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尚回乡探亲一番话竟让父母舍弃家财出家了
有一年轻妇女,虔诚奉佛,朝夕诵经礼拜,从不懈怠;但她认识不足,信佛只是为冀求福报。一日,梦见观世音菩萨,对她和颜悦色地问道:“你有什么希求吗?”妇女见是观世音菩萨
孝顺父母时间:2025-07-18
-
宣化上人:每个人的身体就是个监狱只是你不了解
从无量劫以来,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经过有百千万劫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遇到过观音法会,所以我们的习气毛病丝毫没有减少,而无明烦恼一天比一天多。现在既能遇到观世音菩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09
-
清净法师:解脱就是硬道理
一个居士向清净哭诉:自己从小关心弟弟,从弟弟的上学、成长、就业、买房,都是自己出钱出力帮忙安排的。可几个月前,由于一点小事,弟弟竟然声称要与自己断绝姐弟关系,父母也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6
-
虚云老和尚:明因识果自能放下
释迦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归摄在三藏十二部中。三藏者,经藏、律藏、论藏是也。三藏所诠,不外戒定慧三学。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再约而言之,则因果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24
-
如孝法师:轮回虽苦,放下即得解脱
我们的人生完全不在书本上,不在别人对你的看法当中,也不在某些成熟或者不成熟的做法、思想当中,它真的是血与泪的痛苦磨砺,这才是人生稳稳当当的垫脚石。所以当我自己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1
-
净土法门法师:这老人在五百世当中都没有种善因,怎么能出家?
在《法华经》上,世尊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世尊在世时,有一位老人要求跟佛出家。从前出家一定要证果,最低限度也是证须陀洹果,证斯陀含、阿罗汉、菩萨果位的人,不计其数
净土法门时间:2025-06-20
-
七岁神童出家悟道,说自己五次投胎五个家庭
古时候有一位证到阿罗汉果位的修行人,住在深山中保任。山脚下的村落里,有一位七岁神童,由于他宿世的善根,小小年纪就体会到人世的无常与短暂,一心想探究生命来自何处?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0
-
界诠法师:对僧人失望了?放下过高的期待就好
四十岁叫做什么?叫做无惑,他有一定的经历,一定的过程了。小孩子,童年他充满了美好,书里面都讲,坏的东西都要得到报应呐,好的东西都会得到好的回报,种种理想。到了成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
道坚法师:出家人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吗
出家人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吗出家人当然可以在社会大学里进修学业。出家人的所受教育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接受社会义务的教育,即社会上每一个公民必须接受的教育,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7
-
修对动物的慈悲心 吃素就是当下的放生
大家慈悲,那些要被杀掉的鱼,我们不但买回来放生,还附带了很多食物、甘露要布施给它们,并且也要向它忏悔。愿大家不断的这样修对动物的慈悲心,哪一天可以提早不要吃肉了
放生心得时间:2025-06-17
-
明一法师:把握当下即放下
我们知道我们的将来是什么样子,不要等很长时间,更不要想很远的将来,我们的下一个当下就是我们的下一个将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对每一个当下专注,对每一个当下认真负责,我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5
-
车祸中只有他与家人幸存,其余人全死了
这里要讲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一个爱好写作的好兄弟和我讲的,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妻子的同学是考古研究所的科长,这个考古研究所科长的同事发生的真人真事。具体地
放生因果时间:2025-06-13
-
明奘法师: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
所谓活佛,就是活着的修行人所谓活佛,就是一个经历转世的修行人之意。从这个角度界定,任何一个人只要出家修行,都可以算作活佛了。因为依照《金刚经》和很多了义经典,都有关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2
-
贤崇法师:打开心量放下自我 活在当下奉献真爱
大家先闭上眼睛,凝神静听一首歌。听后,有什么感受?我们每人都知道佛教,却未必了解佛教。佛教,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就像这首歌告诉我们一样:让我们学会醒来,重生。告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0
-
贤崇法师:开心就是把心打开
拿出你们的钥匙,把心打开今天这节课,其实不是我在上面讲,而是大家在下面用心来体验。是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和共鸣。如果你是一个有心人,这一天就是丰富、圆满的一天;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9
-
宣化上人:修行就是用智慧创造美好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羸瘦憔悴:羸在这儿是没有智慧,没有修出大智大慧;没有福报,就是瘦。这二乘人,他没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就表示他的身体羸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8
-
开愿法师: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
同修:请问要是想出家的话,对父母应该怎么说?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该怎么处理?师:不是每个人都能出家的,这需要缘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出家的缘分。如果真正为了自己修行,不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开愿法师:我放下了,什么都不要了...什么是放下?“放下”怎么理解?
