱了世间的家庭眷属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4-15
-
绿松石怎么盘有讲究
绿松石具有美好的寓意和象征,而且含有多种微量的矿物质,对人体非常有益,因而很多人将绿松石随身佩戴。一件精美的绿松石饰品都是经过无数次盘玩,才能达到优质的品相。那
绿松石知识时间:2025-04-14
-
释慧彻:初期修行中的误区
释慧彻:初期修行中的误区误区一:贪多,读很多经 经者,径也,路线的意思,我们去一个地方,得有个目标,走过一定的路程,就像渡河,从此岸到彼岸,要有个工具,学佛也是
金玉良言时间:2025-04-13
-
日常法师:人人想修行,但能修的条件却不是人人具足
【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讲义——节选要想修行,就是说来人人想要,但是能修的条件却不是人人具足。这话怎么讲?我们也许会怀疑,为什么人人会想修行啊?对!以我们现在佛法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2
-
首愚法师:修持准提法如何下手去用功?持咒怎样才能上路?
修持准提法如何下手去用功?持咒怎样才能上路?(首愚法师)师示:佛法就是要我们怎么样达到真实,悟得实相。但这是究竟的目的,若讲过程,则牵涉到我们修学佛法的一个实际受用问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
惟传法师:观想师父法身在自己面前,认真按师父教诲修行。这样可以吗?
以前我每天念大悲咒,观想观世音菩萨在自己头顶放光消除弟子业障,自己变成和观世音菩萨一样,清净法身,然后自己在法界中诵咒。现在弟子可否把师父您观想成观世音化身,在修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6
-
惟传法师:本尊是什么?没有人指出我的脸黑怎么办?
本尊是什么?没有人指出我的脸黑怎么办?(2010.09.19章华寺)答:这位学员他要了解的应该说是“自我”是什么。我们昨天已经对这个“自我”做了一些回答,所以“自我”方面我们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6
-
惟传法师: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动不动就想生气呢?我该怎么办?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动不动就想生气呢?好像无名火好多!但又不知为什么?隐隐约约感觉是自我好烦人啊,有时想到自己内心深处的问题都不敢碰它,我该怎么办?(2010.12.29灵峰寺)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6
-
惟传法师: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目地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修行的目地在哪里?2010年3月21日我们大家现在来探讨“我们为什么要修行,我们修行的目地是什么?”我们的意向动向要明了。你们告诉我你们修行的目地在哪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
惟传法师:四念处禅修开示 四、身念处修行关键解析
四、身念处修行关键解析1.概 说请大家先看手上这份资料,也是在《阿含解脱道次第》书里面的第二○○页,各位手上资料是5b。我们先把这一段看一下。佛陀告诉众生说:「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4
-
世间这四种修行人最可贵你是哪一种?
佛陀过去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有四种修行人,可敬、可贵,为世间之福田。是哪四种修行人呢?就是持信、奉法、身证、见道这四种修行人。什么是持信人呢?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4
-
禅师之间的对话句句都是经典
玄觉禅师初见六祖慧能大师,手持锡拄杖,围绕六祖走了三圈,然后站立在六祖面前,纹丝不动。六祖问:“禅师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从何方而来,如此傲慢?”玄觉禅师说: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3
-
人与;人之间的宿世因缘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对着所有弟子在讲经说法,忽然他叫起了阿难说: 你拿一个桶子,到前方五里路远的一个小村庄, 向一个在井边洗衣服的老妇人,要一桶水回来, 记得态度要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02
-
圣一法师:清晨醒来,话头便自然现前,这是否表示修行有进步呢?
问:我曾听过这一位高僧说:每早醒来时留意一下你的第一念是什么,是胡里胡涂,是一片混沌还是正念分明,那时你便知道自己的境界是什么。我现在每早醒来时,不用作意,更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31
-
宣化上人:最简单的修行方式
最简单的修行方式 发布:漯河天地秀 [文章 空间 留言]日期:2018/10/24 20:00:00收藏微博、微信、支付宝分享护持正法宣化上人开示开示于一九五八年六月十七日下午欢喜快
宣化上人时间:2025-03-28
-
忏云法师:如何预防修行着魔_如何对治修行着魔?
