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益应当怎么做?怎么理解成道非由施钱?
饶益应当怎么做?怎么理解成道非由施钱?饶益应当怎么做?饶益就是利益大众,令大家欢喜。最简单的做法,就多给身边人赞美和鼓励,多结善缘。这样的举手之劳,就能令身边具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23
-
大安法师:念佛最为尊,别忘了我们尊贵的身份
我教原开无量门,就中念佛最为尊。——省庵大师《劝修净土诗》“我教”就是指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推究它的原始要宗,开显了无量法门。在法华会上,释迦牟尼佛说诸佛如来示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21
-
雪漠:怎么理解出世和入世?
◎问:在您的哲学著作《大手印实修心髓》中写到唐东大德开创了藏戏文化并积极修建桥梁,这都是大手印文化的入世妙用。您怎么理解出世和入世呢?●雪漠:出世是一种超越,入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8
-
定弘法师:我们可以控制缘
佛法里非常重视缘生,它讲一切法是缘生法,它不讲是因生。这个因有过去生中造下的因,用佛法的术语来讲,是我们造作的一切行为,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就会留下种子,这叫因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8
-
米饭怎么做好吃又防病
米饭怎么做好吃又防病米饭是中国人钟爱的主食,米饭好吃,但是煮米饭也是一门学问,如何煮米饭才能好吃营养又防病呢?这里面是很有讲究的,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早吃素时间:2025-10-17
-
达真堪布:做善事怎么放下
达真堪布:做善事怎么放下 问:做善事怎么放下答:我们天天都在做善事,为什麽不见效,反而烦恼依旧、习气依旧,甚至比以前更严重了呢?主要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没有双运
五福临门时间:2025-10-16
-
王骧陆:佛法的真精神
人生的悲欢苦乐只是心的作用,一切造作也是心的作用,佛度众生,只是要人觉悟,心上再来个心,了解人生的所以然。觉是感觉环境的幻化,悟是悟到自心的缘妄,外不被环境所惑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5
-
陈兵: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理学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4
-
陈兵:佛教心理学 第九节 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
第九节佛法对科学心理学及现代文明的启迪佛教心理学年久资深,内涵丰富,除了在佛教修行和心理治疗、世俗应用上具有的实用价值外,它最值得重视的用途,应该说在于对科学心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3
-
于凌波:认识我们的心
认识我们的心于凌波居士讲述中国有一句成语,说:人贵自知;外国也有这样的俗谚,是:如何认识你自己。认识自己,不是说我姓张名三,二十五岁,大学毕业,担任公职;以及身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于凌波: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
如何使我们的感情与理智平衡佛经中有一句话,叫做悲智双运。智是上求菩提的智慧,智慧梵语般若,经云:般若是诸佛母,诸佛自般若出。悲是下化众生的悲愿。悲愿,即是慈悲之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12
-
报应,是怎么来的?
有人说,现在人赚钱不就是为了吃喝玩乐享乐嘛,大房子、好车、官位、情人、财色、出名,不就为这个嘛。但是你记住了,你所做的如果违背了道,自然规律就会惩罚你。按照中国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2
-
学诚法师:为什么我会感觉越近佛法越好像被孤立在人群里?
1.【网友提问】师父,我可以问一个问题吗,这个问题很困扰我,有一天我发现有那么一个人真的各方面都符合我的要求,而且我真的动了感情,可是我才发现对方和我存在着一些很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2
-
学诚法师:对于那种永远都不懂得满足又很自私的人该怎么办?
1.【网友提问】师父您好,我有个问题想请教您,开办公益瑜伽项目,关怀对象是信仰人士,志愿者爱心人士,可是参与的人数不多,上位给的目标是100人,每次花尽力气宣传带动
因果报应时间:2025-10-11
-
元音老人答:‘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
问: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怎么理解?元音老人答:世间法都是桑田沧海,瞬息万变,不常久。我们的身体也不常久。苏东波在《前赤壁赋》里有两句说得很清楚: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8
-
元音老人答: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
问: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修行。元音老人答:很好,你有了正解,就应不懈地努力修行,以期亲证本来面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8
-
宣化上人:最初的佛是怎么成的
摘自《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宣化上人讲述谁是最初成就菩提的呢?谁都是最初成就菩提者。什么叫菩提?有人说:「我听讲经的法师说过,这菩提就
宣化上人时间:2025-10-06
-
大安法师: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是怎样的?
