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智明:第六章 蒙山透关 普眼法界
第六章蒙山透关普眼法界讲到修行,一定要注意「离」这个字,因为佛性本具一切功德智慧,但被无始以来无明幻妄所覆盖,所以不能显发妙用。如果称性圆行的人,通过止、观等方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2
-
宋智明:第二章 六妙门讲义 第八讲 旋转启用的六妙门
第八讲 旋转启用的六妙门此讲阐释圣道渐修菩萨在初见佛性之後,从空出假,起旋陀罗尼,广观即相无相的世出世间的一切妙境,开发无尽妙智,成就利乐一切众生的慈悲化导之法。要起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2
-
宋智明:第五章 密乘六妙门 第二节 正行修法
第二节 正行修法正行中的随门有修身法一项,年龄较大或不乐有相之观修者,可以跳过不修,同样能获得解脱圣智。㈠、数门修法身心保持清净之时,应排除其他一切想念,惟心观每一息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2
-
宋智明:圆觉经直讲 第六章 蒙山透关 普眼法界
第六章蒙山透关普眼法界讲到修行,一定要注意「离」这个字,因为佛性本具一切功德智慧,但被无始以来无明幻妄所覆盖,所以不能显发妙用。如果称性圆行的人,通过止、观等方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2
-
宋智明: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 第一节 数息念佛门
第三章 六妙门念佛法要六妙门的法法能通的意旨,如将其应用在净土念佛法门上,又是一条微妙的修持之路。念佛有持名、观想、实相的三种修法。以持名念佛配合数、随二门,即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2
-
宋智明:第四章 太阳圆风与狮子之剑
第四章 太阳圆风与狮子之剑在圆觉的法界里,文殊菩萨将我们带领进入大智慧的光明之中。文殊的大智慧像太阳的光辉,除冥去暗,普照一切。因此世界上一切世智、小智、浅智之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2
-
宋智明:第六课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诤
第六课 天台宗的山家山外之诤天台宗在宋代发生的山家山外之诤,是台宗发展史上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唐代台宗在道邃大师之后,虽有广修大师的继承及弘扬,但不久即遭会昌(唐武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禅宗公案印证点评
禅宗千七百则公案,一一归宗,学人悟后,不妨印心归宗。以下录《指月录》有关悟入及悟后真修的公案十三则,使初悟之人可反省而自察,并借兹言句示现,以印证自心,肯定本来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如何排除禅悟之障(二)
三、如何抉择禅法与善巧行持问:对于禅的悟境以及悟道的禅师那种自在洒脱的为人风格,的确令我神往不已,真心希望自己能早悟真性,开启妙用,但是认识归认识,行持是行持,理解所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禅机新说(二)
云山雾路,九折十弯,过来人一身轻快,一路平直,那正是春花烂漫,清风飘香的时节。禅师虚步而行,众弟子无心而随。到了荫郁的参天古树下,禅师指向前山说:「古时五台山下有婆子,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第三十六课 天台净土观
第三十六课 天台净土观“教宗天台,行归净土”是天台历代祖师一贯的主张。其故有三:一、因为净土的理性,即是实相理体,也是如来藏妙心的净性,所以天台即净土;二、净土的行持,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第五课 天台宗的中兴
第五课 天台宗的中兴天台第五祖章安灌顶大师(561—632),继承智者大师的教观,结集了大师一生的讲述,又建国清寺,敷讲师说,使智者大师的教观得以流传后世。《佛祖统记》上说: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第十五章 圆归如实的道
第十五章圆归如实的道恒河沙佛所说的经,三世如来守护的法,十方菩萨依归的处,十二部经智慧的眼,这即是圆觉陀罗尼的无上了义宝典,将使悟而修者圆归如实的道。--作者提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1
-
宋智明:短文七篇 二、暂别垟山留偈
二、暂别垟山留偈(一)了缘圆古梦 责毁全消融空山回正道 一曲达天听(二)禅道虚拳指 弘宣何诤议一样春江夜 不归归自同(三)佛魔浑湛海 水原浊中清一笑天下事 本位隐禅机二00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宋智明:禅观入门 九、禅的诗偈与要诀 行人二十种病气
行人二十种病气怯弱气--认为自己根浅慧薄,无力胜任大道。应发大愿,立大志而向上发心也。孤僻气--生性孤僻,心量狭窄,不和合于大众。应放开心量,方便利济群生。出头气--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宋智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五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道场尊像念佛正观第五夫观慧三昧者,当以斯观慧之旨,观彼极乐依正,使此心纯熟,心境理一,而直生于彼土也。晨语:观极乐依正即是佛的法界,凡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宋智明:短文七篇 三、雪域归记
三、雪域归记(一)无修绝性地 念极全体是腾腾闲诸法 了然任天地(二)本来自尊身 如如光明体现成奇妙事 无须更说示(三)神密成一串 烧却即无痕回居平常地 只眼彻底圆(四)疾疾为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宋智明:《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 极乐依正第一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晨语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卷上(并序)念佛三昧称为宝王者,盖于一切三昧之中最上三昧者也。首独唱于庐山,后遍流于天下,历代所修往生非一,著文于世,证验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宋智明:网上答疑选录
