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欲求
生命的欲求总是无法停止……我们需要被了解、被爱护、被需要,因此生命里头,总是在寻寻觅觅,一个感觉对的人,即便是找到了,都还感觉不踏实,不知是否会被抢走?这种感觉到就是内心里永远不止的追寻。
生命的欲求
生命的欲求总是无法停止……我们需要被了解、被爱护、被需要,因此生命里头,总是在寻寻觅觅,一个感觉对的人,即便是找到了,都还感觉不踏实,不知是否会被抢走?这种感觉到就是内心里永远不止的追寻。
因此,我们可以更直接的说:“净土法门就是诸佛彻底真实之利的所在!”因为它彻显了诸佛的无尽大悲、大愿、大力与大用。这也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十方诸佛没有净土法门,下无以度尽
法藏法师:净土深义时间:2025-07-15
人的禀性就是人的命。禀性好命就好,禀性坏命就坏。禀性好的人就是心量大,没有不良的习性。人的禀性和习性决定命的好坏。禀性来自父母和老祖宗,习性是人后天受到生活和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善士问:世上有些人一生做的很好,但是因为没有学佛,往生后能到极乐世界吗?法藏法师答:「修得很好,做得很好」,你那个什么叫做好?是一边钓鱼,怡情养性,然后又去捐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9
善士问:佛七中,意识到自己的焦虑症,要怎样调整?法藏法师答:焦虑的事情是这样。焦虑,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有。我也是有,我不是这种焦虑,我是什么?我从小就会把事情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9
放生的真实内涵,是从内心之中发起一份不忍众生苦的慈悲心,不忍见彼遭受杀戮命断之难,予以救赎,放其生命,令彼重获自由。这是行放生最核心,也是最基本的要点与要求,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9
善士问:做定课可以让身心感到安稳,但若当天有特殊情况,没有做定课,会觉得怪怪的,当天会过得不太顺,卡卡的,这样是否定力不够,心不能做主。对定课有依赖性是否是心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8
修行是为了调练心性修行的目的,在去〝我执我爱〞、断〝烦恼〞持咒、诵经、拜佛、听经、闻法,都是修行的手段,不是最终的目的。佛教的修行手段,不是为了求神通,是为了调练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8
所以净土法门让你当生还活着的时候,就要渐渐的得到自在,得到仰信、仰承、投归、不疑惑,先信而后行。这有点像禅宗的先悟而后修。其实净土法门也是这样,你先信你能往生,然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7
你看看世界上,求财的是什么人?是乞丐在求财,大叔大婶给点吧,好心的人给点吧,是这个样子,乞丐才求财呢!你天天抱着个求财的心,你天天都是乞丐,因为你有乞丐的心理正报,就有乞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7
当觉性来敲门有时,在人来人往过后,于夜深人静之际,展转难眠的夜晚。总有种,空虚却上心头,又有种莫明的焦虑盘旋于心。那就是内心的觉性来敲门了!只是,一般人都未曾追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6
阿弥陀佛!各位放生同修慈悲:这几天有同修因为不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造成了误放,发短消息希望我发个有关生物生活习性的文章,应同修的要求,抽空编辑了这篇文章,希望能
放生指南时间:2024-03-10
难移的习性怒,是一种极为强烈的情绪,有?怒习性的人,就像胸中有一股怒火,随时都准备要爆发。有一个中年男子,耳朵重听,且有严重的耳鸣,他深受耳疾的痛苦,已经有十五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时间:2023-08-31
达真堪布: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达真堪布: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 达真堪布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3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净律社时间:2022-10-26
净律社时间:2022-09-29
净律社时间:2022-09-23
净律社时间:2022-09-19
净律社时间:2022-09-16
净律社时间:2022-09-12
净律社时间:2022-09-06
净律社时间:2022-09-05
净律社时间:2022-09-05
净律社时间:2022-09-01
净律社时间:2022-08-29
净律社时间:2022-08-28
净律社时间:2022-08-25
净律社时间:2022-08-22
净律社时间:2022-08-06
(上)《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重中之重,我们分上下两版。因为念佛呢,我们常讲到一行三
宏海法师时间:2020-12-11
