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善恶的分别了?
达真堪布:发出菩提心之后是不是就没有善恶的分别了? 菩提心有两种:一个是愿行菩提心,即世俗菩提心;另一个是胜义菩提心。愿行菩提心真正能发出来了,一直能保持住了,那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03
-
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这一念就能往生
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放下,这一念就能往生在此地介绍极乐世界,释迦牟尼佛希望我们要能信佛智。这个『不了』,了是了解,就是对于佛的智慧不认识,佛给我们讲了,我们听了,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25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佛教为什么有大乘小乘的分别呢?
法增比丘答∶在佛陀的时代只有一乘,那即是佛乘,释迦牟尼佛所教的道理;但是比丘众因为根基的差别,当时比丘众诵经者相聚诵习经,持律者相聚抉择律,论法者相聚论法,僧团就开始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钟茂森:一定要放下
钟茂森:一定要放下 所以最重要的我们自己要放下。你对这个世间你扪心自问,还有没有放不下的,有没有放不下的人、有没有放不下的事?你说我现在还要干这个事、干那个事,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
菩提长老:佛法可以不提轮回吗?
[中译]良稹Dhamma Without Rebirth?Ven. BhikkhuIn line with the present-day stress on the need for religious teachings to be personally relevant and directly veri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0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一章 太子出家
为了千百万众生的裨益和幸福,出于对世界的悲悯;为了人天的喜益和快乐,稀有圣者应现于世间。何为此无上觉者?如来,世尊,圆满觉者。--《增支部》公元前623年(1)五月间的月圆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
仁德上人:为什么有诸佛和众生差别与分别?
无论是一切诸佛菩萨和法界一切众生,都具备法身、报身和化身。既然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同时具备法报化三身,为什么还有诸佛和众生差别呢?法身为根本,都是一样的,为什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2
-
仁德上人:放到不能再放,就把“放下”也放下
无生是真命,生心是生命,执着是身命,明白是法命,空心是慧命,着相是活命,放下是革命,真干是拼命,无着是无命,悲智是佛命,发心是舍命,自私是假命,有我是虚命。生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2
-
觉醒法师:万缘放下,狂心即歇,歇即菩提
佛在世时,有一个外道持花供佛,拜毕。佛说:把花放下!外道遂将花放下。佛又说:把手放下!外道就把手放下。佛又说:把身放下!外道愕了半天,身怎么放下?就问:世尊!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6
-
信愿法师:念佛行者放下自力虚假心,以六字名号作真实因
念南无阿弥陀佛,所有的六度万行,我们都用真实心去造作,放下自力的心,放下修行的功德相。放下不是放弃,放弃是没有去做,放下是有做没有执着做,相应于禅宗所讲的无所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9
-
虚云老和尚:明因识果自能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4
-
如孝法师:轮回虽苦,放下即得解脱
我们的人生完全不在书本上,不在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中,也不在某些成熟或者不成熟的做法、思想当中,它真的是血与泪的痛苦磨砺,这才是人生稳稳当当的垫脚石。所以当我自己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
界诠法师:对僧人失望了?放下过高的期待就好
四十岁叫做什么?叫做无惑,他有一定的经历,一定的过程了。小孩子,童年他充满了美好,书里面都讲,坏的东西都要得到报应呐,好的东西都会得到好的回报,种种理想。到了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
明一法师:把握当下即放下
我们知道我们的将来是什么样子,不要等很长时间,更不要想很远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个当下就是我们的下一个将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对每一个当下专注,对每一个当下认真负责,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5
-
贤崇法师:打开心量放下自我 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大家先闭上眼睛,凝神静听一首歌。听后,有什么感受?我们每人都知道佛教,却未必了解佛教。佛教,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就像这首歌告诉我们一样:让我们学会醒来,重生。告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开愿法师:我放下了,什么都不要了...什么是放下?“放下”怎么理解?
同修:师父,我写了一首诗:情情情,情动如山倒,情动似乱麻。什么儿女情,一切世间情,都统统放下,你就可以心地法门解决了,你就可以从此岸到彼岸了,你就可以每时每刻快乐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
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
雪漠:放下觉受的标签
雪漠:放下觉受的标签避免陷边径,中道通圣城。当你的信心与日俱增的时候,你的修行状态就会越来越好,但与此同时,你又会产生另外一种执著,对法的执著。这是一种非常感性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07
-
雪漠:敌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别心
雪漠:敌人不是世界,而是你的分别心了知见闻者,吾心非吾体。认知真心,并且懂得如何保任之后,仍然不能沾沾自喜、放松警惕,也不能沉浸在那份朗然空寂的自在与逍遥之中生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4-28
-
放下!放下!