作为修行人应当知道十二因缘法——缘起法的真理。我们生命的轮回,流转门是什么现象?烦恼是怎么产生的?这就必须要了解十二因缘法。十二因缘法所展开的众生之烦恼、业力、苦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5
-
睡眠为第一大补,怎么睡觉才最补
睡眠为第一大补,怎么睡觉才最补战国时名医文挚对齐威王说:“我的养生之道把睡眠放在头等位置,人和动物只有睡眠才生长,睡眠帮助脾胃消化食物,所以,所以睡眠是养生的第
早吃素时间:2025-10-05
-
大安法师:经常做很多梦,怎么办?
信众:法师您好,弟子经常做很多梦,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请问法师,弟子要如何念佛,才能令自己安眠?大安法师: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确实说明心散乱。这里面有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2
-
刘素云:没达到三昧之前是怎么念佛的?
问:第十个问题,刘老师好,请问您没达到三昧时是怎么念佛的?答:我啥时候三昧了,我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因为有人问我,妳怎么得的三昧?我就去问师父,师父就说九个好好好,也没回答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1
-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问:我经常在睡梦中做很多梦,造成睡眠质量很差,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要如何念佛,令自己安眠?大安法师答: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这确实说明
大安法师时间:2025-10-01
-
刘素云:是非关怎么过?
是非关怎么过?就现在我们生活当中,这个是是非非、人我是非是太普遍了,这个现象一点也不稀奇。我每次说好像都说到这个问题,但是我看效果不是太明显,就在我周围,说起话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30
-
刘素云:人生酬业,就这四个字是我们来到人生的目的
我们也时常面对老病死,为什么我们不悟?因为我们是凡夫。菩萨高明就高明在这里,菩萨悟,我们不悟,菩萨悟了之后帮助我们悟,告诉我们人来到这个世间干什么?四个字「人生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9
-
李炳南:当生成就之佛法
甲、要觉悟现在的环境及将来的去路一、人生逆境多那一个人能免了患病、衰老、亲眷生别死离、财物失散、怨加害?还有:贫人希望得财、无儿的希望得儿、无职业的希望得职业,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6
-
宣化上人:听经比我们生命还要重要,所以必须要听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圣主世尊 虽久灭度 在宝塔中 尚为法来诸人云何 不勤为法 此佛灭度 无央数劫处处听法 以难遇故 彼佛本愿 我灭度后在在所往 常为听法 尔时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20
-
宣化上人:学佛法要有恒心有诚心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 宣化上人讲述 第二,要有恒心。学佛法,不是像食鸦片烟那么样子;没有食就犯瘾,吃了之后就精神很好,不是那样子。这是要“常”──今天学佛法,明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9
-
宣化上人:破戒怎么办?
“戒为成佛之母”,想要成佛就要持戒,不能犯戒的。犯戒就好像船有窟窿,你说这个船是不是要沉到大海里去?所以犯戒就好像船沉到大海一样,所以不是受了戒不持戒。你受了戒
宣化上人时间:2025-09-18
-
大安法师:不吃肉就很难应酬,该怎么做呢?
问:请问我从出生到现在已28岁,吃过不少肉,也杀过不少昆虫、西易、小动物,我该怎么做呢?因为现在我还在吃肉啊!不吃的话很难应酬。大安法师答:你能提这个问题,能有惭愧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5
-
大安法师:五浊,我们的责任
大家要常常思惟何为五浊恶世,劫浊,劫是个时间的概念。这个时代各种浊染的法都聚集在一起。从人心来看,自私自利。放纵贪、瞋的欲望,导致了生态、环境、饮食安全、道德、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5
-
大安法师: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该怎么办?
问:不想念佛,烦躁不安,身口意各方面都守不住,怎么办?大安法师答:就是念佛中途会退转,退转得佛号都不想念。这是从一开始,你对念佛法门的信心就没有建立,也确实对念
大安法师时间:2025-09-14
-
钟茂森:劝人改过的时候,怎么防止把自己的傲慢心引出来
钟茂森:劝人改过的时候,怎么防止把自己的傲慢心引出来当自己批评别人、指责别人的时候,是容易把自己傲慢心引发出来。当我们讲别人过失的时候,要看自己的心是不是一种傲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3
-
菩提长老:佛法可以不提轮回吗?
