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9
-
达真堪布: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们依止上师善知识,就是要让他给你开示取舍之理,让你明白善恶因果。让你懂得如果造了恶业,不行持善法,将来就要遭受恶果;如果你没有好好地守持戒律或犯戒了,将来一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5
-
黄念祖:修行方法1
修行方法古人专注听经,以心不能起分别故,如有一人出声诵经,一人于旁,摄心谛听,字字句句期期分明,若稍微放纵,便致断绝,文义不能贯通矣,诵者有文可依,心不大摄,亦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3
-
黄念祖:修行方法12
修行方法佛就是因这一大事因缘而出于世。大经即《无量寿经》,是对圣量的具体讲解。不但《无量寿经》是对阿弥陀佛圣号的具体解释,就连三藏十二部都是为了说明阿弥陀佛,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南怀瑾:大禅师真有那么神?你走三步就能看出是否修行人?
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2
-
达真堪布:哪有无缘无故欠的,哪有随随便便占便宜的?
属于别人的永远都是别人的,属于自己的永远都是自己的,谁也不可能欠谁,欠也得还。没有永远欠的,也没有永远还的。今生他欠你,来世他还你。今世你欠他,来世你还他。互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2
-
宣化上人:听经比我们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必须要听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尔时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20
-
达摩难陀长老:佛教徒信仰的是什么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
第十章 佛教与修行信仰-信心与奉献有正知才能导向正信,唯有正信才能获得智慧。信仰应该是有神论的意识形态。但是,在佛教里却不存在「有神论」。有神论的信仰是导致心智闭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5
-
大安法师:五浊,我们的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在家众的修行
六根本与六随念在《杂阿含933经》里佛对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汝见如来,不见如来;见诸比丘,不见诸比丘;且汝常当勤修六法:何等为六?正信为本,戒、施、闻、空(舍)、慧以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4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修行是否一定要吃素呢?
法增比丘答∶素食不是佛陀订的戒律,所以修行不一定要吃素。在我们的汉传大乘佛教里有许多佛教徒认为不杀生就是等于要素食,这是错误的。一个人若奉行素食为戒律,结果就妨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现在许多的法师教导不同的修行方法,我真不知道应该选择那一个法门?
法增比丘答∶佛陀开示许多不同的修行方法是对不同根器的人说的。每一个方法都行,但不用全部都学。虽然条条大路通罗马,有的从东方来,有的从南方来,有的从西方来,有的从北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法增法师:法增比丘答:在家众修行的六根本是什么?
法增比丘答∶佛陀教导释子摩诃男(Mahānama)说在家众依正信、念戒、布施、闻法、修慧与舍的六根本修行。(1)正信主要是对佛陀的佛陀。佛陀佛陀是如来(Tathagata)、应供(Arah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3
-
钟茂森:一天到晚念佛,有人需要帮助也不管,能往生吗?
钟茂森:一天到晚念佛,有人需要帮助也不管,能往生吗?所以很多人搞错了,以为念阿弥陀佛,一天到晚念阿弥陀佛,见到人需要帮助也不要,不管他,不予理会,本来你可以伸出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
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佛教徒教导人不应该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但是所谓的满足于涅槃又是什么呢?于涅槃感到满足叫作法欲(Dha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
黄念祖:修行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是中断
黄念祖:修行什么都不怕,唯一怕的是中断大家都有很多事情,各个方面只要维持住、做得好,都是成续。只要相续,即是增长。你坚持地修下去,昨天修,今天还修,多一天你的功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9
-
阿姜查禅师:心灵的资粮 -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如果那是好的别抓紧它如果那是坏的别黏着它好和坏都会咬住人因此别紧抓它们哇那婆提扬寺这里的确非常安宁,但,如果我们的心不平静,这也是没什么意义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阿姜查禅师:当嗔恚心生起时,我们该如何去对治呢?
