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果不是佛陀的创造,而是大自然的客观规律
什么叫因果?因果又叫业因果报,又叫因果报应,是佛教基本原理之一。“因”就是原因,也叫因缘。“果”就是结果,也叫果报。我们凡做一件事,说一句话,甚至动一个念头都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4-16
-
佛陀告诉您如何减肥及开悟心灵的妙方
《法句譬喻经》中的一则小故事:胖得发愁之王波斯匿王恣情取乐,目迷于色,耳乱于声,鼻着于香,口贪五味,每日饮食甘美,尚嫌粗劣不足。他酒醉饭饱后,便唿唿大睡;睡足起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30
-
圣开法师:听佛陀讲个祭祀的故事
听佛陀讲个祭祀的故事有一次,佛陀在俱萨罗国人间游化,与常随比丘众等,行脚到一处全是婆罗门所居住的村庄,这个村庄的地名叫怯(少/免)婆提。因此,当地人都叫这个村庄为怯(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9
-
慈悲伟大的佛陀啊,您有什么办法能改变我的命运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个老人,他有五个孩子,但是个个都不养,他走投无路,只好沿街乞讨,当叫花子。他觉得人生充满了痛苦,也怨恨自己孩子的不孝,同时也对自己晚年悲惨的命
佛教知识时间:2025-02-26
-
明旸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三章
第三章 阿那律尊者天眼第一阿那律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
明旸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 第二章
第二章 目犍连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连目犍连为婆罗门姓,因姓立名。本名拘律陀,树名,祷树神得子,因以为名 传说目犍连住过去世中,是一个捕鱼为生的渔夫。一天看到一位辟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1
-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
面对佛陀,我们就能得到很多修行启示从佛陀盘腿端坐在莲花坐台上,右手结降魔印置于右小腿,左手托钵于腹前,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我们先来看看,佛陀为什么左手托钵。佛
其他因果故事时间:2025-01-28
-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a17 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
归纳上面这些外道的观念就是三大主要思想,与佛陀的思想再作一番比较。“﹝三大主义及佛陀的思想﹞印度当时的思想界,可归纳为三大思想,即:修定主义、苦行主义、快乐主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8
-
十多年前震动新闻界的一件因果往事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一旦无常至,方知因果不虚。”我要讲一个10多年前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这件事在当时震动了新闻界。此事涉及我的三位同事(为了尊敬,我不提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13
-
佛陀的烦恼源于慈悲心
文:善果有信者问赵州从谂禅师:“佛陀有烦恼吗?”赵州:“有!”信者:“那怎么会呢?佛陀是解脱的人,怎么会有烦恼呢?”赵州:“那是因为你还没有得度。”信者:“假如我修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
佛陀与前世、今生父亲的因缘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一次,佛陀在去祇陀园的路上遇到一位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到佛陀,就情不自禁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还朝着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
因果报应时间:2024-12-05
-
若众生伤害佛陀,当堕入无间地狱求出无期
【原文】若有众生,出佛身血,毁谤三宝,不敬尊经,亦当堕于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地藏经》【注释】如果有这样的众生,他们肆无忌惮伤害佛陀,让佛身上流血,或
地藏经感应时间:2024-12-05
-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
第五章 马哈咖沙巴与佛陀的关系我们已看到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尊者与佛陀之间有深刻的内在关系。根据传统资料,这关系在他们的前世中就已缔结了。根据本生故事,马哈咖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
佛陀最初的侍从
佛陀最初的侍从目前大部分寺院的大雄宝殿的中央,莲座上佛陀圣像的旁边,总是左面站着大迦叶,右面站着阿难陀,但佛陀最初弘法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佛陀成道的最初两年中,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
佛陀亲为缝三衣
