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觉醒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妄心生,贪念起;总想拥有得越多越好。今日为所得而患得患失,明日为所无而摩拳擦掌,殊不知,这是有执。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住心,则我心自然、自在、自得。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6
-
慧能大师:谈《金刚经》的“无所住心”
据说六祖慧能大师在五祖弘忍处,听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句,豁然开悟。应无所住或无所住心四字,的确为般若法门的精髓、纲要。《金刚经》中类似这样的法语还很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08
-
成刚法师:为他人造杀生罪业也是自己承受因果报应
问:信佛以后吃长素,家人反对怎么办?成刚法师:这个前两天我给大家讲了,我们佛门弟子要想出苦得乐,自利利他,自觉觉他,出离这个生死的苦轮,就得断除我们的生死习气。
杀生果报时间:2024-09-23
-
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
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则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回应道:赞美上天
禅·看开时间:2024-06-02
-
七十多岁的老太太,承受了生命之重,却心似莲花
她饱经风霜,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孀居多年,靠着种菜把两个儿子养大成人。她勤勤恳恳,上集市卖蔬菜瓜果,一元两元五元,慢慢积攒养老钱。她辛劳俭朴,70 多岁的老太太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17
-
佛教故事:禅·看开: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
承受极大痛苦,所以结出美丽异常的珍珠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边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则怀着骄傲自满的情绪回应道:赞美上天
佛教故事:禅·看开时间:2023-11-17
-
达真堪布:如何面对家人共修心里的承受
达真堪布:如何面对家人共修心里的承受问:我妻子和女儿都学佛,师兄们来家里共修的时候,我也挺热情的,但是有时候心里也承受不了。应该怎样面对?达真堪布答:家里的问题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6
-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
索达吉堪布: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 问:一个人达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犯戒还会有因果报应吗?索达吉堪布答:这句话出自《金刚经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
当你有福报时,钱会来找你!
当你有福报时,钱会来找你记得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古语说,人找钱,两条腿,钱找人,八条腿。人追钱,钱会跑。现代人比较急忙
正能量经典文化时间:2022-07-28
-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我们把它念一遍。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
净界法师时间:2021-08-24
-
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殊菩萨走来一看,这个女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在释迦佛身边入定?应该远远退到佛后面去才是。故在女子面前弹指,唤这个
元音老人时间:2021-08-16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怎样达到无生境界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教我们不要执着。但是我们的心,非要执着不可,特别怪。例如,有几个问题,大家请我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叫你不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1-03-26
-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问: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的住作何理解?是否可以理解为无所不住?生其心是生妄心,还是生真心、佛心?请开示。大安法师答:这句话是《金刚经》的一句非常重要的经文了,也许
大安法师时间:2021-01-09
-
梦参法师答:为什么现在的人遇到很小的挫折便感到压力很大,不能承受?
