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真正有智慧的人都在这样做事,你学会了吗?值得一看鬼谷子:真正有智慧的人都在这样做事,你学会了吗?值得一看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8
《金刚经》是中国汉传佛教最著名的经典,全文约有五千字。道家最著名的经典《道德经》(《老子》),全文也是五千字,称为五千言。佛教的《金刚经》正好约五千字,这就是佛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遇到不顺, 固然跟你过去造的业.有关系但是思考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不对, 把这个恶业引动了.各种不顺, 一般都是自己现在就有各种毛病, 然后把过去的恶因牵动, 形成各种恶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0
尊敬的诸位校长,大家好。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不能只看到结果,应该从原因下手。就像种了一棵果树,果子是酸的,我们找到原因,应该是在根上施肥,而不是把果子全打掉,它再怎么长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达真堪布:傲慢会让你的人生走下坡路智慧生活 “不应观察己功德”。这个是说,在没有什么意义的情况下,不应该观察自己的功德、善根、福德等成就。你经常这样观察思维,很容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3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9
第三讲 (一) 火化的问题南老师:我们刚才吃饭以前讲生死问题,讲到死亡,完全断气死了,第六意识昏迷。换一句话说,这个完全昏迷,就像是夜里睡眠的时候,完全睡着了,进入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1
译者按:韦布尊者(Webu Sayadaw,U Kumara, 1896-1977)生于上缅甸,剃度出家后,心仪佛陀教法中的实践面,与缅甸佛教侧重论疏的传统,大相径庭。1927年,年仅三十一岁,便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钟茂森:人生大事不能耽搁 人生要知道,最大的事是什么?黄念祖老居士,我记得他曾经举过这么个例子,也说得很好。他说我们要求生净土,这个愿要摆在第一,就好比什么?就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从心里跳脱不是逃避面对事情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假设有个比丘,下定决心不逃避事物,要勇敢面对它们。他照顾自己,并了解自己和他人,持续努力地解决各种问题。假设他是位住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问:经中谈到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于世间。关于辟支佛呢?能否有两尊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帕奥禅师答:可以。正等正觉[1]的佛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可以有许多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间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问 :如果有人不知情而从假冒的比丘那里受戒,他能否算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如果不算,他是否算是「贼住」的人?帕奥禅师答 :根据南传三藏,此人不是真正的比丘或沙弥。但是如果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人生必然要面对应该面对的一些事情,有了人生的一些事情才会有修行,如果对一个什么都没有的虚空来讲,就没有必要再说什么修行不修行;既然人生要面对一切的事情,就要明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1
逸尘居士: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1
问:假如一个具足信愿的人,临命终时被家属送去医院急救,或因车祸等意外,被搬动身体造成痛苦,能顺利往生吗?听说生嗔恨心会堕地狱。答:你只要具足深信切愿,临命终时,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7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苦分为三大类。第一、苦苦。我们来到世间投胎做人,是随顺过去世造作的业力,这个业力就是苦因,这个身体就是苦本。有了这个身体,又将会承受三苦、八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6
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一个法门。可以讲佛法是追求智慧的,而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是不需要智慧的。它需要一种信仰,有智慧可以进来,没智慧也能进来,而要真正彻底地进来,是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4
因为无常,所以人生在不断地变化,有高潮、有低谷;有顺境、有逆境;有如意、有不如意;有高兴、有烦恼人生不可能永远让我们高兴、也不可能永远顺利,人生总是有不如意的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3
【若人散乱心 入于塔庙中 一称南无佛 皆已成佛道】——《妙法莲华经》‘若人散乱心’:散乱心就是不专一,没有禅定。也好像游客到这里来参观庙、参观佛像,并非志在拜佛,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3
发菩萨心的人,是帮助他人,不是帮助自己;是利益他人,不是利益自己。所以我们这个受过菩萨戒的人都应该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就是要遇到机会就帮助人。你也不必找机会去帮助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2
10人生三十年在警卫森严、阴风凄凄的阎王殿上,阎罗王威武地高坐在大椅上,两旁的鬼卒,青面獠牙,手持刀剑戟叉,等待着执行他们替天行道、处罚奸恶的责任。阎罗王令旗一掷,不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1
传统意义上的做善事积累功德能生天,这种情况可以用轻松地用能量来理解,无外乎是能量积累超过人道的能量阈值,突破了人道的能量界限。所以说共业招感就是这样的,你的业力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6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世俗之间不停的打,神圣战胜了世俗,你的智慧就升起来了。智慧从哪儿来?就从这儿来!智慧不会象地里面长草一样,突然就冒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问题:作为母亲,怎样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好孩子呢?宗性法师:这是不是问错人了?我既不能当母亲,也不能当父亲,只能当和尚呢!但是,和尚既是母亲也是父亲,为啥呀?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佛说八大人觉经》的人生哲理【上海】远尘《佛说八大人觉经》是佛遗教三经之一。在本经中,佛陀详细介绍了诸佛菩萨等大人应觉知思念之八种法。经中以此八事,开导一切众生
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解时间:2025-08-01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没有记忆力,这个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像我们读过一遍经不能全背诵,甚至比这个更差,那该怎么办?在地藏菩萨像前供养一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7
