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
守财让我们变得疲惫在我们的生活中,财富可谓是我们不愿舍弃的甜蜜负担。它总是有一种难以想象的魔力,使人服服帖帖地把生命交给它。创造财富只是一种生命的冲动,而我们却把
佛陀教你不生气时间:2025-11-14
-
4.德行圆满普贤菩萨
德行圆满普贤菩萨普贤菩萨的梵文名称是「三曼多跋陀罗」。他掌管一切诸佛的理德、行德,代表「德」与「行」。据说他有延命之德,发过十种广大心愿,决心要为佛教做弘法工作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时间:2025-11-12
-
肝癌夺走无数性命如何阻断肝炎转化为肝癌?
肝癌夺走无数性命如何阻断肝炎转化为肝癌?肝癌是肝脏的恶性肿瘤,肝癌对于人体危害是无法估量的。据研究表明,大部分肝癌都有肝炎病史。可见预防肝癌的发生首先要治疗原发
早吃素时间:2025-11-10
-
真诚告诫:戒杀放生
真诚告诫:戒杀放生多数人身患恶疾、绝症,包括倒霉、不顺、意外、破财等等,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今世造了恶业受报,这些恶业一般都体现在三个方面:杀生、不孝
放生因果时间:2025-11-08
-
大安法师: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
问:请问法师,如果有人障碍我们念佛,还应该顺从吗?答:这个人为什么会障碍你学佛呀?那这个人是谁呀?这个众生可不就是你心内的众生吗?你如果修行好,念佛好,你就能转化他
大安法师时间:2025-11-06
-
大安法师:我们不仅是极乐的享用者,而且是所有者
蕅益大师对信心的诠释用了六信: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我们来看“信因”“信果”,这个“因果”法则既体现在世间法,也体现在出世间法上。我们既要深信善有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31
-
【放生专栏】爱护生命就是爱护我们的心
生活各方面对于我们修行的往生大业,都有着不可思议的影响。所以除了老实念佛,第二个,礼忏、拜佛,第四个叫我们要赎命放生,救命放生。无论是有意杀害众生,比如蚊虫、蚂
放生知识时间:2025-10-26
-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修行人该如何调整自己?
达真堪布:家庭不和睦,修行人该如何调整自己?真正能如理如法学佛修行的人,家庭一定能和睦。因为你学会奉献,学会付出,学会圆融,学会容纳了,家庭自然就和睦了。家里这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22
-
大安法师: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推究它的原始要宗,开显了无量法门。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如来示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1
-
定弘法师:我们可以控制缘
佛法里非常重视缘生,它讲一切法是缘生法,它不讲是因生。这个因有过去生中造下的因,用佛法的术语来讲,是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就会留下种子,这叫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8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个因果很重很重
1世间人为什么会有“爱别离”?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破坏别人的家庭,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2古时候,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破坏畜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6
-
于凌波:认识我们的心
认识我们的心于凌波居士讲述中国有一句成语,说:人贵自知;外国也有这样的俗谚,是:如何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不是说我姓张名三,二十五岁,大学毕业,担任公职;以及身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于凌波: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
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佛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悲智双运。智是上求菩提的智慧,智慧梵语般若,经云:般若是诸佛母,诸佛自般若出。悲是下化众生的悲愿。悲愿,即是慈悲之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感召不孝的儿女,地狱般的家庭
在此,谈谈发生在我自己身边的事,皆是我亲眼目睹耳闻,抛砖引玉,祈愿看到此文的朋友能够回头。同时,在此代父母深深忏悔,自己也深深忏悔!百善孝为先,不孝则近于禽兽。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0
-
蔡礼旭:《弟子规》之斗闹场绝勿近
蔡礼旭老师“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这个“斗闹场”是指比较复杂、比较奢华的地方,我们的小孩不要进去。孩子为什么会进去这样的地方?为什么?心理空虚,没有人生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弟子规》之邪僻事绝勿问
蔡礼旭老师“邪僻事,绝勿问”。这就是指偏邪下流的事情不要去过问,这样会污染自己的心灵。所以孩子所接触的人,接触的环境,甚至于接触的电视,我们都要相当谨慎;因为父母是孩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
经典里面事实上都把因果报应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了,其实《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因果。今天种了这个好因,以后它会结好果。父母呼,应勿缓,是对父母的恭敬心,种下了这个因,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四千五百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的(第十三集)
Selamat Pagi!(马来语:早上好!)话要多讲才不会忘,歌要多唱才会熟,经要常读才能领纳于心中。今天大家很多看着我都面带微笑,不知道我今天到底出了啥事情?今天穿的不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_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第五十六集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朋友,大家下午好。我们刚刚提到仁爱的心,读书人是时时在提醒自己,不可忘失替人着想,替家人以至替社会国家着想。我们最后读到的「四方宁静干戈息」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校长,大家好。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不能只看到结果,应该从原因下手。就像种了一棵果树,果子是酸的,我们找到原因,应该是在根上施肥,而不是把果子全打掉,它再怎么长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孝亲尊师(第二集)
诸位同学,大家下午好。大家今天上课已经是第五天了,是吧?是第五天,你们还活得很好,代表你们的耐力很好、还有适应力很好。这样的生活方式大家还是很容易就能调整过来、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大安法师: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是怎样的?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门是什么现象?烦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必须要了解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所展开的众生之烦恼、业力、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5
-
蔡礼旭: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7
2007年怀恩佛学讲座《弟子规》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七集)2007/3/4澳洲净宗学院档名:52-200-07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大德同修,大家早上好。我们昨天讲到「首孝弟」,这个首就代表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4
-
蔡礼旭: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二(第十二集)
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们上一节课讲到开智慧,人生当中最重要的,我们有了智慧,才能引领我们的孩子、学生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而求智慧经过四个阶段,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4
-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9
-
黄念祖:圆满成就 第九卷
圆满成就 第九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从本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5
-
宣化上人:听经比我们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必须要听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尔时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20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
壹、原理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问:Mahasati Meditation (编:正念动中禅的英译,简称动中禅的念义是什么?答:Mahasati是一个巴利文(古老的印度语言)名词。M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大安法师:五浊,我们的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圆满证悟七例
圆满证悟七例解脱道次第我们应当知道人身难得,克服了八难八非时的障碍后,要思惟佛法难闻。一个行者决定要依声闻法行解脱道的话,应该如何修呢?在[中阿含.惭愧经]举出修行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
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佛教徒教导人不应该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但是所谓的满足于涅槃又是什么呢?于涅槃感到满足叫作法欲(Dha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
阿姜查禅师:当嗔恚心生起时,我们该如何去对治呢?