佛陀亲为缝三衣瞎了眼睛的阿那律,在僧团中生活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尤其对于乞食和缝衣,最感到困难。不过僧团中很友爱,健康的人,在外面托钵回来,总将余下来的分给有病
十大弟子传时间:2024-10-19
-
流浪者群歌 佛陀的一生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
第六章 佛与佛身观本觉.始觉.究竟觉现在再把佛字的主要概念讲一讲。印度话佛陀,汉译为‘觉者’,佛者觉也。觉的内容有三:第一,本觉,即众生本有的觉性。这个觉性是人
流浪者群歌时间:2024-10-18
-
佛陀的醒世格言
佛陀的醒世格言1.宁静一、宁静来自内心,勿向外寻求!二、放下过去的烦恼,不耽忧未来,不执著现在,你的内心就会平静。三、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07
-
庄春江:第九十七、谁先见佛陀
第九十七、谁先见佛陀有一次,佛陀住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一天,三十三天的统领释提桓因来见佛陀,劝请佛陀到三十三天为佛陀的母亲说法,得到佛陀的默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4
-
金易明: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所谓伦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人伦道德之理的略称,为人际相处道德准则之总和。汉代思想家贾谊说:商君违礼仪,弃伦理。[1]朱熹老夫子也曾教诲过弟子:正家之道在于正伦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3
-
坦尼沙罗法师:佛陀的“应该”
佛陀的“应该”[作者]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The Buddha’s Shoulds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正定构成了道的核心。圣道的其它要素,作用有两个。一个是使你入定; 另一个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7
-
不可不信因果,连佛陀都无法避;免
你相信因果吗?什么是因果呢?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有众多条件引起的,这些条件就是因,由这些因产生的事物就是果。佛陀也无法逃脱因果,受了风寒引起了背部疼痛的痼疾,所以我
因果报应时间:2024-08-27
-
罗侯罗化普乐法师:佛陀的启示 第二章 四圣谛
第二章 四圣谛在佛陀的教法中,四圣谛可算是其中的心要了。他在波罗奈附近的鹿野苑(今印度沙纳特地方),向他的老同修----五苦行者作第一次说法时﹝注一﹞,所讲的就是这个。这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0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中部》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
净土法门法语:你用大千世界七宝去布施,比不上这一个功德
1蕅益大师在《要解》里给我们说,这个经论前头引用得很多,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我真相信有极乐世界、真相信有阿弥陀佛,真信,一点怀疑都没有,我真愿意往生极乐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7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佛陀的遗教是什么?
佛陀的遗教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众所皆知,遗言就是一个人临终前所交待的话。佛陀临入灭时,说出最后的遗言:一切因缘和合法,必定败坏,大家应自精勤,不要放逸!所有事物只是不断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
佛陀的法语
佛陀的法语佛陀的法语,每一句都使波斯匿王听了非常恳切的信服。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
佛典故事时间:2024-07-22
-
净土法门法语:佛陀教学境界之广大,不可思议
1 中国古人常讲“活到老,学到老,学不了”,儒家只讲一世,佛法讲三世。佛教不但讲这个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学术是应有尽有,而且还讲过去世、未来世。为什么佛讲过去、讲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1
-
佛陀十大弟子 天眼第一阿那律尊者
阿那律是甘露饭王的次子,又译为“阿冕楼陀”,汉译“无贫”、“如意”。过去世以裨饭施辟支佛,九十一劫人天之中受如意乐,故名。他是摩诃男的亲弟弟,佛陀的堂弟。佛成道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19
-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
佛陀现神迹,火焰化红莲度化室利笈多在佛陀时代,摩竭陀国的王舍城中,住有一个名叫室利笈多的人,他在王舍城中,也有些名望,所以大家称他为室利笈多长者,但他却是露形裸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07
-
悟光法师:真言密教探源 1.2 真言密教演进史〈佛陀前后的咒术〉
《真言密教探源》1.2《真言密教演进史〈佛陀前后的咒术〉》佛陀出世弘道时,禁止咒术和波罗门的宗教仪礼,这是原始佛教的基本性格。初期佛教团体极力改革旧有的宗教信仰,也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30
-
还是佛陀伟大啊!原来太阳是方形的!