过去有一个人出门办事,跋山涉水,好不辛苦,有一次经过险峻的悬崖,一不小心,掉到深谷里去。此人眼看生命危在旦夕,双手在空中攀抓,刚好抓住崖壁上枯树的老枝,总算保住了生命,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11
-
慈航法师:慈航大师全集 菩提心影(二)人生篇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
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人和畜究竟在什么界线上分别呢?如果说人是有衣,有食,有住,有行,有工作,有生殖,有团结,有智巧;这样简单答覆的话,那么,畜生虽然没有衣,但是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12
-
寂静法师:放下即自在
一个装过臭水的容器需要清洗空置,一只装过牛奶的杯子同样需要清洗空置。一个肩挑狗粪的人是辛苦的,一个肩挑黄金的人同样是辛苦的。一个背负罪恶过失的人是沉重的,一个放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1-19
-
净土法门法师:看破得清净,放下得自在
很多人看到我的时候,问我怎么修养的?我就很简单,叁不管: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心就清净了。要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佛家讲得透彻,效果殊胜。我刚学佛的时候,跟章嘉
净土法门时间:2025-01-03
-
证严法师:证严法师:放下毒箭的夫妇
佛陀在世时也有许多生活贫困的人,但是,也有贫中之富的人。当时有一户人家是属于贫中之贫的人,他们的生活向来已经很贫穷,而夫妻俩又非常悭贪,佛陀为了感化这户人家,于是,以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6
-
梦参长老:学佛不能脱离生活,;修行是为提升自我
梦参长老,当代高僧,出生于1915年,现在五台山真容寺静修。1931年在北京出家,法名“觉醒”,他认为自己没有觉也没有醒,再加上是作梦因缘出家,遂自己取名为“梦参”。梦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20
-
梦参长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主持人:今天觉得挺高兴,因为您是我采访过的嘉宾当中,最长寿的一位!梦参老和尚 :我的脑壳里头没有长寿、短寿,我的思想也有没有所谓的要多活几年、怎么样工作,都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11-18
-
黄威南:放下自我 放下烦恼
最近收到一份结缘礼物,那是一套设计清雅的「心灵环保」书签。其中,我特别喜欢一张以「四它」为主题的,所谓: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一次,看慧律法师的弘法光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31
-
卢志丹:放下小局,赢得大局
放下小局,赢得大局有个猎人,在深山里挖了一个陷阱,安放了一个捕兽工具,野兽的脚只要碰到它,它就会牢牢地把兽蹄钳住。有一次,一只老虎出来觅食,一不小心踏到了这个捕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01
-
梦参长老: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
文:梦参长老昨天我们讲菩萨度众生不见众生相。为什么?说我们发三藐三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让他消业障得福德,那这些个帮助别人或者度别人没有一个我相,意思是说我没有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
梦参长老:《金刚经》之无诤三昧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我们说一切法不可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4-09-26
-
净土法门法语:如何才能万缘放下,一心念佛?
你有心想万缘放下、一心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都不要放在心上,老老实实一心念佛就行了。如果念佛,还想学这个,还想学那个,你就放不下了。特别是世间最关紧要的,就是是非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25
-
净土法门法语:看破是什么?全放下是什么境界?
