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瑞法师:从轮回里来,可以不向轮回里去
只有一个知道念死的人,才能够真正生起来修道了生死的心。从轮回里来,我们完全可以不向轮回去。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次大众聚会,来了一位十六岁的女孩。她是一个纺织女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修行就在转念之间
修行就在转念之间。如果能用智慧转得了贪念、嗔念、愚痴的念,我慢、嫉妒、障碍的念,那我们将会一步步走向涅槃。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的心达到真正的寂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为什么要皈依佛_归依佛的三点原因
佛是一位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自觉是约自己已经觉悟而言,觉他是指帮助他人觉悟,觉行圆满是自觉和觉他都达到了究竟圆满的境地。凡夫迷而不觉;声闻、缘觉二乘人只是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点石成金的吕洞宾,遇上贪得无厌的秀才
有一则吕洞宾试秀才的传说,揭示了众生惟得多求的本性。话说吕洞宾有一天想要试试众生的根机,看看是否堪以度化。他化作一个老翁来到人间,游化各方。走着走着遇到了一个书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善用其“心”,只用好心,不用坏心
《华严经》里有一品叫《净行品》,其中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怎样用心修行,文殊菩萨就告诉他: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意思是说,只要你好好用这颗心,就会获得一切胜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八关斋戒的解释_八关斋戒的内容_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
大家知道,佛临灭度时,留给我们的遗教是: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戒),如暗遇明,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等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从佛的这段叮嘱可以看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念佛就是明明白白的一条路
大磬一响 警觉无常 一息不来 汝去何方进来念佛堂,就是考自己的功夫。这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念起来?你念不起来,还有很多人帮你念。如果我们念佛堂有三百人,二百九十九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从生活中反省自己的心 从三皈五戒来好好地做
从我们生活当中的点点滴滴来反省自己的心:当我和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一点傲慢心生起来?我做这件事情,有没有觉得我很了不起?自已的心念是最清楚的。慢慢把佛法的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每日三省吾身,善于保护自己
我们还不是圣贤之人,也许会有意无意犯错误,时不时地生烦恼,因此每日须做的一件事情便是三省吾身。每晚临睡之前,作一个反省,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犯过失,是否起烦恼。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出自哪部经
《圆通章》出自《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明憨山大师云:不读《法华》,不知如来救世之苦心;不读《楞严》,不知修心迷悟之关键。此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如瑞法师:怎样处理好寺庙和外界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寺庙和外界的关系?寺庙,不是孤立地存在的,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与外界的各种关系。比如说:和政府各部门的关系,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等等。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这些关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依靠三宝
法句经:心若不安定,又不了正法。信心不坚者,智能不成就。许多人都对密法很好奇。其实我们在坐的几百人,若心志相同,同诵一句咒,或一部经、一句佛号,然后都专注于回向一件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俭以养德
俭以养德如瑞法师我们都在学习佛法,在研究佛法的道理的时候,都是唯恐不深不妙。但如果反省一下自己,就会发现,在指导怎么样去落实于行的方面,一般人都是比较忽视的。之所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当精进
修行当精进如瑞法师二祖雪地断臂求法,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只是对他说:“你要安心,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言下就悟了。我们学了很多,也可以说一直在修,为什么到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道人生