问:世间有许多富有之人,非常吝啬。以佛法的因果道理来看,今世的财富是过去世有修布施。既然过去世有这样习惯性布施,请问何以过去世的习性不能带来今生? 净空法师答: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3
我们出家的目的是了生死。首先是了生,了生才能够脱死。什么是了生?就是不要再醉生梦死,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对宇宙、人生看得很清楚、明白,生活得洒脱、自在。学了佛法以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09
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是佛法的相互增上。所以在护法时不要观念不清,以至把目标弄错……把世间的斗争、群体性和封闭性全放到佛门来。观念要正确护法是你“自己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10
文:达真堪布有人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达真堪布回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
藏传法师时间:2015-10-25
问: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包容他人的习性?达真堪布答:我们并不会包容,甚至对别人生起嗔恨心,有伤害他人的行为,其实这些都是在自寻烦恼,自找痛苦。其实,就是你自己
佛学入门时间:2015-12-22
上天降福,一定会逆着你的习性而来佛菩萨要给一个人福气,常常用的是方便手段而形成的因缘。佛菩萨要把福分交给你的时候,让你智慧开启,让你生命成长,让你能代天宣化、教
佛学入门时间:2017-02-10
善导大师讲的这个专修和杂修的情况,确实善导大师讲专修的五种:你要读诵经典,读诵净土五经;要观想,就观想忆念极乐依正;要礼拜,就礼拜阿弥陀佛;要口称圣号,就口称弥
宏海法师时间:2020-02-12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21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忏悔」是一种〝勇于面对自我〞的修道当过失发生时~~「客观地」觉照〝自己的错误〞,「理性地」看待〝自己的无知〞,「坦然地」面对〝错误的结果〞,「柔软地」放下〝我执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天台禅法的特质法藏法师提要正文1缘起与目的2天台禅法概述2·1圆教三种止观2·1·1总说2·1·2别释2·1·3小结2·2别释三止三观2·2·1别教次第三观2·2·2圆教一心三观2·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如何礼拜八十八佛大忏悔文拜八十八佛是显教中最通行而实用的忏悔法门之一,若欲再进一步作观,可观面前有相应的古大德带领我们拜,身左右两侧分别有父亲(男众亲属不论尊卑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人生要「随缘如云」每个人都要学习随缘,就像天空的云自由自在的飘动,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它,既使是最高的高山也无法挡住云。因为软软的云无形无体,它随风而去,不会逆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何谓真修道人问: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修道人」?答:真心怕死!修行路漫漫,道念挽狂澜!法语自觉成功的人,不能忘记过去;自觉失败的人,则不能忘记未来!生死如同远游亦需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如何解决痛苦解决痛苦必须正面的由〝业力的角度〞去给予消除痛苦,对一个真正〝有修行观念〞的佛教徒而言,一定知道:那必定是有过去世的恶缘。若想要改变过去所造作的业,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睁眼学做事;闭口修自心做事,睁大你的眼,多学着点,是非自然分明;修行,闭上你的口,少说着点,内心自然祥宁!瞋心起时,如何观心念菩萨慈悲之教化、念无我,作消业想、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不管外境如何,求生西方之心总是不变我们都是娑婆过客。既是过客,则敦伦尽份之余,不妨学着放下:「有工作就做,做完了就放下,也不必去分别它们是多是少、是坏是好」,总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何谓「法」宝「法」是佛陀自我修行,开悟的轨迹。法就像火车上的轨道,一切人照着法的路径修就能成佛,所以法有让众生依止而成佛的「威德力」,所以谓之为宝。宝也有「平等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浅谈天台宗的性格与价值法藏法师 天台宗乃是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五百多年的辩证与理解,并逐渐「组织化」与「本土化」后,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汉传佛教存在
法藏法师时间:2020-05-08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