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空法师:五十种阴魔如何超越
我们为什么会着五十种阴魔呢?就是我们有求,因为贪求啊!来了境界就贪着。然后求能有这种境界。别人修行都有这种境界,我怎么没有呢?所以这就是魔得便的主要因素。如果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0
-
印良法师:心灵超越烦恼
人,内心的放下其实和修一颗宁静的心有关系。内心归于宁静以后,轻松才不成问题。记得有一位外道修行了一辈子,很痛苦,找不到解脱的方法。于是,来找佛陀。只见他披着袈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7
-
智随法师: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法门
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一个法门。可以讲佛法是追求智慧的,而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是不需要智慧的。它需要一种信仰,有智慧可以进来,没智慧也能进来,而要真正彻底地进来,是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4
-
信愿法师:没有任何一个菩萨可以超越法藏菩萨的愿力
第三门就是要叙述法藏菩萨所发的四十八大愿,是超世大愿、是究竟无上,非常值得我们赞叹。十方诸佛如来在因地菩萨的修行,发了总愿与别愿。总愿大家都一样,四弘誓愿,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8
-
正如法师:念佛具足供养布施_念佛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众生来说,你教他念佛,好比给他救生圈,拉他上法船,那是最珍贵的礼物。《大品般若经》中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9
-
纷繁中的静心 超越世俗
对生活而言,与生命所企求的只有希望。同时要坚定信心,寻求乐趣,在痛苦中表现刚毅,在逆境中表现勇敢。从工作求经验,从事实求进步,培养深厚的力量,努力地使自己的心智充实,超
禅宗公案时间:2024-12-25
-
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
佛教与婆罗门教的“虚妄”观念比较姚卫群佛教与婆罗门教在分析外部事物或人的认识时经常使用“虚妄”观念。这一观念在印度宗教哲学史上的出现频率较高。在印度早期的宗教圣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7
-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
第三卷 第十章 四大都虚妄(下)《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风性无体动静不常。汝常整衣入于大众。僧伽梨角动及傍人。则有微风拂彼人面。此风为复出袈裟角。发于虚空生彼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25
-
第二卷 第十章 生死轮回乃虚妄
第二卷 第十章 生死轮回乃虚妄《大佛顶首楞严经》原文: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世尊为我等辈。宣说因缘及与自然。诸和合相与不和合。心犹未开。而今更闻见见非见重增迷闷。伏
楞严经感应时间:2024-08-25
-
星云大师:心经第12课·如何超越身心的限制05
五、靠不住的世界“无眼耳鼻舌身意”,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也没有眼耳鼻舌身意的六识。有人说:“我们明明不是有眼睛吗?这不是耳朵吗?这不是鼻子吗?怎么会说没有呢?”
星云法师时间:2024-08-01
-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
达真堪布:学修佛法让心灵超越烦恼痛苦佛法是种活法,生活是种修行。学佛修行能让人轻松自在,快乐幸福,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工作顺利,心想事成。我们明理了,心里就没有
为人处世时间:2024-05-29
-
超越因果,不是绕过因果!
有的人声称自己的境界已经超越常人,可以喝酒吃肉,可以无恶不作了,这是错误的。善恶因果是自然规律,你境界再高,能改变自然规律吗?善恶因果与佛性是绝不会背离的。佛经
藏传佛教Buddhism时间:2024-02-07
-
达真堪布:在超越的境界中礼拜佛菩萨
达真堪布:在超越的境界中礼拜佛菩萨身口意三种顶礼中,有信心和恭敬心很重要。若是没有信心和恭敬心,无论是赞叹等语顶礼,还是磕大头、磕小头等身顶礼,都不是表里如一的
悟性时光时间:2024-01-19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超越生死
有位和尚去参访雪峰义顾禅师,雪峰问他:从哪里来?和尚回答:覆船。雪峰说:生死之海还没有渡过去,为什么先要覆船呢?那位和尚无法领会雪峰的意思,便回去把经过告诉覆船禅师。覆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1-15
-
大多数人走向了生老病死,可他们却超越了轮回
人这辈子有两件事无法做主,第一件是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另一件是我们早晚得离开这个纷繁的世界。印昌上尊在《感恩——能隐身的和尚开悟了我》一文中说:“凡人每天的
学佛受用时间:2023-12-30
-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超越生死
超越生死今天在路上看到满地的垃圾,就知道是那些开垃圾车的黑人在抗议了。每次只要他们想要求政府加薪,就会用这种方法。于是,他们把垃圾车上面的垃圾,一包一包的丢在路
佛教故事:大德讲故事时间:2023-09-14
-
“智能机器人”将来能超越人类吗?