达真堪布:有禅定、有智慧的力量,持戒就会变成成就的助缘,变成方便如果懂得佛理,有智慧,受戒是不难的,是轻松、自在的。我们真正回到轨道上,那时是轻松、自在的!一点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26
宽见法师答:遇到问题,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我自己身上能有什么问题啊?※※:师父曾经开示,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要从别人身上找问题。当弟子在遇到问题,去想师父的开示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贪,妄是人生之毒瘤每个人生活的地点不同,所接触的人与事物也不一样,内心里面隐藏的贪心与妄念也截然不同,事物的本身没有好坏,但是因为人们的视觉不同,传达出来的感觉
五福临门时间:2025-07-19
平淡才是人生中道的生活。人生本来是一无所有。不要总是沉缅在追忆过去,不要一时地幻想着未来,现在才是最重要的时刻。良知不昧,因果不泥,人生可怕的事情是忘记了自己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8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事之道,不能不说,吃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7
一个人为什么要做公益慈善?为什么要有道德?为什么?社会舆论。舆论就觉得,啊,这个人是个善长仁翁。这个够吗?不够。慈善是本能,生命觉醒以后,做慈善,道德高尚这个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1
「忍耐者,方为智士,唆人者岂是良民」?我们能够忍住不去跟人争讼,这是有智慧的,自己绝对不要去告别人,宁愿吃亏、宁愿上当、宁愿受屈辱,知道这是还前生债。佛告诉我们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1
达真堪布:度化众生,智慧比神通重要现在很多人都想玩神通玩神变,说的还很好听:“有神通多好啊!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的内心里有智慧、有觉悟,那你活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0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道大师在《心要》中指出:释迦牟尼佛应化人间讲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广博,道理渊博深奥。这些经典把显教和密教的修行方法和理论,统括无遗。为与广大准提行者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8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下分三个层面作一简单的探讨。一、「应无所住」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心,其中妙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智慧与福德福报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把人身难得的道理讲了,佛法难闻还没有讲。说佛法难闻,但是我们在座的同修已经闻到佛法了,难在哪里呢?佛教的经典有三藏十二部,佛法难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30
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常常遇到鬼,一个月总会遇到好几次。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因为我心里头有杀生的念头。我十六、七岁的时候,天天去打猎,每天都带着猎物回来,所以以后常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7
因果二字,遍摄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罄无不尽。世间圣人,非不明示因果,而是后之学者不能深体圣人之意。《易》云,积善余庆,积不善余殃。《书》云,作善降祥,作不善降殃。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5
学佛的必要性:如何认知人生真相并获得究竟的快乐和目标——师父在2010年国庆禅修期间的开示阿弥陀佛,大家下午好!咱们下午抽一点时间,就有关学佛的必要性,做一个分析。这次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认知自我——怎样认识人生和生命如孝法师北京大学讲座2010年11月24日非常高兴能有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我本人感觉到很惭愧,因为自己比较糊涂,出家到现在还不能明了佛意。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一时,佛在舍卫城。(译者:据说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说是二十四年。佛当年所居的遗址尚在,在更顿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与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1
2008年,先是缅甸遭受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接着不出半月,中国四川遭受巨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伤亡目前还在延续着。人们一边积极地抢救伤病,一边积极地恢复民生,尽力将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居士:想在家持八关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听歌,我自己不看,可耳朵难免听得到,这是否犯不观看歌舞伎乐这条戒?另外床是双人床,但较矮,是否又不合不坐卧高广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6-12
放生要运用智慧放生也必须运用一些智慧,只有悲心而没有智慧,是不能对众生带来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鱼放在海中,或把海鱼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国鸟类放本地林中,这并
放生心得时间:2025-06-09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羸瘦憔悴:羸在这儿是没有智慧,没有修出大智大慧;没有福报,就是瘦。这二乘人,他没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就表示他的身体羸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8
近日,《北京晚报》以《频繁走穴,小矮马年前很忙》为题,刊发了一个整版的报道。主要内容就是,北京各养马场的小矮马供不应求。虽然也有买的,但大多数都是租的。商场促销,楼盘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07
退一步是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五代后梁高僧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偈子:“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初读这首禅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6-06
现在虽很强健,就要做就要死了想。那个意思是,虽然咱们还很强壮还很年轻,你就得做什么想法呢?产生什么念头呢?人生是无常的,死亡是无期的,说不定哪一会儿我们就死,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2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