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明:佛教与当代社会道德伦理的相互撞击
当今社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刺激了人们压抑已久的种种欲求,而民主时代的到来,自由程度的提高,多元价值观的涌现,使得传统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9
-
元音老人答: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
问:自从拜读了您老的文章后,我对佛所说的法,有了正确的认识,佛法不光靠理解,更要靠自己脚踏实地修行。元音老人答:很好,你有了正解,就应不懈地努力修行,以期亲证本来面目。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8
-
蔡礼旭: 君道—管理的智慧(第四集)
尊敬的诸位校长,大家好。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谈,不能只看到结果,应该从原因下手。就像种了一棵果树,果子是酸的,我们找到原因,应该是在根上施肥,而不是把果子全打掉,它再怎么长
居士人物时间:2025-10-05
-
一位高人透漏你的命运如何?
有些人觉得自己命运不好,没有钱,贫贱难熬,身体有病,婚姻不顺,儿女不孝,人生的各种痛苦都汇集到他那里去了,感到人生无望,很多人就去找算命先生看。问问他们自己什么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27
-
黄念祖:圆满成就 第九卷
圆满成就 第九卷黄念祖老居士【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于一切法。而得自在。非是语言分别之所能知。】本品以前是法藏大士多劫所修的因。从本
居士人物时间:2025-09-25
-
韦布尊者:智慧的语言
译者按:韦布尊者(Webu Sayadaw,U Kumara, 1896-1977)生于上缅甸,剃度出家后,心仪佛陀教法中的实践面,与缅甸佛教侧重论疏的传统,大相径庭。1927年,年仅三十一岁,便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隆波通禅师:正念动中禅的原理与方法 壹、原理 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
壹、原理一、MAHASATI:大念住、全然的觉、圆满的觉问:Mahasati Meditation (编:正念动中禅的英译,简称动中禅的念义是什么?答:Mahasati是一个巴利文(古老的印度语言)名词。M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9
-
阿姜李达摩达罗:阿姜李·达摩达罗:临终说法一则
1956年2月19日[英译]坦尼沙罗尊者[中译]良稹The Last SermonTeachings of Ajaan Lee DhammadharoTranslated by Ven. Thanissaro Bhikkhu1956年2月19日,奈-通曼-夏沙功女士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7
-
饮食礼仪――餐巾的正确使用法
餐巾要放在腿上从餐桌上拿起餐巾,先对折,再将褶线朝向自己,摊在腿上。绝不能把餐巾抖开,如围兜般围在子上,或塞在领口。而把餐巾的一角塞进口眼或腰带里,也是错误的方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15
-
法增法师:圆满证悟七例
圆满证悟七例解脱道次第我们应当知道人身难得,克服了八难八非时的障碍后,要思惟佛法难闻。一个行者决定要依声闻法行解脱道的话,应该如何修呢?在[中阿含.惭愧经]举出修行的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12
-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一位良心大发现的真实自白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一位良心大发现的真实自白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到满大街油炸食品的香味,想起两年前我做炸鸡鸭生意时的一段生涯,真的
早吃素时间:2025-09-10
-
阿姜查禅师:心灵的资粮 -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
正确的修行有规律的修行如果那是好的别抓紧它如果那是坏的别黏着它好和坏都会咬住人因此别紧抓它们哇那婆提扬寺这里的确非常安宁,但,如果我们的心不平静,这也是没什么意义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8
-
阿姜查禅师:感官接触——智慧的泉源 二
(从心里跳脱不是逃避面对事情再举另外一个例子。假设有个比丘,下定决心不逃避事物,要勇敢面对它们。他照顾自己,并了解自己和他人,持续努力地解决各种问题。假设他是位住持,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7
-
帕奥禅师答: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
问:若比丘或比丘尼犯了僧残罪之后,对一位比丘或比丘尼透露该罪,但还未实行摩那埵及出罪就还俗。这种人是否可受五戒与八戒?若修行是否能够证得禅那与道果?帕奥禅师答:他(她)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6
-
黄念祖:这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
黄念祖:这三个觉都圆满就称为佛佛是什么?佛就是觉悟。人人都有本觉,但是现在大家在迷,就不觉了;在这不觉之中忽然起了一念要趋向觉悟,这是始觉;始觉若跟本觉相合,就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6
-
一位医生见证的真实恐怖因果故事:怪病从何而来
我是一名从医三十年的临床医生,也是个在家居士。在我的工作中,遇到过很多奇特的疾病,用医疗很难治癒,有的时候真是束手无策,自从学佛以後,通过佛法解决了一些医学难以
因果报应时间:2025-09-06
-
帕奥禅师答:请帕奥禅师答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
问:请问依上座部佛教的佛陀观,佛陀是「万能,全能」的吗?或者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帕奥禅师帕奥禅师答: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 》第276偈中,佛陀开示
南传人物时间:2025-09-03
-
逸尘居士: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逸尘居士:低调做人是一种智慧 山不解释自己的高度,并不影响它耸立云端;海不解释自己的深度,并不影响它容纳百川;地不解释自己的厚度,但没有谁能取代她作为万物的地位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9-01
-
智随法师: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法门
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一个法门。可以讲佛法是追求智慧的,而净土法门是超越智慧的,是不需要智慧的。它需要一种信仰,有智慧可以进来,没智慧也能进来,而要真正彻底地进来,是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14
-
宗性法师:如何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孩子?
