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答:因为女众对苦的感受比男众强,还没结婚之前要听父母的,结婚后要听先生的,孩子长大要听孩子的,所以女众对痛苦的感受比较敏感,想要离苦的期望也比较多,所以女众来学佛的人比较多。但是女众的缺点是什么?感情比较执着,比较放不下,很爱念佛、拜佛,但是不容易完全放下。
男众呢?男众因为条件比较好、福报好,赚钱的赚钱,忙的忙,对苦的感受没有女众那么强,对这世间比较有分辨能力,男众连跟谁出家都很挑,所以比较无法完全信仰。
问:师父说男众比女众有福报,但是学佛的人为什么女众比较多?
答:因为女众对苦的感受比男众强,还没结婚之前要听父母的,结婚后要听先生的,孩子长大要听孩子的,所以女众对痛苦的感受比较敏感,想要离苦的期望也比较多,所以女众来学佛的人比较多。但是女众的缺点是什么?感情比较执着,比较放不下,很爱念佛、拜佛,但是不容易完全放下。
男众呢?男众因为条件比较好、福报好,赚钱的赚钱,忙的忙,对苦的感受没有女众那么强,对这世间比较有分辨能力,男众连跟谁出家都很挑,所以比较无法完全信仰。
明体达用心本无心,假名一心;为悟此心,但设三心。先明「心之体」,再知「心之相」,后能「心之用」,故明体达用,无所滞碍。「心之体」,无形无相,本无一物。心之体,无分无别,其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內心世界的探索每个人都有烦恼,但又怎样解决呢?每个人都有疑惑,但又怎样解答呢?是我们的心生起烦恼,是我们的心生起疑惑,所以只要从心下手,必然可以找到您要的答案!心中最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生命中的大海身体是生命的一部份,心理也是生命的一部份,那么身心合起来呢?亦不是生命的全部。身心只不过是,生命的展现,而非其本质。有对师徒散步到海边,师父问徒儿:「你看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念佛次第一、深信因果因果定律,自然法则。重则下沈,清则上升。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非不报,时机未到。凡事发生,必有前因;仔细推敲,自能明了。愚者不信,智者深信;凡夫畏果,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各自安心平凡的人生,不会有起伏;平淡的生活,不会有烦恼;平静的内心,不会有欲求;平常的心境,不会有争执;平等的对待,不会有分别。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意境啊!人要「平凡」,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不要问为什么不要问为什么,别人为何这样对我!我是谁?不要问为什么,别人为何这样看我!您认识自己吗?不要问为什么,别人为何这样待我!您善待自己吗?不要问为什么,别人为何这样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寻找快乐的方法以前有位富翁,他虽然很有钱却是闷闷不乐,因此贴个告示:「只要有人能教他快乐,他愿意把财产分一半给对方。」但是很多人来教,他始终快乐不起来,所以富翁就出去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7
学佛是接受智慧的教育,在智慧的指导下,家庭应该是越来越和谐的。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提倡学佛人要敦伦尽分,就是说学佛人要处理好世间的五伦关系。在家人就要把相应的家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7
六祖坛经讲记(3)悟法传衣第一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名璩,与官僚入山,请师于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悟人生需要悟,才能体悟人生;生活需要悟,才能享受生活;生命需要悟,才能了解生命。那么修行呢?更需要悟,才能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有人问:如何修行?用什么法门修?答曰:无法可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怎样会成就世间人,想要成功;修行人,想要开悟。光想是没有用的,而是要清楚怎么做!生:怎样才会成功?师:有思想、有理想、有计画、有行动、有检讨、有坚持、有智慧、有慈悲,这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心地法门文殊菩萨问佛:「云何为心?云何为地?惟愿世尊无缘大慈、无碍大悲,为诸众生分别演说,未离苦者令得离苦,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发心者令得发心,未证果者令得证果,同于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法华要义妙法莲华,畅佛本怀;所说经中,法华第一。诸佛智慧,难解难入;幽固玄奥,莫能测知。六万余言,总归八字;开示悟入,权实迹本。开方便门,唯一说三;示真实相,会三归一;悟佛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信自心佛,心外无佛;是心作佛,念念铭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悟道不难,由心而悟;为何不悟,只在分别。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诸相皆幻,莫取憎爱;如实观照,自然明了。毫厘有差,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6
