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佛教总部咨询中心
回覆咨询
(第20200104号正确版)
宇令佛弟子:
你来文说理阐道,是建立在当今世界佛教的现状上,我们认为你的观点正确,但根据你所讲述之理法,清楚地表显出了你所学的是世俗马头明王法,不属于胜义马头明王法。水坛珠卦法,是唯一的胜义马头明王法仪轨中的珠卦章规,至於除此之外的火坛、风坛、土坛、彩砂集坛,都属于普传於世的常规马头明王法,但正如宇令大德在来询中提到的,章嘉呼图克图说马头明王水坛法,於色究竟天传承於世,章嘉法王那样的大菩萨转世者,都没有见到过蒙藏两地有人修成,可想而知,你不了解胜义法规,自然正常。这也说明,在此世界,未遇法器大圣材,所以佛教界才会风起弘传世俗的马头明王珠卦法,你提到的马头明王四大法,正好证明你没有遇上水坛马头明王珠卦法,因为这是马头明王法的最高顶首法,为莲花之总摄,是唯一的马头明王胜义法,佛弟子们均应了知,世俗马头明王珠卦法,自然是不具备精确择正邪之法的,胜义法与世俗法天差地別。世俗法六个白珠、六个黑珠,共十二粒珠,全数放入泥制瓶中,此为“土坛法”。经修法施手印,伸进看不到卦珠的瓶中,第一次先抽出一珠,拿到的是白珠,才可以再进入第二次,拿出两个珠,第二次两珠均是白珠,然后才能第三次入瓶抽拿出三个珠子,若三个都为白珠,则属于正确无误定性。也就是三抽六白为正,若其中掺一粒黑珠,则为不正确(另有详解)。
胜义马头明王珠卦为水坛法,只有五粒珠,均为木色,菩提树做成,以白松胶度之。修珠卦前,在参修所有大众人员中抽拿纸团出二人,再由这二人在五粒珠之中自由拿出两粒珠,一人把珠子涂成红色,表福资粮,另一人把另一珠子涂成绿色,表慧资粮。在修法大殿上,设大白水坛城一座,坛中盛装水,染珠之二人将五粒珠子全数放入水坛城中,用孔雀羽扇盖上,主持巨圣依规修法,如择“课诵法本”等,乃至独立择其中一句法语,是正是偏是邪,或者是用以择真假活佛,是圣是凡,只要所择对象的性质是正的,红绿二珠会福慧相聚在一起,此时当按法规,把二珠点开分离,若第二次红绿两珠又再聚会,相同第一次,或第三次点开都会聚会相同。相反,凡邪或假者,则会木色、红色、绿色乱聚,当下依法点开隔离,若照常乱聚,则属于邪、假、不正。
每作一类专题择决,必须要连择二至三次,才能定性。正如宇令大德所说,不可轻率地用世俗常规的马头明王珠卦法决定正邪,因为当今难求一巨圣人物能修马头明王水坛珠卦法,此法威猛而高达顶端,精準而无失误,稀世难遇,现世界修马头明王法的大德们,一万个中几乎找不到一圣可修胜义水坛珠卦法成功,凡有把握修成者,必须是真正的大摩诃萨。由于你们经常听到世界上有很多著名大人物,都被认证成某某大菩萨转世,实际上罗汉都不够格,因此他们才只能修世俗马头明王珠卦占卜,而弘传藏密中常规马头明王法。
宇令大德所说的全是世俗的马头明王珠卦法。圣蹟寺是决定要修马头明王水坛珠卦法来择“早晚课诵”。圣蹟寺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这里是佛陀常来的寺庙,该寺的圣蹟是有目共睹的,也是稀世难觅的,曾经历“佛降甘露”;“胜义火供”大法;“现量伏藏”;佛陀“拿杵上座”上超59段体展了佛陀本质,当时天龙八部驾到,狂风呼啸,威德震撼;该寺亦曾经历同时十万之多的迦陵鸟朝圣该寺;该寺还曾为人非人等、王爷、太岁、千岁、龙神等皈依佛门,当即大地震动。故圣蹟寺圣蹟举世空前无二,我们相信一定有大摩诃萨出面来修水坛大法,我们有信心争取马头明王水坛大法成功,择决“早晚课诵”。但我们必须建立在符合政府对人们健康安全、在执行防疫的法令下进行,不会丝毫违背防疫法令。如若有缘,你可前来参加圣会,你会见识到胜圣威德,尚不能以凡眼视之,精确无比,岂能以俗法并论?比如,同样漂浮在水坛上的五粒珠子,你唸“南无释迦牟尼佛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佛陀”,或唸“南无羌佛是法界降世的唯一佛陀”,或唸“世间所有佛尽见”,红绿两珠会走在一起。你唸“南无提婆达多是佛陀”,或唸“世间所有我尽见”,红绿两珠不会走在一起。
所以,我们只能说,马头明王水坛珠卦法胜义至高,精确无比!
