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廷杰:佛教与和谐佛教与和谐韩廷杰胡锦涛总书记号召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他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具体说明如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30 
- 
练习吃素的次第和方法练习吃素的次第和方法一、吃十斋,或六斋。先吃三净肉,家内不杀生,渐渐再吃全斋。二、常阅读《楞伽经》〈遮食肉品〉、莲池大师的〈戒杀放生文〉、印光大师的〈南浔极乐寺 放生文库时间:2025-10-30 
- 
刘元春:佛教论人与自然佛教论人与自然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与自然就交织在一起。人先是由自然的力量的威慑而乞求大自然的恩惠,后来,却因为认识自然到利用自然。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大有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9 
- 
黄国达:四念处的修行方法四念处又称为四念住,是早期的佛教的修行方法,在北传汉译的念处经及南传巴利文第二十二经均有叙述。四念处的要义为如实观,即观身如身、观受如受、观心如心、观法如法,但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9 
- 
刘元春:佛教当代社会价值论前提:从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看佛教全球化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而且是一种文化现象、政治现象。全球化不是某一时段上的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进程,它没有最终的状态和归宿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9 
- 
杨维中:从诠释学方法看儒、道对佛教心性思想的影响从诠释学方法看儒、道对佛教心性思想的影响关于儒道佛三教关系的研究,涉及到的是思想体系之间的渗透和思想家之间的交互影响问题。近几年,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纷纷投入到这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8 
- 
李向平:“生活禅”:佛教信仰资源社会化的成功尝试人间佛教30年的发展,既是中国佛教信仰传统的继承与光大,也是当代中国佛教新传统的建构。其中,河北柏林寺净慧长老于1993年提出的生活禅信仰理念及其20多年来的不断实践,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8 
- 
杨维中:中国佛学 一、佛教创立(四)经典的结集与部派佛教讨论的问题(四)经典的结集与部派佛教讨论的问题在佛陀入灭后的一百年间,佛教僧团发生分裂,此后数百年佛教分部流传。这一历史时期称之为“部派佛教”,时间范围大致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7 
- 
方广锠:佛教古籍定级标准佛教古籍定级标准佛教传入我国后,中国文化逐渐形成以儒学为主干,以佛教和道教为羽翼的局面。与此相适应,古代儒、释、道3家的图书也分别庋藏、独立编目、各有特点、自成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2 
- 
方广锠: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方广锠初学者常把阅读佛典视为畏途,说:明明那些字都能认识,可是串到一起以后,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好象看天书一样。其实,绝大部分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2 
- 
大安法师: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我们学习佛法首先学七觉分,七觉支分告诉我们的第一条,叫择法觉支。选择法门非常重要,你第一步选择得不正确,你步步皆错啊!我们难得的人身——人身难得今已得,中国难生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2 
- 
林克智:佛教旅游项目的开拓(下)佛教旅游项目的开拓(下)6、佛教金石碑刻鉴赏游众多的寺院,素有深山藏珍宝,古刹有名碑的美誉。我们去寺院游览观瞻,也可将此列为一个项目,相信会很有收获的。自古以来,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1 
- 
妙泽:佛学的真面目·5:所谓的“佛教”5:所谓的佛教佛教中的教,其本义是教育的教,佛弟子均称释迦牟尼为本师,所以佛与我们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师生关系。所谓宗教之说,实为一种世俗流变下的产物。佛教中的许多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0 
- 
大安法师: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有轮回这种说法吗?问:佛教传到中国是在东汉的时候,那么“轮回”这种说法,应该大多数在东汉以后,在我们上古时期,就是夏、商、周三代的时候,有这种说法吗?答:中国上古时期的圣人也发现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0 
- 
大安法师:想培福却没钱做功德?大安法师“指”给你方法我们的耳、目、手、足都是作福的工具文:大安法师虽然我们没有钱,但我们的耳、目、手、足都是作福的工具,修福德的工具。这就是佛法告诉我们的智慧,即使没有钱,你有智慧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0 
- 
韩清净:十义量 佛教义第二佛教义第二已辩世间有情今次当说佛所说教。唯佛圣教济拔有情出世间故,诸佛出世由悲愿故,种种圣教善方便故。云何佛教?谓诸如来言音所说,三藏所摄、三乘相应、十二分教。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7 
