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法应有法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下观边的这所佛寺,因此每天变一些妖魔鬼怪来扰乱寺里的僧众,要把他们吓走。今天呼风唤雨,明天风驰电掣,确实将不少年轻的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03
-
虚云法师:凡当参学,应有三样好
凡当参学,要有三样好:第一要有一对好眼睛,第二要有一双好耳朵,第三要有一副好肚皮。好眼睛就是金刚正眼,凡见一切事物,能分是非,辨邪正,识好歹,别圣凡。好耳朵就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11
-
实用佛教二十: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第二十课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
佛教知识时间:2024-10-10
-
星云大师: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能成功,做人能成功,什么都能成功。但是成功先要建立一个好的观念,你没有好的思想观念,差之毫厘缪以千里,想要成功
星云法师时间:2024-05-31
-
他待人善良,为何会两天内突然痛失妻女?
2017 年 11 月的那一天,一个很平常但却充满黑暗的一天。这天,他的妻子突发心梗,抢救无效离别人间,一句话也没有留下。第二天,他的大女儿因无法承受母亲突然离世的打击
学佛受用时间:2024-04-20
-
说吉话祥:以礼待人
以礼待人 G?ravo处世待人,讲究礼貌。这是人文社会极需拥有的人文精神,是衣冠文物道德的基本条件。人类没有了礼敬就没有尊卑之 分,社会就出现没有秩序的状态。人与人之间
说吉话祥时间:2024-04-05
-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待人不善,业从口出
待人不善,业从口出我妻子单位有一退休老职工,经常因一些小事去医院公费医疗办公室吵闹,有时竟指着人家的鼻子大声呵斥,但因他是老退休干部,别人也只能忍让,但不久前去医院拿
佛教故事:因果日记时间:2023-08-31
-
星云法师:宽厚待人
“如何待人”?这是一门最高的学问,有的人尽其一生都没有学好“待人之道”。 为什么呢?主要的是因为人有多种!人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要求,所以做人做事很难“尽如人意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25
-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生命应有的长度
一位担任美国一家着名跨国企业亚洲区顾问的老人退休了,两个年轻人去拜访他。老人尽管已经年过六十,但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广博的知识和超前的思维让年轻人也自叹不如。老
佛教故事:处世哲理时间:2023-08-07
-
佛与人生:如觉法师:当别人获得利益与福报时应有的正确态度
世间众生常因无始以来贪嗔痴烦恼的影响,当他人获得利益与福报时常生嫉妒之心,甚至对他人心中怀恨,故意谣传是非,令彼受到诽谤与羞辱,自己也将因造诸恶业而受苦报。所以
佛与人生时间:2023-06-20
-
法藏法师:修道人对鬼道众生应有的态度(视频)
净律社时间:2022-08-28
-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一、忌: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意识不能了解的,妄言无,或没有、不存在,为入邪见。二、习气重:习气太重了是障道法,如瞋
界诠法师时间:2021-10-29
-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戒持戒,持戒能使人生惭愧。真生惭愧才能改变自己,让傲
如瑞法师时间:2021-08-30
-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瞋真供
衍慈法师时间:2021-08-16
-
得不到应有的职称,要如何化解消沉意志
问:我有一位朋友,人品和能力都非常不错,只是由于迟迟没有获得应有的职称,慢慢地意志消沉,导致各方面都陷入困境。该如何劝解他?索达吉堪布答:要知道,梦想与现实之间
索达吉堪布时间:2021-07-26
-
学佛之人对于成功应有的观念
成功应有的观念,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学业能成功,事业能成功,做人能成功,什么都能成功。但是成功先要建立一个好的观念,你没有好的思想观念,差之毫厘 缪以千里,想要成
星云大师时间:2021-05-30
-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大安法师答:恭敬别人就不要太在意对方的态度了,首先我们要做到恭敬一切,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出门如见大宾。