世界佛教总部咨询中心
2020年8月18日
问题:作为母亲,怎样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好孩子呢?宗性法师:这是不是问错人了?我既不能当母亲,也不能当父亲,只能当和尚呢!但是,和尚既是母亲也是父亲,为啥呀?因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一、前 言一切人生宇宙现象,都有其发生发展的原因,并且其发生发展的原因也 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是数千年来人类共同探索的命题。在唯识佛法看来 ,一切人生宇宙现象的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1 互相怀疑,习惯了以后,我们不能够相信任何的好事,我们不敢相信阿弥陀佛老早老早为我们苦心设计了一个极乐世界,在那边等待我们,每天每天在那里等待我们,伸著手,准备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1 【导读】希望大众能重视这三部非常殊胜的大乘经典,同时也希望能深入理解大乘佛教的护国思想,更深的理解菩萨道精神的现实关怀和实践,更希望通过这一专题,让更多人从佛教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1 初闻涅槃公元前485年二月十五日,是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最后一天。这一天,佛陀的慈颜突然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比平常更圆满、更清净、更庄严,像日月一样,光明灿烂;像大海一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8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7 除了他在泰国城市thaprachan有唯一一家由中国人开的佛牌实体店,他还是泰国佛牌鉴定机构的成员。并且在今年回到中国成立了唯一一家以泰国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公司,成为泰佛文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7 回向(梵语parinama),又作回向、转向、施向。意谓回转自己所作的功德善根以趣向菩提,或往生净土,或施与众生等。如旧译《华严经》卷十五〈十回向品〉所说:此菩萨摩诃萨修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6 八关斋戒,是佛陀为在家弟子制定的暂时出家修行的戒律和斋法。因为在家人俗务忙碌,无暇修行。佛陀悲悯,为让他们过一日一夜的出家人的清净生活,种出世善因;又能适应在家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5 佛教知识 | 怎样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用这个词最稳妥有师兄提到说,那哪些是不适宜在家居士用来称呼出家人的呢!未免失弟子之礼,折自身之福,特在此再分享一篇!下面两种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4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儒教圣人注重因果,见于经传者,多难胜数。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须知既有余庆 净土论著时间:2025-07-22 解脱的原则是性空,解脱的目的是无我,至于要真正地实际证验解脱的境界,那绝不是单凭纸上谈兵,说说道理就能办到的。因为理论是一回事,实证又是一 回事,正像一部历史,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2 居士:请教个问题,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宽见法师:不讲第一,就像鸡生蛋,蛋生鸡,哪个是第一因?这种讲法没有意义。居士:这个问题难倒了很多大思想家,大科学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此书颂文三卷,分二大段。从卷一第一页起,至第二十五页六行止,皆颂经中菩萨往劫本迹之事。此下皆颂此方菩萨随机应感之事。若向未研究佛学诸君,看时宜先从卷一第二十五页第七 净土论著时间:2025-07-20 佛陀住世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以佛陀身旁的常随众而言,就有千二百五十人之多。如此庞大的僧团,佛陀如何统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18 佛教看宇宙人生,既不是唯物论者,也不是唯心论者,更不是唯神论者,乃是主张因缘和合的缘生论者。所以,佛教看一个人的构成,是从心理、生理、物理的三方面来分析的。上面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17 有很多学佛人受到算命等影响,算命人能大概算出我们今生命里的一些情况,于是就迷信地认为佛教说一切都是注定的,有些人甚至认为,如果一切都是注定的,那我们何必还要学佛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7 一、Kāla(迦罗)与samaya(三摩耶)在梵语中,用以表达时间的术语很多,佛典中经常提到的有两个:一是kāla(迦罗),二是samaya(三摩耶)。早期的印度宗教或哲学,以使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16 海水观音菩萨像俯视着茫茫东海,对襄阳洛山寺露出宽慰的微笑。自新罗时代义湘大师创寺1300多年以来,一直都是广受欢迎的观音祈祷去处。