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法师: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我们是否可以做?
信众:寺庙里面所做的佛事,如超度、还寿生、打吉祥还债等是否如法?我们是否可以做?法师:什么叫佛事?佛事是能够让众生来觉悟圆成我们自性本具的佛性、就路还家、了生脱死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2
-
问问大家婴灵需要超度吗
问问大家婴灵需要超度吗问问大家婴灵需要超度吗?需要进行超度的,如此才能进行弥补堕胎的婴灵孩子,从而也是化解自己的堕胎业障因果。在当今这个社会,有一部分人没把堕胎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14
-
问问大家:超度婴灵应该去什么寺庙
问问大家:超度婴灵应该去什么寺庙回答:身边周围的寺庙,佛教寺庙或者道观都能超度婴灵。看你自己的选择,若是选择让孩子投胎转世轮回,便去道教的道观。若是让孩子去脱离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11
-
智敏上师:智敏法师答: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
问:于五年以上戒体清净的比丘僧前授受,是最如法的,但如是之人难遇,若有清净受持沙弥十戒的沙弥乃至曾清净受持八关斋戒的在家白衣,可否于前受戒?戒弟子得宜否?能发戒体否?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9
-
净因法师:临终牵挂、临终引导、超度利益
临终牵挂太多临命终人越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越恐惧、越执着、越担心、越纠结、越放不下,牵挂子女、牵挂房产、牵挂存款等等。此时的他们除了肉体的痛苦之外更多是精神上的折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07
-
这样超度祖先或冤亲债主,功德最大(宣化上人开示与问答)
如何超度祖先【引言】我们祭拜祖先时,必须观想自己,引领来受供的祖先及冤亲债主一起拜佛、诵经、念咒,并加以施食甘露水及法食,这样超度祖先或冤亲债主的功德最大,我们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5
-
碧玺价格一路飙升 可否再现佳绩
在过去的五年间,一路飙升的碧玺价格,已然成全了无数的投资传奇。在未来的日子里,素有彩虹宝石美誉的碧玺,可否再现佳绩?悠久的历史文化碧玺具有投资收藏价值的观点,近
DIY配饰时间:2025-01-01
-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9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92006年4月4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随烦恼。随烦恼分为小随、中随、大随。小的烦恼有十种,昨天讲到第四种,今天讲五种:诳。诳,是一种欺骗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20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202006年4月5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昨天讲到八种大随烦恼。大随烦恼在心理的活动中,主要是遍于一切染污心;中随烦恼是遍于一切不善心;小随烦恼是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0
-
济群法师: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
佛教鼓励发菩提心的人赚大钱虽然学佛与道德、修行并不是对立的。但无始以来的贪心,使我们很容易对财富产生执著。所以说,佛教徒要不要追求财富?答案并不是简单的是与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
济群法师:学习《十善业道经》的意义
今天,我要讲的经典是《佛说十善业道经》。这是一部大家比较陌生的经典。有人可能会问:佛教的经典很多,就我们平常比较熟悉的如《普贤行愿品》、《金刚经》、《地藏经》、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9
-
济群法师:第三大愿:广修供养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5)
五、佛教对欲望的态度佛教对欲望所持的态度是什么呢?同样是遵循中道法门。佛陀不主张偏离中道的禁欲。他通过六年苦行,体会到一味禁欲对修道并无意义。盲目的自苦,既没有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济群法师: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
解深密经 第五章 诸法唯识诸法唯识是唯识宗的核心理论,最能反映这种思想的著作,是世亲的《唯识三十论》、《唯识二十论》,玄奘糅译的《成唯识论》,及窥基注的《成唯识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济群法师:佛教徒人生态度——禁欲乎?纵欲乎?(1)
一、什么是欲?欲就是人类的欲望希求,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神上的希求;二是物质上的希求。前者属于心理欲望,后者属于生理欲望。人类的欲望无穷无尽,所以,经典中将我们这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济群法师: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
【物质财富 PK 精神财富】我们可能会失去财富,但不会失去智慧;我们可能会失去健康,但不会失去慈悲;我们可能会失去家庭,但不会失去爱心;我们可能会失去事业,但不会失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8
-
济群法师: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
文化自觉需要自觉的文化现在政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种自觉应该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认识到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现代文明基本是全面西化的,鼓励人们追逐物欲,纵情享乐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
济群法师: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