问:只要是人就会有烦恼,在佛法里,这烦恼的根源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三毒。贪嗔痴这三毒会被列为根本烦恼,是因为它们会引发、生长出其它的种种烦恼。三毒中的嗔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这次雨安居我不太有力,身体欠安,所以来山上呼吸点新鲜空气。人们来拜防,我也无法如往常般接待他们,因声音沙哑,气息奄奄。大家现在还能看见这身体坐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黄念祖:这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
黄念祖:这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悟。人人都有本觉,但是现在大家在迷,就不觉了;在这不觉之中忽然起了一念要趋向觉悟,这是始觉;始觉若跟本觉相合,就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6
-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其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佛把戒律开遮持犯讲得很清楚,帮我们活得自在快乐,怎么说死在戒条下呢? 我对戒条没有很深入的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我们应该勤换毛巾
二百年前,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英国人发明了毛巾,成为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但如今,这个原本承载着健康使命的帮手却变成了危害健康的细菌炸弹
美容健身时间:2025-09-04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他遭到不幸,我们怎么可以讥笑他?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这是今天我们社会上所谓的残障人士。他们已经很不幸了,我们遇到这些人,他的行动不方便,应当帮助,应当扶持;不但不帮助、不扶持,还在旁边讥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2
-
仁禅法师:什么是我们往生净土的最大障碍?“自己”
现在念佛人多,但是得其关要者少。如今念佛人中,又多注重念佛功夫,而不注重信愿。念佛如果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或者念佛还有妄想,他自己就怀疑:我这样念佛没有功夫能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怨家债主会不会化作阿弥陀佛,把我们接引到三恶道里去?
问:在临终的时候,怨家债主会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把我们接引到三恶道里去?它们的力量不会那么大吧?答: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是你自己正在念佛,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8
-
家庭的衰相有哪些?
请问诸位长辈、朋友,您相信这个社会会愈来愈好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问:您还没有遇到传统文化以前,您相信这个社会会愈来愈好的请举手?假如您举手的话,那您的性格是乐天派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22
-
智随法师:我们念佛之人怎样来把握自利和利他的分寸
佛法经常讲自利利他。我们念佛的人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会念佛求往生西方,另一方面要做功德利益众生。那么净土法门对自利利他,自度度人怎么来看待呢?尤其是学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2
-
人间天:你所遇到的一切,包括工作家庭都是业力招感而来
传统意义上的做善事积累功德能生天,这种情况可以用轻松地用能量来理解,无外乎是能量积累超过人道的能量阈值,突破了人道的能量界限。所以说共业招感就是这样的,你的业力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6
-
索达吉堪布:我们与众生发生矛盾,是自己的我执和前世今生所造恶业所致
一切过咎归一己,于众生观具大恩,他所不欲自心取,我之善根回向众。在观修世俗菩提心时,世间一切过错和不好的事情,都应归咎于自己,不应怨天尤人。但在生活中,很多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
-
常福法师:七月半不是鬼节,而是佛陀的欢喜日,是我们忏悔的日子
阿弥陀佛,各位菩萨,吃饭的时候不要讲话,手不要放在桌子上面,要把碗端起来吃。不要低头吃饭,你看小猪小鸡就是低头吃饭的,也不要仰头吃,头仰着,把饭往里倒,那叫听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5
-
常福法师:我们修行中一定不能够离开文殊菩萨
今天我们乘着阿弥陀佛的大船,来到五台山亲近文殊菩萨。我们从无量寿寺出发之前就已经讲过,一切佛法都不能离开般若智慧,而文殊菩萨就代表了般若智慧。我们众多菩萨在修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5
-
常福法师:我们修行不是一件很苦的事情
佛教里讲正见和精进,有正见不精进就会变成世智聪辩,有精进没有正见,那就变成愚人,就是愚蠢的人,就像行道时挑了一百斤的担子,可是毫无意义一样,所以正见和精进非常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4
-
大安法师:我们的痛苦佛菩萨知道
一切有情众生,只要在轮回里面,由自身善恶业所感召,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特点,就是苦的感受。这个苦果来自于他所造恶业的业力。比如我们这个世间叫娑婆,又叫堪忍。表明什么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3
-
宽见法师答:家庭主妇怎么修行?
弟子问:我一般都在家做家务,也想发菩提心回向给众生,可是接触的都是家里的那点事,那点人,怎么修行? 宽见法师答:这有什么问题呐,你要出去买菜吗?买菜你看见谁了?你还能看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