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达真堪布:对物要有平常心对人要有平等心
达真堪布:对物要有平常心对人要有平等心摄受众生对佛来说是一种最大的供养。因为佛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自己身上的肉,佛把所有的众生都视为自己的独子——家里唯一的儿子、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06
-
怎么看待放生的动物去吃别的动物?
怎么看待放生的动物去吃别的动物?想放生草龟,但听说巴西龟都泛滥了,草龟都没有生存空间了。放生,要理解放生的意义。放生主要是怜悯、慈悲众生,看到生命要被剥夺,由此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23
-
开愿法师:怎么看待业障与冤亲债主的问题?
同修:我有一位刚进入佛门的朋友,有人对他讲:“你身上的业障很重啊,身上的众生很多,冤亲债主已经将你锁定了,要小心啊。”到底应该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师:学佛过程中正知正见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8
-
阿德经如何用佛法看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
阿德经如何用佛法看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在生活中学习佛法文化,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机缘,离开有离开的道理,失去有失去的理由,所有的相遇,相处,都是一种既定的缘分,离开
悟性时光时间:2025-05-15
-
大安法师:正确地看待和使用财富
佛经都要求我们:要看清这个财物是不坚之物,要用这个不坚牢之物来修持坚实的功德。财产你不要以为就是你的,财产为五家所有:如果水灾来了,你这个财产也保不住;火灾来了
大安法师时间:2025-04-19
-
成峰法师:如何看待佛教徒弘扬外道典籍—从《文昌帝君阴骘文》
一、前言近几年来,一些法师和居士印赠流通大量佛经,使很多没有佛法的地区得闻正法,对于弘扬佛法、净化人心起到很大作用,功德很大,实在是续佛慧命的好事。可是也有人用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30
-
智海法师答:如何才能做到平常心?
智海法师答:能够穿透事相,把我们执着的一切穿透之后,能够见到空性、实相,这样才能做到平等心、平常心。什么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凡是与实相相违背了,就会显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
利益面前勿失平常心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年后他感到自己慧根已生,已有佛心。有一天方丈突然召集全寺上下,宣布要挑选有慧根的小和尚接任方丈一职。从此小和尚
佛教知识时间:2025-01-26
-
佛教如何看待“犯太岁”和“本命佛”?且看两位高僧的权威解答
每年的岁末年初,总能听到很多人谈论“生肖和犯太岁”的话题。提到“太岁”,很多人都会想到“太岁头上动土”“太岁当头坐,无灾恐有祸”等民间流传的老话。在中国几千年的
佛答时间:2025-01-23
-
昌臻老和尚:佛教如何看待风水、鬼神、命相问题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它主要说明两个问题:1、因果相续,贯通三世,不会中断。我们今生所受吉凶祸福,都是自因自果。明白此理,自然不怨天,不尤人。2
昌臻法师时间:2025-01-14
-
聚散不同,祸福有别
黄汝楫是浙江省绍兴人。宋徽宗宣和年间(公元一一一九年至一一二五年),盗贼犯境,黄汝楫便将所有钱财埋在地下。后来,他听说:盗贼抓了两千人,把他们关在空房子。除非拿
因果报应时间:2025-01-09
-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
平常心就是道,平常心就是禅唐代的李翱十分崇尚唯严禅师的德行。他在任朗州刺史时,曾多次邀请唯严禅师下山参禅论道,然而都被唯严禅师婉言谢绝了。没办法,李翱只得亲身去
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4-11-08
-
郑颂英:佛法基本原理 第一章 佛教如何看待宇宙
第一章、佛教如何看待宇宙有乃空现,莫讳空而执有;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本章副标题中的后一句(空在有中,非灭有以明空),是江味农居士所著《金刚经讲义》卷三第37页的一句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16
-
净土法门:怎样看待附体现象
前几天,有一个居士有个附身的,来见我,见了我之后他跪在地下告诉我,他不是狐仙,他是黄鼠狼。为什么缠在这个人身上?这个人在过去生中伤害他们家十几口。也就是黄鼠狼,
向生净土时间:2024-10-01
-
金易明:禅茶文化:以平常心喝茶,可进入“茶禅一味”
茶与茶道,能作为领悟人生系一大苦聚集的理路,以和静怡真,以静作为达到心斋座忘,涤除玄鉴、澄怀味道之道,从须知道茶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中体会生活的平凡、感悟宇宙的奥
居士人物时间:2024-09-12
-
戒杀与杀生祸福立见
戒杀与杀生祸福立见(乐生集) 北京人吴兆兴,戒杀生物,念准提咒多年。康熙二十年正月初十日,停船在京口码头,见岸上一人杀鸡;劝他不杀,不信。夜梦神人说,你平时能戒
杀生果报时间:2024-08-21
-
净土法门法语:自性清净心里没有祸福、善恶、因果
那就是说,《华严经》上所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这四十一个阶位的人不晓得有多少,没有一个不知道。你那不善的心、不善的行为这能见人吗?你不想见,他全知道。他看到你造
向生净土时间:2024-08-10
-
明安法师:如何看待相由心生?面相能判断一个人的修行好坏吗?
