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何谓是处非处力。
范古农答: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如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净行得生净土。定有是处。如是等是不是处。佛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是处非处力。
问:何谓是处非处力。
范古农答:佛知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定相。从是因缘生如是果报。从是因缘不生如是果报。如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净行得生净土。定有是处。如是等是不是处。佛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故曰是处非处力。
问:谛师谓意识若与发业无明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若与润生无明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请言发业与润生之差别,及其能造引业满业之理由。范古农答:发业无明,即痴烦恼。由痴而妄造,故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3
问:唯识所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范古农答:心指其总体,识指其个别。识有八种,而统名曰心王。又心就第八识(阿赖耶)之集起义而得名,识就前六识(眼识耳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3
范古农答:一曰足平安相。谓足下安立,皆悉平满。犹如盒底也。二曰足下千辐轮相。谓足下毂网轮纹,众相圆满,有如千辐轮也。三曰手指纤长相。谓手指纤细圆长,端直庸好,指节参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3
问:地藏本愿等经,载大地狱若干,小地狱若干,某狱受苦若干年,始移置某狱,又若干年又移置某狱,受满狱刑,始得转生。然综而计之,实比一贤劫年份尤远。然每遭一劫,下自地狱,上至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3
士:师父您好,请您开示“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的经义。法师:这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的经文,大势至菩萨向释尊禀白以念佛法门契证圆通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1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7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第一节 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一九八四年三月六日仁者爱人,就是仁爱的人。这个仁,在人来讲,就是仁慈的表现,有推己及人的思想。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身受之事,不要加在旁人的身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18
阿弥陀佛,请大法师开示何谓供养诸佛?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明证法师开示:所谓供养诸佛,就是如法的修行。是否拿灯油或花或食物,摆在佛前礼佛即是供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如本法师答:中观派(梵名Madhyamaka,Madhyamika),系以龙树(梵语Nagarjuna)之中论为基础宣扬空观之学派。认为由世俗之名言概念所获得之认识,皆属戏论范围,称为俗谛;唯有依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不要随便肯定、认定一个人是否有开悟,这些我们都要保留。当然,如果我们内心里面有很多的境界、有很多的智慧尚未体悟到,而某个人所讲的,就是很让我心服,觉得「这个人应该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何谓身、心、灵?我们一般是讲身、心,而所谓的「心」与「灵」,心灵也可以合一的讲,意指我们的精神领域层次。一般大致的区分是身、心,以佛学名相而言,亦即「名」(心)跟「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5
所谓“三圣眼”是指 凤眼、龙眼、麒麟眼三眼,早先有个说法叫做“十车凤眼,一车龙眼。十车龙眼,一车麒麟眼。”其实说的就是凤眼好找,龙眼、麒麟眼难觅,并且从一个侧面
凤眼菩提时间:2025-01-23
问:何谓唯识中道?惟贤法师答:唯识中道,依遍计执、依他起、圆成实三相建立。此三相包括世出世间,染、净、有为无为诸法,实为佛教完整的宇宙观。1.遍计执:谓义相之颠倒妄相,如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7
第一篇 起心动念皆修行 - 何谓菩萨行?要了解什么是「菩萨行」,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菩萨」?我们看到经典的记载,菩萨没有一定的身分;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前,曾为出家比丘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0
问:灵山在何处。是否世尊说法之地。范古农答:灵山具称灵鹫山。梵语耆阇崛山。在古印度摩竭提国旧都。东北十四五里。(此旧都名上茅宫城。在今巴哈尔城西南六十里。)是世尊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问:或问关公圣人,何以与韦驮并侍于弥勒菩萨左右。又传关公继任玉帝,究有实据否。范古农答:关公之神,曾受戒于智者大师,以护法为责任。故寺中供之为伽蓝神。并无与韦驮侍弥勒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问:三灾到时,天地亦坏,唯四禅天不坏。此时四禅天以下至阿鼻地狱之灵魂如何。范古农答:火灾坏初禅,水灾坏二禅,风灾坏三禅。此火水风三灾,仍自心三毒所感,不从外来。到此之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7
问:何谓无所住?慧律法师:无所住就是不能执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切法不执着,清净心就跑出来。无所住就是无所住,不能讲无所住怎么解释,还执着那个无所住,就变成有
向生净土时间:2024-06-23
佛门把贪、嗔、痴、慢、疑叫做“五毒心”。因为有了它们的存在,修行人的本心本觉将会被遮蔽,就无法明心见性。现简述如下:①贪:贪有很多种,普通来讲我们有财、色、名
佛教知识时间:2024-06-15
南无阿弥陀佛,意译曰归命无量觉,无量佛。亦即归命于无量寿佛及无量光佛。净土宗称之为六字弘名。归命者,众生一心仰赖阿弥陀佛,即众生之信心。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者,佛
佛学知识时间:2024-05-08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三节 何谓法所谓法者,梵语达磨,泽云法,轨持义。轨谓轨范,能生物解:持调任持,不会自相。合此任持良性轨范物解两义,即名为法。此法,概括宇宙一
