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三给同学们讲清楚,千万做到不要执着,不执着就是虽然有一切冷暖寒暑、刺激、骂你、诽谤、赞赏等等,那么你们都应该视而不存分别,心里面如如不动,这就叫不执着,不存分别,至少同学们应该做到无所谓,先来一个无所谓,再来慢慢证到不执着。本来经书上不应该这样讲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是个方法,先无所谓,大量一点嘛,执着啥嘛,一切都不要执着它,最后逐步逐步地就对了,就能进入境界。
——摘自《藉心经说真谛》P366
今天,再三给同学们讲清楚,千万做到不要执着,不执着就是虽然有一切冷暖寒暑、刺激、骂你、诽谤、赞赏等等,那么你们都应该视而不存分别,心里面如如不动,这就叫不执着,不存分别,至少同学们应该做到无所谓,先来一个无所谓,再来慢慢证到不执着。本来经书上不应该这样讲的,但是我要告诉你们,这是个方法,先无所谓,大量一点嘛,执着啥嘛,一切都不要执着它,最后逐步逐步地就对了,就能进入境界。
——摘自《藉心经说真谛》P366
什么叫逐境而生呢?好象我们人遇着善友,给你讲佛法,教你做善事,你听他这么讲,就学了佛法,做了善事;如果你遇着恶友,教你去花天酒地,做一些坏的事情,你听他讲多了,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4
什麽叫「属阳的」呢?你常常生一种欢喜心,真正自性里边的欢喜,不是在表面上哈哈哈那麽欢喜;自性里边非常快乐,这是属阳。你自性里边若常常愁闷,一天到晚忧愁烦恼,苦苦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4
普门遍入大乘力:既可以站在因地上解释,也可以站在果地上解释。在因地,就是自己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修行过程中,能够以一切方便门真正趣入大乘。什么叫一切方便门?就是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3
执着是前进路上不可缺少的品质,但不是说一味的执着就是必不可少的。根据自己的实力量力而行,才是明智的做法。事业的成功不是竞争,而是做适合自己的事情,量力而行,不执
悟性时光时间:2025-05-30
温馨提示阿弥陀佛,【礼佛禅寺】微信公众平台与大家见面有一段时间了,感恩诸善知识的关注!此平台立志弘扬正法,培养佛弟子的正知正念。为了使【礼佛禅寺】微信公众平台利
禅茶知识时间:2025-05-12
雪漠:如何破除执著拒绝诱惑?◎陈亦新:您是如何破除执著、拒绝诱惑的?●雪漠:要心如明镜,朗照万物,镜子本体却又如如不动。你当然也可以参与一些世间事务,你可以参与
金玉良言时间:2025-05-09
什么叫四种精进?(1)已作恶令停止。就是:已经作恶,马上使之停下来;如果不停下来,将来有后遗症!有人经常问我:这个是吉还是凶?我说:你自己考量,给自己一个定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3-22
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曰: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我给你讲一个故
佛教知识时间:2025-03-01
你若能没有贪、瞋、痴,也就把这阴魔都降伏了。没有自私、自利、求、贪、争这五种的毛病,什么魔也没有办法你。宣化上人慈悲开示:这种阴魔,其实不止五十种,五百种、五千
宣化上人时间:2025-02-21
什么叫菩提子和念珠不动禅院大阿阇黎真觉上师作佛祖在一棵毕波罗树下成佛,于是为了纪念,就把这种树叫菩提(菩提和佛陀是同一梵语的不同汉意,译为觉悟)树了。但事实上,
佛珠文化时间:2025-02-18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现在讲到〈如来寿量品〉。“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的不明白佛法的人,就说:“喔!那是如来佛祖啊!”他以为这“如来佛祖”,是单单一位佛的名字;其实
宣化上人时间:2025-01-23
雍正四年,江南举人考试,当时聘为房考官的,都是近省进士出身的官员,个个少年英俊。有个叫张垒的,中进士年份很久了,自以为是前辈,性格尤其迂腐迟滞。每天晚上,他必定
佛教知识时间:2024-12-30
什么叫菩提?菩提是觉的意思,也就是佛果的意思。心是众生能发之心,菩提是所得之果,发有激发的意思、激活的意思、发生的意思,就是我们凡夫众生发成佛的心,就叫菩提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4-12-29
遣破执著遣破小乘执著译文关於一切众生是否皆有佛性的问题,我们必须遣破一些错误的执著。遗破的对象可分为三种:一破小乘执著。二破外道执著。三破菩萨执著。首先破除小乘的
居士人物时间:2024-10-22
编辑净业三福又作清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之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
佛教知识时间:2024-07-15
分别与执著分别,有地前分别和地后分别之分。《道次第》的观修,主要是指地前分别。宗大师认为,地前的修行,应从分别获得无我正见,然后进入无分别。格鲁派的这一修行套路,和唯
