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衍慈法师:凡事皆有因果,勿用肉眼断事
从前有位老和尚,有意要重新修建佛庙,于是特地到一处较有钱的乡镇化缘。化了数天,竟无人肯发心捐助。后来,有一个癞痢头的卖烧饼孤儿,看不过去,就把往常卖饼积蓄来的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衍慈法师答: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衍慈法师答:忙碌的人修行,应该多念佛。《无量寿经》云: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衍慈法师: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下分三个层面作一简单的探讨。一、「应无所住」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心,其中妙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衍慈法师:新年礼物:「发菩提心」
新年礼物:「发菩提心」诸位善信、诸位护法信众、大家好!2008年即将降临,万象更新,送上一份新年礼物:「发菩提心」给各位,希望大家欢喜接受。发菩提心,真的是殊胜吉祥,也是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在家居士如何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雏型,欲想国泰民安,社会净化,必先从从家庭着手;要使空庭美满,必须自身做起。人在社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不要误解了“随缘”的意思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吧!其实,随缘并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办得到。所谓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总有一位女居士很发心,留下来清洁厕所。这情况已维持了多年,没有改变。还记得有一次我问她,又是你洗厕所?你会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寺院拜佛殿堂顺序
问:请师父慈悲解答下列的问题,谢谢!在寺院拜佛,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观音殿,地藏殿,伽蓝殿,祖堂,请问有次第吗?应先从那一个殿开始呢?衍慈法师答:寺院是有很多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被骂不答不接恶
通常被人骂者,少有不起烦恼,乃至瞋恚心,佛在世时,也有这样的大恶人,他妒嫉佛陀德高望重,要伤害佛陀,以下是佛陀的亲身经历: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怎样建设佛化家庭?
居家者应该懂得治家之法,并要做好自己的角色,人是家庭的一个分子,家庭是社会的雏型,欲想国泰民安,社会净化,必先从从家庭着手;要使空庭美满,必须自身做起。人在社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注意足下 即是修行方法也是修养
只要用心注意足下,便能收摄身心,此是修行的一个方法。有些时我看到信徒在大殿行走,足踵不着地而在跑。使我想起注意足下这句名言,几年前曾到日本,发觉寺院禅堂前面挂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1
-
第八讲 看破红尘应见性
修忍四方便了知异生与佛子,嗔恚过失忍功德,永断不忍常修习,圣者所赞诸安忍。嗔心有使色不美、引种种非善、智慧被夺、速堕恶趣四种过失。反之,忍辱则招致种种功德:能感妙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5
-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还是属于妄心吗,佛菩萨见性了,就没有出离心了吗?
智海法师答:看你从哪个角度看。如果从出离心的界定,就是出离一切制约。我们现在,看出离心,是出离现实的问题。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都是由于虚妄分别而来。问题是虚妄的,所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见性是生前见,是死后见?