观世音菩萨在此安身的说法传开以后,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15 自西汉至明初,青州一直是山东半岛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很早就开始建佛寺,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即建有宁福寺。龙兴寺在刘宋时期就开始 修造,宋元嘉时但呼佛堂,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14 南北朝时的北齐境内,有个叫晏通的和尚,他俗家姓氏籍贯都无人知晓。他虽然出家为僧,然而却不是一个真正想修行的人。他真正想的还是利用人们对佛教的信心来发财。他四处化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13 杭州灵隐寺监寺谈佛教素食:为和谐社会做贡献中新浙江网8月20日电(记者 汪恩民 实习生奚伟)“吃素能够带给我们的身心平和、喜悦。同时,素食所带来的味觉享受也充满了自然 早吃素时间:2025-07-12 一位师兄提问:佛学知识分子和有修为的法师有什么区别?佛学知识分子,是[知识分],与之对应的是[非知识分子]。有修为的法师,是[出家人],与之对应的是[在家人]。所以只要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11 经常有朋友会为感情婚姻所困扰,也经常有人询问有无助姻缘婚姻和合美满的佛牌,期望寄托于佛牌的帮助,更有偏激者想借助阴界邪法帮助的也不在少数。其实就算真有帮助的佛牌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8 菩萨是梵文音译菩提萨埵的简称。其菩提汉译是觉悟,萨埵汉译是众生,或有情(一切有感情的动物),全译应是:觉有情,道众生,觉悟的众生之意。根据这个词意,中国古代翻译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7 问: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大安法师答:皈依了佛教,就意味着确定了精神归宿与人生价值目标。禀受三皈依时,吾人就庄重承诺:自皈依佛,就不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5 问: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大安法师答:作为学前班的老师,出于慈悲,应对班上的孩子先进行道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5 内外威仪当具足【横山寺】斋堂仪规你知道多少? 1、内:食存五观(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5)为成道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4 佛对根器浅薄的听众,说做人的根本道理,持五戒,修十善,称为人天乘;对于厌世观念很浓的人,便说解脱生死的方法,称为声闻的小乘;对于根器深厚而有悲愿化世的听众,便是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04 问:法师慈悲,请问对生活忙碌,想发心修行的在家人,应用什么方便,又有次第的方法,来修学佛法,请法师开示?衍慈法师答:忙碌的人修行,应该多念佛。《无量寿经》云: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03 永明大师集大乘佛法于一身,继承慈愍三藏融通各宗、会归净土的思想,主张祖佛同诠、禅教一体,折衷法相、三论、华严、天台,以禅融合贯通之。大师持律精严,欣求往生,以《 大安法师时间:2025-07-03 佛教中的法字,梵语是达磨。佛教对这个字的解释的是:任持自性、轨生物解。这就是说,每一事物必然保持它自己特有的性质和相状,有它一定轨则,使人看到便可以了解是何物。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30 为什么有的人先富后贫,有的却先贫后富?经上这样说 节选自《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不坚。后还追悔。以是因缘。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9 拜佛具有忏悔罪过、修持禅定与感恩礼敬的意义,借拜佛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尊敬与感恩,并检讨自我、忏悔过去所造的业障,不但有助于人格的提升,也能让人的身心安定。所以,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9 到文昌观看卫星上天,戴会文佛珠平安回家。海南会文政府、会文佛珠协会、会文佛珠交易市场唯一指定佛珠文化交流平台。现在有不少卖佛珠的,都介绍说自己的佛珠经过大师开光 佛像知识时间:2025-06-29 佛教反对自杀理由,是基于贪嗔痴三毒。如果张国荣懂佛法,他还会选择自杀吗?张国荣自杀了,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生命如此无法承受之轻,实在令人深思。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6 大悲咒出自《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是观世音菩萨的大慈悲心,无上菩提心,以及济世渡人,修道成佛的重要口诀。大悲咒的全文共84句,每一句对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4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问:如何在家庭里的夫妻之间,丈夫与妻子的父母,妻子与丈夫父母的生活中更好的用佛法来处理好矛盾?