汉传人物时间:2024-04-22
茗山就五戒来说,数字虽小,分量报重。在家出家,如能守持五戒。可以称为清净居士,清净比丘。而且能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断诸恶法,行诸善法,逐步趋向解脱。在世消灾免难
皈依修学手册时间:2024-04-14
什么是“道”?什么是“德”?身在现代社会,我们现在不缺钱,也不缺技术,但是大家找不到那种幸福、安全、和乐、和谐的感觉,为什么?不学传统文化,不知道道德已经很久了。
陈大惠居士时间:2024-01-22
我叫张尊厚,今年 7 岁。来自河南郑州行知小学一年级!今年突然的疫情让我们这个寒假变得特殊而难忘。这场疫情让我们失去了很多户外活动,但让我懂得了生命的脆弱和宝贵,
学佛受用时间:2024-01-01
达真堪布:佛法里经常讲“殊胜”,其实什么叫殊胜?佛法里经常讲“殊胜”,其实什么叫殊胜?让你受益的就是殊胜的。尤其对学佛人来说,让你的相续有所变化,这叫受益。比如某
佛本生故事时间:2023-09-21
达真堪布:什么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什么叫相似三轮体空的回向?达真堪布解答:过去诸佛菩萨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现在诸佛菩萨怎样回向,我也怎样回向;未来诸佛菩萨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9
索达吉堪布:该如何破解自私的执著心?问:一旦跟自私的执著心发生冲突时,很多善法对自己来说都成为一种困难。该如何破解? 索达吉堪布:作为大乘佛教徒,毕竟都属于众生,
佛学常识时间:2023-09-02
好朋友的女儿今年报考上海音乐学院,母女二人特意从厦门到上海找专业老师做考前辅导。为此母女在我家借住了4个月。每天,女儿去上课,回来练琴试唱,做乐理练习。母亲则买
学佛感悟时间:2023-09-01
索达吉堪布:如何迅速断除自己顽固的执著心? 问:如何迅速断除自己顽固的执著心?索达吉堪布答:一是我们若以理智来观察色声香味等六境,则不难了知此等诸法都是虚妄无实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8
索达吉堪布: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问:如何放下对亲冤的执著,自在地修行佛法? 索达吉堪布答:人在死时,必须舍弃亲仇等此生一切,即使是大权威、大富贵之人,也会如酥油中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27
什麽叫「罗汉斋」?罗汉斋就是罗汉菜,就是比平常吃的菜要稍微好一点的菜。平常大众吃的菜,或者只是单调的一种菜,放水、放油、放盐就下去煮,谈不上是美味。而罗汉菜就有
佛教故事:罗汉菜时间:2023-08-18
其实菩萨二字当做梵语「菩提萨埵」,菩提是觉悟之意。什么叫菩提?觉悟叫菩提。什么叫觉悟?察见般若的道理叫觉悟,六识五蕴空寂无相,无相之相,得其妙有,叫做觉悟,找到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14
什么叫做三界?(详见《藉心经说真谛》)答:三界指的是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呢首先有两种锁套,首先有两种,就是凡夫生死往来的世界,就是指的我们这个
学佛常识时间:2023-08-13
积聚福慧是一种执著吗?佛陀教示我们不要执恋世间福乐,这不代表说我们不须执著止恶行善及执著于利益众生之事业。 问:佛法教示我们不要执著,那么,以修持来积聚功德及智
佛学常识时间:2023-08-12
【美国洛杉矶】李果仪2005-3-25联系方式:地藏论坛网名:李十方这件事情在我心中已经放了两、三个星期,我一直很犹豫要不要在论坛上说出来,考虑了半天之后,我觉得得利的
念佛感应时间:2023-07-18
第六识是什么?第六识是意识。八识之一,依第七识末那为根(意根)生起。意识分为五俱意识和独散意识二种:第六意识若与前五识同时生起作用,称为五俱意识;若第六意识不与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3
比丘是什么意思?比丘,是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佛家指年满二十岁,受过具足戒的男性出家人。比丘是梵语(bhiksu)的音译,华言乞士。乞是乞求之名,士是清雅之称。谓出家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3
化身什么意思?化身,佛的三身之一,百千万亿,随缘应化,指佛菩萨为了济度众生而变化出来的各种形相之身,又名应化身、变化身。释迦牟尼佛是佛为度化世人而应现的化身,化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2
护法:梵语Dharmapala,音译“达摩波罗”,意谓“护法”,原是公元六世纪印度佛教史上一位著名学者的名字,著有《唯识三十颂释》,是戒贤的老师,年仅三十二岁而卒,我国唐
初识佛法时间:2023-07-12