同修:师父,我写了一首诗:情情情,情动如山倒,情动似乱麻。什么儿女情,一切世间情,都统统放下,你就可以心地法门解决了,你就可以从此岸到彼岸了,你就可以每时每刻快乐了。这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6
-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
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每一个人的一生,永远不可能苟同!不同的人注定有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思想注定支配不一样的言行,而不一样的言行,也就构筑着不同人生的风景。倘若不同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6-05
-
顺治皇帝出家缘的前世今生,一部让人潸然泪下的诗篇
明末有位老僧,在峨眉山高峰结茅庵隐居。老僧终年不下山,不吃饭,不喝水,闭目打坐。有一个小和尚跟着他,不时下山买米做饭自己吃。就这样老僧打坐了十多年,徒弟跟随了十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02
-
慧广法师:遇到不顺心的事是否就是“逆缘”?怎么才能改变?
问:师父慈悲,我经常会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自己烦恼,这是否就是逆缘啊,怎么才能改变呢,请师父慈悲开示。慧广法师: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若能真精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01
-
正如法师:如何放下烦恼?
问:如何放下烦恼?答:人生在世,烦恼总是难免的,有的烦恼容易放下,有的烦恼一时放不下,有的烦恼则不容易放下,这都是非常正常的。要思考办法去“接受、处理、放下”它,但不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30
-
如瑞法师:念佛就是明明白白的一条路
大磬一响 警觉无常 一息不来 汝去何方进来念佛堂,就是考自己的功夫。这句阿弥陀佛,能不能念起来?你念不起来,还有很多人帮你念。如果我们念佛堂有三百人,二百九十九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8
-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
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释迦牟尼,为何三次拒绝姨母出家,“八敬法”算是歧视比丘尼吗?我们知道,释迦牟尼未出家之前,本是迦毗罗卫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5-25
-
释迦果种植管理别忽视,这些树枝修剪方式很关键,学到就是赚到
释迦果种植管理别忽视,这些树枝修剪方式很关键,学到就是赚到现在的水果品种当中,有许多水果都能够给人带来丰富的口感和视觉享受,其中让小编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家乡当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24
-
宣化上人:在家出家,真出家否?
1.问:什么是真的?上人:哪一行,哪一派,哪一宗,哪一教,若是能尽量利益他人,而不要利益自己的,这都是真的,再说明显一点,就是如果表面帮助人,而里边有所企图,不是
宣化上人时间:2025-05-21
-
宣化上人:业尽情空就是佛
贪求名,就死在名上;贪求利,就死在利上宣化上人◎一九八二年五月一日开示于万佛圣城释迦牟尼佛修道时,父系亲属有三人跟着他修行,母系亲属也有二人随佛修道,这几个人最
宣化上人时间:2025-05-20
-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4 涟漪就是你的修行
铃木俊隆:禅者的初心 第一部 身与心的修行 4 涟漪就是你的修行4 涟漪就是你的修行尽管心上会生起涟漪,但心的本性是清净的,就像是带有些许涟漪的清水。事实上,水总是带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14
-
如本法师:出家人托钵的意义
出家,乃出离俗家牵缠杂务之束缚,以期证悟无上菩提为宗,志在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旨。对自己而言,应自度自利,广修智慧福德,明心见性,证悟世出世法,圆成佛道。对他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
如本法师:称呼出家法师,其法名特加『上下』两字,其意义何在?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是名沙门(梵语sramana)。出家人为了自度,必须上乞如来正法,以滋润法身慧命,故法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
如本法师:为何在家人的衣服不可模仿出家人衣服,出家人的衣服也不可模仿在家人的衣服佛陀制定出家人的衣服,不能与在家(白衣)人的制服一样,其理由有两点:一、表徵出家修行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0
-
如本法师答:出家有那十二种功德?
