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慈法师:学佛要把能做的事做好,修行要修得明明白白
有些居士学好多年,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又虔诚又执着。做事应该很通明,是可以六根互用,没有什么做不到。我们学佛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不好,那不是学回去了。学佛,菩提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8
-
达真堪布:把违缘、障碍转为修行的助缘
达真堪布:把违缘、障碍转为修行的助缘我们经常这样说: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在修行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末法时期,修持正法不可能没有障碍,不可能没有违缘。这个时候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8
-
心律法师: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事之道,不能不说,吃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7
-
人间天:从四对因果关系说生死轮回与学佛修行
《普门品》中有个商人的比喻,经文如下:“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 字面上的意思大略是,有一位大商人带领一些小商人,携带了贵重的宝物,经过危险的
因果轮回时间:2025-07-15
-
超然法师:身心舒畅好修行
问:法师,如何调整生活,才适合于修行呢?答:身心舒畅好修行。问:这可难了,身体舒畅就不容易,心情舒畅嘛,哎,我咋看谁都烦呢?答:难者不会,会者不难。问:那您先说说,如何能够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4
-
大愿法师:智慧是道德的基础
一个人为什么要做公益慈善?为什么要有道德?为什么?社会舆论。舆论就觉得,啊,这个人是个善长仁翁。这个够吗?不够。慈善是本能,生命觉醒以后,做慈善,道德高尚这个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1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真明白因果你就不会有占人便宜的念头
1我们凡夫在这个世间,与一切众生结的善缘少,结的恶缘多。为什么会这样?一般人总是想占别人便宜,总是想把别人积得的利益变成自己的,有这个占有的心,所以与众生结的恶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1
-
大愿法师:修行学佛要将凡夫的感情升华为慈悲
修行学佛,要能够将凡夫的情与见转过来。凡夫的感情他的相是有条件的,不会无缘无故产生的。诸佛菩萨的大慈悲是无条件的,没有占有欲,非常清净的,并且永恒不变的,没有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0
-
达真堪布:度化众生,智慧比神通重要
达真堪布:度化众生,智慧比神通重要现在很多人都想玩神通玩神变,说的还很好听:“有神通多好啊!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的内心里有智慧、有觉悟,那你活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0
-
大愿法师: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大愿法师:修行的三大纲要
修行的三大纲要我们无论是出家修行也好,还是在家学佛也好,修行三大纲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第一个是信仰,第二个是见地,第三个就是行愿。首先的基础是信仰。佛法大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8
-
深入理趣,智慧如海
道大师在《心要》中指出:释迦牟尼佛应化人间讲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广博,道理渊博深奥。这些经典把显教和密教的修行方法和理论,统括无遗。为与广大准提行者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8
-
宣化上人:无论你怎么修行烦恼不断一切都是假的
不守戒就是不修行,能守戒律就是能依教奉行,就会令我们生出真正的智慧,什么时候也不会颠倒,不会做出开斋破戒的事情。所以修道人要时时刻刻能克己复礼,好好控制自己,不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8
-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三)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三)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尔时善财童子,专念善知识教。专念普眼法门。专念佛神力。专持法句云。专入法海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6
-
放生打开修行的天窗
末学常常感叹虽然学佛多年,好多学佛的同修,依然还是对于父母常常会横眉立目,还是在面对美女的时候邪念滚滚,还是会在别人的轻慢中生起强烈的报复之心,念佛的功夫始终很
放生心得时间:2025-07-04
-
衍慈法师: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下分三个层面作一简单的探讨。一、「应无所住」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心,其中妙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衍慈法师:修行犹如洗厕所
每次佛学讲座或法会完后,待信众们差不多全部离开了,总有一位女居士很发心,留下来清洁厕所。这情况已维持了多年,没有改变。还记得有一次我问她,又是你洗厕所?你会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2
-
衍慈法师:注意足下 即是修行方法也是修养
只要用心注意足下,便能收摄身心,此是修行的一个方法。有些时我看到信徒在大殿行走,足踵不着地而在跑。使我想起注意足下这句名言,几年前曾到日本,发觉寺院禅堂前面挂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1
-
仁焕法师:智慧与福德福报三者间的关联
智慧与福德福报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把人身难得的道理讲了,佛法难闻还没有讲。说佛法难闻,但是我们在座的同修已经闻到佛法了,难在哪里呢?佛教的经典有三藏十二部,佛法难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30
-
仁焕法师:修净土者如何日常修行?交命后求生西方的念头恳切而不变才能往生净土
交命念佛以后需不需要做事业?学佛人应该理解到,世界以人为本,家庭也是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学佛的目的,交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命成为无量寿。不能说我们交命了,就什么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
仁焕法师:修养和修行
广东雷州和谐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初八上午) 修养和修行修养和修行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修养是内在,修行是外在。也可以说修养是精神的修养,修行是形象的修养。修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8
-
八类动物不能吃,不可杀!