问:以前的人遇到困难逆境都能面对、克服,但现在的人遇到很小的挫折便感到压力很大,不能承受,有些人甚至会自杀,请问老和尚这是甚么原因呢? 梦参法师答:现在的人内心
其他文章时间:2014-01-13
-
金刚经的「应无所住」
(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在乎」,不在乎自我的利害得失;「生其心」,就是以无私无我的智慧,处理一切事物。(二)「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如何面对家人共修心里的承受
问:我妻子和女儿都学佛,师兄们来家里共修的时候,我也挺热情的,但是有时候心里也承受不了。应该怎样面对?达真堪布答:家里的问题,你逃避不了的。你的家人都是虔诚的佛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宣化上人: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你想要成佛,先要断无明。这无明也就是生出见、思的烦恼。想要断这个见、思的烦恼,先要断无明。无明就是事情发生,你不懂,你不明白,这叫无明。好像人的生死,就是由情爱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
济群法师:「无所住」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
问:《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但师父们经常说要安住其心,又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我想知道,无所住而生其心和制心一处是否矛盾?到底应该住还是不住?济群法师答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5
-
言语的伤痛常常让人无法承受
我们生气时说过的话,会在对方的心里留下永久的伤口,就像那些被钉子钉过的木头一样,再怎么修补也永远不能回复到从前的样子。言语的伤痛也像真实的伤痛一样,常常让人无法
藏传法师时间:2014-05-31
-
大地可以承受和转化一切
佛陀教导他出家为僧的独子罗嗳罗,大地可以承受和转化在任何倾倒在她身上的事物。假如你将垃圾或废弃物倾倒在大地上,她将全然地容受而不带一丝一毫的不悦。假如我们倾倒香
南传法师时间:2014-06-11
-
菩萨无所得
菩萨以悲悯心帮助众生,但这种悲悯是建立在无所得的智慧之上。无所得不是说没有结果,而是结果再好也不执著。你的心不粘到结果上,不粘到你所做的事情上,因为一切法的当下
汉传法师时间:2014-06-13
-
一日禅:学会承受痛苦 才能享受幸福
学会承受痛苦,才能享受幸福。(图片来源:资料图片)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
其他文章时间:2014-09-16
-
谁造业,谁承受
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和毛病,我们往往会很不高兴,就像刺猬一样,把身上所有的刺尖都对着对方,第一时间就想到要如何反驳对方,保护自己,这样的习惯,让我们不会有机会真
藏传法师时间:2015-02-07
-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没输过的人,常常会输得一塌糊涂;没摔过跤的人,跌倒了往往爬不起来;没体会过饥寒的人,贫困注定会成为你的归宿;没历经拼搏的人,属于你的多数不会长久。什么被你轻视了
其他文章时间:2015-02-07
-
当你有福报时,做什么都赚钱
世人苦,就苦在要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好。我有个观点,钱不要来的太快,也不要来的太多,也不要太容易。如果太快了,太多了,人就容易奢侈。钱多了,就不把钱当
其他文章时间:2015-09-14
-
当你有福报时,钱来追你
有道友问,自己最近生意不景气,尤其今年一直亏本,用佛法怎么解。世人苦,就苦在要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好。我有个观点,钱不要来的太快,也不要来的太多,也不
佛学入门时间:2015-10-05
-
每日一禅:人无所舍,必无所成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心无所依,必无所获。自己的路只有自己去走,自己的心还须自己去度。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自己的也只有自己。能怨恨嫉妒的是自己,能智慧温暖
其他文章时间:2015-11-04
-
每日一禅:人生是一种承受 需要学会支撑
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人生是一种承受,需要学会支撑。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承受,人生需要承受平淡。人生需要承受幸福,就是要珍视幸福而不是一味的沉淀其中。人生需
其他文章时间:2015-12-06
-
让心无所住,自然无有七情六欲的苦恼
在《佛说八大人觉经》中,佛陀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 生灭变异,虚伪无主。」阐明了学佛的觉悟,先要觉知无常的道理,世间上不论物理、生理,乃至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22
-
每日一禅:学会承受痛苦 才能享受幸福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沐浴幸福和快乐,也会历练坎坷和挫折。幸福快乐时,我们总是感觉时间的短暂;而痛苦难过时,我们却抱怨度日如年。幸福和痛苦本来就是双胞胎,上帝是公平
其他文章时间:2016-02-22
-
菩萨:当你有福报时,钱会来追你!