- 
让血管返老还童的七种方法让血管返老还童的七种方法不规律的生活习惯、暴饮暴食的酒鬼、一相情愿地节食、缺乏运动的吸烟者、因压力而连续失眠…… 纠结于混乱中,动脉硬化悄然降临,说不定哪一天就 早吃素时间:2025-10-17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二章 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第二章非断非常的佛教轮回观当佛陀出世时代,印度大地上涌起了一派思想革命的热潮,民智大启,思路大开,各种新兴沙门集团的职业修道者们,通过对婆罗门教传统观念的批判,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第九节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五章 死亡、死后与出生第五章死亡、死后与出生佛典中把众生一期的生命,分为生有、本有、中有、死有四大阶段,这里的有,为生存、存在形式之义。生有,指投胎受生的最初一刹那身心;本有,指从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陈兵:生与死 - 佛教轮回说-第七章 生死之超越第七章生死之超越中国佛教徒常说:生死事大,强调生死问题是做人应予严肃对待的头等大事。从佛法的眼光看来,人生、者、病、死、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贫穷、灾祸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达真堪布:佛教的油子达真堪布:佛教的油子很多人刚开始接触佛法的时候,壹提到自己往昔所造的恶业,还有点畏惧,有点追悔心,也有点眼泪,而现在胆子越来越大了,越来越没有那种状态了。恶业的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3 
- 
于凌波: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学佛的目的及修持的方法于凌波一、学佛的目的《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一大事因缘”是什么?就是我辈众生了生死脱轮回的问题。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陈柏达:改造命运的方法 第六章改造命运的方法 第六章甲、一般的方法一、明辨善恶一切凶苦都是由恶业来的。因此要避免倒霉的事情发生就必须不造恶业,。要不造恶业则必须明辨善恶。譬如要除去心地中的恶草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1 
- 
徐恒志:关于佛教经论的研究方法一、端正学习教理的态度(一)佛弟子应该研究佛教教理我们知道,世间任何学问都有它一定的理论基础,佛教是宇宙间的伟大真理,也是一种伟大的学术,三藏十二部多至八千余卷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0 
- 
徐文明: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种种欲求,而民主时代的到来,自由程度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9 
- 
元音老人:谈念佛三昧和打坐念佛的方法佛说,以黄叶止小儿啼,是法无定法,应病与药,所以对症的药都是良药,各种法门都是一律平等,无有高下。末法时期,众生根基比较陋劣,业障深重。所以修法还是以净土最为恰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8 
- 
龙海上师:一个回遮恶梦恶兆的简单方法!龙海上师:一个回遮恶梦恶兆的简单方法! 一个回遮恶梦恶兆的简单方法!龙海上师龙海上师说,如果你做了觉得不好的梦,心里感到担心恐惧,起床后就立即念1000遍‘南无地藏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7 
- 
大安法师:逢凶化吉,积功累德的方法修行的高低看德行,不在于外在的东西,无论是哪毕业的,无论是在家出家,真正有德行的就是真正修行的人,简单的说明:皈依了佛就该向佛学习,学习佛的觉悟,学习佛的慈悲,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1 
- 
刘素云:坚决执行刘素云老师的听经方法(2013-4-26坚决执行刘素云老师的听经方法2013-4-26版作者:褚小帅第一部分:引言净空法师在讲经时说:刘素云居士,一张一小时的光碟,一天反复听十遍。我老实交待,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完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30 
- 
印光大师: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实行之方法,必先从事于家庭教育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盖不特佛教之所尚,亦世法之所不废也。其在儒书,早垂明训。《易》云,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书》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7 
- 
黄念祖:修行方法1修行方法古人专注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期期分明,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3 
- 
陈凯歌:我尊崇佛教,它在你忍无可忍之时能给你力量陈凯歌:我尊崇佛教,它在你忍无可忍之时能给你力量 这是关于中国著名导演陈凯歌的一段采访,在其回答记者关于信仰的问题中,陈表示尊崇佛教,因其赋予智慧及宽容。以下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3 
- 