问: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大安法师答:是呀,现在众生的业障重呀,这是一个很大的烦恼,首先在观念上我们要认识到这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6
下面有一段蕅益大师非常独到的见地,就是站在我们凡夫众生的层面来解释这个经文。我把这段《要解》念一下,非常重要。“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
大安法师时间:2025-08-06
六祖坛经讲记(42)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一芦藤垒青雪,未隔天飘香。山鹊绕前室,观音暖冬心!二山中邀禅客,法雨访仙踪。有句堪作诗,闲情逸提壶。法海澄性月,金山觅知音。三剃发仗剑入金山, 清气浩荡震山川。千年潜修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六祖坛经讲记(27)凡夫小乘大乘庄严非庄严是名庄严相体用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又是山缘起性空缘起随缘不变随缘一切一一切色空色万法归一万法假象真空妙有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六祖坛经讲记(30)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善知识!内外不住,】不执着外面的境界叫〔不住外〕,不执着自己的身心叫〔不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六祖坛经讲记 第61集传香忏悔第五六祖大师要传给各位「自性五分法身香」,把这品讲完之后,事实上《六祖坛经》已经谈完了。为什么在这一品六祖大师要谈忏悔呢?学佛,不知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一七第七天诸位同仁、同学、善知识:今天是2009年11月15日、星期天,农历9月29日,是第一个七的圆满日。通过七天地精进禅修,大家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各自得到了禅修的利益。有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六祖坛经讲记(13)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5
‘相从共生,更相报偿’,这就是冤冤相报,没完没了。“相从共生”,我们这一生投胎来了,跟父母有缘,兄弟姐妹有缘,亲戚朋友有缘,这一生能够在一起相聚,这叫共业,果叫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5
善恶因果不能抵消,这是一定要懂的。那怎么办?不能抵消怎么办?佛教导我们,对于善因加强;对于恶的,过去所造的,不再做了。让善的力量强大,恶的力量薄弱,将来往生的时候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4
同学身体不好,念佛人,老实,很老实念佛,为什么还有病?天台《止观》里头有一段话,前面我们也曾学习过,我们再重复一遍,它很重要。《止观》说,「或专是先世业」,恶业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3
许多人觉得时间就是生命,却把时间与金钱画上了等号。我们可以琢磨琢磨,上班期间,马路上无论是骑车的,还是开车的,都跟玩儿命似的,争先恐后往前赶。我曾经在路口问过一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有些人喜欢自驾游,去登山、去九寨沟、去农家乐。今天我们把这种生活方式叫做休闲。为什么要休闲放松?因为上班太累,压力太大,需要在山里使劲地大吼两声。但是,这种方式
汉传人物时间:2025-08-02
他要是妒忌心重,前生就是淫业重;他要是脾气大呢,前生就杀业重;他要是自私心呢,就是前生好偷人东西,他太自私,只知道自私自利。我们人,就好像虚空中一粒微尘一样。这粒
因果报应时间:2025-08-01
互相怀疑,习惯了以后,我们不能够相信任何的好事,我们不敢相信阿弥陀佛老早老早为我们苦心设计了一个极乐世界,在那边等待我们,每天每天在那里等待我们,伸著手,准备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1
【经典介绍】《优婆塞戒经》,七卷。北凉昙无谶译。又称《善生经》、《优婆塞戒本》。系佛为善生说大乘优婆塞戒(在家戒),并围绕此展开,说明布施等六度波罗蜜。全经内容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1