修道人生如瑞法师茶话会的时候,我给大家说了一首偈:一杯清茶明心性,禅茶一味话人生。苦空无常善用心,念念佛道人中成。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话,其中的意义还是蛮深的。一杯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要诀
慈舟老法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里说:我们修行,一定要入其门,得其要,这样才能很快地进入。反之,如果得不到入门的钥匙,锁开不开,恐怕修行一辈子也没有入得其门。要说三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寻求真正的快乐
寻求真正的快乐如瑞法师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出家人是贪求佛法而不满足。所以会感觉时间不够用,学得还不够等等。时间不够用,就要争分夺秒;佛法学得不够,就要努力地去学去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举眼向上
举眼向上如瑞法师法句经·婆罗门品: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无家无欲者,是谓婆罗门。佛在法句经里面说,"不与俗人混,不与僧相杂。出家无欲者,实为修行人"。如果约发心来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如瑞法师:从生活中提升自己
从生活中提升自己如瑞法师现在各个部都在打扫卫生,在这里,给大家一个提醒,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把这颗心用上。清扫房间的同时,也要想到把这颗心打扫清净。人很怪,同样几个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6
-
邪淫的过患如此巨大
邪YIN的过患如此巨大邪淫的异熟果报极其可怕。总的来说,根据动机的强烈程度,邪淫者会相应地堕入三恶趣:以下品贪嗔痴之心行邪淫会堕入旁生;以中品贪嗔痴之心行邪淫会堕入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5-04-23
-
如瑞法师;开示
有些人老埋怨:“你看那个人作恶多端,但是人家现在就有钱花,花也花不完。你说我一天辛辛苦苦,又善良又做好事,一天穷得当当当!”实际那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以前修的善业
因果报应时间:2024-10-16
-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星云法师时间:2024-07-29
-
星云大师:如何能不见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星云法师时间:2024-06-29
-
如瑞法师: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
在生活中善于用心就是修行如瑞法师给大家讲个故事。佛在世的时候,印度西面,有一个偏僻的民族,叫卢舍那。那个地方的人,生性比较好斗,所以人们都不敢去那里去弘法。那里,久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6-22
-
如何能无视别人的是非、善恶、过患呢?
人,往往看到别人,看不到自己。由于自我的观照不够,因此产生烦恼;如果我们懂得观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并且待人以宽,律己以严,遇到事情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和别人的立
佛答时间:2024-05-24
-
索达吉堪布:什么叫邪淫?邪淫的种类和过患?
什么叫邪淫?邪淫的种类和过患?(索达吉堪布开示)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1]、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2]作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
戒邪淫故事时间:2023-12-26
-
佛教故事:佛化婚姻:五、爱欲源自“我见”,其过患是无休止的轮回
五、爱欲源自我见,其过患是无休止的轮回一般人的爱欲,主要是五欲中的食欲、色欲,表现在对异性的追求、家庭的迷恋,对所爱事物的执取不舍等;这种贪欲是一强大的潜在心力
佛教故事:佛化婚姻时间:2023-08-11
-
起嗔怒心会引起的三种过患
第一是心远离安乐。一个经常生起嗔恨心的人,他的意识是不安宁的,总是烦躁不安的,情绪不稳定,这个人的身体相应的也就会比较差。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下来身体就有七万二千条
大愿法师时间:2021-09-06
-
不观修寿命无常和轮回痛苦的过患
喜惑严重散乱时,未修无常轮回过,恶业利刃轮自己,今当极度厌生死。在修行过程中,有些人特别喜欢做一些增长贪嗔痴烦恼的事,比如:不愿意看经书,喜欢看暴力、色情等特别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8-28
-
邪淫的种类和过患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作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不净行。本来十不善业中说的是邪淫,而此处说的是非梵行,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7-24
-
随便说话的人,一定会招来许多过患
麦彭仁波切曾经说过:有时保持缄默不能成事,有时保持缄默能够成事,但如果不了知该不该说,就随随便便说,一定会招来许多过患。有的人因为害怕说错话,怕得罪人,所以什么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6-30
-
如瑞法师追忆梦参老和尚:老和尚是为众生而活
壹:老和尚弘法路经香港,入住宾馆即问:此房一夜何价?居士答:您老但住,无需问价。老和尚曰:看我福报能受得起否?我在旁有所触动:有福知福须培福,自忖德行懂惜福,福