问:只要是人就会有烦恼,在佛法里,这烦恼的根源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三毒。贪嗔痴这三毒会被列为根本烦恼,是因为它们会引发、生长出其它的种种烦恼。三毒中的嗔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这次雨安居我不太有力,身体欠安,所以来山上呼吸点新鲜空气。人们来拜防,我也无法如往常般接待他们,因声音沙哑,气息奄奄。大家现在还能看见这身体坐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么可能还是凡夫呢?
问: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帕奥禅师答: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为什幺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达到安止定?
问:为什幺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达到安止定?帕奥禅师答:因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奥,它们不是世俗谛,而是究竟法。透视究竟法的定无法强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随念不能达到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5
-
帕奥禅师答: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这四个与名色法有何关系?修行缘起法时如何观此四食?
问:段食、触食、思食及识食这四个与名色法有何关系?修行缘起法时如何观此四食?帕奥禅师答:在这里我要举例来说明。佛陀开示说:──「一切众生依靠食。」这里所谓的「食」是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
问:逃漏税和因帮助逃漏税而获得利益是否都违犯偷盗戒?违犯在家五戒应如何忏悔,并再次受持?帕奥禅师答:根据《律藏》,逃漏税和帮助他人逃漏税是二十五种偷盗行为当中的一种;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帕奥禅师答:未证得禅那的初学禅者如何修行慈心禅?
问:未证得禅那的初学禅者如何修行慈心禅?帕奥禅师答:他应该先想像一个他敬爱且又与他同性的人的笑容,然后以下列四个方式向他散播慈爱:「愿此善者没有仇敌;愿此善者没有内心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其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佛把戒律开遮持犯讲得很清楚,帮我们活得自在快乐,怎么说死在戒条下呢? 我对戒条没有很深入的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我们应该勤换毛巾
二百年前,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英国人发明了毛巾,成为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但如今,这个原本承载着健康使命的帮手却变成了危害健康的细菌炸弹
美容健身时间:2025-09-04
-
绍云法师:修行办道的人一定要有正知正见
现在信佛的人这么多,出家人也不少。但是真正修持正道的人寥寥无几啊!为什么呢?就是怕吃苦、怕真干、怕真搞。在表面上搞形式都乐意,就怕在内里下功夫,从自己的爱好习气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2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他遭到不幸,我们怎么可以讥笑他?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这是今天我们社会上所谓的残障人士。他们已经很不幸了,我们遇到这些人,他的行动不方便,应当帮助,应当扶持;不但不帮助、不扶持,还在旁边讥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2
-
仁禅法师:什么是我们往生净土的最大障碍?“自己”
现在念佛人多,但是得其关要者少。如今念佛人中,又多注重念佛功夫,而不注重信愿。念佛如果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或者念佛还有妄想,他自己就怀疑:我这样念佛没有功夫能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乘宗法师:虔敬即为修行首
虔敬即为修行首虔敬心,虔诚恭敬的心,是修行的「首」,跟人体的头部一样重要。对于什么东西虔诚恭敬呢?第一个是对于法的智慧要虔诚恭敬,也就是在智慧面前要学习匍匐低头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29
-
大安法师:临命终时,怨家债主会不会化作阿弥陀佛,把我们接引到三恶道里去?
