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达真堪布:观察上师是否具足法相最重要的标准是什么? 站在大乘佛法的角度讲,主要看他有没有无伪的慈悲心和菩提心,有了这些就是具足法相的上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中也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6
-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吃喝关,是循序渐进的:从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体越来越健康, 身轻体健,无病无灾,健康长寿。食、色、睡三关是一体的,素食少食,可以节制淫欲,
早吃素时间:2025-10-03
-
刘素云: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
有人问,说在这个世界什么能量最大?老法师说了,我不知道你们记没记住?就阿弥陀佛最大,在这个宇宙之中能量最大、能量最善的就这四个字,阿弥陀佛。你把其它的都排掉,就留这个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1
-
净土法门法师:当你有求的时候不应,什么原因?
『但当归依瞻礼供养赞叹地藏菩萨形像,如是所愿所求,悉皆成就。』这段话实在就是《行愿品》里面「如教修行供养」,法供养里面第一句。你只要真正能做到如教修行供养,你所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30
-
李炳南:什么是道_道是什么意思
道场是求道的地处,大家来道场,若不求道,只图热闹一场,这样什么好处也得不到。道是什么?道人人皆有,而人人皆不晓得,所以必须求道。现在有现在之道,将来有将来之道,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7
-
佛陀的叹息!
有一个人一不小心掉入了火坑里!这个时候,他正好看见佛陀,从旁边走过,于是他大声的呼唤:喂!快来救救我啊!佛陀听到呼喊声,转过身来到了近前。你是在喊我吗?佛陀问道。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7
-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6
-
净土法门法师:现代人不知道因果可怕,敢造罪业
现代人不知道因果可怕,敢造罪业。今天社会这么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杀生。凡是有生命的这些众生,我们一般讲动物,你杀牠,牠没有怨恨吗?牠没有抵抗的能力,被你杀了,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6
-
希阿荣博堪布: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
问:跨越时空的因果对现世有什么意义?如何起到断恶行善的警示?答: 严格说来,因果都是跨越时空的,因与果不可能出现在同一时空点上。时空的间隔有长短远近之分,而这长短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4
-
黄念祖:修行方法1
修行方法古人专注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期期分明,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3
-
黄念祖:修行方法12
修行方法佛就是因这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大经即《无量寿经》,是对圣量的具体讲解。不但《无量寿经》是对阿弥陀佛圣号的具体解释,就连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说明阿弥陀佛,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南怀瑾:大禅师真有那么神?你走三步就能看出是否修行人?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揭秘生活中的因果:父亲信佛的起因
前些年,我父亲有非常严重的颈椎病,越来越严重,后来严重到了每一两天发作一次。每次发作,头晕目眩,脸白如纸,汗如豆珠。后来我总结我父亲的颈椎病皆是由杀生而起。我们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2
-
宣化上人:这个“禅”到底是个什么?
这个“禅”到底是个什么?——宣化上人讲述这个坐禅,你若喜好,那才可以坐禅;你若不喜好,就是坐禅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我们现在暑假班这一班人,可以说都是常好坐禅的人;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21
-
隆波通禅师:2011年国庆仙岩寺禅修小参答疑(一):什么是觉知、觉性
问:什么叫觉知觉性?答:翻掌看看,知道吗?知道自己在翻手吗?清楚吗?这个就是觉知,跟得上吗?觉知得到吗?这就是觉知。以觉知来唤醒觉性,觉知得清清楚楚,完全没有烦恼,这就是觉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宣化上人:无论哪个法门,你若能专一都相应
问:念佛法门,南传佛教比较少用,想请问上人应修何种法门,来发起信仰心?信仰好象五味似的,佛所说的各种法门也就好象味道似的。酸甜苦辣咸,你不能说酸的是第一,也不能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9
-
坦尼沙罗尊者答: 怖畏的本质是什么? 是否有明智的怖畏? 怖畏是否总是关乎未来? 如果处在当下,是否会有怖畏?
坦尼沙罗尊者答:怖畏有三种成分: 对危险的辨知,对面临该危险的虚弱感的辨知,以及逃脱的欲望。有些怖畏是明智的,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未脱老、病 、死,为将来不受苦迫的准备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8
-
顿辉法师:显现圆光
顿辉法师:显现圆光 显现圆光一九九一年我在福建雪峰禅堂参禅,同参中有一位禅和子曾经在顶礼地藏菩萨像忏悔时,亲眼看到地藏菩萨的化身。我听了一时好胜心强,也决定要见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8
-
达摩难陀长老:佛陀是不是神的化身
佛陀是不是神的化身佛陀从来未曾宣称过他是神的化身,或是神的使者。佛陀是一个普通人,他透过自己的觉悟而证得正自觉大智慧,没有人可以宣称他是佛陀的导师。经过他自己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6
-
达摩难陀长老:佛陀的本怀
佛陀的本怀佛陀是世界之光。「应该了解的都已了解,应该做的都已完成,应该弃除的(烦恼)都已弃除,梵志啊!所以我被称为佛陀。」《经集》「兄弟们!如果这世界没有太阳和月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6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序
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达摩难陀长老 编著序当我在四十多年前抵达新马时,面对很多碰到问题的信徒。当时,很多佛教徒对正确的佛法和修行都缺乏理解和认识。他们提出了很多的问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6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信仰-信心与奉献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
第八章 佛教的道德规范与修持佛教与道德佛教的道德规范,并非人类功利主义所缔造的道德规范。今天的世界一片混乱,传统的价值观被全面的推翻了,唯物主义无所不疑的精神,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大安法师:受菩萨戒有什么好处?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果你不去受这个戒,没有通过羯磨法得这个戒体,你本能烦恼的冲动,就容易犯那种错误。你受了戒,就有一种力量在阻断它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佛教?