问:什么是“因果相续”?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30
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佛法戒律虽然多,但最重的就是五戒,从初发心学佛一直到菩萨都要遵守五戒。不杀生,五戒第一戒杀生的果报是疾病、短命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30
问:什么是“因果相续”?答:因缘所生的一切法,固然是生灭无常的,而又是相续不断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后后生起,因因果果,没有间断,这是就竖的方面来说的。从横
因果报应时间:2025-07-29
现在很多人天天念佛,能天天念佛是好事,但是光念佛还不够,要知道念佛的道理,佛陀究竟伟大在哪里?佛陀的智慧卓越在哪里?拿最常见的普度众生这四个字来说,真正学佛的人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8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7
第廿八别请僧戒若佛子。有出家菩萨。在家菩萨。及一切檀越请僧福田求愿之时。应入僧坊问知事人。今欲请僧求愿。知事报言。次第请者。即得十方贤圣僧。而世人别请五百罗汉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6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在各种关于佛教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记者朋友们将佛教寺院称为寺庙的,有时候和一些居士聊天,也经常能听到他们说:我哪天哪天去庙里烧香去了。其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6
什么是无明?无明:无明即烦恼,也是烦恼的异名之一。偏重于原因叫无明,偏重于结果叫烦恼。大分有两种,即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一念无明也叫烦恼障、见思惑。无始无明也叫
佛像知识时间:2025-07-25
达真堪布:最大的问题是什么?那年我生病的时候,我丝毫不留恋今生,我没有任何放不下的,但是我对中阴、对来世还不是很有把握,虽然我也知道整个过程。 当时我身边只有一
佛学问答类编时间:2025-07-25
求生净土和求升天堂有没有差异?答案是肯定的。我的师公印海上人曾经说过,他的老师印顺导师对此有一个很好的总结。印老总结有三点:求生净土是上升而非堕落,是平等而非阶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4
「如来」是佛的十号之一。有位居士问我:「如来佛和阿弥陀佛是不是不同?」其实阿弥陀如来、释迦如来、药师如来,这每一尊佛的名字都叫「如来」。不是说单这一尊佛叫如来,
宣化上人时间:2025-07-24
佛学什么是定呢?定,不是我们眼睛闭起来,什么事也看不到,什么话也听不到,什么念头都没有。这只是初步的阶段,不是真正的定。定是什么意思呢?定是不被外在的种种境界
佛具法器时间:2025-07-22
宽见法师答:打坐时,呼吸是鼻吸嘴呼吗?为什么坐一会总是腰疼。※※: 请问师父,打坐时,呼吸是鼻吸嘴呼吗?为什么坐一会总是腰疼。释宽见:不一定,一般都是用鼻吸鼻呼。至于腰疼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2
弟子:我孩子的父亲什么都不管,在外面跟别人过,我一个人又照顾孩子又照顾老太太,您说我该怎么办呢?走还是不走?宽见法师:学了佛法,就要学会对治的方法,怎样去选择?走,还是不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问:业障深的人应该念什么佛?宽见师父:不管念什么经什么佛,都是圆融无碍的,都是一不是二,念一佛即是念无量佛菩萨。凡夫永远都是被人牵着鼻子走,朝三暮四,如果真的对一佛一菩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1
加是佛菩萨把他们善良的祝愿,或者成就的功德、福报给予我们,这叫加。所谓持,好比我们用手接过来,捧起来,保持住。佛菩萨用他们的慈悲智慧功德,给予我们各种祝愿和帮
佛像文化时间:2025-07-21
弟子:学佛要闻思,思是心意识吗?宽见法师:思嘛,就是第六意识,思维嘛,这还不讲心意识,这个思就是指识、第六意识。用心意识学佛会不会影响觉悟?这个提法有问题啊。心意识包括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20
现在很多人学佛学得很累很痛苦,很可怜啊!学佛应该越来越轻松越来越快乐啊。要勇敢承担面对,不是逃避,整天想着赎罪、等死,而忽略了当下。好多人学佛不得力,进步不明显
汉传人物时间:2025-07-18
有些居士学好多年,这也不会,那也不会,又虔诚又执着。做事应该很通明,是可以六根互用,没有什么做不到。我们学佛把自己能做的事都做不好,那不是学回去了。学佛,菩提智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