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士:请问受了五戒不能喝酒,那葡萄酒能不能喝?好多人认为葡萄酒是饮料,不是酒,觉得可以喝。请法师开示。
法师:五戒里面有不饮酒戒,这个酒,包括有酒色、酒味、酒气之饮品,能醉人的都算酒。
那葡萄酒一定是酒,它不是不含酒精的饮料,在这一点上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所以如果受了五戒的话,葡萄酒是不能喝的。
居士:请问受了五戒不能喝酒,那葡萄酒能不能喝?好多人认为葡萄酒是饮料,不是酒,觉得可以喝。请法师开示。
法师:五戒里面有不饮酒戒,这个酒,包括有酒色、酒味、酒气之饮品,能醉人的都算酒。
那葡萄酒一定是酒,它不是不含酒精的饮料,在这一点上就不要自欺欺人了。
所以如果受了五戒的话,葡萄酒是不能喝的。
五戒的持守许多的在家人,因为害怕犯戒,不敢皈依持戒。若是不小心犯到,比如误杀了蚂蚁,若没动念杀它,恶业并没有我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须对戒有了解。明白造恶业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他(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问:顶礼师父!我有幸见过慧净上人,净宗法师还有宏愿寺师父们,一直难以忘怀,经常在心里顶礼师父们,师父可曾知道? 我看了念佛感应录,很是欣喜,也在佛前请求能带我到极乐看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5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五戒第一戒杀生的果报是疾病、短命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0
戒为无上菩提本戒为无上菩提本。佛教的根本精神即在于戒律的尊严,所以凡为佛子,不论在家,或者出家,一进佛门的一件大事便是受持戒律。否则,即使自称信佛学佛,也是不为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3
问:请问受五戒,如果犯戒的话,是否要在佛前求忏悔呢?忏悔可以得清净吗?大安法师答:五戒,特别是前四戒:杀、盗、淫、妄,那属于根本戒。你在佛面前、在师父面前已经受了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我佛慈悲路勇 - 阿弥陀佛佛陀在各种不同的因缘下,依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制定了无量无数的戒律。佛陀教导在家的学佛者(男居士称为优婆塞,女居士称为优婆夷)一定要学持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5
同修:请教师父,诵经人是不是必须持五戒?有人说如果不持五戒,诵经的功德会少或者几乎没有功德。但是五戒对初入佛门的人来说比较难,周围的人有很多争议,请师父开示。师:要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7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为白,转染成净,把心地住于正念清净境界;「依」字是依靠的意思。普通皈依二字简释为依靠、救度、恭敬等义。如把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07
同修:师父,如果这个五戒虽然身没有犯,但是心里有这个念头,到底有没有犯戒?师:戒律分大乘戒和小乘戒。小乘戒中,比如喝酒,你心里想去喝,但是没去喝,这个不属于犯戒,小乘戒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什么是五戒?五戒的内容,简单地讲,第一条不杀生,佛教的戒律非常严谨,就像行为科学,它可以分析,今天没有时间展开讲。比如不杀生,它会在行为环节上,做一种细的解剖,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3
“沙门”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学。怎么叫“勤修戒定慧”呢?你首先要皈依三宝,之后又要受五戒;不是受了五戒就算了,还要照着这个去实行。怎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3
佛答时间:2025-01-23
第二个问题:「既然说只要时时一心执持阿弥陀佛佛号,就能往生净土,又为何要受戒和修十善?」答:如果你果然一心执持名号,你可以不要修十善。为什么?你十善圆满了。你也可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0
序(给第十一次版的)《觉者之言》的原版是以德文撰写。原文是依据佛教巴利文经藏中世尊的语言,择其精华,再依次序有系统化地把它编辑成书。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问:什么情况下可以戴雍仲本教的白法帽?如果普通人随随便便戴白法帽,有什么样的罪过?答:一般寺院里搞大法会时戴白法帽。除了寺院之外,大德们传法,灌顶,讲经时可以戴