问:见性是生前见,是死后见?汉明帝永平八年佛法过东土,到现今见佛性的人有多少?有没有历史可以考查?见性是否人人皆可作到?月溪禅师答:是生前见。从佛法入中华后见性人很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21
-
郑石岩:禅·生命的微笑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
第九章 在见性中实现生活云月是同,溪山各异,万福万福,是一是二。宋无门和尚禅的本质是示导见性。禅家说,见性成佛。见性是真我的自然流露,不是凡我的放纵与浪漫。禅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1
-
净土法门法语: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
学道的人多,成就的人少,什么原因?不能忍,都被这一个字淘汰掉了;如果处处能忍,就成就。我们很明显看出,海贤老和尚这一生成就得力于什么?忍,他什么都能忍,什么都不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31
-
衍慈法师:修行与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总有一位女居士很发心,留下来清洁厕所。这情况已维持了多年,没有改变。还记得有一次我问她,又是你洗厕所?你会不会洗?洗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5
-
衍慈法师:如何活得幸福
这一个题目,也许真的定得太高了,不是吗?因为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其实幸福这个感觉,是要用内心去体验,因为它不是你从外面接触到之景象或人事,而是彼此互动之后所留下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5
-
衍慈法师:开光到底开的什么光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菩萨像雕塑后,会邀请诸山长老莅临主持佛像开光典礼;很多佛教徒亦参加过圣像开光仪式;也有信众家里要供奉佛菩萨像,先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5
-
衍慈法师: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
如何做个开心快乐人之四 勿忘普贤菩萨之随喜功德 B「嫉妒」往往妨碍我们修行,对治这个嫉妒心,用普贤菩萨十大愿中之第五愿「随喜功德」,最为恰当。普贤菩萨讲述十大愿王时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4-07-04
-
衍慈法师:因果可畏
因果可畏衍慈法师山林猛兽,令人生畏惧,但猛兽只可伤人于一时,不致于误人心智。误人心智的,往往是因果,是故说虎虽可畏,因果更可畏。 古时有位通慧禅师,当小沙弥时,
因果报应时间:2024-05-27
-
为人师表首重自身道德修养,学道修道则应尊师尊教
南无羌佛教言:“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世法哲言》关于传道授业,我们来看看玄奘法师的《大唐
学佛受用时间:2024-03-08
-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修行学道,怎能不恭敬于法?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对比丘们开示:有一次,天帝释提桓因欲前往游戏园,令驾车人摩得梨准备一部用千匹马拉的大车。摩得梨接到命令,很快地备好马车来到宫外,并
佛教故事:佛经故事时间:2023-09-24
-
衍慈法师: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
衍慈法师:信佛后事情不顺,这是怎么回事问:我看见不少佛友,他们信佛、念佛,但是还有很多烦恼,有人做生意失败,有人与婆婆不和,有人孩子不听话等等,请问师父这是怎么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13
-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学道尼姑竟容淫污 败德书生鬼夺其魄
学道尼姑竟容淫污,败德书生鬼夺其魄张士进,清朝杭州人。他外表俊美灵秀,而且又出生在书香门第之家,所以年轻时就中了举人。他此时前程,正是极为光明远大的时候。但当他
佛教故事:邪淫恶报感应录时间:2023-09-02
-
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乃人道之学道也
学佛修行者的基础《世法哲言》五学道之识依师导故,为人师表德识照或,学者奋修诸识而积其品,终可至学于渊,是为人道之学道也。在学习的道路上,所获得的知识的多与少、深
世法哲言时间:2023-07-16
-
佛教名词:见性(佛教名词)
见性(佛教解释)黄檗传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摩从西天来,唯传一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
桥流水不流 什么是明心见性?
明心见性,是超脱死活的关键,是佛教的精髓。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傅大士偈语傅大士这首偈看起来有些玄虚,叫人莫名其妙。人从桥上过这句话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08
-
释常海:《楞严经》见性思想探微
释常海:《楞严经》见性思想探微一、见性及其性质见性一词在中国佛教整个思想体系中,是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自从见性概念被中国的祖师大德,从浩瀚的佛教经典当
入门知识时间:2023-07-05
-
夫人学道莫贪求
学道(唐龙牙居遁禅师)夫人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亦休。[赏析]贪是学道的根本障碍,而无心是学道的秘诀。何谓无心?离妄念之真心,远离
其他文章时间:2021-08-24
-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有这样一个比喻,佛言:如人锻铁,去渣成器,修道如同炼铁,一定要把铁内之渣滓去掉,才能造出纯净
衍慈法师时间:2021-07-14