制造苦,缓解苦,没完没了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也比古人有了更多缓解痛苦的途径。古人离别时,天各一方,音讯渺茫,这种思念因难以解决而与日俱增。一旦相见,由此产生的喜悦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
济群法师:寻找调心之道
寻找调心之道所谓无明,就是看不清自己的内心,看不清生命的真相,看不清那些此起彼伏的念头是什么时候生起,又是什么时候占据我们的心。我们以为,所有念头都是这个我想出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
济群法师:如何发起愿菩提心
如何发起愿菩提心愿菩提心,就是我要帮助一切众生出离轮回的愿望。对凡夫来说,这一愿望并不容易生起。可以说,我们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愿望。当然,这不是说我们从未帮助过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
济群法师:需求带来的危机
【需求带来的危机】我们对世界的每一种需求都是自己培养出来的,是环境培养出来的。尤其是今天的人,需求似乎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多,更大。一方面,我们自己在不断制造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7
-
济群法师:借我一双慧眼吧
【借我一双慧眼吧】《金刚经》有个广为人知的偈颂,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只要对佛教稍有涉猎,多半都会知道这个偈颂,也知道它在说些什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
济群法师: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
无须千里追寻,解脱当下即是人是什么?相貌吗?地位吗?身份吗?这些都是外在符号,暂时和我们有关而已。真正的内涵不是其他,正是我们当下的心态、性格和人格。这种心态和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
济群法师: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 第一节 出家制度的缘起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沙弥是出家身份的起点。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从个人来说,当好如法的沙弥,将给未来僧伽生涯奠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
济群法师: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
【知苦,是为了给心灵排毒】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感受时时被各种刺激所麻痹,被各种诱惑所分散,终日在妄念中蝇营狗苟,已经失去感知痛苦的能力。但这种痛苦并不会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
济群法师:附录:《四分律行事钞·受戒缘集篇》原文
夫受戒者,超凡鄙之秽流,入圣众之宝位也。既慕心弥博,故所缘弥多。以多缘故,法事攸难。以难知故,理须详检。而世情尘染,每昏教法。为师为匠,实易实难。但由习俗生常,不思沿革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6
-
济群法师:附录:《四分律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原文
四分律行事钞选读标宗显德篇第一章律宗纲要第一节叙宗劝学【赞戒殊胜】夫律海冲深,津通万象。虽包含无外而不宿死屍,腾岳波云而潮不过限。【劝勉大众】故凡厕豫玄门者,克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
济群法师: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 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二节 劝说出家的利益这一部分,律祖引用《华手经》、《大智度论》等经论,进一步阐述劝说或辅佐他人出家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
济群法师:《受戒缘集篇》解读 第一章 具缘成受 第五节 事成究竟
比丘资格的取得《受戒缘集篇》解读第一章 具缘成受济群第五节 事成究竟第五,事成究竟。始从请师,终至白四,九法往来,片无乖各。界非别众,僧无不足,羯磨无非,受者心至,则成受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
济群法师: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 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第一章 出家的意义济群第五节 出家者之凡福行谓有比丘出家已后,但知持戒,不志尚道。以戒为上,余悉不为。用为非道,内多嗔怒。自污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05
-
止水道人说如何确定婴灵被超度了,会出现哪些
止水道人 王世成道长法事掠影在古代堕胎相对比较少,但进入新的时代以后,由于好多女性由于种种原因选择堕胎,逐渐得出现了很多婴灵,而且这些婴灵如果不进行超度婴灵,会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1
-
流产坠胎婴灵要超度
为什么要超度婴灵?婴灵,或是人流、胎死腹中,或出生不久即夭折的婴儿灵魂,因爸爸妈妈没有协助为他做超度,魂魄无依,无法往生,弥留现世,发作无尽的怨气恨意,故此循着
风水知识时间:2024-06-01
-
超度婴灵,女孩子流产孩子变婴灵后作恶多端
不管是什么原因,你堕过胎吗?你会由于欲望乱情吗?你有没有感觉自己婚姻不幸,有没有觉得身体不好,自己身边的人运势也不好,这些,都是堕胎的后果。堕胎后的男人和女性呈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1
-
堕胎了为什么要超度?怎么去超度婴灵呢
有些人因为自己的不注意导致自己怀孕,也会因为一些原因导致宝宝生不下来。有的则是因为宝宝有一定的缺陷,不得不把宝宝打掉,这时候的妈妈还是很伤心,那么打胎后怎么给孩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1
-
打胎后不超度后果严重吗?超度方法有哪些?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虽然打胎的人比较多,但真正做超度的相对比较少,其原因都是他们认为不会对自己身体构成伤害,其实这样做的人都是对这件事情了解不够详细,认为这些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31
-
明海法师:曾经堕胎该怎么办?如何忏悔超度?