如瑞法师时间:2021-03-29
-
修行人有功德想的过患
修行人有功德想的过患西莲上师念佛法会开示《法华》虽妙,以信为基石,弥陀力大,以信为根本。凡大千世界世出世间圣谛与俗谛离心万事不立,我们在这儿念佛当然离不开这个字
西莲专区时间:2021-03-24
-
2020如瑞法师新春寄语
各位网友,大家新春吉祥!猪年即将过去,鼠年就要来临,在这辞旧迎新之际,送给大家一份诚挚的祝福:己去诸事无挂碍,今来书多用心读。古大德说过,心如明镜,物来不迎,物
如瑞法师时间:2021-01-04
-
所有烦恼过患皆由此而生
过去,有位智光长者请佛为大众宣说出家与在家之胜劣,佛以譬喻为说出家之殊胜。佛言: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恒常观想:世间舍宅是一切烦恼之所生处。为什么?譬如有人建造八
其他文章时间:2020-11-22
-
多识仁波切答: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
问:不思考无常有什么过患?多识仁波切答:(1)不会珍惜随时可能失去的生命和时光。(2)不会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作常住久留的打算,在无意义的事务中消耗时光。有诗云:“人无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
-
要常思维嗔恨心、伤害众生的过患
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大乘修行人,都不能生起嗔恨心,更不能伤害众生。比如自己一直对他有帮助,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对待他,他不但不报恩,反而还像对待敌人一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轮回的过患
轮回比火坑还严重。在火坑里,只会失去一次生命,只感受几个小时的痛苦;在轮回里要失去无数次的生命,要感受无边无际的痛苦。如果我们真在火坑里,我们怎么想?肯定会抓紧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破戒的过患
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但是破戒的过患也很可怕,因此我们要十分谨慎,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破戒会导致哪些过患。《比丘珍爱经》当中说:“或有戒为乐,或有戒为苦,具戒则安乐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29
-
如瑞法师:修行就从生活中开始
佛法的智慧体现在生活中。会修行的人吃饭也是修行。很多人好的爱吃,不好的不吃。爱吃是贪心,不爱吃是瞋心,不好不坏是愚痴心。寺庙过堂,师父们正身端坐,先做五观:“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8
-
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心被逼迫,你生活困苦可以理解。坏苦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1
-
不恭敬三宝的过患
在《佛说慢法经》中,阿难问佛陀:“为什么都是信佛、学佛,结果却有富贵和衰败不同?”佛对阿难说:“……有的人信佛、学佛,没有遇到真正的明师,也没有经书、佛像,又不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12
-
净界法师:三界无安,思维生死的过患
我们应该对轮回有所了解,不能一厢情愿地活在自己的妄想,以佛陀的智慧观察,生死轮回没有快乐,本质是苦,苦苦指身心被逼迫,你生活困苦可以理解。坏苦一般人不容易理解,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2
-
如瑞法师:八风不动心,宁静无烦恼
八风不动心,无忧无污染,宁静无烦恼,是为最吉祥。能够看破世间虚妄不实的种种法,不随着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八种境缘或喜或忧,内心充满自在宁静,没有贪嗔痴
汉传法师时间:2014-12-13
-
索达吉堪布宣说淫欲的过患--老密咒士与月亮童子
窍决宝藏海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传授堪布索达吉口译(下面是另外一个双关语戏剧形式的教言。这个故事主要是表现一个密咒士的生活体验,表面上看来好象这个密咒士的贪欲心十分
藏传法师时间:2014-12-14
-
如瑞法师: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我们应该培养广行布施的好品德,帮助衣食不济的亲眷;要检点自身的行为,令其没有过恶瑕疵,这是最吉祥的。《大智度论》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21
-
索达吉堪布:贪执人或财物的过患
如果活着时执着诸法实有并贪执不已,只是口中说临终不贪执是没有意义的。生前你对自己的房屋特别贪执,天天想着它,临终时要放下恐怕有点困难。为什么呢?因为梦中的神识比
藏传法师时间:2015-02-03
-
五根放逸的过患
现在我们关键是要认识五根放逸的过患,一定要在这上面反复衡量。以前的人讲几句就很明白,就会按这样去做。但是今天人的思想太复杂,受到的反面熏染太多,邪知邪见很深。如
藏传法师时间:2015-05-30
-
即使是破戒的出家人,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
不要说具有清净戒律的出家人,即便是破戒的出家人,损害他们也有严重的过患。为什么呢?因为如今的出家人无论再怎么下劣,最迟也会在胜解佛出世时证得圣果,从这个角度而言
藏传法师时间:2015-08-24
-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我们和佛就如此不同。《楞严》一经,由阿难发起,做我们的模范。全经着重说“淫” 字,由这淫字说出很多
佛学入门时间:20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