佛学基础时间:2024-04-07
名词释义 药师:单从药师解释是药工、医师的古称。《大宝积经》卷一○八:“譬如大药师,善能医治一切诸病。自无有病,见诸病人而於其前自服苦药,诸病人见是药师服苦药已
药师禅时间:2023-08-24
何谓布施惠施济世前文说过,慈悲喜舍是佛教的「四无量心」。然而世人对此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常行颠倒,施不如法,在此有再加以阐述的必要。何谓布施以财物普分给他人为布,克
佛教故事:佛教与拜拜时间:2023-08-23
星云大师去年最后一场佛学讲座,2006-12-17日晚在台北举行,即将卸任台北市长的马英九担任特别嘉宾。被星云大师要求解释佛学出世、入世的定义时,马英九的答案却「不及格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3
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8-06
何谓专修与杂修?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
《学佛群疑》圣严法师时间:2023-07-30
woshifodizi,2009年一者苦谛。二者集谛。三者灭谛。四者道谛。苦谛者。所谓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所求不得苦。六怨憎会苦。七爱别离苦。八五受阴苦。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24
聖嚴法師严格地说,中国人是杂修的佛教。例如:为了求现生的健康、长寿、消灾、免难而持诵《普门品》、《药师经》、《大悲咒》或念观音菩萨及药师佛圣号;若为求西方的未来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8
何谓“菩萨”? “菩萨”的含义是什么?“菩萨”亦称“菩提萨埵”。含义:道众生、觉有情、大觉有情。凡是明解大乘佛法,发了上求佛觉心愿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者,不论是和
药师家族常识时间:2023-06-19
二是工巧明,你们好好来听啊。就是我们的智慧能达到圆融,能操纵世间有为法的逻辑结构,表相宣色,包括表显一切所能见的现象以及在色调上,就是工艺吧、艺术的高超嘛,种种精
佛陀住世时间:2022-09-13
三呢,就是医方明。医方明者,就是包括西医、针灸、艾石、内科、外科、儿科、妇科、跌打损伤等等以及按摩、火罐等,就包括所有这些啊,必须超过世间的名医,才能称妙谙五明
佛陀住世时间:2022-07-18
第四条叫因明。因明是逻辑学理体,因明要善解世间、出世间一切因果关系,随便指个东西都能讲出它的因果道理来,对有为法和无为法的因果关系要洞察入微,识解谛相。所谓洞察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09
凡是众生处处时时都在牵挂障碍之中生活,就是说凡是我们的普通的同学啊,在这里有普通同学,你们现在都是在这个障碍中,有一切烦恼,处于所有一切障碍当中、牵挂当中生活的
佛陀住世时间:2022-06-06
正念是意根。无贪无惑故分明。省庵大师《西方发愿文注》正念分明,有很多人把正念仅仅理解为是念阿弥陀佛。当然也可以这么理解,但是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地方。正念,包括他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12
问: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圣严法师答: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
圣严法师时间:2021-04-11
好,阿弥陀佛,各位大家吉祥。今天呢,想跟大家说说,又一个佛门常见的概念,叫做十二因缘。可能我们在读诵经典的时候呢,常会见到这个名词,但是呢,也可能不知所云,到底
宏海法师时间:2021-04-04
世间食有四食,即:(1)段食,亦作揣食、抟食、见取食,即以香、味、触等色法为体之饮食,资益诸根。(2)触食,亦作更乐食、乐食、温食,即精神之主体透过感觉器官,由取
其他文章时间:2021-03-24
好,各位,阿弥陀佛!大家吉祥。今天在这里想跟大家谈谈,什么叫做转轮圣王。我们在佛教里面,如果有因缘去读诵一些经典的时候,都会读到这么一个概念,要么是叫转轮圣王,
宏海法师时间:2021-03-09
欲登妙位,非行不阶。行法众多,略言其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又云调直定。众生心行,常不调、不直、不定,入此三昧,能调、能直、能定,故名三昧。一、常坐三昧常坐三昧
其他文章时间:2021-01-01
【六即】又名六即佛,天台智者大师,立六即佛义,以示由凡夫修行,乃至佛果的位次,即:一、理即佛,一切众生,虽轮回六道,日处尘劳烦恼中,与觉体相背,然而佛性功德,仍
其他文章时间:2020-11-19
问:何谓佛法融入生活慈诚罗珠堪布答:也许很多人会认为,经常做义工,捐赠财物、献血、捐献器官等等,以及人天佛教所倡导的种种行为,就是佛法融入到生活当中的具体体现。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8
问:何谓“报通三世,转变由心”?印光法师答:报通三世者,现生作善作恶,现生获福获殃,谓之现报。今生作善作恶,来生获福获殃,谓之生报。今生作善作恶,第三生,或第四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28
问:何谓娑婆? 印光法师答:吾人所居之世界,则具足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了无有乐,故名娑婆。梵语娑婆,此云堪忍。谓其中众生,堪能忍受此诸苦故。然此世界,非无有乐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28
问:请开示何谓佛?净空法师答:学佛人首先要明确的认识“佛”。“佛”是梵文音译,意思是圆满的智慧、究竟的觉悟。智慧、觉悟达到究竟圆满的人,就称之为“佛”,所以佛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2
问:请开示何谓智慧?净空法师答:佛的教学枢纽,就是“破迷开悟”。觉悟之后,在大宇宙中,自己就能做得了主宰。所以,佛家是以智慧作主,因为智慧才能解决一切问题。圣贤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2
问:实施观心法门后,杂念妄想不多,能保持空念和无念的状态。古德有云:‘起心动念是天魔,不起心动念是阴魔,到起不起时是烦恼魔。’有念与无念似乎相违背,请问究竟如何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问:请问何谓‘还寿生债’?有的师父专靠此做佛事,说欠阴债须诵《金刚经》,还说能转定业。我曾多次劝勉这位师父,但是她很难接受,我应该怎么办?净空法师答:你所说的寿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问:请问何谓‘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净空法师答:这是讲人一定要明了因果,人的一生都受因果的支配。《了凡四训》里,孔先生替袁了凡先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问:请问何谓智慧?从何处来又到何处去?净空法师答:就事相上简单的说,智慧就是明了。回向偈说:‘愿得智慧真明了’,你对于一切现象,都能通达明了,就是智慧。智慧大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5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