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戒、遮戒与五戒
戒为无上菩提本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一件大事便是受持戒律。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3
-
大安法师:犯五戒后能忏悔吗?
问: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大安法师答: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盗、淫、妄,那属于根本戒。你在佛面前、在师父面前已经受了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
在家居士应受持的五戒
我佛慈悲路勇 - 阿弥陀佛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一定要学持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5
-
开愿法师: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
同修: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但是五戒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比较难,周围的人有很多争议,请师父开示。师:要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7
-
开愿法师: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
同修:师父,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师:戒律分大乘戒和小乘戒。小乘戒中,比如喝酒,你心里想去喝,但是没去喝,这个不属于犯戒,小乘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明海法师:关于五戒,我们现在的人会有什么误解_详解佛教五戒
什么是五戒?五戒的内容,简单地讲,第一条不杀生,佛教的戒律非常严谨,就像行为科学,它可以分析,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比如不杀生,它会在行为环节上,做一种细的解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
宣化上人:为什么“酒”也在五戒之内
“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学。怎么叫“勤修戒定慧”呢?你首先要皈依三宝,之后又要受五戒;不是受了五戒就算了,还要照着这个去实行。怎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
律航法师答:受了三皈有什么好处呢?
律航法师答:皈依佛就不堕地狱。嗔恨为地狱的因,佛无嗔恨,你若存心做事,常依照着佛,那还能再堕地狱吗?皈依法就不堕饿鬼。贪吝为饿鬼的因,佛法首禁贪吝,你事事都依着佛法去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9
-
净土法门法语:佛弟子一生要抓住三皈,决定不能丢
我们看到相应这两个字,我们的身口意像不像佛陀?佛陀是我们的模范、是我们的典型,佛一生不妄语,换句话说,三皈、五戒、十善,佛在日常生活当中圆满表现出来了,有这个样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1
-
净土法门法语:念佛还要不要修十善、持五戒?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
三界智尊者:觉者之言 序 引言 三皈依 五戒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大愿法师讲解妄语戒第四【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佛陀再“告诸比丘”,告诉、告诫诸比丘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
大愿法师: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大愿法师讲解【若杀者,自同杀罪。】如果有杀这些动物,是按照前面的不杀生那一条来结罪。【杀已,取五钱肉,犯不可悔。复有七种:一、非己想,二、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
宣化上人答:为什么要受持五戒?
以戒为师,不要错过受五戒的机会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削发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26
-
佛教“五戒”是约束人还是保护人?
今天又是十余位同学小聚的日子。沿着石子小路,踏过溪上小桥,隐约中听到了熟悉的谈笑声,看来我是来晚了。进入包间,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我,异口同声笑道“说曹操曹操到“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5
-
佛门五戒是指哪五戒?
佛门五戒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本。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五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22
-
皈依修学手册:茗山法师:什么叫守五戒修十善
茗山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报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
皈依修学手册时间:2024-04-14
-
皈依修学手册:如何受五戒
如何受五戒前面說過,受了三歸依的人,如想更進一步求得信佛學佛的實益,必須求受五戒,才算是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的開始,歸依三寶,僅是入門而已。如果入門以後,老是駐腳
皈依修学手册时间:2024-04-08
-
佛教基本知识:略谈五戒
略谈五戒五戒制因防非止恶道德标准何为五戒儒家五常(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信)不妄语(智)不饮酒五戒制意杀 生偷 盗邪 淫妄 语饮 酒具缘成犯杀 戒(五缘
佛教基本知识时间:2024-04-07
-
五戒与十善有什么关系?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
佛答时间:2024-03-27
-
放生因果:佛教名词之五戒_佛教的五戒是什么_受五戒后可以吃荤吗
佛教五戒是什么?五戒是「不 杀 生、不 偷 盗、不 邪 淫、不 妄 语、不 饮 酒」。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根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进入佛门之后的在家弟子都应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5
-
星云法师:受持五戒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们烦恼无明的众生,每日放纵身口意业,一任贪瞋愚痴横行,贡高我慢如山,嫉妒恶心如毒。慈悲伟大的佛陀!我再不管理自己,整顿自己,我就快要在社会人群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3
-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邪淫的故事
戒邪淫的故事小王子与夜叉(jataka本生经96,132)波罗奈的梵施王有一百个儿子,最小的王子是一位聪明而又有善根的人,他心里想要如何做才会成为波罗奈的国王。有一天他遇到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杀生的故事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Jataka本生经18)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饮酒的故事
戒饮酒的故事 (kumbha jataka (jataka no. 512))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园精舍。毗舍佉,一位富有而虔诚的优婆夷,被五百位舍卫国的妇女邀请去参加城里的节日庆祝。毗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佛陀就说了一个故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偷盗的故事
戒偷盗的故事草比金值钱(jataka本生经89)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有一鬼计多端的恶比丘,常为比丘众带來麻烦。佛陀就为他们说了这个故事。「很久以前,梵施王(brahmadatta)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戒妄语的故事
戒妄语的故事----本生经第三----舍利婆国的商人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
老酒鬼摔倒摔疼后顿悟受持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学生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服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喝酒。一日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7
-
达真堪布:如果五戒和十善没有持严,到时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达真堪布:如果五戒和十善没有持严,到时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问:如果五戒和十善没有持严,到时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达真堪布答:我们讲往生四因: 第一:明观福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6
-
五戒就是五布施
第一个,不杀生,给人以安全感,就是佛教讲的施无畏。坚持不杀生的人,别人愿意亲近他,不仅人愿意亲近他,动物也愿意亲近他。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大阿罗汉舍利弗尊者在一
布施功德时间:2023-08-16
-
五戒的内容
五戒,是对在家信徒提出受持的五种规范,也称为“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五戒的内容分别是:(1)不杀生狭义指不伤害人命,广义指不杀害包括禽、兽、虫、鱼等一切生命
初识佛法时间:2023-08-15
-
五戒--是在家优婆塞、优婆夷应持守的戒律。
佛教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09
-
虚云老和尚开示“五戒”--止恶生善
虚云老和尚 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
圣德文论时间:2023-08-06
-
买五戒
海涛法师编著有个叫‘萨伯’的生意人,听说国外盛产异宝,便打算前往探险寻宝,再卖给国内的民众。当主意已定后,他便到街上去购买旅途用品。街上买卖兴隆,热闹非常。但前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4
-
受五戒恭塑地藏金身逃脱鬼门关
【编案】相信许多人都有一段懵懂无知的过去,用玩世不恭的态度在游戏人间,悟阳居士,即曾是其中一份子。从前他是一个天不怕丶地不怕的游子,不懂什麽叫做佛法,更不知何为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6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老酒鬼摔疼后顿悟,受持五戒得解脱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弟子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听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饮酒。一日,老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时间:2023-07-20
-
海涛法师:受五戒以后学习易经算犯戒吗?