黄念祖:修行方法12修行方法佛就是因这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大经即《无量寿经》,是对圣量的具体讲解。不但《无量寿经》是对阿弥陀佛圣号的具体解释,就连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说明阿弥陀佛,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用更简单的方法计算体重健康用更简单的方法计算体重健康 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的计算体重上限的方法,这种方法只需心算就可以了,现在马上来试一试。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身高质量指数(又称身体质量 早吃素时间:2025-09-22 
- 
静波法师:不要理解错了佛教中的色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静波法师:不要理解错了佛教中的色不是你想的那个意思静波法师 曾经亲见过一个人告诉别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色”指的就是女人……他还不说指男女,就说是专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阴气重的人有哪些特征及对治方法!阴气重的人有哪些特征及对治方法!阴气重的人特征 1. 身体不好; 2. 性格阴郁,不开朗,敏感,多疑,容易受别人影响,一句话可以想半天; 3. 老破财; 4. 梦多,而且噩梦居多;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1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壹、原理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问:Mahasati Meditation (编:正念动中禅的英译,简称动中禅的念义是什么?答:Mahasati是一个巴利文(古老的印度语言)名词。M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三、觉知规律的动作三、觉知规律的动作问:为什么要张开眼睛?答:日常生活中做事都要张开眼睛,因此练习就要自然张开,这样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应用上去。眼要看,耳要听,才能知道外境。练习时看到、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坦尼沙罗尊者答:假定恶行既已造成后,其业力不能够影响生命。在佛教的道德观里,是否存在一种“公平”的概念坦尼沙罗尊者答:我们有时谈论业力的公平性,不过业力的运作形式与我们一般理解的公平性并不对应。以下稍作解释。业是动机[意志]。每一时刻体验的业力由三部分构成: 旧业的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大安法师:消业障最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问:我是初学者,业障深重,是不是应该念地藏王菩萨名号,加诵《地藏经》?另外还想往生极乐世界,是不是还要念阿弥陀佛名号?另外据说金刚萨埵心咒消业障比较好,是不是应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6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信仰-信心与奉献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与哲学佛教与哲学佛陀的觉悟,不仅仅是智力的产物。在佛陀的时代,印度有很多学者,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有些甚至到各地去弘扬他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或与其他思想家辩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佛教与道德佛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的两大部派佛教的两大部派一个真正的佛教修学者,不应该执着于任何宗派。佛陀入灭后数百年,已出现十八个不同的部派,有各自的不同观点。这些不同的部派,基本是因为对佛法有各自不同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佛教?法增比丘答: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育,作为一个人的信仰,以佛的教法和实践为核心,而成为古代印度的一个独立宗教,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在传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佛教为什么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呢?法增比丘答∶在佛陀的时代只有一乘,那即是佛乘,释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但是比丘众因为根基的差别,当时比丘众诵经者相聚诵习经,持律者相聚抉择律,论法者相聚论法,僧团就开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现在许多的法师教导不同的修行方法,我真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法增比丘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来,有的从南方来,有的从西方来,有的从北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如何辨别佛教是否是正法?法增比丘答∶上座部佛教可说是现存的佛法里最纯的一派。在巴利三藏《长部》里的第十六卷中提到:「现在,阿难!如果你们任何一人这么想,我们失去了我们的导师不要这么想。只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没有身心的境界 证悟的种类证悟的种类证悟的种类有中般涅槃(antarāparinibbāyī)、生般涅槃(upahacca parinibbāyī)、行般涅槃(sasan-khāra parinibbāyī)、无行般涅槃(asankhāra-parinibbāy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