大安法师时间:2021-05-25
-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我现在把它
道证法师时间:2021-05-05
-
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
在修道当中应如蕅益大师所说:应以猛切心治姑待心,常念时不待人,一蹉便成百蹉。修道,大丈夫要用勇猛精进的心来对治姑且等待。今天一过,明天又懒,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
如瑞法师时间:2021-04-03
-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容易打妄语;有时修行人为了名闻利养,也会打大妄语。例如自己没有开悟证果,却说自己已开悟证果,乃至说自己是如来
惟觉老和尚时间:2020-12-19
-
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印光大师:“欲得佛法真实利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学佛要深信因果,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07
-
净空法师答:有两位同修同时丢了钱包与护照,请开示面对此因缘应有的心态。
问:有两位同修同时丢了钱包与护照,请开示面对此因缘应有的心态。净空法师答:出外旅行,证件最好随身携带,不要离开身边。钱包丢了还无所谓,旅行证件丢了非常麻烦,自己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08
-
临终关怀应有的认识
有生必定有死,新生的喜悦常常令人忘记死亡的哀恸,人间也不知这边生命的结束原来是那边新生的开始。在这一生一死之间,只知道自己的悲伤,而忽略了关怀临终者的身心状况。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星云大师:做人处事应有的态度
世间上,最难的是做人和处事。人活了数十载,往往做人不得其分,处事不得其法。尽管有很多的道理告诉我们如何做人,怎样处事,若我们只知理论,不能起而行,也是徒劳无功。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星云大师《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所要讲的是现代青年应有的人生观。一个人的生活,首先要注重的是物质生活。当物质生活具足了以后,我们还需要精神的生活;精神生活有了以后,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心调好了,对生活待人影响深远
我常强调「调心」,因为心调好了,自然语言行为就会表达出来,所谓身、口、意三业平行,所以起心动念,对日常生活、待人接物影响深远。见贤思齐 先要心服有人会说:「心不
汉传法师时间:2014-02-16
-
文珠法师《人应有的责任》
各位法师,居士,今天是全世界最吉祥而又最喜庆的日子,因为今天,是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娑婆世界的纪念日,全世界各地,凡是有佛教徒的地方,无不举行盛大的庆祝!
汉传法师时间:2014-03-20
-
圣严法师:货真价实信用可靠 才是商界应有道德
货真价实信用可靠,才是商界应有道德。(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俗话说:“祸从口出。”说话不得体,常常会伤人又伤己,引起很多麻烦。佛教有所谓的“妄语”,不论是一般人喜
汉传法师时间:2014-08-18
-
海涛法师《受持斋戒应有的认知》
受八关斋戒最主要的意义是希望改变我们的生活,一切众生无不追求幸福安乐,所以佛特别为我们宣讲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佛说斋戒经》。在佛世的时代求受八关斋戒都是这样
汉传法师时间:2014-10-02
-
南怀瑾:佛弟子对待鬼神应有的态度
许多人学佛有个毛病,好高骛远,一上来就要成佛,连天人都不在话下了。其实,佛法是五乘道,首先是人天乘,先从做人开始,人做好了,才有可能升天。小乘里头特别注重这一点
大德居士时间:2014-10-17
-
以诚待人就是自己最重要的「贵人」
真诚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负责。敷衍和欺骗别人,可能一时能得到一些好处,但长此以往,你的信誉度会降到谷底,别人不再愿意与你这样的人打交道。只有以诚待人,
其他文章时间:2014-10-28
-
深信因果,勤修福慧-学佛应有的态度与认识
一、深信因果,恭敬得益学佛要深信因果,明因果之理。不论是“如来成正觉”,或者是“众生堕恶道”,皆不出因果之外。《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
佛学入门时间:2014-12-13
-
达真堪布:平等之心待人处处是朋友
“于谁亦莫做轻慢”,对谁都一样,都不能轻视怠慢。不管是对亲人还是对仇人,不管是对善人还是对恶人,不管是对好人还是对坏人,不管是对人还是对其它众生,都不能有轻视和