网上答疑畅说禅人的心路,将本明的光智供养给一切与禅有缘的行人,在自他共严的禅世界里,消融为一片无言的性海一1、听说您有心中心和大圆满心髓的传承,请问两者的异同,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宋智明:禅观入门 二、禅的正见研习与参学 如何参学善知识
如何参学善知识参学善知识是一门学问。教下与密宗都注重在善知识应具条件一边而论其得益大小,而惟独宗下专就能参之人自己觉照程度论其得悟与否。本文即就宗下初学如何参学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20
-
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 第四章 禅的悦乐
第四章 禅的悦乐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唐寒山子快乐,从禅学的观点来看,显然是自然与和谐生活的本身,而不是造作和强求的结果。只是你想刻意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8
-
吴言生:《华严经》、华严宗与禅宗思想(六)
禅宗的事事圆融境事事圆融是华严的至境。禅宗受《华严经》、华严宗十玄无碍、六相圆融的影响,形成了事事圆融境。1.周遍含容观禅境克文《法界三观六颂》前二首分咏色空无碍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2
-
吴言生:禅宗的思想体系
这几天和大家在这古老的柏林禅寺一起度过,我很有些感慨。首先是老法师以身作则,僧宝庄严,使我们感受到了禅的真味。其次,同学们经过这几天生活禅夏令营的锤炼,很多人都
居士人物时间:2025-11-12
-
陈坚:也谈禅宗的“活”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颜元(16351740)是一位力主排佛的思想家,曾写过许多辟佛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叫《辟念佛堂记》,内中有曰:自汉明帝乃西迎以死教天下之妖鬼,入我天朝,其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30
-
杨维中:第二章 摄论学派及《大乘起信论》的传播 第五节 摄论学派的思想
第五节 摄论学派的思想从真谛圆寂之后至隋唐之际,《摄论》之学的弘扬,如火如荼。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高僧大德,著述也异常丰富,法脉传承枝繁叶茂。可惜,现存的思想资料非常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7
-
杨维中:第四章 唯识宗的“宗经”、“宗论”及其主要内容 第二节 《解深密经》
第二节 《解深密经》《解深密经》是印度瑜伽行派最重要的佛经,也是中国唯识宗最重视的佛经。瑜伽行派最核心的论典《瑜伽師地论》全文引述了此经。一、《解深密经》的汉译本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26
-
陈柏达: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
改变命运的原理 第四章一、吉凶祸福的根源心念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们的心地中就留下印象(种子)。所以古代人把心称为心地或心田,真是太有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1
-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从《楞伽经》谈禅宗修身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传统文化研究所研究员荆三隆广东省佛教协会举办“禅宗文化与共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是具有弘法利生,促
楞伽经讲解时间:2025-09-21
-
第四章 唯识宗的“宗经”、“宗论”及其主要内容 第三节 《瑜伽师地论》
第三节 《瑜伽师地论》无论在印度瑜伽行派那里,还是在中土法相唯识宗那里,《瑜伽师地论》都是最重要的立宗宝典。此部论典,部头巨大,义理复杂,熟读不易,因而在唐代唯识宗诸
瑜伽师地论讲解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没有身心的境界 如何达到涅槃 2.禅宗的修法
2.禅宗的修法1.惠能长老:禅宗六祖惠能最为人传诵的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究竟法,他教的无念即是心住于法,念念以法断除种种结缚。在《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南岳怀让法脉
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南岳怀让法脉
禅宗五家时间:2025-09-01
-
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云门宗法脉
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云门宗法脉
禅宗五家时间:2025-08-31
-
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法眼宗法脉
中国禅宗宗派法脉传承图法眼宗法脉
禅宗五家时间:2025-08-31
-
禅宗以证悟如来藏为标的
大乘的入道见道就是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而成佛也是依止着阿赖耶识。世尊所说的佛法,从解脱道到佛菩提道,由头至尾就是以真如如来藏来贯穿整个三乘佛法。二乘解脱道所入的
如来藏实证时间:2025-08-02
-