师父,曾经堕胎该怎么办?堕胎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我们身边大多数的女性都有过堕胎的经历。而堕胎这个行为,无论是出于男人或女人的决定,若是在知情又默许的情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26
-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度
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超度?1、打胎堕胎的人。1个小宝宝性命可以投胎转世,无论是来知恩图报的或是追债的,全部都是和爸爸妈妈有很深的缘份。假如被人为因素的结束,变成堕胎婴
风水知识时间:2024-05-25
-
济群法师:业的造作与积聚
业的造作与积聚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对业的体性存在不同观点。有部将业解释为无表色,而唯识则将它与心法统一起来。按唯识的观点,业本身表现在身语意上,而身语意发动之后,又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
济群法师:分别与执著
分别与执著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
济群法师: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
我见为一切烦恼之本坏聚见、边执见、见取见、戒禁取见、邪见,皆属于恶见的范畴。坏聚见,又称身见、萨迦耶见。坏为毁坏、无常之义,坏聚指五蕴色身,于此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
济群法师:止观的实质
止观的实质《道次第》建构的实修理路,指导我们将本论阐述的各个法门落实于心行。一切教理能否在心行上产生作用,归根结底,不外乎止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经教都是为止观实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
济群法师:烦恼、业、果报
烦恼、业、果报没有学过教理的人,说起业障时会很笼统。最近妄想很多,他会说是业障现前;最近诸事不顺,也会说是业障现前。我们学习教理,必须明确业障究竟是什么,也必须分清烦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
超度婴灵需要什么?超度婴灵需要做的事
超度婴灵需要什么?超度婴灵需要做的事谈超度昨日,有个缘主说:婴灵有那么多,超度得过来吗,治标不治本。这句话听起来不无道理,但却是错的。师父如同阳世间的医生一样,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4-03-31
-
索达吉堪布:没有任何修行境界的人能否通过念经等方式超度亡人?
索达吉堪布:没有任何修行境界的人能否通过念经等方式超度亡人?问:没有任何修行境界的人能否通过念经等方式超度亡人? 索达吉堪布:佛菩萨的经咒不论从谁的口中念出来,都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31
-
索达吉堪布:可否为亲朋们所造的恶业进行忏悔?
索达吉堪布:可否为亲朋们所造的恶业进行忏悔?问:可否为亲朋们所造的恶业进行忏悔? 索达吉堪布:乔美仁波切的《善法集》中有一简单方便的窍诀:“将金刚萨埵观想于头顶,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5
-
济群法师:吃什么都不如吃素
来源:资料图 素食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杀心和嗔心。佛教有一部《十善业道经》,其中讲到戒杀的十大利益: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诸众生普施
名人素食时间:2023-08-20
-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达真堪布: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问:怀孕自然流产的孩子,需要做超度吗? 答:自然流产不算杀生,也可能是来讨债的。如果有条件,可以做超度;若是没有没有条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7
-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五)藏传佛教培育信心道念的特殊方便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 索达吉堪布妙答济群法师的尖锐问题:关于男女双修法门问题关于藏传佛教之双修问题索达吉堪布回济群法师问(2):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
-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二)
索达吉堪布答济群法师19问(二)如理如法的传法灌顶问(4):另外,我发现他们的这种交流往往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语言的障碍。很多活佛和上师并不懂得汉语,而汉地的弟子们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