常听一些学佛的居士说:某某人的脸色又白又亮,所以她修的好;某某人的脸色发黑,所以她业障现前,修的不好,因为相由心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相由心生是很正确的道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08-08
-
佛经中对“占卜择日”如何看待?
《渐备一切智德经》节录 西晋月支三藏竺法护译又弃邪见。奉于正见。不堕外学。舍于贪事虚伪之术。吉良之日。不择时节。不思国位。若睹帝主。不以为贵。不怀谀谄。表里相应
佛学知识时间:2024-06-13
-
怎样来看待太岁,如何化太岁呢?
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讲的是到自己的属相本命年时,皆会遇到所谓的岁冲(又称坐太岁)或犯太岁(正冲),加上别的两个属相会有岁破(正冲太岁、偏冲太岁),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1
-
佛教处世观:正视平常心,得意也别忘形,高兴也不狂喜
我曾在杂志上看到一则笑话:清朝有一老童生,虽步入中年但仍未考中秀才,某年恰与儿子同科。到了放榜这天,儿子被录取,赶紧回家报喜,而他的父亲正在房内洗澡。儿子高声道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7
-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
静波法师:佛教如何看待我们都想要的名声?静波法师 “佛言: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著,身已故矣。贪世常名而不学道,枉功劳形,譬如烧香,虽人闻香,香之烬矣,危身
近现代往生纪实时间:2024-03-22
-
保持一颗平常心
保持一颗平常心佛法虽奥妙,不出平常心。 禅语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他的徒弟柳生又寿郎当年柳生又寿郎拜宫本武藏学艺时,一见面就问道:师父,我
做人的佛法时间:2024-03-21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平常心参禅
龙牙山的居遁禅师,为求大彻大悟,就诚诚恳恳的到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召见开示,有一天鼓起勇气,走进法堂问道:学僧自到禅师座下参学以来,殿堂随众,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1
-
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别人,你不会知道你真正在伤害谁
宽大: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别人,你不会知道你真正在伤害谁,宽大待人,严谨待己!这是一个来自越战归来的士兵的故事。他从旧金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告诉他们自己回来了,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31
-
佛经中的古德须赖,是如何看待物质享受的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须赖。他虽然贫穷潦倒,却深信佛陀所开示的教理,因此丝毫不把贫苦放在心上,寡欲知足,修持梵行,并且时常到僧团当中
佛教故事时间:2024-01-16
-
虚云法师开示录-平常心的真实义理
五月十七日开示昔日赵州问南泉“如何是道?”泉曰:“平常心是道。”州曰:“还可趣向也无?”泉曰:“拟向即乖!”州曰:“不拟争知是道?”泉曰:“道不属知,不属不知;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1
-
星云大师:轮回面前众生平等祸福都是自作自受
轮回面前众生平等(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我们相信轮回的现象,接受轮回的思想,轮回对我们的人生究竟有什么价值,对生命有什么意义呢?当我们确信有轮回受生的状况,人生就
星云法师时间:2024-01-10
-
红尘炼心,练的是一颗平常心
“平常心”是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很多人把它说成是一种处世哲学,对生活中出现的任何意料之外的结果给予客观、冷静的对待,也有人认为是“无为、不争、知足、不贪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06
-
戒邪淫故事:以一颗平常心,慈悲心来面对一切
以一颗平常心,慈悲心来面对一切10个月没有手淫了,由于我没有结婚,所以戒淫相对容易一些。我是06年闻到佛法,07年看了山西小院后,开始念佛。期间感应不可思议。我家先后
佛教故事:戒邪淫故事时间:2023-12-03
-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
以坦然的心看待他人的品评从前,有两位小和尚,一个姓黑,一个姓白。为了拜师学艺,做进一步的修炼,他们讨论各自分开去寻求名师。同时,他们也约定,十年后的今天,他俩一
心生菩提树·佛教小故事时间:2023-11-20
-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
达真堪布: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作是平等的”这句话呢?问:都说“工作是平等的”,但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去做扫大街、摆地摊等劳累又“没面子”的工作,到底应该怎样看待“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1
-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如何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子女和父母的责任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的出离心,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索达吉堪布: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 问:有了出离心的人,怎么看待他对子女和父母的责任?索达吉堪布答:不少人以为,对家人不管不问就是有很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该怎么看待呢?