问题:作为母亲,怎样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好孩子呢?宗性法师:这是不是问错人了?我既不能当母亲,也不能当父亲,只能当和尚呢!但是,和尚既是母亲也是父亲,为啥呀?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
供养地藏水 增智慧消业障
在《地藏经》第十二品《见闻利益品》,说读经的时候、没有记忆力,这个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像我们读过一遍经不能全背诵,甚至比这个更差,那该怎么办?在地藏菩萨像前供养一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7
-
达真堪布:正确做早晚课得加持
达真堪布:正确做早晚课得加持 我们早课、晚课的仪轨都非常殊胜,但是很多人做早晚课坚持一两年以后,就开始没有兴趣了,都当成是一种任务。今天任务没有完成,还得勉强做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26
-
达真堪布:有禅定、有智慧的力量,持戒就会变成成就的助缘,变成方便
达真堪布:有禅定、有智慧的力量,持戒就会变成成就的助缘,变成方便如果懂得佛理,有智慧,受戒是不难的,是轻松、自在的。我们真正回到轨道上,那时是轻松、自在的!一点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26
-
怎样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这些词不稳妥
佛教知识 | 怎样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用这个词最稳妥有师兄提到说,那哪些是不适宜在家居士用来称呼出家人的呢!未免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特在此再分享一篇!下面两种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4
-
达真堪布:无边的爱让福慧圆满
达真堪布:无边的爱让福慧圆满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他们在做我们父母的时候,和现在的父母一样,对我们恩重如山,所以现在我们要感恩,报恩。感恩、报恩是快乐的因、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8
-
心律法师:吃亏是一种智慧
吃亏是福是郑板桥流传下来的一句至理名言,经过漫长时间的洗涤和锤炼,走到现在这个浮躁喧嚣、争端不断的时代,仍然为很多智者所推崇,成为他们的处事之道,不能不说,吃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7
-
大愿法师:智慧是道德的基础
一个人为什么要做公益慈善?为什么要有道德?为什么?社会舆论。舆论就觉得,啊,这个人是个善长仁翁。这个够吗?不够。慈善是本能,生命觉醒以后,做慈善,道德高尚这个是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1
-
达真堪布:度化众生,智慧比神通重要
达真堪布:度化众生,智慧比神通重要现在很多人都想玩神通玩神变,说的还很好听:“有神通多好啊!更有能力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如果你的内心里有智慧、有觉悟,那你活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10
-
大愿法师:学佛要以智慧断烦恼,不要着相修行
修普贤行愿法门,发广大的菩提心,尽虚空、遍法界,尽未来际不间断地教化众生,这样地去行持,不说断自烦恼,而自烦恼自然就能够灭除尽无余。以甚深广大的菩提心,尽未来际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9
-
大愿法师:怎样可以让家庭比较快乐,比较圆满
怎样可以让家庭比较完美,比较快乐,比较圆满?我们自己有责任的。如果我们是佛弟子,首先那个责任在我们身上。药师佛讲了三个方法你能做到,应该家庭就很快乐的。第一个方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8
-
深入理趣,智慧如海
道大师在《心要》中指出:释迦牟尼佛应化人间讲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经典浩瀚广博,道理渊博深奥。这些经典把显教和密教的修行方法和理论,统括无遗。为与广大准提行者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8
-
衍慈法师: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
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以《金刚经》的智慧,共建和谐社会」。这一主题,以下分三个层面作一简单的探讨。一、「应无所住」这句话,是《金刚经》的重心,其中妙理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
仁焕法师:智慧与福德福报三者间的关联
智慧与福德福报今天上午我们已经把人身难得的道理讲了,佛法难闻还没有讲。说佛法难闻,但是我们在座的同修已经闻到佛法了,难在哪里呢?佛教的经典有三藏十二部,佛法难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30
-
百业经:(8)生乐母 婚前证果智慧第一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传讲堪布索达吉译导一时,佛在舍卫城。(译者:据说佛在此居住了二十五年,也有说是二十四年。佛当年所居的遗址尚在,在更顿秋培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与
佛教知识时间:2025-06-21
-
道坚法师:致一位遭受身心重创的女子的函