世人苦,就苦在要一个好上。就想着,生意一直都很好。我有个观点,钱不要来的太快,也不要来的太多,也不要太容易。如果太快了,太多了,人就容易奢侈。钱多了,就不把钱当
佛学入门时间:2016-03-18
-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
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明·廉启敬《修龄要旨》我曾经治疗过一个男孩。12岁之前被父母带到美国去,他的饮食结构就向美国学习,每天早上从冰箱里拿出凉的牛奶
大德居士时间:2016-06-25
-
菩萨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如有所求无福反而有过
有所求布施反而有种种过患布施对于佛教徒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了,往往学佛伊始最先接触到的就是布施法门。很多人貌似也在坚持不懈地行持这个法门,但却因为不明白布施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26
-
安住在无所得的心
我们再往下看什么是生灭的相状,什么是不生灭的本体。我们把它念一遍。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殊不能知生灭去来
其他文章时间:2016-12-06
-
心不动摇无所住执,才能成大道
从前释迦佛在世时,有个女子坐在释迦佛边上入定了。文殊菩萨走来一看,这个女子怎么这样不懂规矩,在释迦佛身边入定?应该远远退到佛后面去才是。故在女子面前弹指,唤这个
大德居士时间:2017-01-03
-
德不配位再好的风水也承受不住
与其费尽心机寻求好的风水,不如多积德行善。为祖先选块“风水宝地”安眠,真的就能庇佑子孙吗?曾经有几位藏民老乡从小一起长大,后来去外面闯,无论做官还是经商都有点小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05
-
以安忍之心接受小的痛苦,可以避免承受更大的痛苦
一个人若能不对他人所造成的伤害生起怨怪嗔恨之心,那么他的收获是使自己免受之后可能出现的悲惨后果﹝地狱刑罚﹞。因为若是一个人用嗔恨心回应这些不利于己的情况那么非但
藏传法师时间:2017-05-29
-
别人给的起,但你不一定承受的起
在钱财上,有个原则:别人给的起,但不一定你能承受的起。如果富翁把所有的钱布施出来给穷人,这样子世界就没有穷人了吗?不是的。富翁是他本身具足福报,所以在某个层度上
佛学入门时间:2017-11-12
-
净土法门:圆满菩提,归无所得
我们身,我们的念头(心),我们活动的整个宇宙空间,都是自性变的,大彻大悟之后又回归自性,这个自然。所以,也是宗门的话,「圆满菩提,归无所得」。你得到什么?什么也没
佛学入门时间:2017-12-07
-
放下就是要让自己一无所有吗?
出离心指断除对世间的贪着,放下世间的一切利益。有人可能会想:“放下了世间一切的利益,怎么生活啊?怎么工作啊?”这不矛盾,放下是一种心态,而非放弃的行为。当你的内心
藏传法师时间:2017-12-08
-
无所得,方显真自在
按模式的标准来看,无论是修学还是义工,我都不是一个合格的学员。在修学三年多后即将承担辅导义工时,我问自己:“个性傲慢、行为懒散的我,能做好这份义工吗?”今天的我
菩提书院时间:2017-12-27
-
佛的光明无所障碍 为什么我们感触不到?
阿弥陀佛第十二愿:“设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这一愿是光明无量愿。阿弥陀佛的光明无所障碍,不仅我们世间的物体阻挡不住,而
佛学入门时间:2018-01-18
-
大安法师: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住」应作何理解
身罹绝症,痛苦呻吟。听随身听,安详往生。台中沙鹿有一位先生得了癌症,垂危时,被送到私人的综合医院急救。他住院以后,经常发出痛苦的呻吟和惨叫声。有人请心观法师到加
大安法师时间:2020-02-25
-
佛教相信他们多承受一点痛苦,世人就少受一点痛苦
佛学视频时间:2020-03-26
-
妙祥法师:无所得是净土——二〇〇九年夏安居佛七开示
如何知道修行有没有成就? 海涛法师:我师父常跟我讲,一个人修得好不好,不要说他出家几年做什么,就是你接触他,有没感觉到那种亲切,就好像接触到佛陀一样,接触你就像
妙祥法师时间:2020-04-06
-
慧律法师:哪怕你动一个“恶”的念头,都要承受果报!
佛学视频时间:2020-04-11
-
宏圆法师:无所得才与佛性相应
佛学音乐时间:2020-04-18
-
佛经上讲: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
佛学视频时间:2020-05-19
-
净空法师:你受什么苦都是因果报应,都是自作自受!要快乐去承受
佛学视频时间:2020-06-05
-
你所承受的孤独,才是最好的沉淀,熬过去必将迎来成功
他写下一首人人会背的古诗,句句都是千古名句,为何最后成为酷吏
佛学视频时间:20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