不修行,有着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着魔的时候。如何预防着魔:1. 发心真诚现在是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和命浊,精神病太多。我们修行要发真诚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7
-
刚晓法师:把佛经翻译成白话行吗?看不懂怎么办?为什么?
善士问:现在人看经典,有语言障碍,把它翻译成白话文好不好?刚晓法师答:不好!你若实在没事儿做,我建议你吃过饭后搬个小板凳去坐到树下看蚂蚁搬家,就这也比把经典译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6
-
这样的四种贪执,会毁了你的修行
这样的四种贪执,会毁了你的修行 第一贪着今生非行者在六道轮回中,今生非常短暂,暂时的利益统统都是不可靠的、无常的。所以真正的修行人不会贪恋今生今世这些暂时利益的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3-23
-
昌臻法师答:弘法要影响我念佛,念佛号的任务完不成该怎么办?
问:弘法要影响我念佛,念佛号的任务完不成该怎么办?昌臻法师答:弘法是修福,念佛是修慧;学佛要福慧双修,缺一不可。同时,必须明白,利人即是利己。印祖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2
-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二十三)应依圣言量
修行精华(二十三)应依圣言量我们凡夫肉眼看不见的地方之事与物太多了,不能因为没有看见,即否定其存在。佛菩萨训诫我们不妄语,不妄语为学佛起码的五戒之一,佛菩萨还能打妄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0
-
智海法师答: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生起出离心,出离心的量是不是具足呢?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得很多,首先是对五蕴的出离,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出离,就是《心经》里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自己认识到没有?二一个,认识到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四十一)植物也有生命,可以残杀吗?
修行精华(四十一)植物也有生命,可以残杀吗?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圆因法师:修行精华(五十二)择善固执
修行精华(五十二)择善固执一个人要为善为恶,全在一念之间,要成圣贤,或自甘堕落也全然决于一心,因此,祸福无门,由人自召一个人命运的改造,主要还是操在自己的手中,因此平时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智海法师答:布施时随喜与布施时三轮体空在意乐上有什么区别呢?还是就是一体的呢?
智海法师答:布施时的随喜有理性方面的,有事相方面的,而且对于布施时的意乐要增长我们的欢喜心,见人布施如己布施,要随喜。布施时的三轮体空,是一种智慧的运用,虽然说事相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修行和生活
大安法师:净土法门的修行和生活净土法门虽然是有很终极的出世间的关怀,但是它是不离开世间法的,实际上他是能够帮助世间法的,所以净土法门为什么讲净业三福?是你首先要
大安法师时间:2025-03-19
-
智海法师答:听了师父的讲法,在名言上知道了什么是出离心,出离心在哪里用功。那日常中用功的具体方法是怎样
智海法师答:日常生活当中具体用功方法,《心经》里讲得很好。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就是随时随地我们对于我们自己的五蕴身心要观照它没有自性。当我们对色受想行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佛说学佛是得到解脱与自在,但是不学佛的人,觉得学佛受戒是一种束缚,不愿意放弃眼前得到的五欲
智海法师答:我们究竟目标是什么?是追求解脱与自在。是你有不自在的地方,才追求。或者,换一种说法,我们不解脱不自在的地方在哪里呢?我们现前学佛人认识到因果之后,要从改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我自己经济一般,钱不多,然后呢我现在是初一十五放一次,可是我早上去买的时候呢有些东西价钱贵
智海法师答:我觉得你可以帮这些当作放生修学的增上缘,不要当作对自己放生时能力的不自信,从中增长了负面心理就不太好了。怎么样把环境当作增上缘呢?首先,我们做任何事情,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现在很多修学佛法的人说,只是念佛就好。别的就不用去学习了,学生以为,净土是一门很高深的法门
智海法师答:当然念佛有多种法门。我们最好不要因为自己根基排斥其他法门。如果知道人身危脆,知道自己业障,只要能够对净土发生信愿,和我们从三藏十二部经典学习,也是一样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师父曾讲菩提道次第时,有讲到五明,哪五明?怎么善用?
智海法师答:五明: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利益众生,当然要学技巧。利益众生要学习。内明就是佛法,明心见性,在我们身上产生觉悟智慧。有了智慧之后,我们痛苦,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答:梦里遇险,梦里发誓吃斋是否与学佛有关呢?