致一位遭受身心重创的女子的函(03年)道坚法师尊敬的……朋友:你知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这句话吗?你的不幸,不仅仅是你一人的不幸,而是整个时代的不幸与悲哀——是整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
明奘法师:佛教的生命态度是智慧慈悲
2008年,先是缅甸遭受台风袭击,造成人员伤亡,接着不出半月,中国四川遭受巨大地震,造成的巨大生命伤亡目前还在延续着。人们一边积极地抢救伤病,一边积极地恢复民生,尽力将自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3
-
放生要讲求正确科学的方法
放生本是件善事,有时却会弄巧成拙变成坏事,究其原因大部分是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放生较为盲目,并没有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因此正确认识放生,积极引导,实现科
放生指南时间:2025-06-10
-
放生要运用智慧
放生要运用智慧放生也必须运用一些智慧,只有悲心而没有智慧,是不能对众生带来大利益的。有些人竟把淡水鱼放在海中,或把海鱼放淡水河中,又或把外国鸟类放本地林中,这并
放生心得时间:2025-06-09
-
宣化上人:修行就是用智慧创造美好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羸瘦憔悴:羸在这儿是没有智慧,没有修出大智大慧;没有福报,就是瘦。这二乘人,他没有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所以就表示他的身体羸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8
-
退一步是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退一步是生存和处世的智慧 五代后梁高僧契此,俗称布袋和尚,他曾经作过这样一首偈子:“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初读这首禅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6-06
-
释迦牟尼的十个弟子里,您最敬佩哪一位
释迦牟尼的十个弟子里,您最敬佩哪一位释迦牟尼的十个弟子里,您最敬佩哪一位释迦牟尼作为佛教的创始人,背后世称为佛祖,他的身边自然有很多徒弟,徒弟们跟随他学习佛义。
金玉良言时间:2025-06-06
-
一位法医警官披露的三起罕见因果报应实例
引言:在我经过大量的调查,深人分析之后,我发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一点不错。如果举个例子来说,我们能看见星星的闪烁,那必然是因为亿万公里之外的某个星球在发光
因果报应时间:2025-06-06
-
明证法师: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
明证法师,阿弥陀佛,现今社会、校园,包括佛学院有许多人没有正知见,却到处宣弘不正确的佛法,教授不正确的修行方法,我们应该如何对治,法师慈悲,阿弥陀佛?明证法师开示:这个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20
-
一位SY多年的人,以血的教训告诫弟弟戒SY
亲爱的弟弟:对不起!我们兄弟很久没聊过天了,好像最近我们有些误会,我相信以后会化解的。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跟你说下,你也长大了,对很多问题肯定会有自己的一些想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13
-
海涛法师:佛陀解析一位落魄乞丐的前世今生
在佛陀的时代,有一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但却生性悭贪,经常交代他的儿子:“如果有乞丐或出家人来家里就把他们赶出去,想吃饭不会自己去赚钱!绝对不能拿钱给他们,钱是
因果报应时间:2025-05-13
-
如本法师答:世界上风行所谓复制人的说法,以佛教的看法如何?
如本法师答:科学再如何进步,纵然所复制而成的人,也绝对无法与被复制之对象百分之百的圆满成功,在某些基因上、因素上、条件上、关系上是可以复制而成,换句话说,在四大躯体上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9
-
阿秋法王:正确利用今生
阿秋法王:正确利用今生一个人决定生起摈弃今生的出离心,和令一切众生成佛的菩提心后,将面临如何正确利用今生,如何尽可能快地让众生成佛的问题。那么,首先你要明了自己
佛教寓言故事时间:2025-05-06
-
附录九 《入中论》圆满无间地开解甚深空性法与广大福德法
《入中论》云:“善巧深广诸士夫,渐次当得极喜地,求彼者应闻此道”,此论所说两大类法要是“甚深空性法,广大福德法”。就“深见”而言,此论以应成派的不共理论抉择空性来进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4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
(六)如何由世间施导入出世间布施行的修学次第1.佛为何先为众生说布施?每一尊佛在为众生最初说法时,都是先说布施之行,次说持戒之理,再说五欲过患,令众生行为导入道德规范,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2
-
大寂尼师: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二、布施圆满愿
二、布施圆满愿本愿表达的意义法藏比丘说:‘当我成佛的时候,净土中的菩萨圣众,如果想要到十方诸佛世界供养诸佛,必定能够满其所愿,供具如意;如果不能承其宿世所修福德,招感
汉传人物时间:2025-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