海涛法师:受五戒以后学习易经算犯戒吗?问:受五戒以后学习易经算犯戒吗? 答:《易经》是外道经典还是佛教经典呢?《易经》是属于外道经典,不是说外道不好,因为《易经》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6
-
海涛法师:受过五戒的人,可以吃补药酒来补身吗?
海涛法师:受过五戒的人,可以吃补药酒来补身吗?问:受过五戒的人,可以吃补药酒来补身吗? 答:如果不会伤害到你的正念,喝一小杯药酒,很多老和尚都说可以开缘。但是出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06
-
佛学修行:觉火法师:先受五戒以后再受菩萨戒,不能越过其它戒再受对吗?
善信问:顶礼师父!阿弥陀佛!在家居士求受菩萨戒,常会存在误区。误区四:很多人会说先受五戒以后再受菩萨戒,不能越过其它戒再受。觉火法师开示:这种说法也不正确。因为
在家修行时间:2023-06-20
-
佛学修行:怕破戒不敢受持五戒,只受其中几条,是否如法?
问题:阿弥陀佛!本人学佛多年,已经皈依,但是怕破戒就一直不敢受五戒,在家里也能坚持五戒里的几个戒,但不知是否如法?明月法师:关于受持五戒,很多人因为害怕受戒后会
在家修行时间:2023-06-20
-
受五戒后给家人烧放料酒的话,会破了酒戒吗?
法师您好!弟子受了五戒,自己并不喝酒,也不食五辛,但要给家人烧菜吃。听佛友说给家人烧荤腥菜时,不可用到料酒和葱蒜,否则就是破酒戒。弟子感到很疑惑,请开示,以便让
佛化家庭时间:2023-06-20
-
佛学入门须知:五戒是什么_受了五戒一定要吃素吗
什么是五戒?1、不杀生 (不杀害生灵)2、不偷盗 (古代偷和盗是两个概念,偷是人不知的情况下拿,盗是用武力去拿)3、不淫邪 (不能有不正当的性关系,在家居士除了妻、妾
入门须知时间:2023-06-19
-
不受五戒但按五戒来生活,功德相同否?
凡为佛子,第一大事便是受戒。凡受了三皈的人,应该继续发心,求受五戒。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是在家佛教徒对自己生
素食师兄时间:2022-07-03
-
有人主张堕胎来节育,这是否犯了杀戒?|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24肆.戒海释疑问:有人主张堕胎来节育,这是否犯了杀戒?答:世间的人,不要说是将来,现在全世界已感到有人满为患之忧;无知的人就主张堕胎,真是可怕
持戒修身时间:2022-05-18
-
孩子、丈夫要吃荤,需要烧荤菜怎么办?|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22肆.戒海释疑问:我很想吃素受菩萨戒,偏偏孩子、丈夫要吃荤,需要烧荤菜怎么办?答:唉!生在这苦恼的娑婆世界,好多事想求完美简直不可能!如果你说
持戒修身时间:2022-05-16
-
学佛人不要被这些人骗了,决定要有正知见 |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15第四条:不妄语戒二、真假知识善明辨世间上忠忠实实的老实人,学了佛后更加是一个忠忠实实的好佛jiao徒;虽是好佛jiao徒,如果没有智慧又没有经验,听
持戒修身时间:2022-05-09
-
守杀戒的人,蚊子蚂蚁能不能杀?别人杀我能不能杀他? |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5第一条:不杀生戒二、忍辱不瞋守杀戒“虽为身命,乃至蚁子,悉不应杀。”人身命是最贵重的,蚁子是最微贱的众生;虽为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意杀一只蚁子,这
持戒修身时间:2022-04-29
-
这个本子,就是我们通往佛国的地图指南 | 五戒是良师
《五戒是良师》3三、上求下化*萨道现在请大家打开戒本,这戒本叫做“在家*萨戒本”。诸位既发心受五戒,就要把五戒看得慎重,因为五戒是诸佛的根本、是*萨戒的基础。戒本中
持戒修身时间:2022-04-27
-
五戒表解
杀戒释名断命曰杀,有情曰生。断有情命,是曰杀生。堕胎胎儿死犯杀戒。自杀亦犯杀戒,与杀人罪同。制意一、由杀害生命,罪业深重,不堪入道。二、杀害众生,违背大悲心故。
其他文章时间: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