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华岩寺:拜佛参禅 不虚此行
重庆华岩寺:拜佛参禅 不虚此行重庆华岩寺弘法楼(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赵华)重庆华岩寺依山傍水,雄伟壮观,四周茂林修竹,风景秀丽。历代名人高士喜华岩之幽
金玉良言时间:2025-06-04
-
惟觉法师:「三关」的意义
「三关」的意义(一)修行就是澄清当前这一念心,这念心澄清之后,具足无量的智慧神通妙用,即能大机大用,不仅自受无穷的利益,更能利益一切众生。「三关」是禅宗的专有名词,也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11
-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念佛与参禅都一样
香隆立嘉措仁波切:念佛与参禅都一样修禅与修淨土,很多人会经常搞溷,究竟如果参禅又念佛是否就变成杂修呢?其实这一类的问题都是多馀的,你的心如果只有一个法门,便始终是
为人处世时间:2025-04-19
-
打坐不是参禅
慧能禅师见弟子整天打坐,便问道:你为什么终日打坐呢?我参禅啊!弟子回答道。参禅与打坐完全不是一回事。可是你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安住容易迷失的心,清静地观察一切,还告诉我
禅宗公案时间:2025-03-13
-
高僧转世“不语”参禅——髡残与禅学的不解之缘
高僧转世“不语”参禅——髡残与禅学的不解之缘中国古代有很多以禅入画的画家,自唐代王维首开禅画先河,之后的禅月、石恪、贯休、法常、梁楷、玉涧、因陀罗等相继而入,且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2-07
-
蕅益大师:参禅看教贵精不贵多
问:一代时教,初心许遍阅否?参禅看教否?若悟后方看,此生恐难保任;若麤(同粗)了即参,又恐知解缠绕。答:看教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
汉传人物时间:2025-02-03
-
宣化上人:参禅是开悟的方法
参话头的功夫,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有所成就。◎一九八○年十二月禅七开示佛教传到中国之后,演变成五宗,就是禅、教、律、净、密。禅是禅定,教是教理,律是戒律,净是净土
宣化上人时间:2024-12-22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佛法的政治观每当选举时节来临之际,许多候选人、助选人都很希望获得佛教团体的认同或推荐,而关心政治的民众,往往也争相了解佛教团体的想法与作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为善要让天下皆知有些佛教徒问我说,把佛法用在工作场合中,是不是就要凡事退让忍耐、不与人争;而且要默默努力付出,别问成果如何;更不应该常常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圣严法师: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
第二篇 十字街头好参禅 - 慈悲的智慧有许多人跟我谈到,他们旅行到贫穷国家时,经常看见满街的乞丐和游童,虽然心中悲悯,却又为了自己的爱莫能助而备感煎熬。总不能从此闭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19
-
圆瑛法师:参禅方法
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参禅以修止观为下手。止观功深,而得定慧。止观二字,必须并重,不可偏废。若止过于观,必落昏沉;若观过于止,必至掉举。昏沉与
汉传人物时间:2024-11-22
-
静悟参禅,茶韵犹存
从各种茶诗、茶文和名茶的出现,无不表明茶与佛教的关系密切,佛教需要茶,而茶藉由佛教寺庙的建立、寺僧的研究采制技术、讲究品饮艺术及茶文学的宣传等等过程逐步发展。
禅茶文化时间:2024-07-15
-
月溪法师:月溪禅师答:参禅与念佛的分别?
芜湖广通大师问:参禅与念佛的分别?月溪禅师答:华严经中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迷昧不能证得。故我佛如来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4-05-18
-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平常心参禅
龙牙山的居遁禅师,为求大彻大悟,就诚诚恳恳的到终南山翠微禅师处参禅,一住多月,均未蒙翠微禅召见开示,有一天鼓起勇气,走进法堂问道:学僧自到禅师座下参学以来,殿堂随众,进
佛教故事:禅宗公案时间:2024-02-11
-
参禅打坐都有哪些讲究?