索达吉堪布: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该怎么看待呢? 问:有些高僧大德所说不如法,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呢?答:假如对佛教至高无上、高深莫测的境界一无所知,就开始随随便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9
-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现在人的经济压力大?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现在人的经济压力大?问: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佛教认为,每个人的钱财,真的是够用就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大多数人追求羡慕有权势者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大多数人追求羡慕有权势者问:大多数人都特别羡慕有权势者,佛教怎么看待追求权势? 索达吉堪布答:为安乐而希求王位权势是不合理的愚行。一个人如果不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现代人经济压力大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现代人经济压力大问: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答:佛教认为,每个人的钱财,真的是够用就好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问:我是市场营销专业的大四学生,正准备考哲学专业的研究生。现在很多人赞同因果,也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看到现实中有道德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
佛教故事:禅·看开: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
富有或贫穷,全在于你怎么看待有个年轻人老是埋怨自己时运不济、生活不幸,终日愁眉不展。一天,有个云游的老僧问他:年轻人,你干嘛不高兴?我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老是这么穷。穷?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08-25
-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看待世人所谓的福报呢?
索达吉堪布:修行人该如何看待世人所谓的福报呢?问:修行人该如何看待世人所谓的福报呢?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所希求的那些赞誉,以及财产恭敬、名闻利养,在一个修行者看来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3
-
达真堪布:应该怎样看待2012的预言?
达真堪布:应该怎样看待2012的预言?对于2012年12月21日的预言,我们应该怎样看待? 答:我们作为信佛的人,不要相信那些,相信佛讲的法就可以了。这个世界的灾难该来的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1
-
索达吉堪布:佛教怎么看待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
索达吉堪布:佛教怎么看待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问: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索达吉堪布答:有贪心,广义上指对色声香味触等一切法的贪执,狭义上则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0
-
索达吉堪布:人们现在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人们现在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问: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佛教认为,每个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9
-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怀着一颗平常心
一个三伏天,寺院里的草地枯黄了一片。小和尚看不下去,对师父说:师父,咱们快撒点种子吧!师父说:不着急,随时。种子到手后,老和尚拿给小和尚,快去种吧!不料,一阵风
佛教故事:生活故事时间:2023-08-17
-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索达吉堪布: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 问:世间人都认为,情爱是人性的一部分,佛教怎么看待?索达吉堪布答:有贪心,广义上指对色声香味触等一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6
-
祸福其实只是暂时的假相,并不能长久!
有一天,佛陀带着学生经由阛阓时,看见一位卖鱼的白叟,一边斗量卖鱼,一边哀叹地说:“老天爷!到底我犯了什么错,你让我的儿子这么早死?假如他还活着,可以帮我卖鱼,我哪
佛教故事时间:2023-08-15
-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如何看待你家小菩萨
五、如何看待你家小菩萨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进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不过,这几年台湾的社会转
佛教故事:佛化家庭时间:2023-08-12
-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平常心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师父挥挥手,随时。中秋,师父买了一大包草籽,叫弟子去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
佛教故事:哲理故事时间:202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