第一二位:猫、狗猫狗是和人类最亲近的动物,都通人性,都是我们忠实的朋友。当今社会,豢养宠物盛行,有主人照看的比较安逸,而大量流浪狗、流浪猫却只能靠捡吃垃圾等生存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8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你这一生吃多少众生肉,你将来生生世世必定要偿还
1 这个世间人,第一个是造杀生的罪业!为什么会造杀业?因为贪欲。世间人为贪图美味,为三寸之舌,不知杀害了多少众生?2 贪吃,这是一切众生的通病!一般人都贪图美味,为了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7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觉悟的人不昧因果
觉悟的人不昧因果 净土法门法师 (一) 1 有位同修想知道,“不落因果”和“不昧因果”这两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禅宗百丈大师的一个公案。在公案里面,百丈大师度的那个野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5
-
能弘法师:修行的要点
修行的要点是什么?修行的要点是:第一:认识因缘果报,缘起无我,无常苦空的真理,明白众生本具佛性的真相。决心努力改正不符合真理的思想观念,把违背真理的一切习气毛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4
-
能弘法师:修行人应注意的事
修行人应注意的事修行人应独立于世间,具足戒定慧三学,不为凡情俗见所影响,如此才能修学有所成就。很多世间学者对于佛教的研究,往往因本身的不正见而误解了佛教的真义,很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3
-
能弘法师:为什么要住山_山里修行的意义
当心静下来的时候,山里和山外一样都是净土,确实如此!因为宇宙的一切万法,无不显现着如来的智慧。每个人、每桩事、每种物,所有的一切的一切,当体即空,本来解脱,所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2
-
百业经:(8)生乐母 婚前证果智慧第一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一时,佛在舍卫城。(译者:据说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说是二十四年。佛当年所居的遗址尚在,在更顿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与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1
-
放生不可乱放,放之于江,则无不可
光一向不主张于佛菩萨诞期,及各朔望好日期放生。此事已成铁案。捕生者特为放生者多捕,则买而放者,亦多有因放而捕来耳。然人情多好名,此各日放生则有名。又人情多以因循
放生指南时间:2025-06-18
-
人可以有霉运,但不可有霉相
美国从事个性分析的专家罗伯特菲力浦有一次在办公室接待了一个因自己开办的企业倒闭、负债累累、离开妻女到处流浪的流浪者。流浪者说:我决定跳到密西根湖,了此残生。我已
素食资讯时间:2025-06-15
-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是智慧慈悲
2008年,先是缅甸遭受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接着不出半月,中国四川遭受巨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伤亡目前还在延续着。人们一边积极地抢救伤病,一边积极地恢复民生,尽力将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明奘法师: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
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所谓活佛,就是一个经历转世的修行人之意。从这个角度界定,任何一个人只要出家修行,都可以算作活佛了。因为依照《金刚经》和很多了义经典,都有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贤崇法师:修行为了改变自己
回到原点至于什么是修行、什么是打坐,大家在这几天,只是得到一个初步的体会。在这几天里,最主要是把我们散乱的心收回来,把纷繁的妄念赶出去。手机上交,电脑不碰,各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贤崇法师:人格魅力是从修行中来的
烦恼三千,一笑泯之今天是爱心联盟开课的第一期,在这个有意义的日子里来这里听闻佛法,说明大家都很有福报,我在此给大家讲课,感到非常殊胜。为什么说大家是有福报之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放生要运用智慧
放生要运用智慧放生也必须运用一些智慧,只有悲心而没有智慧,是不能对众生带来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鱼放在海中,或把海鱼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国鸟类放本地林中,这并
放生心得时间:2025-06-09
-
宣化上人:修行就是用智慧创造美好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羸瘦憔悴:羸在这儿是没有智慧,没有修出大智大慧;没有福报,就是瘦。这二乘人,他没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就表示他的身体羸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8
-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
自己修行自己好,自己因果自己了,守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嘴,才能修好自己的法。身静养气,气静养心。遇事能忍是大度,遇事能静方为上。静可生明,亦能养心。一个静字,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7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破坏别人的家庭,这个因果很严重
1、世间人为什么会有“爱别离”?这是我们过去世自己造不善业,破坏别人的家庭,使别人家庭不能够完聚,于是我们在这一生受到果报。2、古时候,破坏人家的家庭的事情少,破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7
-
开愿法师:在家的弟子学佛修行的基础是什么?