法增比丘答: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的教育,作为一个人的信仰,以佛的教法和实践为核心,而成为古代印度的一个独立宗教,时至今日,全世界各地都有佛教在传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在家众的修行
六根本与六随念在《杂阿含933经》里佛对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汝见如来,不见如来;见诸比丘,不见诸比丘;且汝常当勤修六法:何等为六?正信为本,戒、施、闻、空(舍)、慧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现在许多的法师教导不同的修行方法,我真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
法增比丘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来,有的从南方来,有的从西方来,有的从北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在家众修行的六根本是什么?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什么是无明呢?
法增比丘答∶在《杂阿含298经》中佛说:「谓缘无明行者。彼云何无明?若不知前际(过去),不知后际(未来),不知前后际。不知于内(内六处),不知于外(外六处),不知内外。不知业,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大安法师:为什么对净土法门的信心很难生起
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如来一代时教,智慧深广如大海,功德宏博如宝山。八万四千法门,渐顿各称所宜;众生随缘信受奉行,皆蒙解脱。于中能否契入佛法,获益的有无与浅深,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3
-
三个故事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布施?
一、等我有了钱再布施一个修行者人听了因果布施的道理,对禅师说:“等我有钱以后,一定广修供养,做一些济世救人的事业”。禅师:等你有钱以后再行布施,那你永远不会有钱
布施功德时间:2025-09-10
-
佛陀轻轻的笑,揭秘了这个重大秘密
有一天,佛陀带着弟子经过市集时,看见一位卖鱼的老人,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如果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10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
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佛教徒教导人不应该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但是所谓的满足于涅槃又是什么呢?于涅槃感到满足叫作法欲(Dha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
黄念祖:修行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是中断
黄念祖:修行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是中断大家都有很多事情,各个方面只要维持住、做得好,都是成续。只要相续,即是增长。你坚持地修下去,昨天修,今天还修,多一天你的功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9
-
净土法门法师:为什么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相是心现的,决定没有善恶好丑,相是平等的,相是清净的。清净平等的妙相,佛经上也讲妙色,为什么会变成这么复杂?这是由心想所生的。后面说得就更具体,一切「皆由自心种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9
-
阿姜查禅师:泰国罗汉自述禅定境界:什么都可能发生,但别在意
●讨论与分享有一次,我去拜访一位名为阿姜宛(Ajahn Wang)的禅师,他与一位比丘及两位沙弥住在山顶上。我没有遇见他,但是却感觉到,像这样生活的人,一定有其独到之处。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阿姜查禅师:心灵的资粮 -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如果那是好的别抓紧它如果那是坏的别黏着它好和坏都会咬住人因此别紧抓它们哇那婆提扬寺这里的确非常安宁,但,如果我们的心不平静,这也是没什么意义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净土法门法师:是自己功夫不得力,才被冤亲债主附身
你们读过《慈悲三昧水忏》,你看到悟达国师,悟达国师在他这一生当中,修行得不错,做了皇帝的老师,国师!不是一世修行,一世决定做不到,十世。十世没有间断,这个还得了!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寂静法师:一个宇宙变化规律的公式,助您有求必应
今天我们在因果里边再加一条,它是一个字,叫做缘。我通过学习佛法,发现了万事万物万法的一个变化规律,所有一切变化都离不开这三个字:因、缘、果。我们讲因果是把两头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 :结生心一生起时就有了生命,那时的名色是什么情况?也有性根十法聚、身十法聚等色聚吗?
问 :结生心一生起时就有了生命,那时的名色是什么情况?是否也有性根十法聚、身十法聚等色聚?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 :你想知道吗?如果想知道,请实际地修行体验。当你修行到缘起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么可能还是凡夫呢?
问: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帕奥禅师答: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恒传法师: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历然
妙有则一毫不立,真空乃因果历然文/恒传法师讲述题记:无量寿经卷下(大一二二七七上):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时间:2014年8月3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佛陀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那么为什么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
问:佛陀说:「心、佛、眾生,三无差别。」那麼為什麼佛陀不在一开始时就教导所有弟子发愿成佛,以便人人平等,没有佛陀、辟支佛、阿罗汉等的差别?帕奥禅师答:根据南传三藏,有两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是用什么方法?
问:在很多佛陀的本生故事里,都有着人类可以跟动物互相沟通的情况,例如禅师所讲的商人与驴子的故事。是否以前的人都拥有可以跟动物谈话的能力?如果是的话,请问是用什么方法?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为什幺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达到安止定?
问:为什幺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达到安止定?帕奥禅师答:因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奥,它们不是世俗谛,而是究竟法。透视究竟法的定无法强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随念不能达到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如果在家人也能够证悟涅槃,为什么佛陀还要成立比丘及比丘尼僧团?
问:如果在家人也能够证悟涅槃,为什么佛陀还要成立比丘及比丘尼僧团?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在家人的生活非常忙碌,有许多的责任。他必须工作及照顾妻子儿女等等。在这种情况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这四个与名色法有何关系?修行缘起法时如何观此四食?
问: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这四个与名色法有何关系?修行缘起法时如何观此四食?帕奥禅师答:在这里我要举例来说明。佛陀开示说:──「一切众生依靠食。」这里所谓的「食」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
问:有位比丘在做过还俗的仪式之后,仍然冒充为比丘。请问禅师,在家居士供养已做过还俗仪式的比丘会有什么功德?如果这样的假冒比丘剃度别人出家,并授与别人比丘戒,将来他会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