智海法师答:有关的,梦里遇险,梦里发誓吃斋,说明它有因果关系。你遇险就知道发誓吃斋,总是在相关教理当中听闻过,和往昔时亲近佛法,亲近善知识有关。这可以说是梦里的造作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
智海法师:你的痛苦、欢乐、纠结,都是业力的显现
在生命轮回里,不管你生从何来死归何处,是从人转成动物,还是从恶趣到善趣,业力都会紧紧地跟着你,如影随形,并且给你制造一个又一个的短暂欢乐,一个又一个的悲痛苦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观无量寿经第七讲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临终的人为什么需要助念?
临终的人为什么需要助念?人到了临终的关头,四大分离,众苦交集,思想紊乱,六神无主,譬如螃蟹落在滚汤里一样。平时念佛功夫如果还没纯熟,到了这个时候,谁人不要旁人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离苦得乐的秘诀
你是否曾有这样的感受:放肆抽烟和喝酒的时候感觉很快乐,沉浸于打游戏,看电视时感觉很快乐,仿佛人生得到了解脱。但是,享受了这些快乐过后,随之而来的是无尽的自我否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还是属于妄心吗,佛菩萨见性了,就没有出离心了吗?
智海法师答: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从出离心的界定,就是出离一切制约。我们现在,看出离心,是出离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都是由于虚妄分别而来。问题是虚妄的,所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答:当别的师兄对你有看法的时候,你保持什么状态好?
智海法师答:一个人生存在世间上,要让人家对你没有看法,几乎是不可能的。看法,或者有好的,或者不好的,或者无所谓的。我们保持什么状态好呢?从学佛来看,不管人家怎么待我,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答:如何才能做到平常心?
智海法师答:能够穿透事相,把我们执着的一切穿透之后,能够见到空性、实相,这样才能做到平等心、平常心。什么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凡是与实相相违背了,就会显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这是日本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残酷的修行”
这是日本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被网友称为“史上最残酷的修行”“千日回峰行”是日本佛教特有的修行方式,被网友们称为“史上最残酷的修行”,日本历史能完成这项修行的人寥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3-17
-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四
《因果明镜论》讲记(四)智海法师讲述2009年5月25日·四川内江圣水寺今天请大家翻到《因果明镜论》13面。前面我们已经把业因果的规律讲了三个方面。第一个,是自作自受;第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6
-
智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12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12有一定事例来给我们证明;说民国初年,在江苏泰兴有一座小庙,庙里面住着一老一少师徒两个和尚。徒弟是个十五岁的小沙弥,长得奇丑无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6
-
智海法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记9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智海法师宣讲)9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三称)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已经学到了第六业;【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有一商主,将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6
-
明海法师:修行是让自己更勇敢,以心为足,带上勇气
我常常讲,修行,很重要的是学习让自己更勇敢、更有勇气。有勇气不是让你去跟人家吵架或打架,而是当困难来到你面前的时候,你能有勇气直面它。当你五蕴炽盛、烦恼丛生的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
智海法师:《因果明镜论》讲记 八
《因果明镜论》讲记(八)智海法师讲述2009年5月29日·四川内江圣水寺今天请大家翻到二十九面。昨天我们已经把十种恶业给大家揭示过了。这十种恶业当中,贪心、嗔恨心和邪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
智海法师:净土十疑论讲记之六
第五者是出生不净,最初出生是从产门出生,是不干净的地方。第六是具体不净,一张皮下都是精肉血脉,全身上下从头到脚,七窍常流不净之物。三十六种物,常常是不净的。第七呢,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5
-
都说善恶终有报,那么到底是怎么个报法?
佛陀曾经说过:无论你死后去往哪里,你的亲人、眷属、财产等一切名闻利养,都会烟消云散,唯一跟随你而去的,是你的业。而且,不论过多久、经历多少大劫,业都不会凭空消失
因果报应时间:2025-03-15
-
达照法师:怎样才能够达到涅槃境界?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这句话是世尊修道的一个经验。他告诉我们住大禅定,这里面细讲禅定非常多。如果是按照修学的次第来说,从欲界的定,一直到四禅八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
嘴唇脱皮该怎么办?
受访专家/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方锐华文/羊城晚报记者 陈学敏 通讯员 徐晶嘴唇皮脂腺不多(唇红区也有皮脂腺,只是没有汗腺而已),所以难以形成有保护功能的
素食健康时间:2025-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