藏传法师时间:2015-01-05
-
对钱财应有的看法
关于钱财,很多人看不透,就有痛苦。看不透的人,你没钱也痛苦,有钱也痛苦。甚至钱越多,就越痛苦。很多人无法明白,为什么钱越多越痛苦。钱少时,他欲望就相对小,他痛苦
其他文章时间:2015-01-12
-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笔者,对于因果的现象他起先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不敢加以肯定,然而在看过笔者所著的‘因果’一书之后认为愈想愈有道理
佛学入门时间:2015-06-05
-
住持之道与待人之道
心定法师刚接任佛光山寺的住持不久,他告诉我一件事:有一天药石后,他在大雄宝殿前面一面念佛一面经行。忽然看见一位老太太气喘吁吁的,从成佛大道跑到大雄宝殿门口想要进
汉传法师时间:2015-06-16
-
青年人应有的爱情观
做一个出家人是很不容易的,甚至于成佛更加不容易。例如我们说,释迦牟尼佛是「三界导师」、「四生慈父」,他对于三界、四生种种的情况,不但要了解,还要加持他们、解决他
汉传法师时间:2015-07-07
-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待人无半毫矫伪欺诈,纵狡如山鬼,亦自献诚。“接物”这一部分可以说是圣贤学问在日常生活中的落实、应用,包括处理事情的方法
佛学入门时间:2015-09-24
-
蔡礼旭:真诚待人
切记,人都会落印象,我们不可以再障碍别人的清净心,障碍别人修行了。假如要谈他人的问题,“规过于私室”,当面跟他谈,真诚跟他谈,可以的,那是尽道义,那不是言人家的
大德居士时间:2015-11-12
-
待人要退一步,爱人要宽一寸
学佛,一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能够如此,则普天之下的一草一木,无不是如来的形相。人的生活,如果都在是非中打转,是多么可怜的人生!“退一步,海阔天空”,若能打开心胸
汉传法师时间:2015-12-02
-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一、忌: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意识不能了解的,妄言“无”,或“没有”、“不存在”,为入邪见。二、习气重:习气太重了是
汉传法师时间:2016-06-03
-
在这个虚伪的世界,如何以真诚待人?
在现前这个社会,一定有很多人质疑,这个世界是个虚伪的世界,别人起心动念都是欺骗我,我要用诚心诚意待人,岂不是吃大亏了吗?没错,是吃亏了,吃亏是小事,你后面得的利
其他文章时间:2016-10-27
-
以佛礼待人的处世之道
礼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瞋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28
-
如何以礼待人,显见自心中佛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仪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常”。(1)脸上无瞋
汉传法师时间:2016-10-31
-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
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戒持戒,持戒能使人生惭愧。真生惭愧才能改变自己,让傲
其他文章时间:2016-12-06
-
人应有钢骨 但不可有傲气
人应有钢骨,但不可有傲气(资料图)有钢骨可不能有傲气,出家人有了戒律的规范就有了威仪,威是威德,仪是仪容,让人一看自然生敬畏和信心。这就需要学戒持戒,持戒能使人生
佛学入门时间:2016-12-13
-
迟迟得不到应有的职称,导致意志消沉,人生跌入低谷,该怎么办?
问:我有一位朋友,人品和能力都非常不错,只是由于迟迟没有获得应有的职称,慢慢地意志消沉,导致各方面都陷入困境。该如何劝解他?索达吉堪布:要知道,梦想与现实之间有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23
-
得不到应有的职称,要如何化解消沉意志
问:我有一位朋友,人品和能力都非常不错,只是由于迟迟没有获得应有的职称,慢慢地意志消沉,导致各方面都陷入困境。该如何劝解他?索达吉堪布答:要知道,梦想与现实之间
藏传法师时间:2017-01-30
-
净土法门:用真诚心待人,人家会感动
一切恶事,虚妄为本。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修行人第一个条件就是远离虚妄,远离虚妄的心,这才真正是断恶,把恶的本断掉,根本断掉了。“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
佛学入门时间:2017-04-17
-
智慧处事,慈悲待人
最近,单位组织员工每天网上投票,我负责一个小组的推动。有一天上班打卡时,过于心切,在大庭广众之下追问一位同事为什么没有及时投票。同事一听十分不舒服,禁不住就爆发
菩提书院时间:201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