-
佛为何说「富贵学道难」
问:四十二章经里面有佛说二十难,其中之一是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他的弟子中也有好多出身王族,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安法师答:佛说出这个,象贫穷布施难啦,富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16
-
憨山大师开示学道十要
第一要看破世间一切境界,不随妄缘所转。第二要为生死大事,决定铁石心肠,不被妄想攀缘以夺其志。第三要将从前夙习恶觉知见,一切洗尽,不存一毫。第四要真真放舍身命,不
其他文章时间:2021-03-27
-
学道须具足五种正信
第一要信自己方寸中一个喜怒哀乐底主人翁,觌体与三世诸佛不欠一毫发。第二要信从无量劫来,与声色爱憎、染习流注,结成一种生死无常,于四大身中,念念迁流,新新不住。第
中峰明本禅师时间:2021-02-08
-
不管哪一宗都要见性,不见性你弄的还是生灭
禅宗没有什么语言,他的问话就是实际,问在答处,答在问处,其他的宗可不是这样弄。这历朝历代的禅宗善知识,他们都能弘扬其他的宗派。印光老法师,他也是见了性的人,他有
体光老和尚时间:2020-11-16
-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
学道惟贵痛切,一刻不可放过。盖从无始劫以来,迷而不觉,今一旦知愧,已是三四十岁。若更因循,更有百年,亦顷刻而已。古来学道之士,如痴似兀,其道愈深,其养愈淳,故能
宗宝道独禅师时间:2020-11-06
-
慧律法师答: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
问:见性是怎样的一种生命?慧律法师答:见性就是完美的、圆满的、清净的生命。不离自性,本自有之。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心性开脱,什么都没有挂碍,了知一切法不可得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08
-
慧律法师答: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
问: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慧律法师答:见性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见性就是见本体,见本体就是见性,只是名相不同,境界都一样的。见性就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08
-
慧律法师答: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问: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慧律法师答:不见性的法,那就是方便法。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乱,还是要见性。唯有体证佛陀的涅槃妙性(见性),才能够见证
佛学入门时间:2014-01-11
-
大安法师答:为什么说富贵学道难?
问:《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安法师答:佛说富贵学道难,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01-25
-
大安法师:为何富贵学道难
问:《四十二章经》中佛说二十难中有富贵学道难。佛本身是大富贵者,其弟子中也有出身王族者,佛为什么这样说呢?大安法师答:佛说富贵学道难,是观察众生的根机加以述说的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2
-
衍慈法师:随缘不是随便行事 而是超然面对得失
随缘不是随便,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
汉传法师时间:2014-09-13
-
衍慈法师:随缘不是随便行事而是超然面对得失
随缘两个字是很多人的口头禅,尤其是遇到困难、无法做好某件事情、不想管或管不了之时,脱口而出说:“随缘吧!”其实,随缘并不容易做到,要有真智慧的人才能办得到。所谓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25
-
达真堪布:开悟、见性以后什么样?
倘若证悟了空性,就能自度度他。第一,自己可以解脱,自己可以圆满。“圆满”就是成佛。功德圆满了,福德圆满了,智慧圆满了,就是佛。功德和智慧怎样才能圆满?唯一的方法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06
-
见性之人,不需要学自然就会的
菩萨得无量辩才,辩才也属于德能,统统是自性里头具足的,既然见性了,“性”是一切法的本体,一切法由自性生。所以,见性之人,对于一切法没有不明了的道理,不需要学自然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19
-
衍慈法师:勿做人生遗憾事
遗憾的事是恨错难以补救,后悔不已也。如一句话令人难堪,既是说了出口就难以收回,伤害了他人的自尊和感情,纵使后悔,也只留下遗憾。男女欲色,年青人,一时放纵,往往令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
衍慈法师: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
汉传法师时间:2014-11-23
-
衍慈法师: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问: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衍慈法师答:忙碌的人修行,应该多念佛。《无量寿经》云:佛
佛学入门时间:2014-11-23
-
富贵学道难
1“富贵学道难”,富贵很容易迷惑人,这一迷惑就造业。你看现在这些大富大贵的人,哪个不造业?就光说杀生这一条,就不知道造了多少?天天吃海鲜,造无量业!造这个业,将
其他文章时间:2014-11-28
-
达真堪布:我这样是不是开悟见性了?
有些人稍微有一点点的禅定功夫,心稍微能定下来一点点,或者能进入某种状态,然后稍微有一点点觉受或一些小的神通时,就觉得自己已经见性了,是不是快要成佛了?这些什么也
藏传法师时间:201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