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九
华藏世界品第五之二尔时,普贤菩萨复告大众言:「诸佛子!此无边妙华光香水海东,次有香水海,名:离垢焰藏;出大莲华,名:一切香摩尼王妙庄严;有世界种而住其上,名:遍照刹旋,以菩
《大方广佛华严经》原文时间:2025-07-30
-
大寂尼师: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
初入佛门该从六道轮回的意义认识佛教所说因果报应的道理一、我们活生生的生存在六道轮回中在大正藏第十七册的六道轮回经、正法念处经和诸法集要经以及第一册佛说业报差别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2
-
智者大师: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第九明修证无漏禅。今明无漏有二种。一者对治无漏。二者缘理无漏。故大集经云。有二种行。一者慧行。二者行行。行行者。即是九想背舍等对治无漏也。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4
-
佛教典籍简介: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维摩诘所说经》,又称《维摩诘经》、《维摩经》、《不可思议解脱经》。三卷,十四品。姚秦鸠摩罗什(344-413,一说350-409)译。师东晋龟兹国(新疆疏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05
-
慧律法师:猫咬死老鼠与人打死老鼠有何不同
有一位信徒这么问我:“猫咬死老鼠,是不是在造业?还有是人打死老鼠罪业重?还是猫咬死老鼠罪业重?”这个问题该如何解释?猫咬死老鼠造业了吗?如果我们了解‘唯识学\’,就比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8
-
慧律法师:修心为上
学佛要发三种心:第一要有长远心—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一位刚进入普觉佛学社的学长,大一刚进来,就发心说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后来就结婚了!现在,住在美国。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
慧律法师:《金刚经》讲解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经文:【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恒河尚多无数。何况其沙。须菩提。我今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
慧律法师:《金刚经》讲解 无得无说分第七
【无得无说分第七】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
慧律法师:如何获得真快乐?
人,为什么会痛苦?为什么会烦恼?我们认为金钱可以代表地位,但金钱带给我们的烦恼也很多。我们认为赌博可以带来快乐,但为了赌博自杀或家庭破碎的事,却时有所闻。谈恋爱卿卿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
慧律法师:《金刚经》讲解 依法出生分第八
【依法出生分第八】经文:【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7
-
慧律法师:《金刚经》讲解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经文:【须菩提。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须菩提。于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说义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何以故。世尊说我见人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6
-
慧律法师大悲咒感应
大悲咒是非常值得我们念诵修行的,而且现在很多的高僧大德都推荐我们念诵修行大悲咒。可能有的人在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其实我们是可以看一看各位法师讲解的大悲咒
大悲咒感应事迹时间:2024-10-07
-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禅宗运用不二法门,超越一切对立,以明心见性,回归于清湛纯明的本心,彻见本来面目。象征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主要有彼此不二、 垢净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
吴言生:禅宗哲学象征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
禅宗哲学象征 第二章 公案颂古与不二法门禅宗开悟论揭示超越分别执着以重视清净本心的方法与途径。佛教的开悟方法素有渐修与顿悟二途,对于禅的灵魂公案来说,它所体现的开悟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6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佛教所说的‘业’是怎么回事?
佛教所说的业是怎么回事?佛使比丘答:许多西方人写了很多谈论佛教的书,他们对讨论业与再生的篇章似乎很引以为傲,但他们在每本书里对这方面的解释都十分错误。那些西方人公开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6
-
弘忍大师:宗镜录卷第九
慧日永明寺主智觉禅师延寿集。夫修行契悟法乃尘沙。云何独立一心为宗。而称绝妙答。若不了心宗皆成迷倒。触途成壅证入无门。如俗谛中亦有秘密之法。若不得要诀学亦无成。或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13
-
佛教所说的“因果”论有哪些;特点?
佛法所说的因果法则,是遍通一切的,就是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大至整个世界,小至一粒微尘,无不笼罩在因果的关系网中,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说一法也没有。不但佛法是这样讲,
因果报应时间:2024-07-26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4)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汝勖修行,欲得菩提,要除三惑。不尽三惑,纵得神通,皆是世间有为功用;习气不灭,落于魔道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4
-
海仁法师: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第九)-海仁老法师(11)
辛五贪冥感想心爱悬应,即渴望诸佛菩萨,冥中感应。彼受尽想现,处于三摩地中之修行人,忽然心爱悬应,遂一心周遍流历,精细研究,贪求佛菩萨冥中契合,期感圣应。即此一念,贪求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4
-
慧律法师:临终备览-第一章 关于死亡
第一章 关于死亡人生自古谁无死众所皆知,人间有八苦,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暨五阴(指色、受、想、行、识,为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炽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0
-
慧律法师:临终备览-第八章 设置灵堂
第八章 设置灵堂设灵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简单隆重。供奉西方三圣,前面悬挂亡者相片,陈设香炉、水果、鲜花等。亡者灵前以莲花灯,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祭品宜素戒荤。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0
-
电影《一出好戏》起底人性,佛陀所说“凡情 20 法”贯穿全片
这天,我带着女儿一起观看了黄渤第一次执导并主演的喜剧电影《一出好戏》,虽然是喜剧题材,我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反倒有些沉甸甸的感觉,甚至为影片中深刻的人性揭露而汗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19
-
佛教问题:第九课、菩萨
第九课 菩萨一、与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佛、菩萨有那些?依佛教的宇宙观而言,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其中最为人所知晓,为人所称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
佛教问题时间:2024-04-02
-
初级佛学教本:第十三课、维摩诘居士
第十三课 维摩诘居士佛住世时,毗耶离城 (1) 中,有长者名维摩诘 (2),辩才无碍,游戏神通 (3),虽为白衣 (4),而奉持沙门清净律行,虽有妻子,而常修梵行。因方便度人故,
初级佛学教本时间:2024-03-27
-
放生仪轨:佛家所说“放生”的本意是什么?