近年来,“人工智能”一直是人们所热衷探讨及开发的前沿科技,人类对于科技的追求已不仅仅满足于理解与运用自然规律,而是慢慢进化到开发创造出类似人类的“智能生命”,所
学佛感悟时间:2023-08-28
-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超越烦恼
超越烦恼我的师傅峨翁老师有一位信徒叫野原樱州。他是画家,人高马大,还是剑道的高手。然而,人都有说不清的怪癖,这位堂堂大汉就怕打雷。一打雷,他就吓得钻进蚊帐里一个劲儿
佛教故事:和颜爱语时间:2023-08-25
-
星云法师:超越极限
人生总是像五指一样,希望做大姆指:最大、第一、顶好;做食指:手一指,就是命令、是领导、是指挥;做中指:最长、最中、最粗;做无名指:无名才是真名、无名指才配戴黄金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5
-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超越常识
超越常识有一年轻学僧恭敬地向性空禅师问道:什么是祖师西来意?性空禅师回答道:假如有人落在千尺之深的井中,你能不假寸绳把他救出来,我就告诉你。学僧以为性空禅师在敷
佛教故事:禅是一枝花时间:2023-08-18
-
雪漠:与时俱进的大手印文化——当下关怀与终极超越
雪漠:与时俱进的大手印文化——当下关怀与终极超越与时俱进的大手印文化——当下关怀与终极超越(一)时间:2010/11/28地点:四川成都蜀兰大酒店五楼阳光厅 一、与时俱进的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11
-
佛教故事:摆脱无谓的幻想,才能实现自我超越
摆脱无谓的幻想,才能实现自我超越佛经里曾记载了一个赛月童子的故事,说的是有位贫穷的年轻人,由于没有亲戚,日子过得很孤独。他平日工作很认真,但却只能养活自己,其他
佛教故事:放下就是快乐时间:2023-08-09
-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超越名利实现内心和谐
超越名利实现内心和谐世之熙熙皆为利来,世之攘攘皆为利往。世界上人事繁杂,常常让人痛苦不堪,多少人忙碌一生皆为名利,面对诱惑时只有能够超越名利才能够达到内心的宁静
佛教故事: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3-08-02
-
念佛超越生死的奇人牛人
宋朝的大思想家沈括,在他写的《梦溪笔谈》里,记载了一个江南人郑夷甫的故事。郑夷甫是沈括的亲戚,这个人很年轻,而且相当有学问,但是有一次他碰到了一个算命看相的,说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6
-
超越阴阳界的母爱感应故事
这件事说起来,还得从二十多年前讲起,那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时候。那一年我刚刚参加工作,在县运输公司当卡车司机。当时全县有两大造反派:火炬派和海燕派。运输公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25
-
佛教名词:虚妄_佛教的虚妄是什么意思_虚妄解释
佛教的虚妄是什么意思?虚妄解释虚妄,是虚假、不真实的意思,一切的自我中心都是虚妄的,一切现象的本质都是不实在的。《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圆觉经》曰:虚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6
-
济群法师: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
济群法师: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太无情?《财富品质》:庄子丧妻,击鼓而歌,佛教的爱是不是也超越生死的? 但这个故事在很多人眼里有些太过无情,一个人如果在现
佛学常识时间:2023-06-19
-
佛经知识-超越世间快乐的轻安之乐
今天在此,我只给你们说一种乐,如果说你能得到禅境、轻安之乐,就是能住入轻安境界,你就会产生全身大乐,那么你能住入轻安初境,都能产生局部大乐,那个快乐是无法形容的
佛陀说法时间:2022-08-01
-
道德的力量超越了肉体的生命
信字,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个言,意味着是人说出的话就应当有信。如果一个人说的话没有信誉,就相当于自己取消了自己做人的资格。中国的儒家文化当中,对于信高度推崇,
大安法师时间:2021-08-10
-
破五戒复又忏悔,能否超越下品中生
问:在家居士破五戒,复又忏悔,命终往生,能否超越下品中生?大安法师答:你可千万不要抱这个侥幸的心理。在家居士你既然受了五戒,你一定要认真地去受戒,去持戒啊,这按
大安法师时间:2021-06-01
-
西方极乐世界超越了坏苦
我们这个世间会感觉到坏苦,就是你在快乐的时候它也是要变化的,它不能长久的,它会乐极生悲的。你在做大官的时候很多人抬你的轿子,奉承你,等你下台了,见面都好像路人,
大安法师时间:2021-04-01
-
恭敬赞叹地藏菩萨,即得超越三十劫罪
佛告普广菩萨: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名者,或合掌者、赞叹者、作礼者、恋慕者,是人超越三十劫罪。《地藏经》这是供养得福的,大家可能想,供养
梦参老和尚时间:2021-03-23
-
把佛号重视到超越生命的程度
佛施设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但这个法门是方便当中的最方便的法门,就是念这个名号,三岁小孩都能念。但是三岁小孩都能念,八十岁老翁不一定念得好啊!有很多念了一辈子还
大安法师时间:2021-03-04
-
正报身心世界的虚妄相是怎么来的
我们再看第二段的明众生相续。这个众生指的是我们五阴的正报的身心世界,它的一个生起跟相续的因缘。这个地方有五大段。我们先看第一段,迷真起妄。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
净界法师时间:2021-01-29
-
相状是虚妄的,障碍是自己捏造的
佛为什么说观相元妄,观性元真?这个地方我们讲一下。有时候我们会想,我们看到平常很多事情真的是有障碍,但是为什么佛陀、菩萨看事情都没有障碍呢?问题出在哪里呢?到底
净界法师时间:2020-12-08
-
一句佛号,超越供养布施
一个人烦闷纠结的时候,你为他开解,那是最好的礼物。对于一个在生死苦海中漂流的众生来说,你教他念佛,好比给他救生圈,拉他上法船,那是最珍贵的礼物。《大品般若经》中
正如法师时间:2020-11-15
-
出家感悟:超越世俗之爱
出家感悟:超越世俗之爱有一个朋友,跟我讲述他的家族的痛苦。我想,也许这个可能会发生在每一个家庭中的故事,有可能帮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一个哪怕很不经意的习气
佛教故事时间:2013-08-18
-
印光法师答: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还要念佛求生西方?
