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十四)
E7、有二十二愿到城乞食时愿若见城郭 当愿众生 得坚固身 心无所屈若见城郭:古来的城是三里之城,七里之郭,有一个里边的城,有外边的城叫郭。那么见到城郭的时候,当愿众生,得
华严经净行品浅释时间:2025-07-30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二十)徧行外道寄第十真实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二十)徧行外道寄第十眞实行尔时善财童子。于不动优婆夷所。得闻法已。专心忆念所有教诲。皆悉信受。思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6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十四)明智居士寄第四无屈挠行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十四)明智居士寄第四无屈挠行尔时善财童子。得无尽庄严福德藏解脱光明已。思惟彼福德大海。观察彼福德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6
-
菩提子种类之十四:阿修罗菩提子
在了解阿修罗菩提子之前,先了解一下阿修罗。 阿修罗是古印度诸神之一,其相貌甚为奇特丑陋,阿修罗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介于神、鬼、人之间的怪物,但是他的果报殊胜
菩提子时间:2025-06-10
-
悟慈法师: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善聚品第三十二概要:本品首先提示五根,依次为五盖、礼佛的五功德,以及阎罗王的五天使、罪人之在于地狱之苦相,佛陀与阿难的问答,天人的五衰,佛陀灭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0
-
邪淫损福、戒淫得福案例之十四!
邪YIN损福、戒YIN得福案例之十四!1. 明朝茅鹿门,少年时求学于余姚,住在城隍庙前的钱家。钱家有一个美丽的婢女,爱慕书生的英俊。一夜到书房来呼猫。鹿门说:“你为何一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3-09
-
大安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四愿:供具自皆如意)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第二十四愿:供具自皆如意)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译文】如果我成佛,国中菩萨,在十方诸佛前,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01
-
实用佛教二十: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
任杰:现观庄严论·选集要义释(十四)
子三、随喜修道第九、随喜修道分二:一、经说;二、论释。一、经说:在回向处说诸善根摄为一,当说随喜之余。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是善男子善女人等,随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03
-
宽运法师: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 十四
不读《华严》.不知佛富贵(十四)──宽运法师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午斋过堂开示接下来是:「若得五欲,当愿众生;拔除欲箭,究竟安隐。」若得五欲:什么是「五欲」?就是财、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
风水二十四向之艮山坤择吉日
风水中择吉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术,我们在做一些大事的时候都会择吉日,但是怎么选择吉日这一点大家都不是很了解,下面我们就通过艮山坤择吉日来学一下如何择吉日,现在就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19
-
智谕法师:《中论要解》第四卷--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上)
《中论要解》第四卷--观四谛品第二十四(上)中论要解 作者:释智谕观四谛品第二十四外人问言:众生以四颠倒,造作集而致苦报。若不颠倒,则修道可以证灭。故破四颠倒可证四谛,证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3
-
德育故事:《二十四忠》【四集卷三】
四集卷三 《二十四忠》忠篇一、【齐姜重国】齐姜重国。袵席为轻。谋于舅犯。醉夫以行。【原文】周晋公子重耳与舅犯奔齐。桓公妻以齐姜。遇之甚善。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因果报应时间:2024-05-19
-
十四、五百仙人
十四、五百仙人跟随佛陀脚印,两世皆蒙救度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外有一座寂静的森林,里头住着五百位仙人,他们经常以火供养天尊。世尊观察知道,在森林中苦行的五
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11-15
-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
二十四、撮盐山立 一本万利诗曰:借物粗微未送还,定中所见即盐山;一因万果生无尽,切莫心贪起野蛮。从前,浙江杭州的西湖,是中国佛教的圣地,不但佛寺林立,而且在家信佛学佛的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3-09-01
-
佛教圣众因缘集 十四、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
十四、身能通石 国王惊惧诗曰:水能洗垢火烧空,贫富贤愚贵贱同;除粪尼提生五百,出家证道石身通。释迦佛陀在印度忄乔萨罗国舍卫大城的祗园精舍说法的时候,很多有善根的众生,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3-09-01