三业(佛教解释)一、身业身不履邪径,不染恶习,不任伤生,即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静。二、口业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静。三、意业不贪、不嗔、不痴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1
佛教五盖是什么意思?五盖是指五种烦恼,五种覆盖众生心识,使不能明了正道的烦恼。即「贪欲盖、瞋恚盖、惛眠盖、掉悔盖、疑盖」。这五盖把善根盖住,把能够开智慧、除烦恼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无为法(佛教解释)佛教名词,梵文Asamskrta的意译,略称无为。与有为法相对。指不依因缘 和合而成的不生不灭、无来无去、非彼非此的绝对。原本是涅盘的异名。大乘佛教,尤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佛七(佛教解释)设立道场以七天为一周期做佛事,若念阿弥陀佛,则称念佛七,若念观世音菩萨,则称观音七,若禅坐,则称禅七,此外还有楞严七、大悲七等等说法,可以统称佛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邪见(佛教解释)五见使中,拨无因果之见叫做邪见。2.凡是不合正法的外道之见都可叫做邪见。简述邪见:有身见(sakkya-dintilde;ntilde;hi),是指执着有我的邪见。kya是身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10
善法(佛教解释)善法,多是佛学用语,通俗的讲就是修善果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好的方法、好的法令的意思。什么样的法叫善法?一切普世、入世的法,都是善法。善法是讲这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如法是什么意思?如法,指契合于法理,契合于佛所说的教法,随顺佛所说的教法而不违背。如《无量寿经》卷下:应当信顺如法修行。又《维摩诘经方便品》:夫说法者当如法说。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出世间是什么意思?(佛教解释)出世间,即超脱生死,不生不灭之涅槃为出世间。世有时间性的意思,如三十年为一世。出是超过或胜过的意思,能修行佛法,有智慧,通达宇宙人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佛身(佛教解释)佛身,证得无上正觉之佛陀身体也。就中有法身化身等之别。总名为佛身。指佛的肉身。或指佛所具有的种种理想的德性,此时的佛身,即与宇宙真理的法或法性同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苦行是什么意思?苦行是为了什么?苦行,即用艰苦的方法修行,是印度各宗教所修行的一种方法,在印度提倡苦行的宗教有耆那教、印度教等。印度早期的沙门多崇尚苦行。他们认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止观(佛教解释)禅定属功德边,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属福德边。福德可以给人,功德不能给人,亦如财物可以赠送他人,聪明智慧无法赠送他人,功德是自己专有的。宝志公为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9
授记(佛教解释)基本意义: 1、十二部经之一2、佛教语:佛对发心之众生授与当来必当作佛之记别也二种授记一无余记佛现前授记某甲众生于某劫中作佛,号某如来,如是有国土眷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加行是什么意思?加行,是指用自利利他的心,勇猛地修行不退。《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二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之位,特称加行,然亦广通资粮位。《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一,于白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成道是什么意思?成道的意思成道,即领会佛道而得证正果。佛陀出家之前是净饭国王子,名悉达多,也像世间千万平常人一样,有着种种迷惑和烦恼,有着对生老病死的迷惘和恐惧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什么叫安忍?安忍的意思安忍是指安心忍耐。安即不动,忍即忍耐。安忍是佛法中很重要的一环,是世界上的一股大力量。止观七之四曰:安忍者,能忍成道事。要达到面对、遇上任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8
宿世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宿世因缘?宿世是指过去世,前世的生死。宿世因缘即前世的因缘。《法华经授记品》:宿世因缘,吾今当说。每个人、每一桩事情,都有宿世的因缘。我们
佛教名词时间:2023-07-07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