问: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何还求生西方?印光法师答:金刚经,说心地法门。故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汝不知看经上文说的话。独以此两句,疑念佛求生西方。不知有有相三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30
-
圣严法师《超越生命中的关卡》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我们有一个活着的身体。生命的整体,包括生命的过程、生活的状态和生存的事实。而什么叫关卡?不安全、不快乐、不幸福、不健康 、不顺利,全都叫关卡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圣严法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一、心中无事,不受干扰默,是不要将一切现象,当成与你有关系,所以任何现象不会干扰到你,这就是「放舍诸相」。「休息万事」与「绝学『无为』闲道人」中的无为一样;在日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愿力可以超越业力
学佛是在心里,修行也是在心里。有违缘有障碍了,是因为业力太重了,愿力不够,愿力没有超过业力。若是决心足够大,愿力足够强,没有谁能拦得住你,没有谁能障碍得了你。古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出离心不是逃避而是超越
讲一些极乐世界的功德,讲一些行善的利益,怎么发财,怎么健康,都特别爱听。一讲六道轮回里的这些痛苦,一讲地狱、饿鬼,就觉得太可怕了。一讲善恶因果,就觉得太复杂了。
藏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达照法师:超越生死的眼光
了断这个理上的生死,接下来我们的眼光不在生死当中,但是,我们的手脚、我们的习气还在生死当中,所以还有种种习气烦恼干扰自己。但只要你的眼光不在三界以内,一切习气烦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7
-
净慧法师:不要被虚妄境界所转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所谓修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8
-
出家是对家的超越,对私欲占有的勘破
在家人总是对家充满着执著,可以说,家就是执著的堡垒。正是由于对家的执著,远离家乡的人总是有份难以摆脱的牵挂。一旦回到家中,心才会安然。为了摆脱对家的执著,便有出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24
-
佛可以超越因果而救度众生吗
问:佛可以超越因果而救度众生吗?达真堪布答:一切都是因缘果报,自作自受。不管你现在是有福报,还是没有福报,不管是命、运气好还是不好,都是自己往昔造的业,才会有这
藏传法师时间:2014-04-02
-
转变和超越因果
因果有很多种,总结起来就是十种善业,十种恶业。十种善业是快乐的因,十种恶业是痛苦的因。因果不会有浪费,不会有差错。有些人到处造恶业,暂时没有什么恶果,但是“不是
藏传法师时间:2014-04-02
-
香仁波切:你只要突破和超越一切妄想执着,你就有机会看到心
作者:香·隆立嘉措仁波切ShangLongrikGyatsoRinpoche有弟子问我:「上师,你一直要我们观察心,一直要我们看心,可是我们一直找不到真正看心的方法。可否请上师慈悲开示。
藏传法师时间:2014-10-22
-
平常心是一种超越之心
平常心还是一种超越“我”与“无我”,“知”与“不知”的超越之心。佛说“无我”,惠能也说“本来无一物”,但更强调“本心”、“自心”,这就变成了有“我”。这样看起来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22
-
宽见法师:最近学法很昏沉,念佛就瞌睡,如何超越?
我最近一段时间学法很昏沉,念佛就瞌睡,之后起来,边念边拜忏。请问师父,这是退转的状态么,是自己学法不精进,还是遇到什么问题,该怎样理解,如何超越?释宽见:这个不难,你是一
汉传法师时间:2015-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