佛家所说放生的本意是什么?放生典出于大乘佛经,盛行于中国内地,西藏亦然,也流传于日本和邻近的韩国与越南等地。放生的活动是基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以及轮回生死的因果
放生仪轨时间:2024-03-12
-
楞严经述旨卷第九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九淮海参佛弟子蕴空居士陆西星述旨广陵后学 陈遇时 校定△天趣诸天皆相蹑增升。种种不一。各以类聚。若或使之。而实无使之者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1-25
-
资深语文老师:海量阅读是新高考语文取胜的不二法门!
资深语文老师:海量阅读是新高考语文取胜的不二法门!新高考来临,对考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果光学课本,根本就无法看懂考卷的阅读材料。所以,大量、全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4-01-03
-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九)
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九)守培法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卷第九镇江玉山沙门守培疏 皈依弟子云常忍校刊二示色界天。五。初初禅。二二禅。三三禅。四四禅。五结名色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3-12-25
-
《妙法莲华经》卷四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尔时阿难、罗侯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
佛经时间:2023-09-09
-
星云法师:不二法门
佛光山有个“不二门”,常有人问:什么意思? 佛光山座北朝南,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到了黄昏,又从西方下去;升也未曾升,下也未曾下。何以形容呢?“不二”之谓也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6
-
索达吉堪布: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为什么要断除呢?
索达吉堪布: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为什么要断除呢?问:佛法所说的贪心,实际上就是一种“进取心”,这种心态能给自己和社会带来进步,为什么要断除呢?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
你所说的话就是所修的路
弟子跟着师父进城化缘。 进城后车水马龙好不繁荣,弟子说:“师父,今天我们肯定能化到不少东西。”师父不语。弟子刚说完,有人狠狠地从店内扔出一个玻璃酒瓶,碎了一地。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11
-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 入不二法门第九
静波法师:《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 入不二法门第九《维摩诘所说经》讲义十:入不二法门第九 入不二法门第九 一切现象界的本质,都是空无自性,虽然缘起法历历现前,却不是真实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0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上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 (第三讲 上)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 整理人 慧雪 校稿 悲贤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一讲 下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一讲 下入不二法门品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第一讲 下)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校稿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整理人慧雪这个时候,百丈禅师走过去,把这个手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下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三讲 下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 (第三讲 下)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 整理人 慧雪 校稿 悲贤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二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二讲 上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 (第二讲 上)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校稿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 整理人 慧雪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四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四讲 上入不二法门品(第四讲上)《维摩诘经》的经文“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五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五讲 上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 (第五讲 上) 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校稿 错漏之处 敬请指正 整理人 慧雪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一讲 上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一讲 上入不二法门品 静波法师讲于新加坡(第一讲 上)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未经校稿 错漏之处敬请指正整理人慧雪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无上甚深微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四讲 下
静波法师:入不二法门品 第四讲 下整理人 慧雪下面的经文“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7
-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维摩诘居士的布施
维摩诘居士维摩诘居士生病那段时间,佛陀想派几位弟子去探病,但是,很多人都不敢去,因为维摩诘居士辩才无碍,许多小乘行者都不敢去探望他。那时,有位在家居士善慧,他很
佛教故事:人物故事时间:2023-08-01
-
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
转载为什么有的人得不到经中所说的殊胜功德?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中说佛告弥勒菩萨言。弥勒。于后末世五百岁中。少有菩萨。能生忧悔舍离烦恼。多有菩萨。其心刚强不相尊敬。
答疑解惑时间:2023-07-14
-
海涛法师: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
海涛法师: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请问要怎么办?问:对法师或佛教所说的话、故事会相信,但是有时候又会怀疑,自己觉得很不应该,但又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7-13
-
金刚经讲义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金刚经讲义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金刚经讲义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江味农居士著 (己)初,明无法可说。分二:(午)初,对机则说;次,本无可说。(午)初,又二:(未)初,示说法无念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12
-
佛教名词:【忍辱】-佛教所说的忍辱是什么
忍辱(佛教解释)修忍辱时不要著忍辱的法相,以为我是能忍,以及有我所忍受的程度,有能有所即离不开四相。闻赞则喜,闻谤则怒,心中即起波浪,离四相谈何容易!应先渐修,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
佛教名词:佛教名词之世间_佛教所说的世间是什么意思_世间的意思
世间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世间是指时间和空间。「世」说明过去、现在、未来等三世的时间,时间是从古到今往未来,是因果的循环,是因果的继续不断。「间」指出东、西、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
佛教名词: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_怎么理解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是什么意思?「不二」指一实之理,如如平等,没有彼此之别;「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不二法门」原指不靠言语传授,只靠内心思考求得大彻大悟的修道门径。后指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
佛教名词:佛教中所说的【信愿行】是什么意思
信愿行(佛教解释)净土宗祖师所总结的净土法门之宗要。藕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耳。彻悟禅师云: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7
-
佛教名词:精舍_什么是佛教所说的精舍_什么叫精舍
什么叫精舍?精舍是什么意思?精舍,是梵语寺院的翻译,无论大小的佛寺都被称作精舍。中国佛教道场,以精舍为名,是从晋代开始。精舍的本义,以佛教的解释乃是精练勤修的行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