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带著什么东西到禅堂?倘若带著妄想、烦恼、杂乱、不清净的念头进入禅堂,是无法体会“禅”的,所谓“净念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净”唯有以清净心,才能在禅堂参出一个究竟来。——星云大师
我们带著什么东西到禅堂?倘若带著妄想、烦恼、杂乱、不清净的念头进入禅堂,是无法体会“禅”的,所谓“净念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净”唯有以清净心,才能在禅堂参出一个究竟来。——星云大师
法增比丘答∶证悟到底有多快呢?根据阿含经上的记戴,确实有许多人,在听闻正法后,现见法,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证悟初果)。也有些人在听闻正法后,不放逸住、专精思惟,很快就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问:据说佛陀对当时的信众所开示的大都是从施论、戒论、生天之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苦集灭道之诸佛本真。请告诉我怎样布施才能获得好福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问:如何才能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帕奥禅师答:要对自己以及外境保持警觉,并且清楚明了,你必须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包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一个有道德品质的明白人,一定是具有大智慧与同体大慈大悲的心,同时妙用得恰到好处。只有具有这种道德品质的菩萨,才能够让大众心服口服,才有统理大众的资格。如果是一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2
每个人修行解脱道,必须要经过各种各样想象不到的艰苦磨练,正所谓不磨不成佛。如果不经过人磨、事磨、病磨、死磨、无常磨,就没有办法体会到宇宙法界的真理;只有经过艰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1
现在赚钱都很不容易,所以大家都很希望能够快速的积累福报,所以关于这一个问题,很多人就过来问我,应当如何才能快速积累福报?佛在经典里面对于福报这一个问题,说的最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1
修学楞严的回向文里有一句叫上来现前清净众。那我们问问自己是不是清净的人,如果每个人都清净,就称为清净大众。如果你不清净,来诵咒语,学习《楞严经》,你就听不明白。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为什么法会前都要唱炉香赞、戒定真香、宝鼎赞?怎样唱才能功德最大?在法会前唱炉香赞的目的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三宝的恭敬之心。印光大师云:佛法真利益,唯恭敬至诚者能得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7
宣化上人开示我想有人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没有贪嗔痴的人就是证果的人。现在我把贪嗔痴的重点,以最通俗而易明白的事相说给大家听。所谓贪心,就是欲念,淫欲之心。没有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2
三业清净六祖言:自心归依自性,是归依真佛。人问南阳慧忠国师:「未审心之与性,为别不别?」师曰:「迷即别,悟即不别。」曰:「经云佛性是常,心是无常,今云不别何也?」师曰:「汝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8
达真堪布:科学家离究竟的真理还有多远?科学是分别念,也是杂念。虽然科学发达了,但是人内心的分别念也增长了,人的身心越来越不健康了,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佛说要“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03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生寿命无有准定,劫末人的寿命长不过十岁,而劫初时,人的寿命却无有限量。如《集法句经》云:上日见多人,下日有不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31
弟子: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弟子初闻佛法,不知佛的境界与我们的境界究竟有何不同?请师父开示如何出离生死,如何成佛?释宽见: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己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问:在您的开示中一再提到信愿的重要性,然而能发出真信切愿却非易事。学佛者往往有一时会发出真实信愿,但一回到世间或境界中,被五欲六尘熏染后,就退失道心不能保任。广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20
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西汉班固的〈西度赋〉,有「阗城溢郭,旁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12
前些日子,我与妻子谈到一位她的远房亲戚,曾经风光一时,但因为聚众赌博等罪名,最初被判了无期徒刑,后在监狱中表现良好,最后减刑到15年,但也是坐足了15年时间才出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0
源于古代印度、名震东方世界的佛家奇书《金刚经》,传世两千多年来,不知倾倒了多少虔诚的善男信女和儒雅风流的文人学士,也不知使多少像梁帝明皇这样的天之骄子仰慕不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8
问: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们这些为生活“穷忙活”的人,念佛的信愿要具体达到什么程度,才能算是深信切愿?请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深信切愿达到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2
昨天跟大家分享:念佛 行善。在念佛的同时,我们如何来行善呢?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一种善。念这一句佛号要怎样在眼、耳、鼻、舌、身、意当中成为一念,这就看你念佛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30
怎样才能变得运气好起来真正修行在哪里修?就是在境界中修行。境界里头特别是人事环境,逆境恶缘不生瞋恚,顺境善缘不起贪恋,境界就转过来了。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善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30
交命念佛以后需不需要做事业?学佛人应该理解到,世界以人为本,家庭也是以人为本,人以命为本。学佛的目的,交命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生命成为无量寿。不能说我们交命了,就什么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9
一位刚从领导岗位退下的老居士来看望清净,诉说自己近来的苦闷。老居士讲了下台后的失落,讲到自己有位下属,过去对自己俯首帖耳,毕恭毕敬,可自从自己退休后,态度大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6