答:正如有些大德所说,最难的修行就是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4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喜是喜庆,庆因庆果,庆幸奉行佛法、弘扬佛法。现前一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4 问:依法师智慧,佛教的护生观,如何走入宗教以外的领域,而通向二十一世纪人类都能共同意识到的一个环保课题。净空法师答:这课题已经走出宗教了,但是还需要靠所有宗教, 放生问答时间:2025-06-24 除了五戒之外,作为在家的三宝弟子,对于子女,应当善尽抚养和教育之责;子女对于父母,应该敬顺忠实,不得浪费父母的财物,父母年老或虚弱之时,应尽援助和敬养之责。学生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23 念佛珠,念佛咒计数,变装饰;佛像是恭敬供养,却变艺术品;寺院是修行办道处所,变成旅游观光;佛经变成学术,本是闻思的无上法宝;禅定是修成佛道之法门,变成减压健身;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20 弘一法师说抄经十大利益抄经的殊胜功德抄经不仅赞法、亲近如来,且能摄取福德,受天神庇佑,亦能消灾灭罪。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提及书写供养经典具有如下之功德:1、于 佛具法器时间:2025-06-20 佛教像是虚空,能包括所有无量世界。刚才许 教授讲:「世界的宗教,有独神教、多神教、全神教。」但是没有讲无神教,也没有讲有神教。何谓神?聪明正直谓之神。什么是佛?佛 宣化上人时间:2025-06-20 修行,不是说修一下子马上就能够成就,我念佛念了好久了,诵经诵了好久,就能解决;我们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业障太多太多,需要我们有一定的智慧、耐力去跟它对抗,慢慢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如果一个修道人,只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能使别人快乐,自己也就未必快乐。不让别人幸福,自他都不会幸福。修道不要用交换的方法去修行,佛法不是贸易。修道要识因果,明了缘起法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9 佛教放生最开始是救助一些受伤的小动物,而今天放生反而是一群人去菜市场买一些动物去河里放生,不知道放生有什么禁忌,这时候放生不仅没有公德反而还是造孽。下面分享佛教 放生指南时间:2025-06-19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第一节 何谓佛所谓佛者,梵语佛陀之简称。(梵语,指印度之语言)译言觉者,或智者。即真正圆满觉悟宇宙人生之真相,亦即了悟诸法之事理的一切智人。因众生由无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道坚法师随笔扮演红楼梦中林妹妹的陈晓旭居士之死,因其“患病——出家——死亡”这一过程的特殊性,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人为 汉传人物时间:2025-06-18 好殊胜哦!人家竟然捐了那么多来盖庙,我一定要捐得比她多,功德比她大。今天这么殊盛的日子,一定要烧头香哦。这么多大法师,一定要挨着师父们坐,才能得到加持啊。这位师 佛像文化时间:2025-06-18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宗性法师:如何用佛法的智慧来教育孩子?
宗性法师:试论唯识佛法的因果同时思想及意义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居士学佛100问?
佛教护国之三经
佛弟子必须了解的佛教知识
宣化上人:修持佛法的人无论什么境界现前也不动其心
新青年孙雨泽与佛结缘,苦心钻研佛学知识令人唏嘘
佛教常识 “回向”的意义
佛教知识八关斋戒
怎样正确称呼佛教出家人?这些词不稳妥
南通金沙区佛教居士林成立宣言
佛教的解脱方法有哪些
宽见法师:佛法里面不讲第一因,是吧?
敬告向未研究佛学诸君看读方法
佛教的“六和敬”是指什么
佛教常说的"六根清净"中的"六根"是指什么
明华居士:佛教说一切都是注定的吗?
佛教中的时间观念
韩国佛教圣地知识介绍⑵-大韩佛教曹溪宗洛山寺
青州龙兴寺佛教石雕造像赏析
利用佛法来骗钱不敬佛像的因果报应
杭州灵隐寺监寺谈佛教素食:为和谐社会做贡献
佛学知识分子与有修为的法师有什么区别?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
佛教知识| 何谓菩萨?
大安法师: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每天学一点佛教知识?斋堂仪规你知道多少?
什么是佛教的大乘和小乘?
衍慈法师答:忙碌的在家人应如何修学佛法?
大安法师:净土宗六祖杭州永明延寿大师佛学思想
万法皆空的“法”与佛法的“法”一样吗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10:贫富先后之佛法释疑
佛哥说佛教知识故事13:关于如何拜佛
【佛教知识】菩提佛珠开光的意义
佛教为何反对自杀 都有哪些理由
【佛教知识】大悲咒是什么意思
如何用佛法来处理家庭中的矛盾?
佛教常说“随喜”的功德意义
佛教的护生观
佛教在家信众都有哪些处世原则?
界诠法师:这些你习以为常的事,都是佛教的悲哀
佛教知识 | 抄经功德
宣化上人:佛教的尽虚空遍法界
界诠法师:去寺院听佛法,就像给缺油汽车加油
界诠法师:佛法不是贸易
佛教放生的功德和福报和注意事项
界诠法师:佛学基础 第一章 佛法僧三宝 第一节 何谓佛
道坚法师:“林妹妹”之死,佛教“临终关怀”浮出水面
『佛教知识』如何布施才有真功德
微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