-
佛教圣众因缘集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
二十、宿业难消 罗汉遭灾诗曰:离越前因谤圣贤,赔偿加罪八多千;恶心毒口招殃咎,莫在僧中结孽缘。苦报三涂难息灭,来生酬债利增填;如今证果阿罗汉,宿业还冤十二年。从前北印度
佛教故事:佛教圣众因缘集时间:2023-09-01
-
《妙法莲华经》卷七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七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妙法莲华经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尔时释迦牟尼佛放大人相、肉髻光明,及放眉间白毫相光,遍照东方百八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
佛经时间:2023-09-01
-
二十徒劳行--十四:若不慕觉道,修精进徒劳也
学佛修行的人,首先必须要明确自己修行的目的是什么,绝不能无的放矢,稀里糊涂地就跨入佛门皈依,盲目地跟从人家拜师学法。当然,这不是针对那些对佛法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偶
学佛常识时间:2023-09-01
-
佛教基础知识-二:六度法 八正道 断绝凡情二十法
【六度法】:一,布施度悭贪。 二,持戒度毁犯。 三,忍辱度嗔恚。四,精进度懈怠。五,禅定度散乱。六,般若度愚痴。【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
学佛常识时间:2023-09-01
-
二十徒劳行--二十:看书闻法未懂义理、不能施行,为徒劳也
修行 勿修徒劳行现今多有行人,执以看书而满足,或以闻法为功,却不履行之,作为实际行持,因此往往令修行不能进步,滞停不前,此一行举,实在是徒劳行,成就勿得,将无功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
二十徒劳行之--十八:若不实行,受口诀为徒劳也
密宗佛法之法义诠释,诸行者修习,必通过传承之上师言传身教,并经过若干传法仪式修法授与诸众,如此,方可实行。不经上师而自行修法者,是无效之行持,没有受用的。但是,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
二十徒劳行之--十七:若不知自性,修定徒劳也
自性为何?定复为何者?无论出家僧尼行者,或在家居士等,所修之法,盖为奉行佛意、依正法之义而行之了脱生死之法,别无他耳。此了生死之法修,依众生各自不同之缘起而作不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1
-
二十徒劳行一至二十总汇
修行 勿修徒劳行一,若不摒弃伤害有情,发菩提心为徒劳行。二,不守三昧耶,受灌顶乃为徒劳也。三,若对已之心无裨益,博闻教法为徒劳也。四,行功德时,混杂以恶行为徒劳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30
-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四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十四阿弥陀经讲记(十四)西藏有四皈依,先皈依上师,上师代表三宝,先念皈依上师,再念皈依佛法僧,皈依就是投靠依靠,一般人到了没办法时就要投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5
-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 十四
隆莲法师:阿弥陀经十四西藏有四皈依,先皈依上师,上师代表三宝,先念皈依上师,再念皈依佛法僧,皈依就是投靠依靠,一般人到了没办法时就要投靠别人,要听别人的指挥,皈依佛常随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4
-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 法供养品第十三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 法供养品第十三《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四:法供养品第十三 法供养品第十三 “法供养品”是用以阐述实践与流通的内容,所以称“法供养”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二十、活佛死后医病
二十、活佛死后医病这又是一件近乎神奇的事,世上那有一个人死后还能起作用?从来不曾听说当医生的死后,还能够替活人医病,这话,叫谁相信?然而,却偏有此事,岂不是神奇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时间:2023-07-28
-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十四、活佛行道佛国
十四、活佛行道佛国据老住仰光中国出家同道们说,活佛是民国十八年冬季来仰光的,他身边从来不带钱,究竟是何人替他买的船票?何人替他领的出国护照,这个事无人知道,我也
佛教故事:金山活佛神异录时间:2023-07-28
-
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二十)
?ptag=360kan.tv.free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二十)观音菩萨乃古佛,在世间惩恶杨善,度化众生。相关信息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奇(十六)电视连续剧-观世音菩萨传
佛教影视时间:2023-07-22
-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十四、五百仙人
十四、五百仙人跟随佛陀脚印,两世皆蒙救度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侯,舍卫城外有一座寂静的森林,里头住着五百位仙人,他们经常以火供养天尊。世尊观察知道,在森林中苦行的五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7