[中译]良稹Dhamma Without Rebirth?Ven. BhikkhuIn line with the present-day stress on the need for religious teachings to be personally relevant and directly veri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0
-
佛使比库:佛使比丘答: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
我们谈到人满足于涅槃,所谓满足是什么?佛使比丘答:佛教徒教导人不应该喜欢这个,讨厌那个;满意这个,不满意那个,但是所谓的满足于涅槃又是什么呢?于涅槃感到满足叫作法欲(Dha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9
-
南怀瑾:天地间的事,怎么起来就怎么下去,这是历史的定律
我们如果照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观点来说,“造化”老儿,真会玩弄人类。由他所编写中国历史的剧本,总是给你画格子,又画圈圈,使你在社会的演变格子里,好像规定五六年一小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9
-
阿姜查禅师:当嗔恚心生起时,我们该如何去对治呢?
问:只要是人就会有烦恼,在佛法里,这烦恼的根源就是我们无始以来的贪、嗔、痴三毒。贪嗔痴这三毒会被列为根本烦恼,是因为它们会引发、生长出其它的种种烦恼。三毒中的嗔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帕奥禅师答: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会自杀呢?
问: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帕奥禅师答: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阿姜查禅师:阿姜查的禅修世界 第一部分 戒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
第六章 为何我们生于此?这次雨安居我不太有力,身体欠安,所以来山上呼吸点新鲜空气。人们来拜防,我也无法如往常般接待他们,因声音沙哑,气息奄奄。大家现在还能看见这身体坐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么可能还是凡夫呢?
问:菩萨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而且观智比阿罗汉更强,因此应当是圣者,怎麼可能还是凡夫呢?帕奥禅师答:菩萨的圣道智必须和一切知智同时生起。在证得一切知智之前,他的波罗蜜还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妙祥法师:不明白缘起性空的人,所讲的一切善恶因果都是世间法,不是佛法
上妙下祥法师讲述的《吉祥经讲记》上妙下祥法师讲述:◎修持八正道昨天讲到四圣谛,苦集灭道。在领悟四圣谛的时候,我们就迈向了涅槃之正道,当然这是最吉祥的了。下面讲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6
-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
道证法师:不管哪道众生任何功德,不管是像微尘那么小,我们也应该随喜赞叹像世间一般人,都以为乌鸦是不吉利的,以为听到乌鸦叫,就有不吉祥的事情,所以都很不爱乌鸦。其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
道证法师:每一条戒都是帮助我们活得更好更自在更快乐,又帮助我们开发佛性佛把戒律开遮持犯讲得很清楚,帮我们活得自在快乐,怎么说死在戒条下呢? 我对戒条没有很深入的研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4
-
我们应该勤换毛巾
二百年前,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水平,英国人发明了毛巾,成为世界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备品。但如今,这个原本承载着健康使命的帮手却变成了危害健康的细菌炸弹
美容健身时间:2025-09-04
-
宗立法师:禅师们是怎么面对死亡的呢?
佛经中说,人死之时,四大分离,如生龟脱壳,痛苦不已。一般人面对死亡时,大多是各种不淡定。那禅师们面对死亡时,又是如何的呢?我们知道禅宗的祖师们传法时都有付法偈,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现代因果实录:佛法化解灾难
当今社会中,地震、海啸、瘟疫、水火、战争、车祸等各种天灾人祸频频发生,我们应怎样远离这些灾难呢?《佛说灌顶经》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皈依三宝,就会有三十六位护法神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3
-
净土法门法师法语:他遭到不幸,我们怎么可以讥笑他?
『见他体相不具而笑之』,这是今天我们社会上所谓的残障人士。他们已经很不幸了,我们遇到这些人,他的行动不方便,应当帮助,应当扶持;不但不帮助、不扶持,还在旁边讥笑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2
-
仁德上人:收起你的自以为是,用慈悲心去落实佛法的真理
我们听闻了很多的佛法真理,自己也认为正确有理,就是自己不想如理如法的落实做到;听闻学习一些空道理,拿来装饰自己,用一些大道理传给别人听,增加自己的贡高我慢心,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9-01
-
仁禅法师:什么是我们往生净土的最大障碍?“自己”
现在念佛人多,但是得其关要者少。如今念佛人中,又多注重念佛功夫,而不注重信愿。念佛如果没有念到一心不乱,或者念佛还有妄想,他自己就怀疑:我这样念佛没有功夫能往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31
-
念佛法要(民国慈舟普海大师法汇节要)
佛有大智,知机知根,死心念佛,七日无有不得一心不乱者,不肯死心,不能济事。心本活泼灵通,云何言死?盖以念人情恩爱名利是非之心,换来念佛,古人所谓打得妄想死,救得法身活。譬
念佛法要时间:2025-08-30
-
念佛法要(清截流行策大师净土警语节要)
念佛须具真实信心,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
念佛法要时间:2025-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