问:在临终的时候,怨家债主会不会化作阿弥陀佛的形象,把我们接引到三恶道里去?它们的力量不会那么大吧?答:临终的时候,你如果是一个念佛的心,不论是你自己正在念佛,还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28
-
达真堪布:难以治愈的“学佛拖延症
达真堪布:难以治愈的“学佛拖延症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暇满难得、寿命无常呢?这些课程至关重要,必不可少。对此,大家能不能再给予些重视,再多下些功夫?暂时不要谈大空性、大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5
-
达真堪布:2011百日共修因果不虚(三)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今天我们学习因果不虚。前面讲了,外器世界、内情众生,这一切都是业,都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15
-
达真堪布:这样做会给你带来非常严重、不可想象的灾祸
达真堪布:这样做会给你带来非常严重、不可想象的灾祸嗔恨心好像渔夫一样,而伤害他人的心就像钓鱼用的铁钩。鱼上钩了,渔夫就会把鱼杀掉,然后放在油锅里煎煮。同样的道理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5
-
达真堪布:都在行善为什么得到的结果很不一样
达真堪布:都在行善为什么得到的结果很不一样 我们修善、积累福德的时候,要具足三个殊胜(前行发心殊胜 正行无缘殊胜 后行回向殊胜)。因为我们是大乘行者,所以要度化无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5
-
达真堪布:迷时千卷少,悟时一字多
达真堪布:迷时千卷少,悟时一字多如果心量打开了,心态也放下了,一切所谓的懈怠、烦恼等都没有了,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积累资粮能不快速吗?若是真正能精进起来,积累资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5
-
智随法师:我们念佛之人怎样来把握自利和利他的分寸
佛法经常讲自利利他。我们念佛的人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方面会念佛求往生西方,另一方面要做功德利益众生。那么净土法门对自利利他,自度度人怎么来看待呢?尤其是学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2
-
宣化上人:居士供养三宝要护持真正修行的地方
居士供养三宝要护持真正修行的地方 宣化上人开示什么叫破坏僧团呢?那个居士供养三宝,切记千万不要生出一种贪心来。这个贪心的居士,你护持你一个师父,我护持我一个师父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2
-
宣化上人:行菩萨道就是要遇到机会就帮助人
发菩萨心的人,是帮助他人,不是帮助自己;是利益他人,不是利益自己。所以我们这个受过菩萨戒的人都应该行菩萨道,行菩萨道就是要遇到机会就帮助人。你也不必找机会去帮助
宣化上人时间:2025-08-12
-
达真堪布:证悟空性的利益
达真堪布:证悟空性的利益大家应该好好修持空性,去证悟空性,这是最重要的。现在我们学加行,学中观,都是为了证悟空性。证悟空性只有两种方法:第一,先通过逻辑去推理,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0
-
达真堪布:警惕!钱财可能是陷阱
达真堪布:警惕!钱财可能是陷阱学佛人中有很多盼望发财的,连做梦都想发财,但很少有真正发财的。我觉得不发财很好。若是没有真正看破放下,发财就是陷阱,陷入其中很难自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0
-
达真堪布:跟着外境跑的人,没有随缘
达真堪布:跟着外境跑的人,没有随缘很多大学生刚毕业的时候,想“我要找什么什么样的工作,我要赚很多很多钱”,之后想“我要找个什么什么样的伴侣结婚,要幸福地过日子…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0
-
达真堪布: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就不是你的
达真堪布: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有对境是好事,然而,我们的心是无明的——不明真相。灾难、不如意之事在他人身上发生时,就生起了恐惧。这是不明真相,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10
-
索达吉堪布:我们与众生发生矛盾,是自己的我执和前世今生所造恶业所致
一切过咎归一己,于众生观具大恩,他所不欲自心取,我之善根回向众。在观修世俗菩提心时,世间一切过错和不好的事情,都应归咎于自己,不应怨天尤人。但在生活中,很多人经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
-
达真堪布:若是有菩提心的摄持,睡觉也是间接的利益众生
达真堪布:若是有菩提心的摄持,睡觉也是间接的利益众生行住坐卧、吃喝拉撒,任何时候都应该存利他心,做利他事。不是吃饭了,就没有利他心了,就不做利益众生的事情了,贪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04
-
达真堪布:苦乐相似,心境不同
达真堪布:苦乐相似,心境不同凡夫会被世间八法染污,因为他们总是想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患得患失。去追求快乐,得不到快乐时,就会痛苦;想逃避痛苦,却逃避不了,反而更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04
-
达真堪布:空花水月,双运的真谛
达真堪布:空花水月,双运的真谛大圆满的基道果都是双运的,基是二谛双运,道是二资双运,果是二身双运。 基:二谛双运。基是诸法的究竟实相,是一切事物的究竟实相。它们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03
-
达真堪布:缘来自在
达真堪布:缘来自在 一切显现就是因缘和合。有因缘就能见到诸物,无因缘就见不到。若因缘和合,就有这些显现;若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些显现。但我们总是患得患失,其实这都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