生根师父答疑时间:2024-08-09
1到临命终的时候,他眼睛看不见了,眼识没有了,眼识先舍掉;耳朵也听不见了,耳识也舍掉,乃至于鼻舌身,第六意识也没有分别了,第七识这时候也没有执着了,统统舍掉。2当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03
1佛家在习惯上,一个人过世,十二小时之后才可以碰他,为什么?怕他起嗔恚心。这一起嗔恚心,麻烦大了,最后这一念如果是嗔恚,必定堕恶道,嗔恚堕地狱!2往生的人断气最后这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7
1 八万四千法门,包括净土念佛法门,没有一个例外,最后求的是什么?求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是佛法修学最高的目标,这是诸佛所得的智慧。2 究竟圆满智慧是自性里头
向生净土时间:2024-07-25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7大愿法师讲解妄语戒第四【佛告诸比丘,吾以种种呵妄语,赞叹不妄语者,乃至戏笑尚不应妄语,何况故妄语。】佛陀再“告诸比丘”,告诉、告诫诸比丘说:“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学记11大愿法师讲解【若杀者,自同杀罪。】如果有杀这些动物,是按照前面的不杀生那一条来结罪。【杀已,取五钱肉,犯不可悔。复有七种:一、非己想,二、不同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8
在传统文化中,婚姻是世俗的一个重大仪式,代表着一对新人走入姻缘的殿堂,步入婚姻的美好生活。而八字合婚也是民间所流传的一个合婚方式,算八字测试能不能结婚需要参考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2
以戒为师,不要错过受五戒的机会 受五戒、八戒的人,都叫优婆塞、优婆夷,受过菩萨戒,就叫菩萨。本来只有削发人受菩萨戒,但因菩萨是自利利人的,所以在家人也可以受菩萨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26
今天又是十余位同学小聚的日子。沿着石子小路,踏过溪上小桥,隐约中听到了熟悉的谈笑声,看来我是来晚了。进入包间,大家不约而同的看向我,异口同声笑道“说曹操曹操到“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5
佛门五戒五戒是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是一切戒律的基本。所有在家的佛教徒都要受持五戒,所以五戒也被称为在家戒,也就是居士戒【五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
佛学知识时间:2024-04-22
茗山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报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
皈依修学手册时间:2024-04-14
如何受五戒前面說過,受了三歸依的人,如想更進一步求得信佛學佛的實益,必須求受五戒,才算是學佛所學,行佛所行的開始,歸依三寶,僅是入門而已。如果入門以後,老是駐腳
皈依修学手册时间:2024-04-08
略谈五戒五戒制因防非止恶道德标准何为五戒儒家五常(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信)不妄语(智)不饮酒五戒制意杀 生偷 盗邪 淫妄 语饮 酒具缘成犯杀 戒(五缘
佛教基本知识时间:2024-04-07
十善含摄在五戒之中,故常有五戒十善并称。修五戒十善,同得人天果报。十善亦为五戒之分化,离五戒并不别有十善。以类别而言,十善分属身、语、意三业。持修十善之行,乃为
佛答时间:2024-03-27
佛教五戒是什么?五戒是「不 杀 生、不 偷 盗、不 邪 淫、不 妄 语、不 饮 酒」。五戒是一切佛戒的基础、根本,是中国大乘佛教中最根本的戒律。进入佛门之后的在家弟子都应
放生因果时间:2024-03-15
慈悲伟大的佛陀!我们烦恼无明的众生,每日放纵身口意业,一任贪瞋愚痴横行,贡高我慢如山,嫉妒恶心如毒。慈悲伟大的佛陀!我再不管理自己,整顿自己,我就快要在社会人群
星云法师时间:2023-09-03