有一个年轻人去买碗,来到店里他顺手拿起一只碗,然后依次与其它碗轻轻碰击,碗与碗之间相碰时立即发出沉闷、浑浊的声响,他失望地摇摇头。然后去试下一只碗。。。他几乎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4
学佛的必要性:如何认知人生真相并获得究竟的快乐和目标——师父在2010年国庆禅修期间的开示阿弥陀佛,大家下午好!咱们下午抽一点时间,就有关学佛的必要性,做一个分析。这次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婚姻不顺,儿女不孝,人生的各种痛苦都汇集到他那里去了,感到人生无望,很多人就去找算命先生看。问问他们自己什么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4
通过这三种方便智体现出清净佛性讲到这儿又把三种法门总结了一下,这三种法门是方便智、但是还要有根本智,根本智是我们对佛性清晰的认识!就是自己的原则清晰,看不清原则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6-03
一信徒问师:师父,现在的世道很乱,怕影响到我的修行,想去一个清净的地方闭关修行,希望师父给个指导意见。慧广法师答:我没啥可指导您的,只能给您打个比喻:假如您关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问:师父慈悲,我经常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自己烦恼,这是否就是逆缘啊,怎么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慧广法师: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若能真精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可否再请师父开示,功夫成片的法门?明证法师开示:这个法门非常简单,简单到不可以再简单的程度了,问题是你肯不肯修这个简单的法门,因为人他挺烦人,老想搞名堂,不甘心寂寞,哇,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2
弟子如何守住身口意才是清净?明证法师开示:其实身口意本身是净的,就算你骂人它也是净的,为什么,它不就是个声音吗,声音不就是空气的振动吗,由你嘴巴振动一下,就是这样,由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 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不配位,必有灾殃陈大惠居士:厚德载物,厚德才能承载万物——德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16
在有限的生命,也应该具足高瞻远瞩的眼光,来对待自己未来生命的去处,不然时间一晃就是数十年,人的一生有几个十年可度过呢?任凭怎样歌唱生命,赞叹生命的光明远景,而生命的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借着节日的假期,拖着疲惫的身心终于辗转地回到家。上学两个月来,忙碌的生活让我没有空闲思考,顶着压力全盘转的我,感觉好累,好盼望回家躲躲,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难受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09
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离我们究竟有多远?来看省庵大师的一首净土诗: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但执妄心居在内(若言十万亿佛国之西方是外求者,则认方寸妄心居内,便同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09
如本法师答:实相(梵语dharmata、bhutatathata)。实相乃远离对待,能念所念泯除,所念之佛不离能念之心,能念之心是所念之佛,能所俱泯,不一不异,光明自性当下显赫,如是念佛,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愉悦鼻尖的好香要历经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沉淀、积累和自我修行才能来到我们面前,每一次悦动我们鼻尖的香味,都穿越了时间,历经了千幸万苦。沉香给现代人的六大价值伴随着
沉香知识时间:2025-05-06
静心才能容纳真知从前,有一位大师,充满智慧,远近闻名。这位大师讲道十分精彩,一个村子就请他去讲道。他接受了邀请。到村子时,早已有好几百人等在那儿了。隆重的迎接仪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04
问:于五年以上戒体清净的比丘僧前授受,是最如法的,但如是之人难遇,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邵伟华书:认清修行目的,才能舍身忘我 由于我们党的各级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改革开放后,都很重视宗教事业。我国的宗教事业不仅得到飞速发展,而且宗教的团体和谐稳定。从我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16
修持准提法如何下手去用功?持咒怎样才能上路?(首愚法师)师示:佛法就是要我们怎么样达到真实,悟得实相。但这是究竟的目的,若讲过程,则牵涉到我们修学佛法的一个实际受用问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0
安居第十九日(二):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庄严量功德成就——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这两句偈子来提示阿弥陀佛国土的“量”,因为执著有为的有情,我们所有的作为与思维都是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8
当下清净佛心流露没有声音?没有声音?好,你们准备好了哈,该醒的要醒过来各位同修:大家好!(众):师父好!我们会更好!世界会更好!好!好!好!解脱道所要回馈给大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06
智海法师答:出离心在《菩提道次第广论》里讲得很多,首先是对五蕴的出离,对于色受想行识的出离,就是《心经》里所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我们自己认识到没有?二一个,认识到色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9
智海法师开示:我们要尽量多闻,广学多闻能够逐步成就闻慧、思慧、修慧。修行就是依修慧来成就。我们学习《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因果明镜论》之后就明白,成佛的因果是很深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8
智海法师答:能够穿透事相,把我们执着的一切穿透之后,能够见到空性、实相,这样才能做到平等心、平常心。什么是诸法实相,一切事物都是无自性的,凡是与实相相违背了,就会显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7
本次法语学修重点△住大禅定,降诸魔道,这句话是世尊修道的一个经验。他告诉我们住大禅定,这里面细讲禅定非常多。如果是按照修学的次第来说,从欲界的定,一直到四禅八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11
这几天很冷,正象征着我们修行,有一句话「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所以大家念佛七天,要不嫌辛苦,精进努力,希望大家都有得力之处。打佛七是勇猛精进,克期求证,和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6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