法界法师: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四章和光同尘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yuān)兮,似万物之宗;锉(cuò)其兑,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首愚法师:成佛作祖的禅宗三纲要
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在《六祖坛经》上给我们修习佛法者有很清楚的三个纲要,我们修习佛法要不断往这三个纲要来探讨,能够尽量的把握到它,透过学习、薰陶,那个人愈接近了它,那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1
-
日本的禅宗公案
2007年12月17日(星期一)上午九点三十分,日本妙心寺灵云院主持则竹秀南长老来中国佛学院做一年一次的列行讲座,此次讲座的主题是《无相大师的逸闻》。日本禅宗的祖师不象中国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4
-
憨山大师:憨山大师禅宗法要
若论此段大事因缘,虽是人人本具,各各现成,不欠毫发。争奈无始劫来,爱根种子,妄想情虑;习染深厚,障蔽妙明,不得真实受用。一向只在身心世界,妄想影子里作活计,所以流浪生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31
-
济群法师:《受戒缘集篇》解读 第一章 具缘成受 第五节 事成究竟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第一章 具缘成受济群第五节 事成究竟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至白四,九法往来,片无乖各。界非别众,僧无不足,羯磨无非,受者心至,则成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
济群法师: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 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
第四章 马哈咖沙巴如何遇上佛陀继续我们的故事,现在要回来看马哈咖沙巴(Mahakassapa)。㈠在他来到十字路口之后,他去了哪里?如前述,当两个沙门分手时,大地被他们的出离
佛陀的圣弟子传时间:2024-11-14
-
慧能大师:蔡惠明: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
慧能大师与中国禅宗蔡惠明慧能大师(六三八—七一三)俗姓卢,原籍河北范阳,因他父亲被贬官岭南,就落户在广东新兴。他是中国禅宗南宗的创始人,世称禅宗六祖。据“续高僧传卷八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7
-
方立天: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第一节 禅宗的理论要旨——心性论禅宗是最为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因重于禅,主参禅,故名。禅宗的禅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禅师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3
-
洪修平:略论禅宗的中国化特色
禅宗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化的佛教宗派,这一点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但如何理解佛教的中国化?禅宗的中国化特色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这些问题似乎仍应深入探讨,本文想就此谈一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9
-
郑颂英:佛法基本原理 第四章 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
第四章、究竟应当怎样修行佛法不离佛法行世法,不废世法证佛法。佛法之修行,被蒙上了太多的神秘色彩。结果,不仅佛门之外的人如堕五里云中,难明真象,而且连诸多佛门之内的人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
宋智明:悟后修养录
一智慧在碰触中放光,方便在随缘处无碍,活泼的灵光使一切万有显出奇妙,如实的应用将人生恰如其份,无念的念,在念念圆应中即念离念。二拥有心灵的一切,有而非有;相应彼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
宋智明:《宝鬘集》选讲
冈波巴大师是藏区一位大成就的祖师,《宝鬘集》是他昭示行人趋向大道的各种真理与原则,讲《宝鬘集》也就是讲修行中所必须明白又必须身体力行的方方面面。冈波巴大师虽是噶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三卷 回归之路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
老年人的学佛方法按照传统的说法,六十岁以上就称为老年人了。在中国佛教徒中,老年人约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因此,如何使老年人在学佛修行的生涯中,沿著正确的方向进取,得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
宋智明:佛教净土法要 第二卷 净土持念法要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
净土九级教学次第论佛教事业的发展,首在教育。只有通过各种层次与不同方法的教育,佛法的真实修证才能如理付诸实践,佛教信仰的层次才能普遍提高,才会出现更多绍隆佛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3
-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五节 智得并空
心经广义达庵居士冯宝瑛演讲第五节 智得并空智之分类不一,有二智三智四智五智等等。今分述之:照理不迷曰慧;对理顿决曰智。智之起,必依乎慧;故智慧二名常合称之,依智而细加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