同修:在家的弟子学佛修行的基础是什么?师:我们学佛,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能够去追求我一定、立刻要怎么样,那是一种错误的心态。首先要把心态调整好,身体调理好,把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退一步是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退一步是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五代后梁高僧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偈子:“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初读这首禅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6-06
-
仁清法师:往生为什么会有差别?普通说的修行是什么意思?
有的人说我只念佛求往生,那也很简单,具足信愿行,保证临终正念不失,就能往生了。到了那边,九品莲花你坐哪一朵呢,就看你现在在这里用了多少功夫了,到那里不是想买就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4
-
仁清法师:众生在修行过程中的表现是不一样的
当我们发现不如法的事情,我认为他就不如法,那你这样想,那他是他,我是我,咱个人成个人的佛吧,懂吗?有一年我在一个地方讲经,一个老太太站起来:师父我那个邻居受了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3
-
仁清法师:修行的功夫是什么意思?
释迦佛和弥勒佛他俩是同修,曾经一起修行过,他俩最大的差距为什么一个释迦佛,一个弥勒佛,相差五十六亿七千多万年成佛,就是因为精进度不到,你要是不精进,即使是行了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3
-
仁清法师:如理如法精进是要点 怎样念佛修行才得力?
如理如法加精进,这都是要点,怎样念佛才得力,和怎样修行才得力,他有很相同的理论基础,是如理如法精进,这都是些要点,如理你在念佛的过程当中,你要对佛法的原理有非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3
-
慧广法师:想去一个清净的地方闭关修行,行吗?
一信徒问师:师父,现在的世道很乱,怕影响到我的修行,想去一个清净的地方闭关修行,希望师父给个指导意见。慧广法师答:我没啥可指导您的,只能给您打个比喻:假如您关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
慧广法师:布施和修行有关系吗?
师父,布施和修行有关系么?布施是长养慈悲心最直接的方法。布施,是积聚福德资粮最快的方法。布施,是折服我慢最有力的武器,布施,是降伏贪心最殊胜的法门。不管是财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
佛陀阿难的故事:一个佛家弟子的修行路
阿难,是佛陀的幼弟,也是佛陀的弟子中最聪颖好学的一个。有一次,取了钵盂进村去求水。进了村,阿难看到一口井,井边正有一位年轻的女子在打水。女孩子闻声转过身来,两人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31
-
如瑞法师:修行就在转念之间
修行就在转念之间。如果能用智慧转得了贪念、嗔念、愚痴的念,我慢、嫉妒、障碍的念,那我们将会一步步走向涅槃。也就是说,可以让我们的心达到真正的寂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如瑞法师:修行当精进
修行当精进如瑞法师二祖雪地断臂求法,求达摩祖师给他安心,达摩祖师只是对他说:“你要安心,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言下就悟了。我们学了很多,也可以说一直在修,为什么到现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
-
如瑞法师:修行要诀
慈舟老法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讲记》里说:我们修行,一定要入其门,得其要,这样才能很快地进入。反之,如果得不到入门的钥匙,锁开不开,恐怕修行一辈子也没有入得其门。要说三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