如本法师答:乐出家(梵语pravrajya)者,割爱辞亲,识心达本,解无为法,为证悟菩提,广度诸含识而精进,则能摄取十种功德:一、不著诸欲。二、乐阿兰若(梵语aranya)。三、行佛所行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8
-
雪漠:放下觉受的标签
雪漠:放下觉受的标签避免陷边径,中道通圣城。当你的信心与日俱增的时候,你的修行状态就会越来越好,但与此同时,你又会产生另外一种执著,对法的执著。这是一种非常感性
为人处世时间:2025-05-07
-
僧宝论57、出家
僧宝论57、出家 (附 我的出家因缘 之七)我是1973年生人,是70后。出生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中期,那是个彻底根除宗教信仰的年代。即使1982年国家出台了恢复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5
-
僧宝论23、伟大的头陀行者——阿姜曼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二)
僧宝论23、伟大的头陀行者——阿姜曼尊者 (第五章 法门龙象 人天师表 之二)阿姜曼布利达陀尊者,20世纪最伟大的森林禅师,1870年生于泰国紧邻老挝与柬埔寨的乌伯拉加达尼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5
-
释尊同族出家因缘
释尊同族出家因缘释尊成道后,很多释迦族人受佛教化,纷纷出家进入僧团,其中有不少人成为了佛陀的重要弟子。《释迦谱》等经论记载了他们的出家因缘:阿难尊者阿难尊者是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4
-
佛门映像:释迦牟尼佛广传 安忍品 象王恭敬出家相
释迦牟尼佛广传(上)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五安忍品66、象王恭敬出家相释迦牟尼佛久远之前曾转生为一只大象,与众多飞禽走兽住于密林中,森林环境优美。优雅如白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04
-
静坐冥想就是和“静静”在一起,永远专注陪伴
静坐冥想就是和“静静”在一起,永远专注陪伴冥想就是和“静静”在一起,陪伴到永久,这没毛病啊!^_^世界上没有一种行为是简单的,就算是走路也分各种各样,有人走出了伟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4
-
降伏六根,就是最好的修行
降伏六根,就是最好的修行寺院我们都非常熟悉,不要用“迷信”的眼光去看待、去敬香礼佛、去祈祷发愿。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敬香礼佛的含义,才能给你增添快乐和福慧。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03
-
非分钱财不长久,不是克身体,就是克到婚姻,要不然就克到子女
非分钱财不长久,不是克身体,就是克到婚姻,要不然就克到子女《地藏经》讲因果,但真做到熟悉因果,却非常不容易。因为《地藏经》在因果问题上,讲的很笼统。比如在钱财问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3
-
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
世尊和阿难在僧团驻地周围漫步,见一生病比丘卧身粪秽无人扶助。佛陀上前问道:“比丘,汝患何疾?”该僧答:“弟子肠胃不适,世尊。”“有侍者否,比丘?”“无有,世尊。”
佛教知识时间:2025-05-01
-
真圆法师答:弟子马文博想出家,可是家长不同意,请佛祖提示!
提问者:马文博)真圆法师答:出家功德无量,有情能发出家之心,值得随喜赞叹!然出家修行根本目的乃为出离、为赈济一切有情。父母亦在有情之列,父母反对,逆而行之是为不孝。百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27
-
佛陀出家十年后与妻子和儿子的首次相见
佛陀成道的第三年,从南方的摩揭陀国回到故乡迦毘罗卫城。上自净饭王,下至释迦族所有的人等,都到城外欢迎佛陀,这中间没有参加欢迎行列的唯有耶输陀罗和罗侯罗。在耶输陀
佛教知识时间:2025-04-26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什么是最伟大的人格特质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什么是最伟大的人格特质曾经有弟子问过我:「什麽是一个人最伟大的人格特质?」我告诉他们,在我所知的范围裡面,许许多多的修行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23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你就是最好的当代哲学家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你就是最好的当代哲学家无论是东方的哲学家或西方的哲学家,或者是他们为时代所带动的思潮,他们都会给群众与社会带来一些鼓动与迴盪。哲学家们纤细的神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21
-
果煜法师:一苇过江 附录: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
十年学佛出家的心路历程————似乎每件事都蕴含着某种意义,然而确定的意义是什么呢?目前我还不甚明了。它应是附属于生命蓝图中的一部分,而这生命蓝图本是与生俱有的;或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6
-
道教宁叫十人还俗,不劝一人出家
道教宁叫十人还俗,不劝一人出家《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开始,命运一直是起伏不定,在历史上,它有过“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鼎盛时期。也有过“三武一宗灭佛”的致命打击。佛教
悟性时光时间:2025-04-16
-
慧祥法师:护念众生心就是种福田
第一、众生及我们自己,都是我们的福田地。我们要学习好好的种福田,才会有好的收成。第二、如果我们认为不用种,就会自己长,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成,徒自苦恼的。第三、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4-13
-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猪又被家人买回
逆子辱骂母亲死后投胎变猪又被家人买回很多人看到“因果轮回”四个字,第一反应就是封建迷信,或者认为根本没有轮回。他们会说:“谁曾亲眼看见轮回?至少我们没有亲眼看见
谈佛说禅悟人生时间:2025-04-13
-
我会帮家人背因果吗?会和家人共业吗?
问:我会帮家人背因果吗?会和家人共业吗?海涛法师答:我想,本来就是共业,不然不会在同家里,只是你要转,只是你不是光转你自己而已,所以做一个菩萨,为什么要发广大心
因果报应时间: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