学佛毕竟是一条长远的道路,多长?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无量劫。可是我们只需要学一门,一门通了,门门都通了,好就好在这里。要怎么样通?得放下。我早年学佛,那时候刚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3
-
净土法门法语:真正想在这一生往生净土,世间的一切都要看破放下
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 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的
向生净土时间:2024-09-02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
第四讲 第一观智:名色分别智(觉知心识和所缘境)很高兴看见你们来这里学法,看到你们禅修我感到很高兴。我们全都想要快乐和满足,我们一生都在追求满足。如果你问:「我有发现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焦谛卡禅师:禅修之旅 第五讲 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
第五讲第一和第二观智:名色分别智和了知因缘智欢迎来禅修,很高兴看到你们。有些人很早就来这里打坐。看到你们来这里禅修是令人鼓舞的,这意味着你们真的想要禅修,喜欢禅修。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4
-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五章:授记
第五章:授记在须弥陀隐士成就了圣洁的修行和证得八定与五种神通之后,世上出现了三界之尊的燃灯佛(Buddha Dipavkara)。三十二瑞相(例如一万个世界震动)在燃灯佛出现的四个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
第六篇:什么是波罗蜜的基本条件?简短的说,它们是:一、 至上愿(abhinihara);二、 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三、 四佛地(Buddhabhumi);四、 十六种内心气质(ajjhasaya);五、 省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2
-
明昆长老:南传菩萨道 上 第七章:杂集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
第八篇: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对于这个问题:「什么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它的答案是:不被渴爱、我慢与邪见污染破坏,以及(有如上述的)无分别心是净化波罗蜜的因素。因此,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21
-
菩提长老: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守护诸根
守护诸根(indriyasavara)64. 眼见到物体之后注:在诸经中,「眼」(cakkhu)这一字有下列这些含义:(1)佛眼。如所说:「他以佛眼观世界」(《中部》26/i.169);(2)世界眼;一切知智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
菩提长老:宽容与多元
宽容与多元[中译]良稹Tolerance and Diversityby Bhikkhu BodhiToday all the major religions of the world must respond to a double challenge. On one side is the cha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
菩提长老:阿毗达摩概要精解 第八章:缘之概要
第八章:缘之概要(Paccayasangahavibhaga)节一:序文Yesam sankhatadhammanam ye dhamma paccaya yathaTam vibhagam ihedani pavakkhami yatharaham.于此我应适当地详细解释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9
-
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
文/本性禅师1放下是境界,不是方法放过他人不易,放过自己更难!20年前,已尝试放下与他人的恩怨,今天,却还在和自己纠缠。当年,严阳禅师与赵州禅师有一段对话:严阳禅师
学佛导航号时间:2024-08-18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二十四章 相信轮回的理由
世间诸有情,皆随业力转;业为其眷属,业为其伴侣;随业而往生,不定如轮转;或处天人中,或居四恶趣。《本事经》我们如何相信轮回?在轮回这个问题上,佛陀是我们最高的权威。在最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三十三章 涅槃寂静
此世虽苦难,亦有乐可寻;虽存在实有,亦应觅非有;此世虽热恼,亦有清凉地;虽三界如火,亦有涅槃城;此世虽恶浊,亦有至善境;虽实有生者,亦有无生地。《本生故事》涅槃是佛法的圆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十三章 佛陀的一天
世尊正觉悟,广说解脱法;殷勤劝出离,犹如慈母心。《中部》在世界所有宗教导师中,佛陀可以被认为是精力最充沛,行化最活跃的宗教领袖。除了照应身体需要外,他整天都在为弘法利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二十二章 生命的起源
诸比丘,此生命之始不要知。被无明覆盖、被贪欲束缚之有情众生,相续沉浮,轮回世间之最初无可知晓。《相应部》佛教徒不仅把生死轮回看成是一种理论,而且视其为可以被证明的真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
那烂陀长老:《觉悟之路》第二十七章 有情生命趣道
世界无边,非行可至;众生无量,唯觉能度。《相应部》根据佛教,在宇宙之中几乎是一微粒的地球不是有情众生唯一可以栖息之地,人类也不是独有的有情生命。世界无限,众生无量。受
南传人物时间:2024-08-17
-
净土法门法语: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
1真正修行人、真正想回头的人,他不会被环境影响,为什么?他知道环境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不把这个当真,他知道不但环境是假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1
-
达真堪布:若是你真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你就应该放下这种贪爱
达真堪布:若是你真想跟他们永远在一起,你就应该放下这种贪爱身要远离愦闹,心要远离贪欲。这里主要讲的是,首先要放下对亲友的贪着。 自己的身体本来就是无常的本性,也
悟性时光时间:2024-08-03
-
达真堪布:是不是真的看破放下了
达真堪布:若咬牙切齿地强忍,不是真正的安忍“忧伤复绝食”:包括我们的怨敌在内的世间凡夫,为了世间小小的利益,为了这些没有用的东西,而绝食、不吃饭,甚至在外边跪三
为人处世时间:2024-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