这是外国网友跟踪尼碧汝的时候拍摄到的太阳的真正样子,佛说太阳和月亮都是方形的,里面都住着人。看看照片中这个太阳是不是方形的?佛说太阳周围有五种风围绕。太阳发光是
佛学知识时间:2024-06-13
-
众生不见真世界,佛陀神通娑婆变极乐
编者按:这则故事摘自《维摩诘经》,主人公舍利弗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第一著称。经中童子问佛佛国一事,佛言佛国净土是心净的示现。这个时候舍利佛心中不免升起疑虑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3
-
佛陀的四无量心
佛陀的四无量心昔佛在世时,曾授提婆达多盐汤,因提婆达多好吃酥腻食物,头痛腹满,受大苦恼,不堪忍受,呻吟称念:【南无佛,南无佛!】那时佛在其住处禅定中,听到此声音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09
-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
怎样才是真正的赞叹佛陀有一次,佛陀和追随他的比丘弟子们,在印度当时的摩揭陀国境内游化,打算从首都王舍城,前往北边的那烂陀城。在佛陀与比丘们一行人的后面,有一对外
佛典故事时间:2024-06-07
-
金明法师:佛陀的教育 十一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与佛印苏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与苏东坡同一个时代文学、佛学都精通而名闻全国的一位高僧;这两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交谊深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5
-
金明法师:佛陀的教育 十 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从历史来看世界的宗教,佛教创立的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宗教,但这古老的宗教,却有其进步的教理。怎么见得呢?由于现代的科学昌明,欧美许多智识青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05
-
净因法师:佛陀制不杀戒的根本精神
不少人以为守不杀生戒,是我们人类对动物或植物界的一种慈善举动,也有人因羡慕持戒的功德而持戒,这虽然是好事,但不是守此戒之本义。佛陀制此戒的根本精神是慈悲护生,救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3
-
小心!将“心灵鸡汤”冠为“佛说”实为侮辱佛陀
编 辑:广缘佛说:你之所以活得痛苦,是因为执念太深!佛说,人生一切苦难起源于心,要想脱离苦海,唯有修心。佛说:人的痛苦是因为太多的欲望每当读到这些冠了“佛说……
学佛受用时间:2024-05-11
-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
星云大师:佛陀觉悟后的般若生活(一)佛陀的一日生活各位想象中佛陀一天的生活,或许如小说家笔下描写一般驾着祥云紫雾飞翔于天上人间,运用神力变大变小。其实那是虚幻不实的
星云法师时间:2024-04-22
-
电影《一出好戏》起底人性,佛陀所说“凡情 20 法”贯穿全片
这天,我带着女儿一起观看了黄渤第一次执导并主演的喜剧电影《一出好戏》,虽然是喜剧题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反倒有些沉甸甸的感觉,甚至为影片中深刻的人性揭露而汗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9
-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章 佛学之宇宙论 第二节 三千大千世界下从地狱,上至色界诸天,一日月周遍流光所照方 处名一世界。即以须弥山为中间,九山八海的小世界。一千日月,一千六欲天,一千初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15
-
佛陀开示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如来
在佛教的《长部第一六大般涅盘经》《长阿含第二游行经》中有一段释迦牟尼佛解释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供养的故事,才恍然大悟。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盘的时候,来到了末罗国的拘尸
佛教故事时间:2024-03-17
-
谁学这部《圣大解脱经》,佛陀为谁授记(成佛)。【索达吉堪布】
学习此经获佛授记,不断三宝种姓佛陀说,我于定光佛。闻此方便经。我曾经于定光佛面前听到《圣大解脱经》,住忍得授记。号释迦牟尼。得到无生法忍的授记,号释迦牟尼。有些
文殊花开时间:2024-03-09
-
《葬花吟》引发的联想:佛陀住世渡群生,莫做黛玉收花骨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香榭 落絮轻沾扑绣帘《红楼梦》中的 一曲《葬花吟》,唱尽了人间伤春悲秋之痛。花谢花飞日月转轮,红消香断轮回不尽。这正是佛陀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7
-
放生:放生乃佛陀金口告诫
放生乃佛陀金口告诫,历代祖师大德多亲身实践并广为提倡。谆谆教诲,兹节录如下:《药师经》:是故我今劝诸有情,燃灯造幡,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众难。《大智度论》云
放生起源时间:2024-03-06
-
佛陀的叹息
佛陀在舍卫国时,有一天早上带着弟子进城,城内人群聚集,人来人往,远远就看到一位老人流着泪、提着一个篮子,以哀怨的声音在叫卖着。他手中的篮子里,有一条才从水中捞起
因果报应时间:2024-02-12
-
佛教“大千世界”有多大?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世界”一词,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词语最初来源于佛教。而佛教经典中,又常提到一个词语——“大千世界”。这个“大千世界”是什么?与“世界”概
佛答时间:2024-02-09
-
佛陀住世,世界就能消灾免难了吗?
新冠疫情仍然在全球肆虐,网络上出现了一种十分愚痴的邪恶知见,说什么“如果真有佛陀住世,世界不会有灾难”。此话一方面暴露出此人否定因果,佛教常识匮乏的愚痴本质;另
学佛受用时间:2024-02-01
-
佛陀教戒不杀生——我的素生活之边素边想
素食主义者在英文里有两种表述:Vegetarian 与 Vegan。前者是不吃一切肉类及肉制品;后者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除了不吃肉和肉制品,甚至连蛋类食物和奶制品都不吃。不要怀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