元杨暹《西游记·诏饯西行》:“京师大旱,结坛场祈雨。玄奘打坐片时,大雨三日。”这里所谓“打坐”指的便是佛教中的珈跌而坐,使心入定,是僧道修行坐禅的一种方法。即双
佛答时间:2024-02-05
-
虚云法师-参禅与念佛
念佛的人。每每毁谤参禅。参禅的人。每每毁谤念佛。好像是死对头。必欲对方死而后快。这个是佛门最堪悲叹的恶现象。俗语也有说。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兄弟阋墙。那得不
佛经论著时间:2024-01-14
-
念佛不在嘴,参禅不在腿
清代有个和尚,住在华严庵,日常平凡话也不多,好吃冬瓜,人称冬瓜和尚。冬瓜和尚有一同参道友,叫慧照。慧照和尚照样蛮精进的,每日里佛号赓续。但其石友冬瓜和尚则相反,
佛教故事时间:2023-12-29
-
星云法师:参禅念佛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
星云大师参禅念佛会有什么毛病呢?你想求神通就有毛病了,各位护法信徒们,学佛老老实实的,千万不能求神通,神通对你们不利呀!门口有人骂你,你听不到,你还是安心在这里
星云法师时间:2023-08-31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香严禅师开悟故事_香严禅师悟道因缘
唐朝时候,有位香严禅师,最初在百丈禅师那里参禅,但直到百丈禅师圆寂,香严禅师也没有悟道。于是他又去拜百丈禅师的徒弟,也就是自己的大师兄,沩山灵佑禅师,依止他继续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老实开示
明代有一高僧辨融禅师,师初住卢山,朴实无华,自律甚严,精勤行道,时忘寝食。一日,诵《华严经》,顿证华严三昧,得大解脱法门。后入京师,大作佛事,化度群品。当时王公大臣,名士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十则禅宗小故事让你受益匪浅
一、放下两位禅者走在一条泥泞的道路。走到一处浅滩时,看见一位美丽的少女在那里踯躅不前。由于她穿着丝绸的罗裾,使她无法跨步走过浅滩。来吧!小姑娘,我背你过去。师兄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人生要八戒,更要悟空
我们悟空,并非是要去领悟佛学真谛而成佛,而是应该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一些,不必汲汲于功名利禄,以免成为欲望的阶下囚。人活世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欲望。人生在世,从某种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寺院五观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_斋堂供奉弥勒菩萨的故事
弥勒菩萨也叫慈氏菩萨,当时在那个地方叫布袋和尚,就是走到哪儿都笑嘻嘻的,他的慈悲、他的胸怀、心量是无限的。哪儿打板就去哪,哪里有饭就去哪吃饭,所以别人就讨厌他,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惠能是怎样让惠明开悟的?不思善、不思恶
相传,当年五祖弘忍对六祖惠能讲完《金刚经》后,让惠能马上离开道场。当惠能离开时,有很多人追他,因为他身上带了五祖弘忍的法衣。众人认为,得到五祖弘忍的法衣就意味着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马祖道一与百丈怀海的公案:野鸭子飞过去了
百丈怀海禅师年轻的时候,给马祖道一禅师做侍者。有一次百丈怀海跟着马祖道一去游山。古人有大把时间,不是光坐在那里打坐,有时候也去转转山、看看地,放松一下,禅宗里面
佛教故事:宗门故事时间:2023-08-29
-
顿宇: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
顿宇: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 行愿大千——记当代宗门耆宿上印下空长老尼文/顿宇【作者按】一日,跟明尧老师谈起家师的开示,老师遂要求学人写一篇介绍
入门知识时间:2023-08-03
-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
第十四回 榜文叩阍惊天子 酒令参禅动宰官话说松长老又买酒来请济颠吃得醉了,十分快活,便提起笔来写道:伏以大千世界,不闻尽变于沧桑;无量佛田,到底尚存于天地。虽祝融
佛教故事:济公活佛传奇录时间:2023-07-27
-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
倓虚法师讲故事:参禅的和尚与念佛的和尚恭录自《影尘回忆录》我记得说过,前二年说过,近来很少说,一个参禅的、一个念佛的,这两样比较一下。我以前跟谛闲老法师学教,在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4
-
心静则国土净 当下处处可参禅
心静则国土净,热闹场中作道场,当下处处可参禅。(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位忠诚的佛教信徒,天天都从自家的花园里,采撷鲜花到寺院供佛,一天,当他正送花到佛殿时,刚巧
佛教故事时间:2023-07-12
-
佛教名词:【参禅】-参禅是什么意思
参禅(佛教解释)参禅是禅宗用以学人求证真心实相的一种行门。 参禅最要生死心切。和发长远心。若生死不切。则疑情不发。功夫做不上。若没有长远心。则一曝十寒。功夫不成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
念佛与参禅的关系
我们人生住在娑婆世界里,犹如在苦海中,因此没有一个人不想脱离苦海的。但脱离生死苦海,便需佛法。佛法的真谛,严格的说起来,是无法可说,那有言语文字形相呢?《楞严
南普陀寺时间:2021-12-30
-
参禅,究竟是坐还是卧
参禅,究竟是坐呢?还是卧呢?还是站呢?六祖大师说,禅非坐卧;坐、卧、立都不是禅。所以,六祖大师曾对志诚禅师说:住心观静是病,不是禅。那么,如何才是禅呢?紫柏大师