-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恰嘎国王
二十、恰嘎国王轻慢尊者再忏悔,暂失王位后复得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候,有位名叫布德作拉巴多扎的人,遣除三界轮回的痛苦,获证阿罗汉果位,为了报答佛恩,他发愿度化无量无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7
-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二十四、集聚母
二十四、集聚母因愿力具辩才,与夫儿共证果当佛陀在王舍城的时侯,有一位莲藏国王统治爱达夏耶拉这个地方。这里举国安宁祥和,财富圆满,无病无灾,田野里苗肥禾壮,道路旁
佛教故事:百业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7
-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爱欲品·第二十四品
爱欲品第二十四品口臭的金鱼放逸人的贪爱,如同蔓草到处增长(攀缘),他们不停地生死轮回,一如林中的猿猴不停的寻找水果。(偈334)在此世间,如果为恶欲所缠缚,苦痛增长
佛教故事:南传法句经故事集时间:2023-07-16
-
济公活佛传奇录二十 来去明一笑归真 感应佛千秋显圣
第二十回 来去明一笑归真 感应佛千秋显圣 却说长老同众僧齐到安乐堂来看时,并无动静。只见济公盘膝而坐,对长老道:「弟子今日要归去了,敢烦长老做主,唤个剃头的,来与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4
-
达真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四)
达真堪布:普贤行愿品讲记(十四)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普贤行愿品》,继续讲(
入门知识时间:2023-06-18
-
佛学常见辞汇(十四画)
【像末】 像法与末法。见正像末条。【像法】 正像末三时之一,像者相似,在佛入灭后五百年为正法时代,其后一千年间所行之法,与正法相似而非正法,故名像法时代。【像教】
陈义孝居士时间:2022-03-11
-
供天中的二十四诸天
斋天是隋代天台宗智者大师依《金光明经》制定《金光明忏法》时开始的。清代《弘赞所集供诸天科仪》云:供天一法本出《金光明经》,修忏时设供三宝、诸天。佛教徒虽不归依诸
其他文章时间:2021-03-27
-
傻和尚别传-二十(一次度生的经历)
一次度生的经历 转眼就是数月过去了,善契已经不再觉得自己在等木源禅师了,内心总是那样在寂谧中,感受着恩师的功德加持,虽说有时也会因无明使心绪起点波澜,但只要一忆
传记故事时间:2021-03-18
-
傻和尚别传-十四(山山水水)
山山水水 老者没有说错,善契走了一天了,没见到一户人家。人是铁饭是钢,这化斋成了一个问题。善契的身体本来就没有恢复好,加上现在腹中风神和雷神交战,震撼着善契的五
传记故事时间:2021-03-11
-
宣化上人:人有二十难
佛言。人有二十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弃命必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
凡夫应常系心观二十事
佛陀要我们这样的凡夫常当系心观身,观二十事,它们是:“一,我此身中,空无无漏;二,无诸善根;三,我此生死未得调顺;四,堕坠深坑,无处不畏;五,以何方便得见佛性;
佛学入门时间:2014-08-23
-
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
成年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古礼,所谓男子二十弱冠,女子十五及笄,表示一个人从孩童、少年进入了成人自我成熟的新阶段。这是一种生命的礼仪,从前,通过这个仪式的人才会被认
其他文章时间:2014-10-14
-
大愿法师: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1、立春立春的时候是要壮胆,胆气足则百病不粘,所以立春这个节气里面多敲胆经是特别好的,《黄帝内经·灵枢》上面就有说,特别是左侧的胆经在立春这个节气里面阳气是最旺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13
-
炼心二十四字
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待时,不必心中不平和委屈,不平且拒绝面对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而坦然接受则使一切皆有可能,甚至坏事也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1-12
-
连续十四天施食,重大病苦即可消除
天台智者大师说:病分四种,第一种就是自然老化的、四大老化的病,这是自然的谁都要接受;第二种就是冤亲债主病,这个冤亲债主病就是因为我们杀生、吃肉,所以生命有轮回,
汉传法师时间:2016-04-23
-
宽见法师:磨炼心志二十四字
磨炼心志二十四字,离苦得乐超越生死: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习莫牵、为意主、普贤行。一、别不平:“别不平”,指于内,心中不平。当我们受到不公正对
汉传法师时间:2017-05-29
-
佛教基础知识——二十四诸天
二十四诸天指的是佛教的护法诸神,又可称为“诸天鬼神”。自古列十六天像,各有所主,以其有呵护佛法之功。后增日神、月神、娑竭龙王及阎摩罗王。后又将“天龙八部”之紧那
佛学入门时间:2019-09-09
-
妙祥法师:发心(二十)入厕的规矩
二〇〇六年为发心居士开示系列之三◎妙祥法师 讲述时间: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十九晚地点:辽宁省海城大悲寺念佛堂听众:道场内男居士约三十多人●忏悔最好的方法●恭敬经书●
妙祥法师时间:2020-04-06
-
界定法师:漫说《杂阿含》(卷十四)~I 第356经(种智经):本经叙述四十四种智。
第322经(眼内入处经):本经重点讲六内处、外六处的可见与不可见、有对与无对。我们知道,眼等六根为六内处,色等六境为外六处。有比丘对这些问题不是很了解,于是向佛陀请
更多文章时间:2020-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