达真堪布:凡夫能不能救度众生? 凡夫能不能救度众生?达真堪布解答:每个众生都一样,都不愿意感受痛苦,都希望能够幸福快乐,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痛苦的因,所想与所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戒邪淫的故事小王子与夜叉(jataka本生经96,132)波罗奈的梵施王有一百个儿子,最小的王子是一位聪明而又有善根的人,他心里想要如何做才会成为波罗奈的国王。有一天他遇到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Jataka本生经18)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戒饮酒的故事 (kumbha jataka (jataka no. 512))有一次,佛陀住在舍卫国的祗园精舍。毗舍佉,一位富有而虔诚的优婆夷,被五百位舍卫国的妇女邀请去参加城里的节日庆祝。毗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戒杀生的故事---又哭又笑的山羊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比丘众问佛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有什么好处?佛以此因缘告诉众比丘们∶杀牲畜以祭供祖先没有好处的。然後佛陀就说了一个故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戒偷盗的故事草比金值钱(jataka本生经89)佛在舍卫国祗園精舍时,有一鬼计多端的恶比丘,常为比丘众带來麻烦。佛陀就为他们说了这个故事。「很久以前,梵施王(brahmadatta)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戒妄语的故事----本生经第三----舍利婆国的商人在五大劫以前,菩萨是一个诚实的商人,在舍利婆(Seriva)国贩卖装饰品。有时他会和舍利婆国另一个贩卖同样商品的商人同行,而他
佛教故事:五戒的故事时间:2023-08-31
索达吉堪布:如果一位上师不是得地菩萨,其灌顶和讲经能不能给予弟子加持? 问:如果一位上师不是得地菩萨,其灌顶和讲经能不能给予弟子加持?索达吉堪布答:乔美仁波切曾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达真堪布: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 问:在学修的过程当中死了,能不能往生?达真堪布答:那就看你自己了。若是自己具有信心,那就一定能往生;若是没有具足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佛陀时代,距祇洹精舍七里之远,有一老者嗜酒如命,佛陀的学生阿难时常前往劝谏。“我无法忍受这样的限制,所以才不去精舍。”老者不服从阿难的劝导,依然如故地喝酒。一日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27
达真堪布:如果五戒和十善没有持严,到时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问:如果五戒和十善没有持严,到时侯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吗? 达真堪布答:我们讲往生四因: 第一:明观福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6
索达吉堪布:在追求佛法的同时,能不能追求世间的圆满呢?问:在追求佛法的同时,能不能追求世间的圆满呢? 答:龙猛菩萨言:“佛说世上圆满事,难信如同木鳖果。”世间上的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第一个,不杀生,给人以安全感,就是佛教讲的施无畏。坚持不杀生的人,别人愿意亲近他,不仅人愿意亲近他,动物也愿意亲近他。有一次,释迦牟尼佛和大阿罗汉舍利弗尊者在一
布施功德时间:2023-08-16
五戒,是对在家信徒提出受持的五种规范,也称为“优婆塞五戒”“优婆塞戒”。五戒的内容分别是:(1)不杀生狭义指不伤害人命,广义指不杀害包括禽、兽、虫、鱼等一切生命
初识佛法时间:2023-08-15
佛教五戒: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杂阿含经》卷三十三载:云何名为优婆塞戒具足?应远离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饮酒等,而不乐作,是名优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09
虚云老和尚 甲、叙言戒的意义,就是止恶生善的意思,止除十恶五逆的罪恶,如防流水,似护眼珠,滋长善法,是名戒义。大集月义经说:“诸仁者,离欲义是戒义,解脱义是戒义
圣德文论时间:2023-08-06
生西法师:念珠能不能越过佛头? 想要获得超越轮回的境界,就不能按照凡夫的方式运作。佛菩萨通过实践,了知了超越凡夫位的方法,又把菩萨道的修法告诉我们。问:顶礼法师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04
海涛法师编著有个叫‘萨伯’的生意人,听说国外盛产异宝,便打算前往探险寻宝,再卖给国内的民众。当主意已定后,他便到街上去购买旅途用品。街上买卖兴隆,热闹非常。但前
因果报应时间:2023-08-04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