星云大师时间:2021-09-21
-
参禅的下手方法
老和尚慈悲,大和尚慈悲,各位班首师傅和各位法师慈悲:本来我是到这里来参访、挂单的,常住一再客气,要我跟师傅们讲讲禅堂的一些用功方法。老和尚过去一直对我们云居山的
绍云法师时间:2021-07-30
-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
一、参禅的先决条件参禅的目的,在明心见性;就是要去掉自心的污染,实见自性的面目。污染就是妄想执着,自性就是如来智慧德相。如来智慧德相,为诸佛众生所同具,无二无别
虚云老和尚时间:2021-06-07
-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传之旨,以《楞伽》四卷印心。是则禅虽教外别传,其实以教印证,方见佛祖无二之道也。其参究工夫亦从教出。《楞伽经》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30
-
参禅如何起疑情看话头
参禅用功这一法,首先要明白道理,这个道理呢,就是路头。如果你道理不明白,路头就辨不清楚了,一旦你走错了路,就会离开正道越来越远。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
绍云老和尚时间:2021-05-07
-
无异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
元来禅师的《参禅警语》,言简意赅,言无虚发,对如何参禅、做功夫,作了简明而中肯的开示,堪称学道者参禅指南。现摘其大要如次,供读者参考O学者先发破生死之心,要观破
其他文章时间:2021-05-03
-
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
我们参禅为什么开不了悟?就是偷心不死啊。其实话头无所谓死不死,之所以说死话头,是说一成不变一门心思就参这个念佛是谁,死心塌地地参这个念佛是谁。那么到底该怎么参这
德林老和尚时间:2021-05-03
-
参禅的入门方便
很多学佛的人,想通过参禅的方法冲破凡圣关,了脱生死累,转凡成圣,成为无挂无碍的见道人,证得自由自在的大解脱。但是对于参禅怎样用心、怎样体会、怎样实践、怎样参究、
正果法师时间:2021-04-15
-
调和五事助参禅
参禅,是以见性契悟涅槃妙心为主,除此皆是助道之法。禅之一字,本是天竺语音,具体应名禅那,翻成汉语意为思维修。禅的体性,经教祖语,立种种不同名称。《梵网经》说名心
正果法师时间:2021-04-14
-
参禅的方法究竟是怎样的
禅宗一门是佛法的骨髓,但以心印心,原不是言语文字可以表达。过去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那时大家都默然不识,只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互相默契。当时佛说:吾有正法眼藏,
徐恒志时间:2021-04-09
-
守三关与破三关
在有限的人生旅程,如何才能生存的更鲜活、更富内涵、更具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古典中国,有许多著名的关,例如嘉峪关、山海关。关,给人感觉,如锁,既闭又开,时闭时开,就
本性法师时间:2021-04-04
-
参禅前要注意的三个先决条件
参禅要有绝对、不动摇的信心,这对我们的修行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当然,决定的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也要有因缘。要具足这样绝对的信心,需要我们自己去努力。人们常说,
明海法师时间:2021-02-26
-
真参禅人,二六时中俱用持久之心
参禅人,工夫能做到不打失、不走作、不间断,三能办到,许是工夫持久。何以故?正提起念佛是谁句子,审疑清彻,念无浮昏,见无细妄,任见色闻声,工夫尚在,名不打失,不被
来果老和尚时间:2021-02-13
-
参禅之四易四难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蛙步不休,跛鼈千里。根有利钝,器有浅深,及其成功,一也。独在乎发愤立志而已矣。吾今痛谕道俗,当知四易、四难。
明本禅师时间:2021-02-05
-
要得在世不造过者,只有参禅一法
参禅人没有过:日用中一切时参,一切处参,一切事参,无造过余地,何云有过?非也,大非也!殊不知无量劫来,所造五逆十恶,过于须弥山,直使今日禅也参不上,道也办不好,
来果老和尚时间:2020-11-17
-
参禅无秘诀,只要生死切
今之参禅不灵验者,第一无古人真实志气,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当作一件大事,第三拌舍积劫以来的积习不下,又不具久远不退转心。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
中峰明本禅师时间:2020-11-17
-
宗赜禅师劝参禅人兼修净土
【原文】夫以念为念,以生为生者,常见之所失也。以无念为无念,以无生为无生者,邪见之所惑也。念而无念,生而无生者,第一义谛也。是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则上无诸佛之
宗赜禅师时间:2020-11-07
-
参禅与修净土的人,还需要研读经教吗
原文:有自负参禅者,辄云达摩不立文字,见性则休。有自负念佛者,辄云止贵直下有人,何必经典。此二辈人有真得而作是语者,且不必论。亦有实无所得而漫言之者,大都不通教
莲池大师时间:2020-11-03
-
莲池大师答: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
问:历代祖师,皆因参禅得悟。念佛亦有悟否?莲池大师答:试问渠悟者悟个甚么?岂非破生死惑,得自本心,脱然如大寐之得醒耶?若向是谁念佛处觑破,一生参学事毕。更说往生
佛学入门时间:201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