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看

红楼香缘

香的历史 2025-05-29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这首诗出于《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夏夜即事》。《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书中出现了大量关于当时用香的记载。作为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红楼梦》中的香谱正可洞观中国古代香文化的源远流长。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读到诸多焚香场景:祭祖拜神、宴客会友,抚琴坐禅,袅袅香烟,卷舒聚散,颇助于营造肃穆、亲切、高雅、温馨、恬淡的气氛。《红楼梦》对香品、香具、用香的描写丰富、具体,且理法并重,时有妙论。既符合当时上层社会的用香状况,又有文人用香的色彩,典雅而富有韵味,在历史上也有渊源可循,是香史上较有代表性的内容。

每位主角又有自己特定的香气,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欣然入梦,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宝钗的衣袖中散发的是一丝冷香,闻者莫不称奇;而倒霉的妙玉则被一阵闷香所熏而昏厥,被歹徒劫持

《红楼梦》中记载的香有数十种之多:藏香、麝香、梅花香、安魂香、百合香、迷迭香、檀香、沉香、木香、冰片、薄荷、白芷等等。香的形状也很丰富,有篆香、瓣香、线香、末香等。

在很多活动中也记述了用香的场景:

1. 节日庆典用香、焚百合之香。元春省亲,元宵之夜的大观园:金银焕彩,珠宝争辉,鼎焚百合之香,瓶插长春之蕊(18回)

2.用百合香祛秽。袭人一直进了房门,只闻得酒屁臭气满屋,一瞧,只见刘姥姥扎手舞脚的仰卧在床上。忙将当地大鼎内贮了三四把百合香,仍用罩子罩上。(41回)

3.手炉焚梅花香饼。袭人向荷包内取出两个梅花香饼儿来,又将自己的手炉掀开焚上,仍盖好,放与宝玉怀内;然后将自己的茶杯斟了茶,送与宝玉。(19回)

4.以龙脑香、麝香送礼。贾芸为谋个大观园的差事,借了十五两银子,买了四两冰片(龙脑香)、麝香,谎称是朋友送的,送到荣府。做了花匠的监工。(24回),十五两银子买了四两冰片(龙脑香)、麝香,可见但是香料的价值已经非常昂贵了。

5.香露。两个玻璃小瓶,都有三寸大小,上面螺丝银盖,鹅黄笺上写着木樨清露,那一个写着玫瑰清露。袭人笑道:好金贵东西!这么个小瓶儿,能有多少?(34回)

6.写诗填词用香。宝钗《灯谜诗(更香)》: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午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谜底是更香。中秋夜大观园即景联句,妙玉有:香篆销金鼎,脂冰腻玉盆。宝玉诗《夏夜即事》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有丫鬟名檀云、麝月)(23回)

7.《红楼梦》里亦有用香治病的描写:

第97回,宝玉在婚礼上揭开新娘的盖头,发现竟然不是朝思暮想的林妹妹,顿时旧病复发,昏晕起来。家人连忙满屋里点起安息香来,定住他的魂魄。安息香,载于唐代的《新修本草》,是安息香科植物青山安息或白叶安息香的树干受伤后分泌的树脂,有开窍辟秽、行气活血的功用,常用来治猝然昏迷、心腹疼痛等病症。

再如第7回,宝钗在叙述冷香丸的药物配伍时,除了四时之药和四时之水外,也特地说明和尚给了一包异常香气的没药作引子,指的就是某种有止咳化痰作用的芳香药。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